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折 > 骨折怎麼急救

骨折怎麼急救

發布時間:2020-04-09 09:36:13

1、什麼是骨折的急救?

骨骼由於意外事故或暴力造成斷裂,稱為外傷性骨折。暴力或車禍引起的骨折還易引起傷肢的肌腱損傷、神經損傷、血管損傷、關節脫位,嚴重的還可引起內臟損傷、休克甚至死亡。

如何應急■ 嚴重的外傷事故應及時打電話求救。

■ 因車禍、塌方以及高空墜落等情況造成的骨折患者,救助者應首先觀察患者是否有內臟的損傷,如肝脾破裂、腦外傷等。如果沒有這類損傷,則要盡快為患者進行包紮止血,防止其休克。

■ 發生肢體骨折,用夾板、樹枝、書本等物,將斷骨上、下方兩個關節固定,注意固定物(夾板等)要長出關節,再用帶子綁好;若無固定物,則可將受傷的上肢綁在胸部,將受傷的下肢同健肢一並綁起來,避免骨折部位移動。

■ 發生大出血的骨折,不可隨意搬動患者,要由幾個人一起托起放在平的木板擔架上,盡快送醫院急診處理。

特別提示■ 運送骨折病人力求做到平穩、舒適、迅速、少震動,搬動過程要輕柔。

■ 當人摔倒或有其他外傷後,身體的某部位疼痛劇烈,活動受限或聽到有其他聲音,都有可能發生骨折。懷疑病人有骨折時,切不可隨便復位。

■ 情況較好的病人,估計轉送過程中無生命危險者,可直接送達有相應條件的醫院就診;如病情危重,要送往就近醫院,以免耽誤診治時間。

■ 受傷後不要立即入浴或者按摩,待疼痛與腫脹消退後才能逐漸活動患部。

■ 調養時,宜食用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維生素以及含鈣質較多的食品,促進骨折組織癒合。

2、下肢骨折怎麼急救?

大腿骨折:大腿骨,醫生叫它股骨。跌傷、暴力打擊或者受車輛撞擊等,都可引起股骨骨折。

(1)判斷方法

①下肢不能活動。

②骨折的地方很痛,一動就會疼痛難忍。

③可能出現畸形,折成一個角度,腿往外扭轉。

④傷肢比健肢短。

⑤有時還可能有傷口,成開放性骨折。

⑥重傷病人可同時有休克出現。

(2)急救方法

①牽引手法:一手先托住傷腿足跟;另一手拉住足背,順著大腿方向(這是指病人仰卧時的方向)牽拉傷腿,用力要大,但須緩慢,一點點地加力,要移動它,必須用這種方式做牽引:雙手托住傷肢的腳脖和腳背,用力拉向自己。

如果要提起傷腿,除了一人牽引,還需要有一人在大腿下面和小腿肚處托住,然後再提起。

②夾板固定:先將傷腿伸直,和健肢並攏,兩肢碰在一起。用4~7塊三角巾(疊成寬條)或寬布條(圍巾、毛巾也可以),一條放在心口處,一條放在大腿根,一條放在膝蓋,一條在小腿。三角巾都要攤平,壓在身子下面,兩頭在身子兩旁外露。

找兩塊窄長木板條(一塊較短)。每塊木板的一頭用棉花墊(毛巾或疊好的布塊)包住。長的一塊塞人腋窩,短的一塊塞人胯下。兩塊木板,正好夾住大腿的內外兩面。如沒有兩塊木板,有長的一塊也可,但需多一塊三角巾,把雙足捆綁在一起。

用幾塊棉花墊,塞在肢體旁和腳脖處,以免突出的骨塊相碰產生疼痛。接著,分別給每塊三角巾的兩頭打結,固定夾板。

③搬運方法:找三個人,並排單腿跪地,跪在病人同一邊的身旁。一人托頭和上背;一人托腰和臀部;一人托住大腿和小腿。一齊起立,一起放下,將病人仰放在擔架上,然後抬送至醫院。

2.小腿骨折:外力打擊或從高處跌下時腳著地,或者腳著地後猛力一扭,都能引起小腿骨折。

(1)判斷方法。

①腳往外扭。

②受傷後的小腿比沒受傷的小腿短。

③傷處腫、痛,不能活動。

(2)急救要點。

①牽引方法:和大腿骨折相同。

②夾板固定的做法:找一塊長木板條,一面墊上棉花或衣服,外纏布條,用來貼在傷腿的外方或下方,夾板的一頭放到大腿上部,另一頭放到足跟。用四條三角巾分別放在大腿,膝蓋上、下方,腳脖子上方,連腿帶夾板一齊扎緊,注意固定帶放置的位置,一條在腳脖,另在膝關節的上下各一條,再在大腿根處放一條,一共四條。夾板外面要用布塊或軟毯裹住。

如用兩塊夾板,夾住傷肢的內外兩面(板和腿之間一定要墊好棉片或布塊),這樣,更牢靠,更結實。

③運送:病人應該仰卧在擔架上,運送至醫院。

3、骨折的急救方法是什麼?

人一般不易骨折,但也架不住來個車禍,摔倒什麼的,尤其是老人,骨頭一碰幾乎就要斷掉,如果家裡有人受傷骨折,應做緊急處理,然後送醫院救治。緊急處理方法是:病人疼痛劇烈的可服一些止痛葯,幫助止痛;如有開放傷口,應注意保護,防止污染,有出血者應先設法止血。千萬不要讓已經骨折的肢體活動,以防骨折斷端刺破周圍神經、血管等組織。把受傷肢固定起來,是防止損傷周圍組織和止痛的好方法。固定的方法可用木板附於患肢一側,在木板與肢體間墊上棉花或毛布等松軟的物品,再用帶子綁好,松緊要適度。木板長出骨折部位上下兩個關節,做超關節固定,這樣才能徹底固定患肢。如果沒有木板可用樹枝、擀麵杖、雨傘、報紙卷等物品代替。

4、骨折應怎樣急救?

骨折,是外傷及暴力造成的骨骼斷裂。骨折的主要臨床表現:

1.局部有疼痛、壓痛和腫脹。

2.受傷部位有外形改變,如短縮、彎曲或形成不正常的角度(即變形)。

3.不是關節的部位,表現異常活動和骨摩擦的聲音。

4.多發性骨折或特殊部位的骨折,可造成大出血,休克,並危及生命。骨斷端可損傷而殘廢。

引起骨折的幾種主要原因:

1.外傷以及暴力擊打骨骼。

2.從高處跌落或重物擠壓身體。

3.老年人骨質疏鬆導致骨頭不結實,用力過猛,或下樓提物,或跌倒均可造成骨折。

家庭急救法:

1.止血和包紮傷口,注意骨折傷口,無論大小都不宜使用外用葯物(如止血粉等葯)和未經消毒的水沖洗。妥當的處理是把傷口周圍消毒後,用無菌紗布覆蓋,加壓包紮止血。沒有大血管損傷時,不要使用止血帶止血。

2.任何骨折都要給予臨時性固定,其目的是不讓骨折部位活動,以免加重損傷。

骨折固定要點是,固定范圍一定要超過受傷部位上、下的關節;固定時要添加堅硬不易彎曲的支撐物才有效,比如木棍、木板、樹枝、雨傘等物。

3.骨折端如有畸形、彎曲等情況而皮膚又無傷口時,應使用手法牽引(一般是向兩側牽拉)後,進行骨折復位,再用夾板固定;如骨折斷端已穿破皮膚,應只行包紮而不要復位,以免將污物帶入傷口深處,導致感染。

4.骨折病人必須固定後才能夠搬動和運送,尤其是脊柱骨折時更應注意,防止不正確的運送方法而加重損傷。

5、骨折的急救處理步驟

 步驟一:先止血
因車禍、塌方以及高空墜落等情況造成的骨折患者,在強大的外力作用下還可能會造成其內臟的損傷,如肝脾破裂、腦外傷等。這些都會嚴重地威脅患者的生命。因此,在現場救助中,救助者應首先觀察患者是否有這類損傷,一旦發現就要緊急處理。
如果沒有這類損傷,則要盡快為患者進行包紮止血,以防止其休克。這是由於人體的骨髓中充滿了血液,骨質中還含有豐富的血管。骨質出血時,其血管裂口不像軟組織那樣可以收縮變小,因而,出血量會比較多。當患者發生閉合性骨折時,雖然在外觀上看不出有血液流出。但實際上血液已淤積在斷骨的周圍。
據估計,人體骨盆骨折的出血量可超過其總血量的80%。開放性骨折或伴有軟組織損傷患者的出血量會更多。突然的大量出血會嚴重威脅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因此,對骨折的患者進行急救時首先要止血。
步驟二:先固定再搬運
人體脊柱有椎管和馬尾神經。當脊柱發生骨折時,患者極易出現身體某些部位的癱瘓,如胸腰段骨折時常引起截癱;頸椎骨折時除了癱瘓部位升高外,還會引起呼吸肌麻痹,甚或威脅生命。此外,由於骨骼的附近常有神經走行,患者發生骨折後,其神經就會受到挫傷或嵌壓,進而影響局部組織或器官的功能,出現局部的感覺喪失,以及所支配肌肉的癱瘓。
所以,在搬運骨折尤其是脊柱和四肢骨折的患者時,更要特別小心。在搬運疑有脊柱骨折的患者時,應幾個人一起配合將其放在硬擔架或門板上,以保持患者身體平直。當患者的長管狀骨骨折時,由於骨髓腔中含有大量的脂肪。不恰當的搬運會使大量的脂肪溢出並進入血管,使患者形成肺栓塞、腦栓塞,從而引起氣急、胸痛、紫紺、發熱、休克、昏迷等症狀。
此外,不正確的搬動方法還可造成患者的骨折斷端對神經及血管的損傷。因此,患者發生四肢骨折時,應盡量不要搬動,可就地取材用夾板或代用品做簡單的固定後再迅速將患者送往醫院,以避免患者出現骨折並發症。
步驟三:有開放傷時要盡早手術

當患者發生開放性骨折時,由於傷口容易被污染,所以,患者常常會因為疼痛、失血,而使抵抗力降低。假如傷口得不到及時的清理,就容易形成化膿性感染並導致敗血症或骨髓炎等病症。因此,患者一旦出現開放性骨折應盡快進行手術治療,並使用抗生素和破傷風抗毒素。
一般情況下,骨折的患者被送往醫院,經復位、石膏或夾板固定等方法後多可逐漸康復。但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一旦發現骨折部位的皮膚由紅變紫或起水皰、活動時疼痛劇烈或感到麻木時,一定要請醫生檢查,以免出現嚴重的後果。

6、骨折怎麼辦呢?

7、骨折現場如何急救

骨折的急救很重要,處理不當能加重損傷,增加病人的痛苦,甚至形成殘廢影響生命。那麼發生骨折該如何急救呢? 急救應在現場進行,首先扼要地了解傷情,先查生命體征,後查局部傷情,以確定損傷性質、部位和范圍。要觀察有無呼吸道阻塞、呼吸困難、紫紺、異常呼吸等現象;注意病人有無休克;有無傷口出血及內出血;注意病人的精神狀態,有無瞳孔、眼、耳、鼻出血,及顱腦損傷體征;有無胸、腹、盆腔內臟損傷;有無脊髓、周圍神經損傷及肢體癱瘓,注意肢體有無腫脹、疼痛、畸形及功能喪失表現,確定是否有骨折及脫位。急救處理應包括: ①保持呼吸道通暢 ②防止休克 嚴重或多發骨折及合並有其他創傷病人更易休克,要注意預防,更要早發現,早處理。防止休克包括:止痛,固定患肢有止痛、止血、減輕組織損害和休克的作用;止血,內或外出血為損傷性休克主要原因,不加以控制會加重休克,一般傷口局部加壓包紮,即可止血。 對於四肢大出血,不能控制者,可上止血帶,但綁扎的部位要正確,松緊要合適,否則會加重出血,上止血帶時間最長不能超過二小時,應每隔一小時左右放鬆一次,但不可冒再次大出血危險,輕易將止血帶放鬆。在可能條件下,應立即輸液、輸血和給氧。 ③骨折肢體臨時固定: ·上肢骨折主要用夾板固定,用三角巾懸吊,並將傷肢用綳帶固定在胸壁上; ·下肢骨折主要用半環托馬斯架固定或綁在健腿上,膝以下骨折固定在小夾板上; ·疑有脊柱及骨盆骨折損傷時,應盡量避免骨折處有移動,以免引起或加重損傷。 ·不論病人是仰卧或俯卧,盡量不變動原來位置將四肢理直,准備好硬板擔架後,由兩人輕輕將病人滾翻到木板上仰卧,用寬布帶捆在擔架上。 ·如骨折位於頸部,則一人必須把住下頦和枕部略加牽引。滾翻時脊柱應保持中立位。腰或頸下墊一小布卷則更好。

8、骨折了別慌,外傷急救怎麼做?

骨折是指骨結構的連續性完全或部分斷裂,通常分為閉合性和開放性兩大類。

閉合性骨折指皮膚軟組織相對完整,骨折端尚未和外界連通;開放性骨折則是指骨折處有傷口,骨折端已與外界連通。

我們全身各個部位都可發生骨折,但最常見的還是四肢骨折。那麼遇到骨折的情況應該如何處理?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呢?骨折急救五原則

1、搶救生命

嚴重創傷現場急救的首要原則是搶救生命。如發現傷員心跳、呼吸已經停止或瀕於停止,應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昏迷病人應保持其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其口咽部異物。

開放性骨折傷員傷口處可有大量出血,一般可用敷料加壓包紮止血。嚴重出血者可使用止血帶止血,一定要記錄開始使用止血帶的時間,每隔30分鍾應放鬆1次(每次30至60秒鍾),以防肢體缺血壞死。

2、傷口處理

開放性傷口的處理除應及時恰當地止血外,還應立即用消毒紗布或干凈布包紮傷口,以防傷口繼續被污染。傷口表面的異物要取掉,外露的骨折端切勿推入傷口,以免污染深層組織。有條件者最好用高錳酸鉀等消毒液沖洗傷口後再包紮、固定。

3、簡單固定

現場急救時應及時正確地固定斷肢,減少傷員的疼痛及周圍組織繼續損傷,便於傷員的搬運和轉送。整個過程力求簡單而有效,不要求對骨折准確復位;開放性骨折有骨端外露者更不宜復位,而應原位固定。

急救現場可就地取材,如木棍、板條、樹枝、手杖或硬紙板等都可作為固定器材,其長短以固定住骨折處上下兩個關節為准。

如找不到固定的硬物,也可用布帶直接將傷肢綁在身上,骨折的上肢可固定在胸壁上,使前臂懸於胸前;骨折的下肢可同健肢固定在一起。

4、必要止痛

嚴重外傷後,強烈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休克,因此應給予必要的止痛葯。可送服止痛片,也可注射止痛劑,如嗎啡或杜冷丁。但有腦、胸部損傷者不可注射嗎啡,以免抑制呼吸中樞。

5、安全轉運

經以上現場救護後,應將傷員迅速、安全地轉運接受醫療救治。轉運途中要注意動作輕穩,防止震動和碰壞傷肢,以減少傷員的疼痛,並且注意給傷員保暖。

這些情況要注意

1、頸椎、脊柱骨折

如果是頸椎部位的骨折,不當的急救操作可使頸部脊髓受損,發生高位截癱,嚴重時導致呼吸抑制危及生命。胸腰部脊柱骨折時,不恰當的搬運也可能損傷胸腰椎脊髓神經,發生下肢癱瘓。

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如果懷疑有脊柱骨折,應就地取材固定傷處,合理搬運傷者。

2、四肢骨折

骨折處出現局部迅速腫脹,可能是骨折斷端刺破血管引起內出血,千萬不要隨意搬動傷肢以免造成骨折端刺破局部血管導致出血。

遇到尚未腫脹的輕度無傷口骨折,有條件的情況下,可先進行冷敷處理,防止骨折部位腫脹(不建議使用自來水)。

3、骨折端外露

這種情況下,不要嘗試將骨折端放回原處,應繼續保持外露,以免將細菌帶入傷口深部引起深部感染。如將骨折端或脫位的關節復位了,應在送醫院時向醫生交待清楚。

4、大出血

遇出血嚴重或不能壓迫止血的情況,應用止血帶或布條等環扎該部位近心臟的一側,立即送往醫院;且不斷與傷者交流,注意其情況,防止其失血過多引起昏迷、休克甚至死亡。

9、骨折的急救

骨骼由於意外事故或暴力造成斷裂,稱為外傷性骨折。暴力或車禍引起的骨折還易引起傷肢的肌腱損傷、神經損傷、血管損傷、關節脫位,嚴重的還可引起內臟損傷、休克甚至死亡。

如何應急

■ 嚴重的外傷事故應及時打電話求救。

■ 因車禍、塌方以及高空墜落等情況造成的骨折患者,救助者應首先觀察患者是否有內臟的損傷,如肝脾破裂、腦外傷等。如果沒有這類損傷,則要盡快為患者進行包紮止血,防止其休克。

河北公眾防災避險應急手冊

■ 發生肢體骨折,用夾板、樹枝、書本等物,將斷骨上、下方兩個關節固定,注意固定物(夾板等)要長出關節,再用帶子綁好;若無固定物,則可將受傷的上肢綁在胸部,將受傷的下肢同健肢一並綁起來,避免骨折部位移動。

■ 發生大出血的骨折,不可隨意搬動患者,要由幾個人一起托起放在平的木板擔架上,盡快送醫院急診處理。

特別提示

■ 運送骨折病人力求做到平穩、舒適、迅速、少震動,搬動過程要輕柔。

■ 當人摔倒或有其他外傷後,身體的某部位疼痛劇烈,活動受限或聽到有其他聲音,都有可能發生骨折。懷疑病人有骨折時,切不可隨便復位。

■ 情況較好的病人,估計轉送過程中無生命危險者,可直接送達有相應條件的醫院就診;如病情危重,要送往就近醫院,以免耽誤診治時間。

■ 受傷後不要立即入浴或者按摩,待疼痛與腫脹消退後才能逐漸活動患部。

■ 調養時,宜食用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維生素以及含鈣質較多的食品,促進骨折組織癒合。

與骨折怎麼急救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