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疾病百事通 > 睡前喝水好嗎

睡前喝水好嗎

發布時間:2021-01-06 23:20:06

1、晚上睡前喝水好不好?

你好
有些書上說睡前喝水可以滋潤肌膚,但有的也說睡前喝水的話,第二天就難逃水腫的命運,這不是互相矛盾嗎?
其實這是一個喝水的方法問題。
真正有效的飲水方法,是指一口氣(或稱一次過)將一整杯水(約200至250毫升)喝完,而不是隨便喝兩口便算,這樣才可令身體真正吸收使用。當然,所謂一次過飲水並非一定要一口氣喝完。如果只隨便喝一兩口來止渴,對身體根本無濟於事。
美容專家推薦了一個「喝水行程表」,提供給您以作參考。

6:30經過一整夜的睡眠,身體開始缺水,起床之際先喝250CC的水,可幫助腎臟及肝臟解毒。

8:30清晨從起床到辦公室的過程,時間總是特別緊湊,情緒也較緊張,身體無形中會出現脫水現象,所以到了辦公室後,先別急著泡咖啡,給自己一杯至少250CC的水!

11:00在冷氣房裡工作一段時間後,一定得趁起身動動的時候,再給自己一天里的第三杯水,補充流失的水分,有助於放鬆緊張的工作情緒!

12:50用完午餐半小時後,喝一些水,可以加強身體的消化功能。

15:00以一杯健康礦泉水代替午茶與咖啡等提神飲料吧!能夠提神醒腦。

17:30下班離開辦公室前,再喝一杯水,增加飽足感,待會吃晚餐時,自然不會暴飲暴食。

22:00睡前1至半小時再喝上一杯水!今天已攝取2000CC水量了。不過別一口氣喝太多,以免晚上上洗手間影響睡眠質量。630

2、晚上睡前喝水好不好?

其實喝一抄杯是好的,因襲為晚上身體對水的需求較大,睡前的一杯水可以降低血液濃度的同時,保證身體代謝的平衡,晚上是身體排毒的最佳時期,很多毒素會隨尿液一同排除,長期的話,對身體絕對有益,至於早上水腫,要看個人體質了,有的人晚上喝水不會水腫,至少我和我家裡的人就不會啊!所以要看看你自己的體質是不是適合晚上喝水了.呵呵

3、睡前喝水究竟好不好?

喝水是件再普通不過的事情,我們每個人每天都要喝水,不過喝水有「三提倡」和「四不宜」,是您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的。

「三提倡」是:

1、提倡晨起喝水。早晨起床後喝一杯水,可清洗腸胃,刺激促進胃腸活動,增強消化功能。

2、提倡運動後喝鹽開水。運動中大量出汗,使體內的鹽大量排
出,此時喝鹽開水可補充身體損失的水分和鹽分。鹽水的濃度以0.1%~0.3%為宜。

3、提倡病中多喝開水。病人多喝開水,既可補充因疾病(發燒、嘔吐等)消耗的水分,也可促進病菌從體內排出。

「四不宜」是:

1、不宜喝太燙和太涼的水。喝過燙的水會損傷口腔和食道粘膜,時間久了易引發口腔癌和食道癌。長期飲用過冷的水則會損害胃腸功能。

2、不宜飯前大量喝水。飯前大量喝水會沖淡胃液,增加胃腸負擔,影響食慾和消化能力。

3、不宜睡前大量喝水。睡前大量喝水可增加排尿次數,影響睡眠。

4、不宜喝裝在暖水瓶中已幾天的開水,不能喝反復煮沸的開水。這兩種開水所含的亞硝酸鹽和某些微量元素增加,飲後會對人體產生副作用。家裡煮開水,最好以煮沸5~10鍾為宜,並放在保溫性能好的暖水瓶內,每天更換。

睡前過度控制水分的攝取,容易造成血液中的水分不足,引起腦梗塞或心肌梗塞的危險性,特別是老年人更要小心,許多平日就有尿頻現象的老人,到了冬天,養成睡前盡量不喝水的習慣。如果吃過晚飯後到翌日起床,其間都不喝水的話,血液中的水分便會不足,很容易會產生血凝的現象。

起床前後易病發 若分析心臟病及腦部疾病等老人的重要死亡原因,一天當中最容易發作的時段,心肌梗塞通常是在起床後的二、三小時之內,腦梗塞則是在天亮快起床前或剛剛起床後的時間最容易發生。而這兩類疾病的發生原因均為血液濃度太高,引起血栓,將血管堵住所致。

睡前不適宜喝茶 為了預防腦部及心肌梗塞,睡前必須補充水分,而且建議飲用較易被人體吸收的飲料或清水,至於一般老年人習慣喝茶,茶有利尿作用,反而會排出比喝下去更多的水分,造成反效果,不適合在睡前的飲用。

上顧後補充水分 醫生還建議老人最好是在床頭放一瓶水,每次上完廁所後就補充水分,且不僅是睡覺時,而且在容易流失水分的沐浴前,最好也先喝一杯水,以免體內因長時間沐浴而缺乏水分。

搶救及時康復機會高 心肌梗塞是指部分心肌死亡的一種心臟病,成因是由於冠狀動脈不能供給心肌充分含氧血所致。心肌梗塞的病微,狀似心絞痛,心跳加快、血壓可能降低,並感到呼吸困難。心肌梗塞通常在起床後兩小時內發作,若立即把患者送往醫院救治,救活及康復的機會較高。

睡前不喝水習慣的人

醫學專家警告!!!

睡前、洗澡時候,水分流失量大,已經養成睡前不吃東西不喝水習慣的人,
容易造成血液中水分不足,而引起腦梗塞或心肌梗塞的危險。

人在睡眠中仍會消耗一至兩杯左右的水分,從晚餐後到第二天早上起床前,如果都不補充水分,
第二天早上起床或快天亮的時侯,最容易發生血栓,使血管堵住,引發心臟病及腦部疾病。
國人在習慣上喜歡睡前沐浴,洗個乾乾凈凈的澡再上床,但洗澡的時候最容易流失水份,
所以醫生建議,洗澡後最好要馬上補充水分,
如果有泡澡習慣的人,則應該在洗澡前先喝一大杯水,以免在浴室停留太久,流失過多的水分,
輕者也會發生呼吸困難、休克的現象。

夏天開冷氣睡覺能睡得好一點,不過冷氣有防濕乾燥的作用,更是會流失水分,
因此有開冷氣睡覺習慣的人更應該睡前喝水,但是不要喝茶,
因為醫生說,茶有利尿作用,反而會排出比喝下去更多的水分,造成反效果,
就算不會有咖啡因提神作用的人,也不適合在睡前喝茶。

醫學界發現用口對口的方式喝礦泉水,要是剛好口腔中有少量不足以致病的綠膿桿菌進入瓶內,
這個瓶子就會變成agar,12小時後,菌數就足以引起喉嚨痛!!!
因為怕公布後,礦泉水會滯銷,所以廠商不敢公布,
但是醫學界教授還是奉勸喝礦泉水時,不要接觸瓶口!!!

另外,喜歡嚼 EXTRA 無糖口香糖的人要注意了!!!
它不是真的無糖,而是添加了人工甘味-阿斯巴甜!!!也就是代糖,糖尿病患者吃的那種!!
它對腎臟的負擔很大!!! 而且有致癌的可能!!!

4、睡覺前喝水好么?

我看過一本書上面寫著喝水最佳時期是早晨起來
,下午三點,還有睡覺前。當然別離睡覺時間太近,否接轉天會浮腫,大概2個小時前喝就好了

5、睡前喝水好嗎

應該是醒來後喝水比較好
但是本人容易睡前喝水,這樣做真的很不好,一是容專易半夜去廁所(打擾屬睡眠)二呢早晨起來臉部和眼睛容易浮腫!現在我也正在努力的改正中,希望你可別學我噢!
看一下下面的介紹吧:
**喝水最佳時刻
喝水應該是白天和晚上都平均為原則,不要在單一小時內連續喝太多水。每天應該喝水的時刻是
:
★早上起床後
早上起床身體可能會有些許脫水的情況,因為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補充水份。最好先喝一杯水,讓身體開始重新運作。其次每隔一段時間適時地為身體補充流失的水份。
★運動後
雖然我們不是運動員,運動量沒有那幺大;但不管做什幺運動,甚至是打掃房間之後,都應該喝水。
★空調環境
在有空調的環境中工作,尤需補充水份。
★節食減肥
節食減肥時,特別需要喝水。「喝水使人發胖」是個錯誤的觀念。
★發燒感冒
發燒感冒的時候,一定要喝水,以補充因體溫上升而流失的水份。

6、睡前喝水好嗎?

護膚健美顯然來離不開水,多喝水源可使皮膚滋潤、水靈。喝水的次數,以每日4-5次為宜。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缺水會使皮膚顯得乾枯、多皺紋、無光澤。早晨餐前飲水合適;飯後、臨睡前不宜多喝,這除導致胃液稀釋,夜間多尿外,還會誘發眼瞼和眼袋水腫。
不過,睡前喝水防心絞痛。老年人由於腎臟濃縮功能減退,排尿帶出的水分增多,或是夏天出汗過多等,都可能導致體內缺水。缺水與冠心病發作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心絞痛與心肌梗塞多在睡眠中或早晨發生,除了夜晚神經緊張性增加,使冠狀動脈痙攣等因素外,還由於經過一夜的呼吸、出汗、排尿,喪失了大量的水分,使血液濃縮,血流減少,冠狀動脈管腔相對狹窄,或血液經過濃縮形成血栓,使血管閉塞,導致心肌出現急性供血不足或局部心肌壞死。因此,老年人要定時定量地飲水,尤其睡前適量喝水,可減少心絞痛、心肌梗塞的發生。

7、睡覺前喝水好不好。。。

喝水是件再普通不過的事情,我們每個人每天都要喝水,不過喝水有「三提倡」和「四不宜」,是您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的。

「三提倡」是:

1、提倡晨起喝水。早晨起床後喝一杯水,可清洗腸胃,刺激促進胃腸活動,增強消化功能。

2、提倡運動後喝鹽開水。運動中大量出汗,使體內的鹽大量排
出,此時喝鹽開水可補充身體損失的水分和鹽分。鹽水的濃度以0.1%~0.3%為宜。

3、提倡病中多喝開水。病人多喝開水,既可補充因疾病(發燒、嘔吐等)消耗的水分,也可促進病菌從體內排出。

「四不宜」是:

1、不宜喝太燙和太涼的水。喝過燙的水會損傷口腔和食道粘膜,時間久了易引發口腔癌和食道癌。長期飲用過冷的水則會損害胃腸功能。

2、不宜飯前大量喝水。飯前大量喝水會沖淡胃液,增加胃腸負擔,影響食慾和消化能力。

3、不宜睡前大量喝水。睡前大量喝水可增加排尿次數,影響睡眠。

4、不宜喝裝在暖水瓶中已幾天的開水,不能喝反復煮沸的開水。這兩種開水所含的亞硝酸鹽和某些微量元素增加,飲後會對人體產生副作用。家裡煮開水,最好以煮沸5~10鍾為宜,並放在保溫性能好的暖水瓶內,每天更換。

睡前過度控制水分的攝取,容易造成血液中的水分不足,引起腦梗塞或心肌梗塞的危險性,特別是老年人更要小心,許多平日就有尿頻現象的老人,到了冬天,養成睡前盡量不喝水的習慣。如果吃過晚飯後到翌日起床,其間都不喝水的話,血液中的水分便會不足,很容易會產生血凝的現象。

與睡前喝水好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