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骨髓巨核細胞正常值

骨髓巨核細胞正常值

發布時間:2020-08-12 09:52:58

1、正常人有多少巨核細胞

人體的巨核細胞個數是因人而異的,它只佔骨髓的有核細胞總數的0.05%,但其產生的血小板卻對機體的止血功能極為重要。每個巨核細胞均可產生1000-6000個血小板。

2、骨髓檢查粒:紅=0.77:1全片共見8個巨核細胞是啥意思?

粒紅比值是指在顯微鏡下計數骨髓塗片粒細胞與有核紅細胞的比值。粒紅比例正常值:(3~4):1。你因該是粒細胞減少!
引起中性粒細胞減少的病因很多,根據各種原因作用部位的不同,可歸納為如下3個方面:

1.作用於骨髓(1)骨髓損傷:①葯物:包括細胞毒和非細胞毒葯物;②放射線;③化學物質:如苯、DDT、二硝基苯酚、砷酸、鉍、一氧化氮等;④某些先天性和遺傳性中性粒細胞減少:如Kostmann綜合征、伴先天性白細胞缺乏的網狀發育不全、伴粒細胞生成異常的中性粒細胞減少等;⑤免疫性疾患: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等;⑥感染:細菌性感染,如傷寒、副傷寒、布魯菌病、粟粒性結核;病毒感染,如肝炎、艾滋病等;⑦血液病:如骨髓轉移瘤、骨髓纖維化、淋巴瘤、白細胞減少的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多發性骨髓瘤、惡性組織細胞增生症等。

(2)成熟障礙:①獲得性:如葉酸缺乏、維生素B12缺乏、惡性貧血、嚴重的缺鐵性貧血等;②惡性和其他克隆性疾病: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症等。

2.作用於外周血(1)中性粒細胞外循環池轉換至邊緣池(即假性中性粒細胞減少):①遺傳性良性假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症;②獲得性:如嚴重的細菌感染,惡性營養不良病,瘧疾等。

(2)血管內扣留:如由補體介導的白細胞凝集素所致的肺內扣留、脾功能亢進所致的脾內扣留等。

3.作用於血管外(1)利用增多:如嚴重的細菌、真菌、病毒或立克次體感染、過敏性疾患等。

(2)破壞增多:如脾功能亢進等。

3、骨髓檢查的正常骨髓報告單

骨髓檢查的報告單較為復雜,一般情況下非專業人員很難看懂。在骨髓化驗報告單中,包括紅細胞系、粒細胞系、淋巴細胞系、單核細胞系、漿細胞系等各類細胞在各個不同成熟階段所佔百分比;其他細胞如巨核細胞、網狀細胞、吞噬細胞、內皮細胞、脂肪細胞等數量;還有經過計算的粒系和紅系細胞比值;各類細胞的形態的描述;是否有寄生蟲感染和表示骨髓增生情況的說明。

4、骨髓象巨核細胞45隻

骨髓穿刺報告中,巨核細胞系統常用的參考平均值如下: 【細胞名稱及平均值】 原始巨核細胞 0 幼稚巨核細胞 0-10 顆粒巨核(無血小板的巨核細胞) 10-30 產板巨核(有血小板的巨核細胞) 50-78 裸核巨核(裸核的巨核細胞) 0-30 粒細胞系統:有核。

5、如何計數骨髓片中的巨核細胞數量

目前使用的骨髓塗片中巨核細胞系統參考值與臨床實際出入大,而且血小板數無參考值,為此研究巨核細胞系統參考值,以便指導臨床工作。方法收集24例正常骨髓塗片,觀察1.5cm×3.0cm的血膜上巨核細胞總數、分類100個巨核細胞,並計數50個油鏡視野中血小板數量。結果1.5cm×3.0cm的血膜中巨核細胞數為13~333個,平均為127個,以顆粒型巨核細胞為主;50個油鏡視野中血小板總數為170~588個,平均為332個。結論目前使用的正常成人巨核細胞參考值普遍偏低,本次結果為臨床骨髓細胞形態學檢驗者提供了很實用的數據,並首次提出了我國正常成人骨髓塗片中血小板的參考值。

6、血小板形成性巨核細胞多少正常

是正常骨髓中的一種能生成血小板的成熟細胞,前身為顆粒巨核細胞。該細胞體積巨大,成熟的巨核細胞邊緣部分破裂脫落後形成血小板。每個巨核細胞平均能生成2000個(200--7700個)左右的血小板。
生成血小板的巨核細胞也是從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分化發展來的。造血幹細胞首先分化生成巨核系祖細胞,也稱巨核系集落形成單位(colony forming unit-megakaryocyte,CFU-Meg)。祖細胞階段的細胞核內的染色體一般是2-3倍體。當祖細胞是2倍體或4倍體時,細胞具有增殖能力,因此這是巨核細胞系增加細胞數量的階段。當巨核系祖細胞進一步分化為8-32倍體的巨核細胞時,胞質開始分化,內膜系統逐漸完備。最後有一種膜性物質把巨核細胞的胞質分隔成許多小區。當每個小區被完全隔開時即成為血小板,一個個血小板通過靜脈竇竇壁內皮間的空隙從巨核細胞脫落,進入血流。

7、骨髓細胞的骨髓細胞參考值

由於生理變異和不同的調查資料,正常骨髓象各系統各階段細胞比值變動范圍較大,所以正常骨髓象實際含義是正常范圍骨髓象,下降數據可做為骨髓塗片中各種血細胞正常值的參考:
粒細胞系統佔比例最大,約1/2強。一般原始粒細胞<0.02,早幼粒細胞<0.05,以中性桿狀核最多,其比值大於分葉核細胞,也多於晚幼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0.05,嗜鹼性粒細胞<0.01。
紅細胞系統占骨髓第二位(有核紅細胞),約佔1/5左右,以晚幼紅細胞居多,中幼紅細胞次之,原始紅細胞<0.01,早幼紅細胞一般<0.05,無巨幼紅細胞。
淋巴細胞約佔1/5左右,小兒偏高,有時可達0.4,單核細胞一般<0.04,漿細胞一般小於0.015。
非造血細胞,如網狀細胞、吞噬細胞、組織嗜鹼性細胞等可少量存在,它們的比值雖然很低,但卻骨髓有成份的標志。
巨核細胞計數尚沒有統一方法,一般全片巨核細胞數7-35個,其中原始巨核細胞佔0~0.01,幼稚巨核細胞0~0.05,顆粒性巨核細胞0.1~0.3,產生血小板巨核細胞0.44~0.60,裸核巨核細胞0.08~0.3。由於產生血小板巨核細胞在骨髓中停留時間很短,一旦有血小板產生,立即將血小板釋放出去,所以在實際工作中,正常骨髓中往往以顆粒型巨核細胞為主,裸核巨核細胞次之。
附骨髓檢查報告(血細胞檢查報告)。

與骨髓巨核細胞正常值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