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折 > 膝關節微骨折術後康復

膝關節微骨折術後康復

發布時間:2020-04-09 09:43:25

1、脛骨平台骨折手術40天後,膝關節僵硬,如何進行康復彎曲鍛煉?

術後康復鍛煉 ①術後1周要抬高患肢20~30 cm,略高於心臟水平,以減輕術後水腫。術後第2周開始鼓勵患者做股四頭肌等長收縮活動,每日2~3次,每次2~5 min,第3 周患者可在床上起,增加功能訓練的次數,每日4~5次,每次5~10 min[6]。②術後6周練習屈膝關節鍛煉。患肢被動屈膝使小腿在床邊懸吊再下地。③術後8周即可行下地負重訓練和抗阻訓練,膝關節屈曲達90°以上。採用CPM功能鍛煉有助於早期回復。至於用葯可用一些生骨的葯物,如生骨膠囊等。

2、膝關節微骨折術多久能走路

親,千萬要聽醫生的話,傷筋動骨100天,提早走路,會留有後遺證,餚望親能早日康復,求採納。

3、如何康復訓練 膝關節骨折後的康復訓練方法

首先是功能訓練膝關節的功能。一般可以熱敷、理療膝關節,然後進行屈伸訓練,力量不要太大,達到能夠忍受的疼痛程度,反復做,逐漸使膝關節達到正常的運動范圍。
之後才是腿部肌肉的。一般可以力量性和慢性耐力性訓練進行鍛煉,多可以恢復肌肉的力量。

4、膝關節骨折後,如何進行最好的功能鍛煉?

膝關節周圍骨折內固定術後有20%以上存在有膝關節功能障礙,而有效的康復是預防膝關節功能障礙的關鍵。心理康復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康復療效,根據病人不同的心理給予及時有效的心理康復,特別是早期多數病人由於怕痛或怕影響傷口癒合而不敢活動,通過耐心細致的講解,全部患者積極配合。康復介入的早晚與膝關節功能成正比。早期的主動鍛煉可促進血液循環,保持膝關節軟骨面的生理機能,因為關節軟骨營養依靠滑液運送,同時,還要受到壓力才能吸收,以減少關節積液、促進消腫。防止粘連,促進膝關節功能恢復。早活動,早下床能增強病人的自信心和生活自理能力。

主動鍛煉:術後6-8小時病人股四頭肌應該進行收縮練習,踝關節背伸和跖屈交替練習,病人先練健肢,能正確掌握鍛煉方法後,再練患肢,以免鍛煉方法不對,而影響效果,上述各鍛煉方法每天500次以上。
在固定期治療採取抬高患肢,避免膝下墊物,踝關節置於中立位,必要的制動有利於組織癒合,制動時間根據疾病與手術方式決定。傷肢未被固定的關節進行各軸位主動運動如抬臀、踝關節屈伸練習,逐漸增加次數,必要時給於助力;股四頭肌、

5、什麼是微骨折手術?

微骨折手術常用於修復膝關節軟骨病損的技術。醫生利用關節透鏡將軟骨受損部位移除,接下來在骨頭上鑽幾個洞,使骨髓細胞與血液會凝結,成為平滑且堅固的修復組織,代替軟骨的作用。微骨折術方法簡單,操作方便,是治療膝關節全層軟骨損傷的一種安全有效方法,不管是急性或慢性軟骨損傷.均可明顯改善患者的關節功能和減輕疼痛症狀,提高生活質量。 微骨折手術的恢復情況和患者自身的修復能力直接相關,年輕患者通常恢復較好,而年齡越大則恢復的越慢。微骨折手術修復膝關節軟骨缺損在低年齡(45歲以下),低體重(體重指數低)患者中療放顯著,而對高齡肥胖患者療效不佳。手術後患者要用支架行走6到8周,4到6個月不能進行任何運動,真正痊癒則需要6到12個月,有的甚至時間更長。

與膝關節微骨折術後康復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