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發性骨髓瘤分哪幾種類型?
◆ 疾病知識,醫學知識,臨床知識,健康科普知識,為您疾病康復提供幫助 根據血清中M 蛋白的特點,可將多發性骨髓瘤分8 種類型。 ( 1 ) IgA型:此型最多見,約佔全部多發性骨髓瘤的50 % - 60 % ,本型具有多發性骨髓瘤的典型臨床表現。 ( 2 ) IgA 型:此型佔15%一20 % ,除具有與IgG 型類似的臨床表現外,尚有M 成分出現在α2 區,骨髓中有火焰狀瘤細胞、高膽固醇血症和髓外骨髓較多見等特點。 ( 3 )輕鏈型:此型佔15%一20 % ,瘤細胞僅合成和分泌單克隆輕鏈,不合成相應的重鏈,輕鏈相對分子量僅為23 000 ,遠小於{清蛋白相對分子量,故在血清蛋白電泳上不出現M 成分,而在尿中排出大量輕鏈(本周蛋白)。此型瘤細胞常分化差,增生迅速,骨骼破壞及腎功能損害較重,預後較差。 ( 4 ) IgD 型:佔全部多發性骨髓瘤的8 %一10 % ,此型除多發性骨髓瘤的一般表現外,還有以下特點:患者年齡較輕,多在50 歲以下;由於IgD 的正常含量很少,即使I 只D 含量升高至正常水平的200 倍時,血清蛋白電泳上也不顯示明顯的M 成分,因此診斷此型需依靠IgD 定量測定及免疫電泳,而不是依賴蛋白電泳;髓外浸潤多見;本周蛋白尿多見;骨質硬化相對多見。 ( 5 ) IgM 型:此型國內少見,除具有多發性骨髓瘤的一般表現外,因為其相對分子量巨大,故易引起高勃滯血症。 ( 6 ) IgE型:此型罕見,血清中ige含量很高(45 一60 g/L ) , 輕鏈多為λ鏈。溶骨性病變少見,外周血中漿細胞增多,可呈現漿細胞白血病圖像。 ( 7 )雙克隆或多克隆型:此型少見,約佔1 %。雙克隆常為IgM 與IgG 聯合,或IgM 與IgA聯合。雙克隆免疫球蛋白的輕鏈多屬一種類型即λ鏈或K 鏈,偶可為兩種輕鏈既有λ鏈又有K 鏈。多克隆者罕見。雙克隆即可來自單一克隆漿細胞,也可來自兩個克隆的瘤細胞分泌。 ( 8 )不分泌型:約佔1 %。此型有多發性骨髓瘤的惡性漿細胞增生、骨質破壞、骨痛、貧血、易感染等典型表現,但血清中無M 蛋白,尿中無本周蛋白,因為瘤細胞不分泌免疫球蛋白。應用免疫熒光法可進一步分為不合成型和不分泌型,前者瘤細胞內無免疫球蛋白合成,後者瘤細胞內有免疫球蛋白合成但不能分泌出來。 來源:浙江省醫學會資料提供,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2、多發性骨髓瘤多發性骨髓瘤
如果病情穩定,博寧用到2年就可以了。可以查一下血鈣是否降低,從而造成小腿抽筋,應用博寧後血鈣可以降低。
(庄俊玲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北京協和醫院庄俊玲 http://zhuangjunling.haodf.com/
3、治癒多發性骨髓瘤【多發性骨髓瘤】
您好!
年輕骨髓瘤患者,其治療可以首先考慮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而老年骨髓瘤患者(年齡在60-65歲以上)的治療主要是化療為主。其治療方案有很多,基本方案常以激素加其他化療葯物聯合,如MP方案(強的松+馬法蘭他),同時加用沙利度安等葯物。如果原來方案無效可以使用新的方案或新的葯物治療,如萬珂聯合激素或其他蒽環類抗腫瘤葯物。建議您到當地醫院血液科具體診治。
謝謝咨詢,祝好!
(劉加軍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中山三院劉加軍 http://jiajunliu.haodf.com/
4、多發性骨髓瘤
?
5、多發性骨髓瘤多發性骨髓瘤
病友您好,感謝您的信任。
根據您的描述,前兩個療程治療有效,第三個療程出現的腿沉乏力症狀可能與反應停的副反應有關。同時請注意有無下肢水腫,如有需要排除深靜脈血栓的可能性,建議行B超檢查。至於鼻涕和痰中帶血可能與化療後血小板減少有關。一般來講,100mg/日的反應停的毒副反應多可耐受。如果出現了深靜脈血栓需要停葯,如果沒有發生,建議密切觀察的情況下繼續應用反應停,畢竟反應停是近年來骨髓瘤葯物治療中的重要進展之一。
以上意見供參考。
(王亞非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天津腫瘤醫院王亞非 http://drwangyafei.haodf.com/
6、多發性骨髓瘤已經四年,化療,現在渾身骨痛
萬珂很貴 八個療程應該在40萬左右 而且因人而異 我知道有兩個病人 一個沒什麼錢用了四個療程20多萬效果不錯 現在改用反應停 另一個政府機關幹部用了八個療程結果基本沒什麼效果 後來沒聯系不知道情況了 聽說想做骨髓移植
7、多發性骨髓瘤的分期
多發性骨髓瘤常用分級:網頁鏈接
8、什麼是多發性骨髓瘤?
多發性骨髓瘤即人們一般所說的骨髓瘤,是由於骨髓內異常槳細胞惡性增生所致的造血系統的腫瘤性疾病。
這種疾病多見於中、老年患者,以50~60歲為多,是一種老年性疾病,男女之比約為2:1,但目前該病也呈「年輕化,趨勢。筆者近幾年所收治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中,30~40歲的亦不少見,最年輕的患者僅30歲。槳細胞在骨髓里數量較少,主要合成及分泌免疫球蛋白,以幫助殺滅細菌、病毒等病原體,相當於人體抵抗疾病的兵工廠。但惡變後,槳細胞惡性增生並產生過量,但這些產物卻是無功能的異常免疫球蛋白,從而引起機體一系列的病變,主要包括貧血、骨痛、骨質破壞甚或是骨折、感染、腎功能不全、尿毒症等。未經治療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位僅6個月,經綜合治療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可達到5~10年,或長期「帶病生存」。生存期與年齡,分型,分期以及所採取何種治療措施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