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細菌中抗性基因(如抗氨苄青黴素基因)的作用機理是什麼?
細菌抗葯性產生有幾種原理
1 分解抗生素,如抗貝塔內醯胺類的抗生素基因版,是產生一種能夠分解抗權生素的酶
2 將抗生素運出細胞,比如LMRA基因可以產生一種將林可黴素運出細胞外的酶
3 阻斷與抗生素的作用位點,如將某個位點進京修飾使得抗生素難以識別等
2、抗四環素和氨苄青黴素在基因工程中不同作用
用他的作為標記基因,研究基因重組或者說基因交換。
3、氨苄青黴素對放線菌與抑製作用嗎
氨苄青黴素對於革蘭陽性菌是有效的,雖然放線菌屬於革蘭陽性菌,但是氨苄青黴素對放線菌作用不大
4、大腸桿菌固體培養基中氨苄青黴素的作用
篩選,如果轉化並連接成功的大腸桿菌具有抗氨苄能力,連接不成功或者轉化不成功的就會被氨苄殺死
5、培養基中添加的氨苄青黴素,x-gal和iptg分別起什麼作用
搜一下:培養基中添加的氨苄青黴素,x-gal和iptg分別起什麼作用
6、羥氨苄青黴素有什麼功效?
苄青黴素屬於廣譜抗菌消炎葯。主要用於治療敏感細菌所致的敗血症專,尿路感染,肺部感染,膽道感染等屬;治療傷寒,副傷寒療效與氯黴素相仿部分人使用青黴素會引起過敏反應甚至造成嚴重的休克而導致死亡.青黴素使用時是沒什麼大的禁忌的.注意不要飲酒就可.過敏反應症狀可出現葯物熱、蕁麻疹、皮疹等,尤易發生於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者。少見過敏性休克。消化系統症狀多見腹瀉、惡心、嘔吐等症狀,偶見假膜性結腸炎。
7、頭孢青黴素和氨苄青黴素 那個對泌尿系統 的消炎作用好了????
氨苄西林(氨苄青黴素),是用於敏感菌所致的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腸專道、膽道感染,腦屬膜炎,敗血病,心內膜炎,腹膜炎。
頭孢菌素類,第一代頭孢(頭孢氨苄、頭孢克洛、頭孢拉定、頭孢羥氨苄)用於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系統感染,皮膚軟組織感染,耳鼻喉感染。
第二代頭孢(頭孢呋辛)用於敏感菌引起的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系統感染,皮膚軟組織感染,骨關節感染,耳鼻喉感染,腹膜炎,傷口感染,敗血病,腦膜炎。
8、氨苄青黴素作用時間
半個月左右吧,時間長了就不要用了
9、氨苄青黴素治療什麼疾病?
氨苄西林(氨苄青黴素)
別名:氨苄西林、氨苄青、安比西林、沙維西林、賽米西林、氨苄西、潘別丁、AB—PC。
Ampicillin (Penbritin, BRL1341)
【作用與用途】
本品為廣譜半合成青黴素,毒性極低。抗菌譜與青黴素相似,對青黴素敏感的細菌效力較低,對草綠色鏈球菌的抗菌作用與青黴素相仿或略強。對白喉桿菌、破傷風桿菌和放線菌其效能基本和青黴素相同。對腸球菌及李司忒菌的作用則優於苄青黴素。對耐葯葡萄球菌及其它能產生青黴素酶的細菌均無抗菌作用。對革蘭陰性菌有效,但易產生耐葯性。
本品主要用於敏感菌所致的泌尿系統、呼吸系統、膽道、腸道感染以及腦膜炎、心內膜炎等。
【劑量與用法】
口服,2g~6g/日,分3~4次,空腹服用。兒童,每日100mg/kg,分3~4次,空腹服用。肌注或靜注,成人,2g~4g/日;兒童,每日50mg~100mg/kg,一般每4~6小時1次。靜注給葯可分次徐緩靜脈推注或靜滴;靜滴,1次1g~2g,溶於100ml輸液中,滴注1/2~1小時,2~4次/日。兒童,每日100mg~150mg/kg,分次給予。
【副作用】
1 本品可致過敏性休克,皮疹發生率較青黴素為高。有時也發生葯熱。
2 本品注射前必須做皮試,陰性者方可使用。有青黴素過敏史者禁用。
10、氨苄青黴素抗性基因作用是
氨苄青黴素抗性基因(Ampicillin resistance gene, ampr) 氨苄青黴素抗性基因是基因操作中使用最廣泛的選擇標記內,絕大多數在大腸桿菌中克隆容的質粒載體帶有該基因。青黴素可抑制細胞壁肽聚糖的合成,與有關的酶結合並抑制其活性,抑制轉肽反應。氨苄青黴素抗性基因編碼一個酶,該酶可分泌進入細菌的周質區,抑制轉肽反應並催化 β-內醯胺環水解,從而解除了氨苄青黴素的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