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疾病百事通 >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症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症

發布時間:2021-07-28 01:02:08

1、什麼是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診斷?

ITP 的主要診斷依據是臨床出血徵象,血小板數減少、脾臟無腫大、骨髓巨核細胞有質與量的變化及抗血小板抗體等。1986 年12 月,在首屆中華血液學會全國血栓與止血學術會議上提出以下ITP 的診斷標准:

多次化驗血小板數小於100×109/L;

骨髓檢查巨核細胞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礙;

脾臟不大或輕度增大;

下列五點中具備任何一點:潑尼松(強的松)治療有效、PAIgG增多、PAC3 增多、切脾有效、血小板壽命測定縮短;

可排除繼發性血小板減少症。老年人ITP 應與其他繼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鑒別,如葯物、感染等原因;若伴脾臟腫大,應警惕可能有引起血小板減少的其他疾病。

國內診斷標准(首屆中華血液學會全國血栓與止血學術會議,1986 年):

(1)多次化驗檢查血小板計數減少。

(2)脾臟不增大或僅輕度增大。

(3)骨髓檢查巨核細胞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礙。

(4)以下五項中至少一項。

①腎上腺糖皮質激素治療有效。

②脾切除治療有效。

③ PAIgG 增多。

④ PAC3 增多。

⑤血小板壽命縮短。

(5)排除繼發性血小板減少症。

2、原發性血小板減少症

前提是確診抄是特發性血小襲板減少性紫癜(原發性)。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首選糖皮質激素治療,其次是免疫抑制劑,也可以輔以中成葯。
患者紫癜增多,需考慮是血小板降低,建議到醫院查個血常規看看血小板數值,如果低於20G/L,又有出血表現,可為血小板降低急症!需緊急處理,首選輸血小板、丙種球蛋白沖擊治療、大劑量糖皮質激素沖擊治療。
如果血小板在50G/L以上,且出血征不重,則可以不予特殊葯物(副反應較大的葯物)治療,可考慮中成葯(或食補)。
近二天小腿腫,前臂腫,則需考慮心功能欠佳、白蛋白降低等,建議查個肝功能、心電圖、心臟彩超看看。

3、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也叫自身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主要是由於我們血液中出現抗血小板抗體,導致正常的血小板受破壞而引起的疾病,針對這樣一組疾病,症狀可以出現皮膚黏膜出血、鼻出血、牙齦出血以及重要臟器出血的風險,這時候常用糖皮質激素來進行治療,比如地塞米松和強的松來治療,在兩到三周之後,患者能夠得到很好的好轉,提示治療是有效,但是針對激素無效的患者,可以應用免疫抑制劑來進行治療,必要的時候需要加用這個輸入血小板預防大出血,可以輸入免疫球蛋白封閉抗體的治療,早期患者死亡風險還是比較高。

4、請問專家特發性血小板減少症嚴重嗎.

這是一個良性病,只要沒有較嚴重出血症狀,血小板在3萬以上,就沒有問題,不用治療,注意觀察就可以。有一個公益性的血小板減少病友之家網站,裡面有很多的病例,你可以去看看,多了解一下。

5、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是怎麼回事?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小兒最常見的出血性疾病(46/100萬),成人發病率為38/100萬左右。臨床以皮膚粘膜或內臟出血為主要表現,嚴重者可有其它部位出血如鼻出血、牙齦滲血、婦女月經量過多或嚴重吐血、咯血、便血、尿血等症狀,並發顱內出血是本病常見的致死病因。西醫治療以激素、免疫抑制葯為主,效果不穩定,病情易反復,中醫葯在這種疾病治療中優勢比較明顯,尤其是涼血止血葯物的應用。本病為良性疾病,大多數患者經恰當治療可獲痊癒。極少數患者可因顱內出血而死亡。

6、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這個不好說,你出院了就,注意感冒,加強營養,鍛煉身體,這是血小板減少症患者的必要因素。

7、特發性血小板減少症臨床表現有哪些?

①起病:急性型大多在起病前一周有上呼吸道感染特別是病毒感染史

8、特發性血小板減少症為什麼我就沒有希望了

朋友您好,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是一種原因不明的獲得性出血性疾病,以血小板減少、骨髓巨核細胞正常或增多,以及缺乏任何原因為特徵。ITP在育齡期女性發病率高於男性,其他年齡階段男女比例無差別。ITP根據持續時間可分為新診斷、持續性(持續時間在3~12個月)及慢性(持續時間大於或等於12個月)。成人典型病例一般隱匿起病病,病前無明顯的病毒感染或其他疾病史,病程多為慢性過程。兒童ITP一般為自限性,約80%的患兒在6個月內自發緩解。目前認為ITP是一種器官特異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是由於人體產生抗血小板自身抗體導致單核巨噬系統破壞血小板過多造成血小板減少,其發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發病機制也未完全闡明。兒童ITP的發病可能與病毒感染密切相關,其中包括皰疹病毒、EB病毒、巨細胞病毒、細小病毒B19、麻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風疹病毒及肝炎病毒等。通常在感染後2~21天發病。育齡期女性慢性ITP發病高於男性,妊娠期容易復發,提示雌激素可能參與ITP的發病。一般起病隱襲,表現為散在的皮膚出血點及其他較輕的出血症狀,如鼻衄、牙齦出血等。紫癜及淤斑可出現在任何部位的皮膚或黏膜,但常見於下肢及上肢遠端。ITP患者的出血表現在一定程度上與血小板計數有關,血小板數在20~50×10/L之間輕度外傷即可引起出血,少數為自發性出血,如淤斑、淤點等,血小板數小於20×10/L,有嚴重出血的危險,血小板數小於10×10/L,可能出現顱內出血。查體通常無脾大,少數患者可有輕度脾大,可能由於病毒感染所致。兒童急性ITP在發病前1~3周可有呼吸道感染史,少數發生在預防接種後。起病急,少數表現為暴發性起病,可有輕度發熱、畏寒,突然發生廣泛而嚴重的皮膚黏膜紫癜,甚至大片淤斑。皮膚淤點多為全身性,以下肢為多,分布均勻。黏膜出血多見於鼻腔、齒齦,口腔可有血皰。胃腸道及泌尿道出血並不少見,不到1%的患兒發生顱內出血而危及生命。如患者頭痛、嘔吐,則要警惕顱內出血的可能。大多數患者可自行緩解,少數遷延不愈轉為慢性。1.血常規血常規示只有血小板減少而其他各系血細胞均在正常范圍,部分患者由於失血導致缺鐵,可伴有貧血。單純ITP網織紅細胞計數基本正常。2.外周血塗片需排除由於EDTA依賴性血小板凝聚而導致的假性血小板減少。出現破碎紅細胞應除外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和溶血尿毒綜合征。出現的巨血小板或微小血小板需考慮遺傳性血小板減少症。3.骨髓塗片骨髓增生活躍,巨核細胞一般明顯增多,有時正常,較為突出的改變是巨核細胞的核漿成熟不平衡,胞質中顆粒較少,產血小板巨核細胞明顯減少或缺乏。4.艾滋病毒(HI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檢測對考慮ITP的成人患者均應進行HIV和HCV檢查,HIV及HCV感染引起的血小板減少在臨床上有時很難與原發性ITP患者相鑒別。5.免疫球蛋白定量多測定血清IgG、IgA、IgM水平。低水平的免疫球蛋白常提示變異型免疫缺陷病或選擇性IgA缺陷症。目前ITP的診斷仍是臨床排除性診斷。其診斷要點如下:①至少2次檢查血小板計數減少,血細胞形態無異常;②脾一般不大;③骨髓中巨核細胞數正常或增多,伴有成熟障礙;④需排除其他繼發性血小板減少症。由葯物引起的血小板減少部分也屬於免疫性,與ITP較難鑒別,應仔細詢問服葯史;先天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與本病相似,應調查家族史,必要時檢查其他家庭成員加以區別;結締組織病早期的表現可能僅有血小板減少,對血小板減少患者應進行相關實驗室檢查;伴有血栓形成者注意抗心磷脂綜合征,應詢問流產史及檢測抗磷脂抗體加以鑒別;伴有溶血性貧血者應考慮Evans綜合征;此外尚需與脾功能亢進、血栓性微血管病、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等疾病相鑒別。ITP的治療應個體化。一般說來血小板計數大於50×10/L,無出血傾向者可予觀察並定期檢查;血小板計數介於(20~50)×10/L之間,則要視患者臨床表現/出血程度及風險而定;血小板小於20×10/L者通常應予治療。出血傾向嚴重的患者應卧床休息,避免外傷,避免服用影響血小板功能的葯物。本病治療的目的是控制出血症狀,減少血小板的破壞,但不強調將血小板計數提高至正常,以確保患者不因出血發生危險,又不因過度治療而引起嚴重不良反應。1.ITP的初始治療(1)糖皮質激素。(2)重度患者可使用大劑量丙種球蛋白。(3)國外可使用抗Rh(D)免疫球蛋白。2.ITP的二線治療(1)可供選擇的二線治療葯物包括硫唑嘌呤、環孢素A、達那唑、長春生物鹼、驍悉等。(2)脾切除術。兒童ITP屬良性疾病,少數重度血小板減少患者可並發顱內出血而死亡,死亡率不到1%。成人ITP自發緩解者很少,約1/3的患者對激素及脾切除無效,這些患者常常遷延不愈,約5%的患者可死於顱內出血。很高興為您服務,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謝謝您的支持和鼓勵。

9、特發性血小板減少

你是因為吃葯引起的血小板減少還是不知道什麼原因情況下,而診斷為特發血小板減少症,如果血常規白細胞正常,骨髓穿刺報告正常骨髓象的話一般不會是白血病,要吃些升血小板的激素葯,建議到醫院正規檢查一遍放心

10、特發性血小板減少如何治療?

你好;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一種病因不明的出血性疾病,其特點為血液中存在一種抗血小板抗體,致使血小板破壞過多,血小板計數低下而引起紫癜;骨髓中的巨核細胞正常或增多,巨核細胞變性、幼稚化、成熟障礙。由於本病的發病機理與免疫有關,故又稱原發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治療西醫主要是激素類葯物、免疫抑制劑類葯物雖然也能起到治療的作用但是對身體肝腎的損傷比較大,而且容易反復,中葯對身體無副作用,可以有效地緩解症狀,起到治療的作用,建議你們可以中西醫結合治療。

與特發性血小板減少症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