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疾病百事通 > 五臟是哪五臟

五臟是哪五臟

發布時間:2021-01-11 23:01:18

1、五臟六腑指的是哪五臟?哪六腑?

五臟六腑是屬於中醫理論中的藏象內容,最早起源於《黃帝內經》。其中五臟指的是心、肺、脾、肝、腎,六腑指的是心包、大腸、小腸、胃、膽、膀胱、三焦。中醫理論中的五臟六腑不同於現代解剖學中的單獨一個臟器,而是指藏於體內的內臟,及其表現於外的生理病理徵象,及與自然界相通應的事物和現象。臟和腑生理特點的不同,各自的功能不同,接下來分別來認識一下。

五臟的生理特點和生理功能所謂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

五臟的生理功能包括化生和貯藏精氣。心主血脈,推動血液在脈中運行,心氣推動調血液的運行和心臟的搏動。肺主氣司呼吸,主通調水道,通過肺宣發肅降的功能可以維持呼吸運動和水液代謝的正常。脾主運化和統血,運化水谷精微並輸布全身,同時統攝血液在脈道中運行。肝主疏泄和藏血,維持全身氣機疏通暢達,貯藏血液、調節血量並防止出血。腎主藏精、主水、主納氣,及貯存精氣以供人體生長發育和生殖、主持調解水液代謝、攝納肺吸入的清氣以維持呼吸深度。以上便是五臟生理功能的簡單介紹。

六腑的生理特點和生理功能六府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

六腑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受盛和傳化水谷。膽貯藏和排泄膽汁,主決斷。胃受納和腐熟水谷,接受容納並將食物初步消化。小腸主受盛化物、泌別清濁、主液,接受來自於胃腐熟的食糜並進一步消化,將輕清和重濁之物分開,大量吸收津液。大腸主傳導糟粕與主津,接受食物殘渣並吸收水分。膀胱主貯存和排泄尿液。三焦主運行津液和通行元氣。以上是六腑生理功能的簡單介紹。

五臟和六腑既有區別,又是一個緊密相連的整體,各自功能正常才能維持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和人體健康。

2、五臟六腑都指的是哪五臟哪六腑啊

五臟六腑
(

zàng
liù

)


五臟:心、肺、脾、肝、腎;六腑:大腸、小腸、胃、膽、膀胱、三焦。人體內的各種器官。比喻事物的內部情況


宋·張君房《雲笈七簽》:「每坐常閉目內視,存見五臟六腑,久久自得,分明了了。」


聯合式;作賓語、定語;指人的內心


楊朔《海市》:「一望那海天茫茫,空明澄碧的景色,真可以把你的~都洗得乾乾凈凈。」
近義詞
骨子裡面、五藏六府
中醫學把人體內在的重要臟器分為臟和腑兩大類,有關臟腑的理論稱為「藏象」學說。藏,通「臟」,指藏於內的內臟;象,是徵象或形象。這是說,內臟雖存於體內,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變化,都有徵象表現在外。所以中醫學的臟腑學說,是通過觀察人體外部徵象來研究內臟活動規律及其相互關系的學說。
臟和腑是根據內臟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加以區分的。臟,包括心、肝、脾、肺、腎五個器官(五臟),主要指胸腹腔中內部組織充實的一些器官,它們的共同功能是貯藏精氣。精氣是指能充養臟腑、維持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腑,包括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個器官(六腑),大多是指胸腹腔內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它們具有消化食物,吸收營養、排泄糟粕的功能。除此之外,還有「奇恆之腑」,指的是在五臟六腑之外,生理功能方面不同於一般腑的一類器官,包括腦、髓、骨、脈、女子胞等。應當指出的是,中醫學里的臟腑,除了指解剖的實質臟器官,更重要的是對人體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的概括。因此雖然與現代醫學里的臟器名稱大多相同,但其概念、功能卻不完全一致,所以不能把兩者等同起來。
中醫學認為,人的有機整體是以五臟為核心構成的一個極為復雜的統一體,它以五臟為主,配合六腑,以經絡作為網路,聯系軀體組織器官,形成五大系統。這是中醫學系統論的一部分。
人體內臟器官之間,不但有結構上的某種聯系,而且在功能上也是密切聯系、相互協調的。某一生理活動的完成,往往有多臟器的參與,而一個臟器又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效能。內臟之間的這種相互聯系是人體內臟生理活動的整體性的表現。因此內臟發生病變後也可以相互影響。

3、人的五臟六腑是指哪五臟哪六腑

臟腑是內臟的總稱。臟腑學說是以長期的臨床觀察為基礎,以正反之辨證法為指導,既概括本臟的各種生理、病理現象,又聯繫到相關的組織器官,綜合歸納,構成若干個功能單位。雖然臟腑在某些方面也有與現代解部學的概念相同之處,但其主要的並不是指內臟本身的解部形態,而是指臟腑的菜單現,故中醫學稱之處「臟象」。
臟包括心、肝、脾、肺、腎和心包;因心包是心的外圍,主要表現心的功能,故只稱五臟。腑包括小腸、膽、胃、大腸、膀胱、三焦(注),稱為六腑。此外,還有腦、髓、骨、脈、女子胞(子宮)等,這些器官除女子胞外均隸屬於五臟。
臟是儲藏的意思,即所謂「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腑是飲食的信道,即所謂「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臟的功能是儲藏精氣;腑的功能是受納和消化飲食並排泄糟粕。
(注)三焦:為中醫特有的名稱,目三焦可視為胸腹腔或其中臟腑及功能的總稱,即上焦指胸腔或心、肺的總稱;中焦指腹腔上半部或脾、胃的總稱;下焦指腹臏下半部或肝、腎、膀胱、大腸、小腸的總稱。
從解部學角度看,五臟六腑除脾臟以外,大致與現代醫學相符,但其生理功能則與現代醫學中相應臟器的功能有較大的區別。例如,心的功能除主管血液運行外,還包括精神活動;肝的功能包括抑鬱、發怒等情志活動,血液的儲藏以及肌肉關節活動的支配等;脾的功能主要是消化飲食,轉運營養物質及水液,並統攝血液,使之正常運行而不溢出血管之外;腎的功能除與尿液的排泄有關外,還包括人體的生長、發育和生殖機能。六腑中,膽、胃、小腸、大腸、膀胱的主要功能大體上與現代生理學相似,但也有不同,如小腸還與尿液的生成有一定的關系。因此,中醫的五臟六腑按其生理功能來說是有其獨特的含義的,不能完全以西醫所論這些臟腑的生理概念去套用。
臟腑之間,在生理上互相依存,互相制約,發生疾病時又互相影響,互相傳變。臟腑與皮、脈、筋、肌、骨等組織及口、舌、鼻、耳、目等器官也都有密切的聯系,這些器官和組統分別屬於五臟,所以這些組織、器官發生疾病時也常從相應臟腑入手進行治療。例如「舌為心之苗」,即舌從屬於心,某些舌體的病態常從心治;又如「腎主骨」,骨轉無力常以補腎之法調治。由此看來,臟腑的菜單現,實際上是反映了全身的生理狀態。

4、五行對應的五臟六腑分別是哪五臟?哪六腑?

五行:木、火、土、金、水分別對應五臟:肝、心、脾、肺、腎;對應六腑: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三焦不對應五行。

5、五臟六腑是哪五臟\哪六腑?

五臟:心、肺來、脾、肝、自腎;六腑:大腸、小腸、胃、膽、膀胱、三焦

三焦
,為六腑之一,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稱。關於「焦」字的含義,歷代醫家認識不一。有認為「焦」當作「膲」者,膲為體內臟器,是有形之物;有認為「焦」字從火,為無形之氣,能腐熟水谷之變化;有認為「焦」字當作「樵」字,樵,槌也,節也,謂人體上、中、下三節段或三個區域。《內經》首先提出三焦的名稱,作為六腑之一,並敘述了三焦的部位和功能。由於《內經》對三焦的某些具體概念的論述不夠明確,而且《難經》的二十五難和三十八難又提出了三焦「有名無形」之說,遂導致後世醫家爭論紛紜。爭論的焦點是關於有無實質形態的問題。此外,近來有人根據三焦概念應用的廣泛性,而提出「臟腑三焦」、「部位三焦」、「經脈三焦」、「辨證三焦」之說。

6、五臟分別是哪五臟?六腑是哪六個?

我們中醫認為天體是個大宇宙,人體是個小宇宙,人體五行對應心肝脾肺腎五臟,天體五行是火星、木星、土星、金星、水星,五大行星天體運動對地球上的氣產生影響。所以東方有易經,西方有占星術、有星座,西方認為五大行星運行到一個宮點陣圖的相位對地球會產生破壞性的影響,還有現在人們常說的水逆,就是水星逆行。

西方把此類學說歸類為天文學和物理學悉心研究。其中不乏物理學的教授最後學了神學,因為他們最終無法解釋宇宙的一些變化。而古代中國人認為三界內萬事萬物皆可由五行來界定。打個比方,金創葯,什麼是金?刀劍等金屬類所傷為金傷。所以叫金創葯。這就是夢夢張理解的五行的由來和衍化。所以中國古語有雲「天人合一」、「順應天時」、「謀事在人 成事在天」。古人的智慧里對天的理解是無不充滿敬畏的。

我們中醫常說五臟六腑,五臟是哪五臟?大概有一部分人還是能脫口而出的:心肝脾肺腎。那六腑呢?額,這個,額,膽?胃?腸?很多人就答不上了。

六腑有: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膽。為什麼這六個器官是腑,而那五個器官又是臟呢?這是因為,腑和臟的歸類區別在於,臟是內部充實的器官,腑是中空的器官,是一個通道,氣能到達,食物在腑中消化與排出,所以被歸為腑。

有了五臟六腑,就要有運化,我們人體是由氣血運化的。氣,遍布人的體內,地球也是被氣包裹。人們常說,人活一口氣。如果這口氣沒了,人也就沒了。我們中醫對氣是極為重視的。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行則血行,氣止則血止;氣溫則血滑,氣寒則血凝。氣滯和血瘀往往是互為因果。

7、五臟六腑是哪五臟??

五臟簡介
人體內心、肝、脾、肺、腎五個臟器的合稱。臟,古稱藏。五臟的主要內生理功容能是生化和儲藏精、氣、血、津液和神,故又名五神臟。由於精、氣、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所以五臟在人體生命中起著重要作用。
 

8、五臟六腑是哪五臟哪六腑???

屬腑

五臟六腑,是人體各內臟的總稱。心、肝、脾、肺、腎,叫五臟;小腸專、膽、胃、大腸、膀屬胱、三焦,叫六腑。心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主宰。肝有貯藏血液和調節器血量的功能。脾有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並運輸全身的功能。肺「管呼吸,主氣」,腎有「藏精」、「生髓」、「主骨」的功能。小腸主要功能是接受食物後分別清濁。膽分泌膽汁,有助於消化食物。胃受納食物,再經脾將營養輸出,以供養全身。大腸的功能是傳導糟粕之物,通過肛門排出體外。膀胱主要是貯藏和排泄尿液。三焦不是一個獨立的臟器主體,而是按臟腑部位和功能分為三個部位:心、肺為上焦,脾、胃為中焦,肝、腎、大小腸、膀胱為下焦。

與五臟是哪五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