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骨髓移植適合啥人

骨髓移植適合啥人

發布時間:2020-12-25 23:07:24

1、關於骨髓移植,希望了解的人士進來回答下~

首先,捐獻骨髓是不收費的,但是骨髓移植術以及術後的抗排異治療最少大概需要10萬左右的費用。至於您和您姐姐的骨髓配型是否合適,通過檢驗就能確定(親人不一定能匹配)。
另外,必須要說明的是,骨髓移植不一定能治癒您姐姐的細胞惡性淋巴癌。祝順利!!!

2、請問骨髓移植是不是一定要血型相同?什麼條件的人有配型的資格?

最好還是先把兄弟姐妹拉去配型看看再說吧,配不到就買骨髓吧。
配型中親源的是六個點最高,外援的是十個點最高,你自己看著辦吧
先看類型怎麼樣,需不需要化療再來考慮移植吧,不過移植之後的路也不好走,這個病離死亡很近,總有病友離開的……

3、幹細胞移植適合75歲以上人

:現在很多人對於造血幹細胞捐獻不了解,認為捐獻出去會對自己的身體造成影響。其實,通過對全球已實施移植的供者的身體狀況進行監測,到目前為止,沒有發現對身體有影響的個例。正常人骨髓總量約為3000克,移植時只需10克,相當於採集幹細胞10毫升。在採集時,從一處靜脈引出血,通過儀器把需要的細胞提取出來用於移植,不需要的成分再「送」回供者的體內。採集過程中,供者只需躺在床上約4個小時,整個過程只需一個星期。由於造血幹細胞具有自我復制功能,捐贈造血幹細胞後人體將在短時間內恢復原有的造血細胞數量。所以,人不會感到任何不適,對供者很安全。造血幹細胞的供給者通常只要請半天假就能完成整個手術,不用作任何額外的休息和調養。造血幹細胞的移植是否會有排斥反應:有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本身也可以說是一種器官移植,不過它不是大的組織,大的器官,也是人體的細胞,人體的本身的免疫功能,都有一個認自己,排別人的東西,自己體內的東西都可以和平共處,不是自己身體裡面的東西都要千方百計的排斥出去。機體有兩個屏障:一個是個體發育屏障,一個是免疫屏障。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屏障,最重要的理由就是生物的多樣性,人和人不同。具體到造血幹細胞移植,除了同卵雙胎外,其他的都存在著差別,只不過差別有大有小而已。現在已經知道胎兒發育到3個月以後,胎肝便有造血幹細胞,胎兒開始自己造血。但這種造血功能還很不完善,各種細胞成分的比例還很不穩定,紅細胞系統造血比較旺盛,免疫功能細胞不夠完善,抗體數量不足,這時如果作為造血幹細胞移植給別人,則有不易植入而易被排斥的可能,對於受者而言此即個體發育屏障。而成人的造血幹細胞,包括骨髓和外周血幹細胞,就可因性別、內分泌、免疫功能和基因的內在差別而影響植入,這即謂之免疫屏障。造血幹細胞的移植本身也有排斥的過程,這樣我們就要在移植造血幹細胞之後,大夫要密切觀察排斥的現象,根據排斥現象,要用一些葯物來進行預防它的排斥。如果說人體本身的一個功能,應該要有,但是由於我們嚴密的進行分型和配型,我們的配型是全相合,所以排斥的情況也不一定特別嚴重,我們也要預防,也要注射一些抗排斥的葯物。所以採集以後,主要兩大問題,一個是排斥問題,一個是抗感染的問題。造血幹細胞的捐獻和配型過程:首先從捐獻者抽取的5毫升左右的血液送往血液中心細胞實驗室進行分子學檢測,得到捐獻者的人體白細胞抗原(HLA)數據,存入資料庫。然後由各大醫院提交申請單,並附有病人的人體白細胞抗原(HLA)的檢測數據。管理中心再將捐獻者的HLA和病人的HLA在電腦中進行配型檢測,如果有相符的就將進入實質捐獻階段。骨髓移植改變了什麼:隨著醫學知識的普及,「骨髓移植」早已不是什麼新鮮詞了,很多人都知道,如果人的骨髓出現問題,失去造血功能,就可能不得不接受骨髓移植手術。但是成功接受骨髓移植後,患者的身體方面會發生什麼變化,一般人恐怕都不了解。有人提出:進行骨髓移植後,兩個非親非故的陌生人的相貌越長越像。還有一種比較流行的說法認為患者的性格會發生變化。這種說法有科學性嗎?骨髓移植到底改變了什麼?專家認為骨髓移植是造血幹細胞移植,造血幹細胞移植是經大劑量放化療或其他免疫抑制預處理,清除受體體內的腫瘤細胞、異常克隆細胞,阻斷發病機制,然後把自體或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給受體,使受體重建正常造血和免疫,從而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治療手段。造血幹細胞移植後,患者身體的確會發生一些變化。根據現有的已經被普遍接受的研究資料,接受骨髓移植者,最常見的改變是血型,移植後患者的紅細胞血型變為供者紅細胞血型。比如供者是A型,移植後不論移植前患者血型為何型,均變為A型。內分泌系統也會改變:由於移植前預處理為大劑量照射和化療,這種治療對身體器官有很大的損傷。移植後很多器官組織短期內得到恢復,但是性激素分泌變化顯著。男性患者出現精子數量減少,但其性功能(性生活)不受影響。女性患者常常出現閉經。另外,由於移植後的免疫反應,部分患者會出現口腔潰瘍、皮膚色素沉著。人的一生很多關鍵的生長發育是在胎兒期間完成的,一個器官的形成需要非常復雜的發育過程。因此,單純通過骨髓移植改變人的性別是不可能的。不過也有專家認為在相貌上也許有「越來越像」的可能。因為傳統觀念認為,不同組織種類的幹細胞是「世襲終身制」,不可逆轉,然而在1999年,美國科學家首先證明人體幹細胞具有「橫向分化」的功能,比如造血幹細胞可能轉化為肌肉細胞、神經細胞、成骨細胞等等,反之亦然。因而相貌的「移植」恐怕不僅僅是猜測或者空想。不過專家表示,關於國內的骨髓移植,可能這些話題都還不應該是「主角」,盡快解決國內骨髓庫捐獻者資料稀缺的問題才是目前最迫切的事情。

4、誰更適合骨髓移植?

1、只要確診為白血病就需要骨髓移植

2、現在治療的手段也很多其中包括:單純中醫中葯治療,適用於低增生性的白血病、生物調節劑治療、基因治療:基因治療就是向靶細胞(組織)導入外源基因,以糾正補償或抑制某些異常或缺陷基因,從而達到治療目的。所以,需要做移植的可能性,因病情、個人身體素質的不同無法給與(比例)

3、骨髓移植在直系親屬中的成功機率也只是50%

4、白血病人往往以感染發熱為主要症狀,絕大多數患者血中的白細胞數是很高的,雖然白細胞數量很多,但它們都是些不成熟的幼稚的細胞,猶如一些"娃娃兵"根本沒有抵抗敵人的能力,故白血病人很容易被感染,如口腔、咽喉、耳鼻、肛門,皮膚等

5、營養不良、貧血、一些簡單的炎症

6、這個不一定。發病的時間根據病情的輕重和個人的體質而定。(我朋友他4姨沒有骨髓移植化療還活了十多年那)

7、肝硬化、脂肪肝雖然和白血病不同但也可通過骨髓移植進行治療。

8、這個不一定。發病的時間根據病情的輕重和個人的體質而定。都說化療掉頭發,但是,還有不掉的那。白血病的患者是否都會掉頭發?你說那。還有沒有什麼症狀會讓容貌難看?白血病就沒有,要是在患上「肢端肥大症」那就難說了

這個不一定。發病的時間根據病情的輕重和個人的體質而定。

5、骨髓移植對於移植人到底有多大的危害?

首先,我們必須知道骨髓是一種怎樣的物質。骨髓是再生能力很強的組織,一般健康者捐獻造血幹細胞後在十大左右即可補足所捐的幹細胞。適合捐獻的要求是採用≤40單位。


1.2、其次,我們需要了解骨髓手術的採集實質是怎樣的。獻髓者經全面體檢認為合格後在連續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下進行麻醉方法同一般手術,采骨髓的部位多採用髂骨,即俗稱大胯骨,也有用胸骨的。采髓方法與平時做骨髓穿刺檢查相似。

以成年人一般需要獻骨髓約800-1000毫升。其實,這么多的骨髓液中混有大量的血液,所以手術中還要適當輸血。當細胞數達需要後,手術就結束了。許多獻髓員在術後3-4天就可返回工作崗位,最小的獻髓員年近2.5月。

一個成年人的骨髓重量為3公斤,一名供髓者提供不足10克的骨髓造血幹細胞就能挽救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不會因此減弱其免疫功能和造血功能。

因此,捐獻造血幹細胞不會影響身體健康,獻骨髓對身體一般沒有什麼危害。

2、白血病骨髓移植後復發幾率高嗎

2.1、一般情況下,如果患有白血病患者的,這種疾病的人士,如果已經骨髓配對成功的話,那麼他們就可以進行骨髓移植,骨髓移植以後他就能夠緩解,他的造血功能,使自己本身的造血功能失去活性。

2.2、一旦骨髓移植配對成功移植成功的話,那麼它的造血功能就會火葯起來,是身體的增強語言能力,就會大大的增強血液流通了,那麼它的症狀也就會明顯的消失了所以說骨髓移植是白血病一個,重要的救星。

2.3、一般進行骨髓移植,他在其成功率都是很高的,就是說它有一定的排斥能力,有的人會說他會,復發嗎?其實這個都不可以預測的,能說骨髓移植就是正常人也有復發的幾率的,這個幾率很小很小的。

3、骨髓捐獻者的注意事項

3.1、採集前:供者術前應每天保證8—9小時睡眠以獲得良好的精神狀態。多吃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飲食,如牛奶、雞蛋、瘦肉等。但不要吃油膩食物,如煎雞蛋、肥肉,以防血中含有過多脂肪,造成骨髓回輸給受者時出現困難。

3.2、採集中:進入手術室後,供者須側卧、抱膝,頭要盡量向胸前靠,以便讓穿刺一次成功。一般此時,供者還得插上導尿管。

3.3、採集後:手術後,供者必須回到病房平卧休息6小時,這時最好別用枕頭,也不要立即進食、喝水。手術4—6小時後,可以將導尿管拔

6、骨髓移植對捐贈人有什麼危害

只要捐獻人是健康的,骨髓移植不會對人產生不利的影響。但是卻可以挽救另一個人的生命,舉手之勞,何樂而不為呢?

7、你會選擇一個做過骨髓移植的人去愛嗎?

我覺得他說租房子跟原先的女友的離去有關系,跟你沒有關系。我會跟做過骨髓移植的人去相親、去愛。相信大多數人也是那麼認為的,所以你要自己有信心。還有房子跟你骨髓移植沒有太大關系。
所以,你要做的是對自己有信心,對他更加體貼。
祝你們幸福快樂!

與骨髓移植適合啥人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