導航:首頁 > 骨折 > 鎖骨骨折包紮

鎖骨骨折包紮

發布時間:2020-04-09 20:36:17

1、鎖骨骨折的綳帶包紮方法

普通綳帶

綳帶藉助物理作用,達到固定與治療患部的目的。如固定敷料、出血傷口的加壓包紮、肢體支持與懸吊以及和夾板、石膏一同應用固定骨折等等。運用綳帶包紮機體的各個部位,要求牢固、舒適、整齊、美觀並符合節約的原則。包紮綳帶是臨床外科最常用的基本技術之一。

一、綳帶包紮注意事項

(一) 綳帶包紮前的准備:

包紮部位必須保持清潔乾燥,對皮膚皺襞處,如腋下,乳下,腹股溝等處應用棉墊、折疊紗布遮蓋,骨隆突處用棉墊保護。

(二) 綳帶包紮的體位:

在滿足治療目的的前提下,病人位置應盡量舒適。對肢體應保持功能位或所需要的體位。

(三)綳帶選用:

根據包紮部位選用不同寬度的綳帶。手指需用3厘米寬,手、臂、頭、足用5厘米寬,上臂、腿用7厘米寬,軀體用10厘米寬的綳帶。

(四)包紮操作:

一般應自遠心端向近心端包紮,開始處作環形兩周固定綳帶頭,以後包紮應使綳帶平貼肢體或軀干,並緊握綳帶勿使落地,包紮時每周用力要均勻適度,並遮過前周綳帶的1/3~1/2,太松易滑脫,太緊易致血運障礙。一般指、趾端最好暴露在外面,以觀察肢體血循環情況。包紮完畢,要環形包繞兩周用膠布固定,或將綳帶端撕開結扎,但注意打結處不應在傷處及發炎部、骨突起處、四肢內側面、病人坐卧受壓部位及易受摩擦部位。

(五)綳帶拆除:

拆除綳帶應先自固定端,順包紮相反方向松解,兩手相互傳遞繞下,在緊急和綳帶已被

傷口分泌物浸潤乾涸時,可用綳帶剪剪開。為了節約起見,如果綳帶還干凈,可重新捲起再用。

二、綳帶基本包紮方法

(一)環形包紮法:

用於肢體較小或圓柱形部位,如手、足、腕部及額部,亦用於各種包紮起始時。綳帶卷向上,用右手握住,將綳帶展開約8cm(圖1),左拇指將綳帶頭端固定需包紮部位,右手連續環形包紮局部,其卷數按需要而定,用絞布固定綳帶末端。

(二)螺旋形包紮法:

用於周徑近似均等的部位,如上臂、手指等。從遠端開始先環形包紮兩卷,再向近端呈30°角螺旋形纏繞,每卷重疊前一卷2/3,末端膠布固定(圖2)。在急救缺乏綳帶或暫時固定夾板時每周綳帶不互相掩蓋,稱蛇形包紮法。

(三)螺旋反折包紮法:

用於周徑不等部位,如前臂、小腿、大腿等,開始先做二周環形包紮,再做螺旋包紮,然後以一手拇指按住卷帶上面正中處,另一手將卷帶自該點反折向下,蓋過前周1/3或2/3。每一次反折須整齊排列成一直線,但每次反折不應在傷口與骨隆突處(圖3)。

用於肩、肘、腕、踝、等關節部位的包紮和固定鎖骨骨折。以肘關節為例,先在關節中部環形包紮2卷,綳帶先繞至關節上方,再經屈側繞到關節下方,過肢體背側繞至肢體屈側後再繞到關節上方,如此反復,呈「8」字連續在關節上下包紮,每卷與前一卷重疊2/3,最後在關節上方環形包紮2卷,膠布固定(圖4~8)。

2、鎖骨骨折一定要做手術嗎?

年齡42歲,鎖骨中段骨折。
診斷是明確的。
治療上現在的骨科醫師對病員說的是兩套方案,一、手術切開復位內固定;二、保守治療「8」字綳帶外固定。
兩種都正確。手術可以解剖復位,但是,有手術的痛苦和風險;保守無手術的痛苦及風險,但是,一般都有外觀不好看的結果,有可能骨折癒合後,骨折處有凸出。
如果站在患者角度考慮,不考慮外觀的情況下,首選保守治療,用「8」字綳帶外固定。因為,在以前(大約1993--1995年前)鎖骨骨折是除了特殊情況外,從來都不作手術,而且都會很好地癒合,唯一缺陷就是外觀較差。
你現在應該知道是否選擇手術了!

3、鎖骨骨折手術一周後還需要包紮嗎?

鎖骨骨折手術一周以後還需要限制肩關節活動的,傷口需要包紮的,傷口要在拆線以後3天,紗布才可以去除。

4、8字形包紮法多用關節處的包紮及鎖骨骨折的包紮

你好,8字形包紮法多用關節處的包紮及鎖骨骨折的包紮,這個是需要注意力度適當的。

5、鎖骨骨折手術十幾天後殼子不小心掉了有個洞,又打了針六天也消毒包紮

這個位置洞比較大的話要注意消毒,大於1cm會比較難癒合的。

6、鎖骨骨折包紮後發麻發酸怎麼了

y你好,很高興為你服務。你說的情況是骨折處發麻,發酸;還是上肢?

與鎖骨骨折包紮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