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哪項不符合A.可見骨髓小粒B.可見脂肪滴C
B 試題分析:澱粉的消化起始於口腔,口腔里的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澱粉酶能夠對部分澱粉進行初步的消化,使澱粉分解為麥芽糖,胰液中含有能夠消化澱粉、蛋白質和脂肪的酶,胃腺分泌的胃液具有初步消化蛋白質的酶,所以此題答案為B。點評:此題為基礎題,難度一般,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熟練掌握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過程。
2、請問,再障 的症狀有那些?什麼人群容易得?病因是什麼?怎麼治療?
概述
再生障礙性貧血(簡稱再障)是一種多能幹細胞疾病。臨床上常出現較重的貧血,感染和出血。患者以青壯年占絕大多數,男性多於女性。
病因
約半數以上病例因找不到明顯的病因,稱為原發性再障。部分病例顯然由於化學、物理或生物因素對骨髓的毒性作用所引起,稱為繼發性再障。最常見的原因是葯用工業或生活中接觸到化學物質的中毒或過敏,其次是各種形式的電離輻射,較少見的病毒感染和免疫反應等.
症狀
主要的臨床表現為進行性貧血,出血及感染,其輕重與血細胞減少的程度及發展的速度有關。疲乏、軟弱無力、皮膚粘膜蒼白等貧血症狀,皮膚、粘膜瘀點及瘀斑、齒齦出血、鼻衄、女性患者有月經過多、還有口腔、肛門周圍、皮膚和上呼吸等感染症狀。一般無淋巴結和脾臟腫大,反復感染及長期多次輸血亦可使脾臟輕度腫大。
一、急性型:
多數起病急,症狀輕重,早期突出的症狀是感染和出血。高熱、畏寒、出汗、口腔或咽部潰瘍、皮膚感染、肺炎均較多見,重者可因敗血症而死亡,皮膚瘀點、瘀斑、鼻衄、齒齦出血、消化道出血、女性月經過多等出血症狀較多見。這類病例病情險惡、病程短促。
二、慢性型:
大多起病緩,主要的表現常常是倦怠無力、勞累後氣促、心悸、頭暈、面色蒼白。如有出血亦較輕微,內臟出血較少見。感染、發熱一般較輕微,出現較晚,治療後較易控制。肝、脾淋巴結均不腫大,但晚期病例偶有脾臟輕度腫大,病程較長,患者可以生存多年,病情逐漸好轉甚至接近痊癒。部分患者轉變為急性型。
檢查
一、血象:
全血細胞減少為最主要的特點,但紅細胞、粒細胞和血小板的減少程度不等。
二、骨髓象:
急性病例的骨髓穿刺物中骨髓小粒很少,脂肪滴顯然增多,鏡下,骨髓增生減低或重度減低,有核細胞顯著減少,主要是粒及紅系細胞減少,巨核細胞減少或消失。淋巴細胞比例增多,非造血細胞如漿細胞、組織細胞和組織嗜鹼細胞增多。
三、骨髓活檢:
骨髓活檢病理切片上造血組織顯著減少,代替以脂肪組織,其間有淋巴細胞、漿細胞和組織細胞分布在疏鬆的間質中。
治療
一、防止濫用對造血系統有損害的葯物,特別是氯黴素、保泰松等一類葯物, 必須使用時,加強觀察血象,及時採取適當措施。
二、長期接觸能引起本病的化學、物理因素的人員,應嚴格執行防護措施,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防止有害的化學和放射性物質污染周圍環境。
3、骨髓穿刺結果分析【血小板減少】
診斷應該是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您可帶孩子到北京兒童醫院或首都兒研所兒童醫院就診
(武漢協和醫院金潤銘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4、骨髓造血障礙【骨髓造血障礙】
患者有什麼症狀?
就血常規而言,輕度貧血:白細胞數量正常,淋巴細胞的比例稍高;基本接近正常。
骨髓穿刺檢查,取材欠佳,必要時建議換部位復查骨髓穿刺,雖然骨髓活檢示脂肪組織增多,可以先觀察,定期復查血常規,觀察變化。
(邢莉民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