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導致近視眼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近視眼的原因,過去看法不統一,但歸結起來不外乎內因和外因兩種,簡介如下:
1.內因
⑴遺傳素質:近視眼有一定遺傳傾向,已被公認,對高度近視更是如此。但對一般近視,這一傾向就不很明顯。有遺傳因素者,患病年齡較早,多在6.00d以上。但也有高度近視眼者,無家族史。高度近視眼屬常染色體隱性遺傳,一般近視眼屬多因子遺傳病。
⑵發育因素:嬰兒因眼球較小,故均系遠視,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眼軸也逐漸加長,至青春期方發育正常。如發育過度,則形成近視,此種近視稱為單純性近視,多在學齡期開始。一般都低於6.00d。至20歲左右即停止發展。如幼年時進展很快,至15~20歲時進展更速,以後即減慢,這類近視常高於6.00d,可到20d~25d或30d。這種近視稱為高度近視或進行性近視或病理性近視。此種近視到晚年可發和退行性變,因此視力可逐漸減退,配鏡不能矯正視力。很少在出生時就有近視眼,但有極少數為先天性的。
2.外因
即環境因素,從事文字工作或其他近距離工作的人,近視眼比較多,青少年學生中近視眼也比較多,而且從小學五、六年級開始,其患病率明顯上升。這種現象,說明近視眼的發生和發展與近距離工作的關系非常密切。尤其是青少年的眼球,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調節能力很強,球壁的伸展性也比較大,閱讀、收發室等近距離工作時的調節和集合作用,使肯外肌(主要是內直肌)對眼球施加一定的壓力,眼內壓也相應升高,隨著作業的不斷增加,調節和集合的頻度和時間也逐漸增加,睫狀肌和眼外肌經常處於高度緊張狀態,調節作用的過度發揮可以造成睫狀肌痙攣,從而引起一時性的視力減退。但經休息或使用睫狀肌糜爛劑後,視力可能改善在完全恢復。因此,有人稱這種近視為功能性近視或假性近視。但鞏膜組織在眼外肌的長期機械性壓迫下,球壁逐漸延伸,眼軸拉長,近視的程度也越來越深,而且不能再被阿托品等所緩解。特別是青少年時期,不注意視覺衛生,是形成近視眼的直接原因。不注意全身健康更能促使近視眼的發展。
最近有人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觀察「環境與遺傳因素在近視患病中所起的作用。」其法為對於原視力正常的學生,在兩年後的隨訪中對影響近視的各種因素進行分析判斷。其結果如在遺傳因素方面:父母雙方均無近視、一方有近視、雙方均有近視的子女中,近視新患病率之比為1∶2.6∶3.8;在環境因素方面:課余閱讀時間為1~2h∶3h∶4~5h的近視新患病率之比為1∶2.1∶3.2。因此,遺傳和環境是影響學生發生近視的兩個重要因素。
另外,從廣義上說,大氣中微量元素的污染,營養成分的改變和不符合人體工程學要求的教具等,亦為客觀因素,且均有影響學生近視發生的報道。但這些因素與看近引起近視相比較,則是次要的
2、引起近視眼的原因是什麼呢?
造成近視的原因?
1、遺傳基因:
遺傳因素在近視的發生和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絕大數近視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受環境的影響面發生的。只有少數先天性近視主要由遺傳因素決定,這部分人人數較少,約占近視總人數的5%,近視度數往往很高。
高度近視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根據常染色體的隱性遺傳規律,若父母均為高度近視者,其子女100%為高度近視。帶有致病基因而不表現為患病的稱為雜合子,與高度近視病人婚配的子女有50%的可能發生高度近視。兩個雜合子婚配的子女發生高度近視的可能性為25%.
1、
環境因素:
是指非遺傳的、後天的可引起近視發生的一些因素。主要具體的就是指近距離用眼過度和用眼衛生不當所引起的。
一
眼球在正常的發育過程中,首先視覺必須得到正常的外界光線刺激,否則,失去正常視覺刺激,易引起眼軸伸長近視。
二
長時間近距離用眼:
長時間的近距離用眼,常常使睫狀肌發生痙攣,喪失了正常靈活性,視遠時不能充分鬆弛,即形成了假性近視。如果長期發展下去,眼外肌對眼球的壓迫和眼內壓力的改變使眼軸變長則成為真性近視。
三
學習環境不良因素:
在過強過弱的光線下看書寫字,不合身材的桌椅,以及不健康的身體等等。
四
觀看電視方法不當:
看電視的距離應以屏幕對角線長度的5-6倍遠為合適;電視機屏幕與眼睛最好平行或略低於眼睛;電視機的亮度要適中,不能太亮或太暗,看電視後應須做明迪健明操(眼保健操),或到室外遠眺片刻,看電視時間要超過1個小時
2、
飲食因素:
眼球在生長發育期間,膳食結構不合理或缺乏某些重要的營養物質可誘發近視的發生與發展。
飲食結構的不合理可誘發近視,如過多的食用糖。
青少年在發育過程中,營養缺乏或偏食都可使蛋白質和維生素攝入不足,以及維生素A、VB2、VB1的缺乏也是形成近視的誘發因素。
3、
其他因素:
一
胎內期的影響:
母體健康與否,與胎兒近視也有關系。如果母親懷孕時患有妊娠血症、流感、蕁麻診、酒精中毒等病症或早產等,均可促使胎兒近視。
二
體質因素的影響:
身體體質因素與青少年近視也有密切關系,如果青少年的身體體質基礎差,或者患有急性、慢性傳染性疾病,如麻疹、高熱、天花、肺炎或者營養不良、體質衰弱,均可誘發近視和促使近視加深發展。
三農葯因素的影響:
據有關報道,近年來使用有機磷農葯日益增多,有可能促進近視眼的發生。
四
噪音因素的影響:
噪音對視力的影響主要是影響了維生素的平衡,尤其是維生素B、維生素E減少。經研究發現長時間處於噪音環境中容易發生眼疲勞、眼痛、眼花和視物流淚等現象。
綜上所述,近視的發生與發展是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共同參與的結果。就每一個體是否發生近視,要視其近視易患度是否超過一定的閾值,如果超過即發生近視。易患度就是該個體的遺傳因素和環境加素的總和。環境相同時,近視發生率高低取決於遺傳因素,即父母中患近視愈多,子女近視率愈高。同樣,遺傳因素相同者,近視發生取決於環境因素,即視視物工作量愈大、近視率愈高。
3、引起近視的原因是什麼?
引起近視的原因是:
1、先天遺傳
在先天遺傳方面,如果父母雙方都是高度近視的患者,那麼他們的孩子患有高度近視的幾率也會比一般家庭的孩子高很多,這和基因是有一定關系的。
2、用眼不當
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電視、電腦、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已經日益充斥我們的生活,兒童及青少年自控能力差,一玩起來就不注意時間,於是一個個小眼鏡就誕生了。
3、偏食挑食
不科學的飲食也是導致近視的原因之一。尤其處於生長發育時期的兒童及青少年一定要注意少吃甜食,不偏食不挑食,多吃含有維生素A、C和鈣的食物,這些對於眼睛來說都是有好處的。
就目前來說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用眼不當導致的。
因而一般常用的矯正視力的方法有:
1。不要用眼疲勞。具體的來說,就是不要長時間高強度的使用眼睛,注意休息,當然,做眼保健操也是放鬆眼睛的一種方法。
2。控制孩子的屏幕時間。小孩子應該是活潑好動的,不要讓孩子整天待在電視,電腦前面,大人有時間應該多帶孩子出去散步或玩耍,戶外活動的好處很多的。
3。注意孩子看書寫字的姿勢,好習慣要從小養成。
4。不論是學習還是看電視,都要控制時間,注意勞逸結合。
5。注意用眼衛生,不要讓孩子用臟手揉眼睛,告訴孩子保護眼睛的重要性,讓孩子自己自覺的愛護眼睛,因為大人不可能每一秒鍾都注意著孩子的。
6。飲食問題。不可以挑食,要合理搭配飲食,不可以暴飲暴食,讓孩子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少吃垃圾食品,胡蘿卜和豬肝對眼睛是非常有好處的。
7.及時補充視力營養素,這是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建議服用樂睛視力營養素,溫水沖服,堅持服用一段時間,孩子的近視度數會逐漸降低,年齡越小,越容易恢復。
4、引起近視眼的原因?
造成近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近視有真性近視、假性近視,真性近內視裡面又有高度近視,絕大容多數高度近視都是先天因素決定,很多高度近視的患者在小時候就開始出現症狀,這種情況沒有更好的治療方法,需要盡早配戴眼鏡,控制病情的進展。影響近視的後天因素主要是平時的用眼習慣問題,比如長時間看書、在暗處看東西,或者是看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導致眼部疲勞之後容易使晶狀體痙攣,可以導致視遠物模糊的症狀,就會形成近視。在早期症狀相對比較輕時,如果及時的去醫院眼科就診,做散瞳實驗視力能夠恢復,說明是假性近視,這個時候通過積極的治療,還是可以恢復正常的。平時要注意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經常做一下眼保健操,預防近視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