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哪些人應該做腦血管造影檢查?
(1)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多由顱內動脈瘤或血管畸形所致。為了明確診斷,以便及時治內療,必須作腦容血管造影。
(2)頻發腦梗塞患者,尋找罪犯血管。
(3)急診腦梗在可溶栓時間內的,可先行全腦造影後在病變動脈內直接溶栓,效果非常理想。
(4)各種原因的腦供血不足患者,查找原因,以便後續治療。
(5)腦出血病人有手術搶救指征者,如血腫位置不明確,需要做腦血管造影。
(6)腦瘤病人有中風發作,不能與腦出血、腦梗塞鑒別時,也可考慮作腦血管造影以幫助鑒別診斷。
(7)頸內動脈頸外段動脈硬化閉塞病變時,需進行支架手術條件者,術前應進行血管造影。
2、腦血管造影風險大?
首先必須說,所有的醫療行為都是有風險的。您父親要做這個手術前回必定也要簽個同意書什麼答的。
但是,一定程度上說,這種檢查又是必須的。
所以就需要樓主權衡一下。
這種造影時微創手術,在腿上的血管開個小口,在計算機引導下向上到腦部,行造影,可以觀察到腦血管有沒有狹窄或栓塞,以進一步確定下一步的治療。
心腦血管的造影術已經相當成熟了,其實樓主也不必擔心。要相信醫院的資質和能力。
bless樓主的父親。
風濕病跟這個造影術,關系不大應該。
3、做腦血管造影有什麼風險
建議:您好,術中或術後可能出現的並發症、手術風險向患者或親屬說明,有些不常見的風險可能沒有在此列出,具體的手術術式根據不同病人的情況有所不同:1)過敏性反應:術中所用葯物(造影劑、麻醉劑等)可能造成皮膚過敏、呼吸困難、過敏性休克、溶血反應等;2)穿刺點並發症:穿刺不成功、局部血腫、假性動脈瘤或動-靜脈瘺形成、鄰近臟器損傷。3)選擇性插管相關並發症:血管痙攣、血管內膜損傷、動脈夾層或血管破裂;血栓形成、附壁血栓或斑塊脫落,造成相應供血組織、器官缺血、壞死。腦血管血栓栓塞(多由於頸內動脈斑塊或心臟內栓子脫落引起腦血管栓塞)。4) 造影劑引起的毒副作用:過敏反應、胃腸道反應、骨髓抑制、心肝腎功能損害、皮膚粘膜潰瘍等;5)感染(包括局部和全身)。6)解剖結構異常及其他原因造成手術不成功,或需分次手術。7)顱內出血(包括動脈或靜脈大出血)及穿刺局部血腫。8)手術室內未及手術病程加重、死亡;9)術中或術後動脈瘤破裂出血造成癱瘓或死亡;抗凝血治療引起腦顱內出血,及出血後壓迫血管形成腦梗塞或死亡;10)導管斷裂、打結。11)手術引起腹膜後血腫,可能危及生命。12)放射線可能造成損傷。13)血管造影未發現病變,可能需要擇期再次檢查。14)部分材料是自費的。15)除上述情況外,本醫療措施尚有可能發生的其他並發症或者需要提請患者及家屬特別注意的其他事項:
4、腦血管造影很可怕嗎?
節假日這幾天,天氣忽冷忽熱,心腦血管疾病發病者也急劇增多。近日接診了幾個患者,都是因腦缺血發作/腦梗塞收入院,其中還有一位是醫務工作者,剛過退休年齡,節前短暫性半側肢體無力,數分鍾後又能恢復,但假日期間連續發作兩次後症狀再次加重仍堅持不住院,專業人士建議行腦血管造影或CTA檢查,他自以為輸點改善腦循環的葯就可以了,卻不知病情繼續加重乃至偏癱,再行磁共振檢查,此時已經是大面積腦梗死,失去了最佳的治療時機。今日下午又為一位60多歲的女患者做了腦血管造影檢查,發現她大腦中動脈起始部重度狹窄,大腦前動脈分支也有較嚴重的狹窄。如果能為大腦中動脈植入一枚支架,或許左側大腦半球的缺血狀態就會得到明顯的改善。但如果維持目前的保守治療,最終仍可能因大腦中動脈閉塞導致大腦半球梗死而終身殘疾。診斷腦血管狹窄等病變的最佳方法仍然是腦血管造影,但和患者或家屬交代該檢查時,大多數人會因為擔心手術的並發症而放棄造影檢查。確實,腦血管造影的並發症一旦發生,後果確實很嚴重,因為腦功能的受損,可能會導致患者殘疾。但是,這些並發症的發生率卻是非常的低,就像我們乘飛機一樣,發生空難的機率微乎其微,難道因為擔心空難就不乘飛機了嗎?汽車事故的發生率可能也算是比較高的了,難道因為擔心汽車出事故而放棄乘車嗎?本人從事腦血管造影術近15年,檢查病例數千,還未碰到因血管造影而發生的嚴重並發症,當然,在進行腦血管內治療時就另當別論了,因為在顱內血管進行治療時,發生並發症的風險就大多了。腦血管造影是了解腦內外血管動脈硬化、血管狹窄或有無血管瘤的較為精確的方法,常規從患者的股動脈穿刺,沿股動脈逆行插入一根約1.5mm粗的導管,將導管分別選入兩側的頸內動脈起始部和椎動脈的起始部,注入一定量的造影劑,就可以顯示腦內的各支血管的形態、對腦組織的供血情況及腦血流的循環情況,從而了解腦動脈、腦組織血液灌注、腦靜脈迴流是否正常,這是其他檢查所不能完成的。整個檢查安全系數非常高,當然,安全系數也和患者的血管本身狀況有一定關系。如患者的動脈迂曲非常嚴重,那麼導管送入到靶血管的難度也增加,發生並發症的風險也增大。很多患者在安靜狀態下也會出現腦出血、腦梗死,那麼在造影過程中是否也會出現類似情況呢?這種可能性理論上是有的,但真正在造影過程中正好出現這種情況的可能性卻非常小。另外,一般情況下,患者在整個檢查過程中都是清醒的,可以和手術醫生進行交流,手術穿刺部位採用局麻,患者也不會有疼痛的感覺,只要按照醫生的要求並配合檢查,通常患者在比較舒適的狀態下就完成了整個腦血管的檢查。因此,大家大可不必對腦血管造影如此緊張,只要是病情需要,該檢查的還是別躲了,以免延誤病情。正常左側頸內動脈DSA 正常椎動脈DSA左側大腦中動脈急性栓塞 右側大腦中動脈嚴重狹窄
5、什麼叫腦血管造影?
腦血管造影
腦血管造影是90年代以來廣泛應用於臨床的一種嶄新的X線檢查新內技術,它是先選一容入路動脈,一般選用右股動脈,通過右股動脈放置一動脈鞘,通過該動脈鞘管選用不同導管,在導絲引導下,選進所要顯示動脈,注入含碘造影劑。造影劑所經過的血管軌跡連續攝片,通過電子計算機輔助成像為腦血管數字減影造影(DSA)。
因為DSA不但能清楚地顯示頸內動脈、椎基底動脈、顱內大血管及大腦半球的血管圖像,還可測定動脈的血流量,所以,目前已被應用於腦血管病檢查,特別是對於動脈瘤、動靜脈畸形等定性定位診斷。其不但能提供病變的確切部位,而且對病變的范圍及嚴重程度亦可清楚地了解,為手術提供較可靠的客觀依據。另外,對於缺血性腦血管病,也有較高的診斷價值。DSA可清楚地顯示動脈管腔狹窄、閉塞、側支循環建立情況等,對於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可進一步查明導致出血的病因,如動脈瘤、血管畸形、海綿狀血管瘤等。總之,DSA對腦血管病診斷,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診斷方法。
6、做腦血管造影有什麼風險
腦血管造影術是檢查腦血管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它是通過將含碘造影劑注入到頸內動脈或椎動脈,使腦血管顯影,來了解腦血管本身的形態和病變,以及病變的性質和范圍。這項檢查對診斷腦血管病具有特殊價值。
哪些血管病需作腦血管造影呢?
(1)腦出血病人而有手術搶救指征者,但血腫位置不明確,需要作腦血管造影。(2)腦出血疑有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腫者。(3)
蛛網膜下腔出血多由顱內動脈瘤或血管畸形所致。為了明確診斷,以便手術治療,必須作腦血管造影。(4)腦瘤病人有中風發作,不能與腦出血、腦梗塞鑒別時,也可考慮作腦血管造影以幫助鑒別診斷。
(5)頸內動脈頸外段病變時,有手術條件者,應進行血管造影。
禁忌症:①老年性動脈硬化者需慎重。
②有嚴重心、腎、肝功能不全者。③造影劑過敏者。④有嚴重出血傾向者。
]操作方法:
首先在接受造影前,病人必須先作葯物(碘劑)敏感試驗。無不良反應時,方能接受造影。但造影前必須安排病人禁食、禁水,避免惡心嘔吐。隨後用肥皂水把患者的頸部洗凈。造影時讓病人平卧,將頸部稍墊高,保持安靜,不要轉動頭部,局部麻醉後,在病變側頸部用穿刺針,刺入頸動脈,快速(1秒鍾)注入葯液,拔針後壓迫10~20分鍾,防止頸部形成血腫。同時進行x
線拍片,可使腦血管顯影。
腦血管造影比較安全,但少數病人在頸部穿刺部位可形成血腫,一般數天後會逐漸消失。
7、腦血管造影手術有何風險?
手術風險是有的,但相對發生的少一些,但都是理論上可能發生的。
現將我科的腦血管造影手術知情同意書上傳,以供大家參考。
手術目的:
腦血管病患者中一部分存在血管畸形、動脈瘤或者其他的血管異常;針對血管狹窄、閉塞以及顱內和顱外大、小動脈夾層的診斷以及血管狹窄示側枝循環的分析、評價其血管病變程度指導下一步治療。
手術風險
術中或術後可能出現的並發症、手術風險向患者或親屬說明,有些不常見的風險可能沒有在此列出,具體的手術術式根據不同病人的情況有所不同:
1)過敏性反應:術中所用葯物(造影劑、麻醉劑等)可能造成皮膚過敏、呼吸困難、過敏性休克、溶血反應等;
2)穿刺點並發症:穿刺不成功、局部血腫、假性動脈瘤或動-靜脈瘺形成、鄰近臟器損傷。
3)選擇性插管相關並發症:血管痙攣、血管內膜損傷、動脈夾層或血管破裂;血栓形成、附壁血栓或斑塊脫落,造成相應供血組織、器官缺血、壞死。腦血管血栓栓塞(多由於頸內動脈斑塊或心臟內栓子脫落引起腦血管栓塞)。
4) 造影劑引起的毒副作用:過敏反應、胃腸道反應、骨髓抑制、心肝腎功能損害、皮膚粘膜潰瘍等;
5)感染(包括局部和全身)。
6)解剖結構異常及其他原因造成手術不成功,或需分次手術。
7)顱內出血(包括動脈或靜脈大出血)及穿刺局部血腫。
8)手術室內未及手術病程加重、死亡;
9)術中或術後動脈瘤破裂出血造成癱瘓或死亡;抗凝血治療引起腦顱內出血,及出血後壓迫血管形成腦梗塞或死亡;
10)導管斷裂、打結。
11)手術引起腹膜後血腫,可能危及生命。
12)放射線可能造成損傷。
13)血管造影未發現病變,可能需要擇期再次檢查。
14)部分材料是自費的。
15)除上述情況外,本醫療措施尚有可能發生的其他並發症或者需要提請患者及家屬特別注意的其他事項:
8、為什麼要做腦血管造影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居里夫人首先將X線用於醫療,這在臨床醫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現在X線檢查已經是任何醫院必不可少的檢查手段了。很多疾病必須依靠X線拍片才能診斷,如骨折、肺結核等。可是對神經系統疾病來說,X線的意義遠遠不如心、肺和骨骼的疾病。腦子長了瘤子,用X線拍片的方法是發現不了的。這是因為大腦外邊有一個緻密堅硬的顱骨,而且瘤子和正常腦組織透過X線的程度相似。X線拍片也看不見血管.
大腦長了瘤子等於塞進個異物、會壓迫周圍的組織;血管也因受壓而變形,通過血管造影看到血管移位的程度和范圍,可以准確地判斷腫瘤的大小和部位.因而可以設計最理想的手術方案.顱內出血形成的血腫,腦內寄生蟲也都可以通過腦血管造影作出同樣的判斷.
可是血管造影需要用針穿刺動脈,然後以高壓注人造影劑.這雖然簡單也得算是一次「手術」,有時會發生某些意外,象穿刺局部出血,顱內動脈痙攣,在極個別的情況下也出現過死亡,機率大約為千分之一.所以必須慎重.有些情況是不能做腦血管造影的,首先要弄清楚病人是不是對碘過敏
,千萬不能忘了做過敏試驗.對碘過敏的人是絕對不能做這項檢查的.此外嚴重的心腎疾患、嚴重的高血壓和動脈硬化以及穿刺部位有炎症,都不應該做腦血管造影.
自由瀏覽並請將有關建議郵至:inerc·jnu.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