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風疹如何治療?
我建議你吃中葯條理比較好
2、用什麼葯可以治風疹?方法有哪些?
風疹會導致復皮膚瘙癢,制可選用玉林制葯濕毒清膠囊。該葯皮膚瘙癢有明顯的止癢作用,可明顯提高對皮膚瘙癢反應的致癢閾,對皮膚過敏反應有顯著的抑製作用。對風熱外侵型及濕熱下注型皮膚瘙癢療效,對蕁麻疹、風疹、濕疹療效顯著。預防風疹的關鍵是盡量減少與風疹病人的接觸,避免與其面對面講話。平時要多開窗通風,可加速空氣中風疹病毒的死亡。
3、如何快速治療風疹塊
慢性蕁麻疹就是這樣
反復發作
我爸也一樣,快兩年了
一般就是抗組胺的葯,葡萄糖內酸鈣容靜脈注射,發作時撲爾敏
注意事項
1、不要去抓:一般人對於皮膚癢的直覺反應都是趕緊用手去抓,可是你可能不知道,這個動作不但不能止癢,還可能越抓越癢,主要是因為當你對局部抓癢時,反而讓局部的溫度提高,使血液釋放出更多的組織胺(過敏原),反而會更惡化。
2、不要熱敷:有些人會用熱敷止癢,雖然熱可以使局部暫時獲得舒緩,但其實反而是另一種刺激,因為熱會使血管緊張,釋放出更多的過敏原,例如有些人在冬天浸泡在熱的溫泉或是澡盆中,或是保暖過度包在厚重的棉被裡都很有可能引發蕁麻疹。
3、避免吃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品,多吃新鮮蔬果。油煎、油炸或是辛辣類的食物較易引起蕁麻疹復發。
4、多吃含有豐富維他命的新鮮蔬果或是服用維他命C與B群,或是B群中的
B6。
5、多吃鹼性食物如:葡萄、綠茶、海帶、西紅柿、芝麻、黃瓜、胡蘿卜、香蕉、蘋果、橘子、綠豆、薏仁等。
6、多休息,勿疲累,適度地運動。
4、風疹如何治療?
主要為對症治療,宜卧床休息,給予富營養又易消化的食物。
可給清熱解毒類中葯。對先天性風疹綜合征患兒的各種缺陷,應做相應處理。
5、風疹塊怎麼治療
患上了蕁麻疹可以先到皮膚科接受檢查,確定病因後再對症下葯。
6、有什麼方法可以治風疹
概述:
風疹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傳染病.感染後一般有7—14天的潛伏期,然後出現前驅症狀。前驅症狀出現1-4天後出現皮疹。風疹在前驅期有很強的傳染性,皮疹出現後傳染性就消失了。屬中醫「隱疹」「風疹」「風痧」范疇。
病因病理
中醫學認為本病是由於外感風熱時邪,由口鼻而人,郁於肺衛,蘊於肌腠,與氣直相搏,發於皮膚所致。
現代醫學認為本病由風疹病毒(RNA病毒)通過空氣飛沫傳播侵入人體,在呼吸道粘膜增殖後進入血液循環引起原發性病毒血症,可通過白細胞到網狀內皮系統.受染的網狀內皮細胞壞死,病毒釋放再次入血,引起繼發性病毒血症,出現發熱,呼吸道症狀及淋巴結腫大.
治療
(一)普通康復療法
加強護理,室內空氣保持新鮮,加強營養.隔離至出疹後5天.
二)中醫分型與中葯治法
1.邪郁在表 .
發熱惡風,噴嚏,流涕,伴有微咳,精神倦怠,胃納欠佳,疹色淺紅,先起於頭面,軀干,髓後遍及四肢分布均勻,稀疏細小,2—3天消退,有癢感,耳後及枕部痰核腫大,苔薄白,舌質偏紅。
[治法]疏風清熱
[方葯] 銀翹散加減:金銀花12克,連翹45克,竹葉45克,牛蒡子12克,桔梗12克,荊芥12克,薄荷45克,豆豉12克,辛夷花12克,白前13克,甘草4克.
2.邪毒內盛
高熱,口渴,心煩不寧,疹色鮮紅或紫暗,疹點較密、便黃少,舌質紅,苔黃糙。
[冶法] 清熱解毒涼血.
[方葯] 透疹涼解湯加減:桑葉45克,菊花45克,薄荷45克,牛蒡子12克,蟬衣7克,連翹12克,黃連7克,紫花地丁12克,赤芍12克,紅花7克,甘草4克.口渴甚者加天花粉,鮮蘆根,大懂干結加全瓜萎、郁李仁等.
三)現代西醫西葯治療方法
主要是支持療法,對症治療.可酌情給予退熱劑,止咳劑及鎮痛劑.喉痛用復方硼砂液漱口,皮膚瘙癢可用爐甘石洗劑或生油塗拭,結膜炎用o.25%氧黴素滴眼液或10%醋酸磺胺液滴眼數日。
(四)單味葯與經驗方治法
(1)芫荽(香萊)35克或西河柳1把,煎水服.
(2)浮萍、苦參各7克,麻黃、蟬蛻、甘草各3克,白蒺藜、地膚子、生苡仁各45克,僵蠶6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服.治小兒風疹。
(3)花生油50克,煮沸後稍冷加入薄荷葉30克,完全冷卻後過濾去渣,外塗皮膚癢處,有止癢作用.
(五)中成葯洽療: ,
(1)犀角化毒丸:每次1丸,每日2次,用於邪毒內盛。
(2)板藍根沖劑,每次1包,每日3次:用於邪郁在表.
(3)銀翹解毒片:每次1片,每日3次。
(六)飲食療法
(1)銀翹解毒粥:金銀花、連翹,淡豆豉、竹葉、荊芥各10克,蘆根15克,牛蒡子、甘草各6克,粳米100克。上8味葯洗凈煎汁,去渣,再煮洗凈的粳米成粥,待粥將熟時,加入上葯汁,煎1—2沸即可.分2次,早晚溫熱服。
本粥辛涼解表,清熱解毒。適用於溫病初起,發熱微惡風寒,頭痛,無汗,或汗而不多,口渴,咳嗽咽痛,舌尖虹,舌苔薄黃,脈浮數.注意:外感風寒,惡寒重,發熱輕不宜用.
(2)清營粥:生地15~30克,竹葉卷心6克,銀花10克,犀角3克(用水牛角6—10克代),粳米100克。將生地、竹葉卷心、銀花、水牛角洗凈,同入砂鍋煎湯,取汁去渣,再入洗凈的粳米,同煮為稀粥.每日2~3次,溫熱服食.
本粥清營泄熱,兼以透表.適用於營分熱盛。症見身熱,夜間尤甚,煩燥,咽干但不欲飲,舌質紅絳,無苔,脈細數.注意:脾胃虛寒者忌用.
預防與護理:
1.發現風疹病兒,應立即隔離,隔離至出疹後5天。
2.風疹流行期間,不帶易感兒童去公共場所,避免與風疹患兒接觸。保護孕婦,尤其妊娠初期2-3個月內,避免接觸風疹患兒。
3.患兒卧床休息,避免直接吹風,防止受涼後復感新邪,加重病情。發熱期間,多飲水。飲食宜清淡和容易消化,不吃煎炸與油膩之物。
4.防止播搔破皮膚,引起感染。
7、風疹的治療方法
風疹(rubella)是由風疹病毒(R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包括先天性感染和後專天獲屬得性感染。臨床上以前驅期短、低熱、皮疹和耳後、枕部淋巴結腫大為特徵。一般病情較輕,病程短,預後良好。但風疹極易引起暴發傳染,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以冬春季發病為多,易感年齡以1~5歲為主,故流行多見於學齡前兒童。風疹患者一般症狀輕微,不需要特殊治療,主要為對症治療。症狀較顯著者,應卧床休息,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對高熱、頭痛、咳嗽、結膜炎者可予對症處理。1.免疫接種是預防風疹的有效方法。風疹疫苗屬於減毒活病毒株,使用已超過40年。單劑接種可獲得95%以上的長效免疫力,與自然感染誘發的免疫力接近。2.風疹疫苗可以單價配方(僅僅針對一個病原體的疫苗)或者與其他疫苗製成聯合配方,比如與麻疹(MR)、與麻疹和流行性腮腺炎(MMR)或者與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水痘(MMRV)配製而成的疫苗。
3.接種後的不良反應一般較輕微。可能出現的反應有:注射部位疼痛、發紅,低燒、皮疹、肌肉疼。
8、風疹怎麼治療
風疹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出疹性傳染病,多發於冬春兩季。風疹病毒可通過患兒口、鼻及眼睛的分泌物直接傳染給被接觸者,大多是通過呼吸道飛沫散播傳染。
自診要點
其主要臨床症狀為初期出現咳嗽、噴嚏、流涕、咽疼、頭痛、低燒等上呼吸道症狀。上述症狀出現1-2天內,即開始出疹,皮疹是淺紅色,稍稍隆起,分布均勻。一般由面部延及軀乾和四肢,往往第一天疹子即布滿全身,但手掌,足心大都無疹。
耳後、枕部及頸後淋巴結腫大,耳後淋巴結腫大是風疹的另一個特點。
大約4-5日皮疹即消退。全身症狀幾乎與皮疹同時消退。
治療建議
由於對病毒性感染尚無特效治療手段,故可以自己以對症治療,其中以對發熱的處理為主。體溫在38℃以下不用給退熱葯,只需多喝開水。體溫達38℃以上可以服用退燒葯,如兒童退熱片。如高燒達39℃以上可同時在頭部加用冰袋冷敷,每5-10分鍾換一次。或到醫院請醫生處理。
注意事項
1.注意卧床休息,多喝開水;飲食以流質或半流質,即牛奶、稀粥、蛋羹等。
2.做好五官的護理:可用棉花沾濕生理鹽水清洗五官,年齡大的患兒可用鹽開水漱口;在清洗完鼻腔分泌物後,可塗以石臘油或金黴素軟膏,以保護鼻腔粘膜。
3.風疹已有疫苗,但尚未普遍應用。在流行季節,不要帶孩子到人群集中的地方去玩,不要帶孩子到患兒家中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