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腰椎 > 万古霉素腰椎

万古霉素腰椎

发布时间:2021-07-29 20:02:39

1、哪些药物易引起肾损害?

一些药物对肾脏的某一部位有特殊条合力,应用这些药物能发生肾脏损害。容易引起肾脏损害的常用药物有如下几类: (1)抗生素: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大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肾毒性。由于抗生素应用广泛,由杭生素引起的急、慢性肾脏损害也就最为常见。根据抗生素对肾毒性的大小,可分为四类: ①肾毒性大的抗生素:二性霉素B、新霉素、先锋霉素 Ⅱ; ②中度肾毒性抗生素:氨基甙类抗生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链霉素)、多粘菌素、万古霉素、四环霉素、磺胺类; ③肾毒性较小的抗生素:青霉素G、新青霉素I、新青霉素 Ⅱ、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先锋霉素Ⅲ、先锋霉素Ⅴ 、先锋霉素Ⅵ 、土霉素、利福平; ④不引起或较少引起肾损害的抗生素:红霉素、氯霉素、强力霉素、洁霉素、邻氯青霉素、菌必治、先锋必素、乙胺丁醇等。 氨基甙类抗生素、磺肢药、多粘菌素及二性霉素B作为常用抗生素及在某些特殊致病菌感染必须选用的抗生素,都有较大的肾毒性作用,尤其合并有肾脏疾病患者,如必须使用时,应酌情减量或延长用药间隔时间,并注意以下几点: ①避免长时间用药,如氨基甙类抗生素连续应用不应超过10天; ②避免与肾毒性有协同作用的药物合用,如氨基甙类抗生素不应与先锋霉素(Ⅳ、Ⅴ、Ⅵ)合用; ③避免与强利尿剂合用,防止循环血容量不足,加重抗生素的肾毒性作用; ④注意监护肾功能,定时检查尿液,早期发现药物性肾损害。 (2)解热镇痛药:解热镇痛药是指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包括阿斯匹林(乙酸水杨酸)、非那西丁、布洛芬、芬必得、保泰松、消炎痛、炎痛喜康等。此类药物有抗炎、解热和镇痛作用,临床应用广泛,常因患有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骨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病变、偏头痛、痛经等慢性疾病而长期服用。解热镇痛药易引起慢性问质性肾炎和肾乳头坏死,其发病机理可能为解热镇痛药或其代谢产物从肾脏排出时,引起肾内小血管、肾小管、肾间质的慢性损害所致。 解热镇痛药肾损害的发生,常与长期大剂量服用有关。一般认为长期服用解热镇痛剂,非那西了累积量超过5公斤、阿斯匹林超过8公斤,就会发生肾损害。但也存在个体差异,对解热镇痛药比较敏感者,在未达到上述剂量时即可致肾毒性损害。 (3)造影剂:造影剂广泛应用于静脉肾益造影、血管造影、胆囊造影和增强计算机体层摄影等。造影剂可因其高渗性直接损伤肾小管及肾缺血、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造影剂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常见于原有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或脱水的病人。 (4)中草药:一般人认为服用中草药安全、无毒副作用,实则有些中草药因服用超量或在禁忌情况下应用,可对肝、肾及消化道等脏器产生损害。如雷公藤作为一免疫抑制剂,木通作为一利尿药,益母草作为一活血止血药,常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但若过量应用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大黄作为一种泻药,广泛应用于肾功能衰竭患者,但长期服用会引起高钾血症,危及病人。另外草乌、苍耳子、苦楝皮、天花粉等中草药都有导致肾脏损害的报道。提醒人们,尤其是患有肾脏疾病应用中草药时也应倍加小心。

2、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什么?

抗生素,顾名思义是抵抗致病微生物的药物.是由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物质.用于治病的抗生素除由此直接提取外,还可用人工合成及部分人工合成(称半合成抗生素)的方法制造而得.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抗生素品种繁多,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十大类.
β-内酰胺类这类药物品种最多,用量最大,治疗病种最广,是疗效最好的抗感染药,也是抗生素中的主力军.
这类药物主要包括两部分:

①青霉素类,这是最早的β-内酰胺类,其疗效确切,价格低廉,常用的品种有青霉素钠盐或钾盐,氨苄西林钠(氨苄青霉素钠),氧哌嗪青霉素(哌拉西林钠),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等.
②头孢菌素类,这类药物疗效高,毒性低,过敏反应较青霉素类少,广泛用于各类感染性疾病,常用的品种有头孢氨苄(先锋Ⅳ号),头孢唑啉钠(先锋Ⅴ号),头孢拉定(先锋Ⅵ号),头孢曲松钠(菌必治)等.
氨基苷(甙)类常用的品种有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小诺米星(小诺霉素),阿司米星(阿司霉素)等.
四环素类常用的品种有四环素,土霉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等.
氯霉素类常用的品种有氯霉素,甲砜霉素,等.
大环内酯类常用的品种有红霉素,罗红霉素,琥乙红霉素,麦迪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吉他霉素(柱晶白霉素)等.
林可霉素类常用的品种有林可霉素(洁霉素),克林霉素(氯洁霉素)等.
其他主要抗细菌的抗生素常用的品种有去甲万古霉素,磷霉素,多粘菌素,卷曲霉素,利福平等.
抗真菌抗生素常用的物品种有两性霉素B,灰黄霉素,克念菌素,制霉菌素,曲古霉素等
抗肿瘤抗生素常用的品种有丝裂霉素,阿霉素,表阿霉素,放线菌素D等.
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环孢素(环孢灵,山地明).
合理使用抗生素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这是人类医学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的里程碑.
70年来,以青霉素为代表的抗生素,从病魔手中挽救了数以万计的生灵,为人类健康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直到今天,抗生素仍然是人们抵抗各种病菌的有力武器.
近年来,由于对抗生素的过分依赖和滥用,使抗生素在治病的同时,又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而引起社会的严重关注……
触目惊心耐药菌
21世纪人类将面临三大病原微生物的威胁:耐多药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医院感染的耐药菌株,其中耐药菌的发展速度令人触目惊心.
据全军医院感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304医院感染控制科主任张延霞介绍,二十年代,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链球菌.而到了九十年代,产生了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肠球菌,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真菌等多种耐药菌.喹诺酮类抗生素进入我国仅仅20多年,但耐药率已经达到60% 70%.
大量耐药菌的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条件致病菌感染的机会越来越多,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费用越来越高.如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过去对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等药品都很敏感,现在几乎"刀枪不入".绿脓杆菌对阿莫西林,西力欣等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达100%,肺炎克雷伯氏菌对西力欣,复达欣等16种高档抗生素的耐药性高达51.85%-100%.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除万古霉素外已经无药可治.
张延霞主任说,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滥用抗菌素已经使人类付出了沉痛的代价.20世纪五十年代在欧美首先发生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这种感染很快席卷全球,形成世界大流行,有5000万人被感染,死亡达50多万.
人类与致病菌的较量从未休止,致病的病原菌与消灭病原菌的抗生素是一对永恒的矛盾.从细菌的耐药发展史可以看出,在某种新的抗生素出现以后,就有一批耐药菌株出现.医学工作者开发一种新的抗生素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而一代耐药菌的产生只要2年的时间,抗生素的研制速度远远赶不上耐药菌的繁殖速度.目前,临床上很多严重感染者死亡,多是因为耐药菌感染,抗生素无效.
许多专家忧心忡忡地说:"抗生素的滥用将意味着抗生素时代的结束".人们不能不担心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种对所有抗生素都具有耐药性的细菌出现,也就是说人类将重新回到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之前没有抗生素的年代,这将是人类的悲剧.
滥用抗生素谁之过
304医院呼吸科主任文仲光介绍说,尽管合理使用抗生素也会产生耐药菌,但至少可以延缓耐药菌的发展速度.在美国,买一支枪非常容易,而买一支抗生素却非常困难.抗生素是严格控制的处方药,医生乱开处方会受到处罚,患者必须持处方才能购买到抗生素.而在我国,人们到药店很随便就可以买到抗生素药品,滥用抗生素十分普遍.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国际范围内多中心调查,住院患者中应用抗生素药物的约占30%,抗生素药费占全部药品支出的15%-30%.我国某医院2000年对该院住院患者使用抗生素情况进行调查,住院患者中使用抗生素的占80.2%,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联合使用2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大大超过了国际平均水平.
文主任认为,在我国导致滥用抗生素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医生的原因.虽然每一个医生对抗生素都有处方权,但并不是每一个医生都懂得合理使用抗生素.有的医生对使用抗生素适应症掌握不严,在临床上不重视病原学检查,仅凭经验使用抗生素.有的不了解各类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在给药剂量,给药途径及间隔时间等方面很不规范.个别医生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违背职业道德,给患者开许多根本不需要的高档抗生素,不仅加重了患者的负担,更主要的是给患者的身体造成了新的伤害,加速了耐药菌的产生.
二是患者的原因.文主任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他出专家门诊接待了一位患普通感冒的患者,文主任给她检查后,开了20元左右的药.这位患者很不高兴,要求开抗生素,要求输液.文主任说,绝大多数感冒都是病毒性感染,对免疫功能正常者,根本不需要抗生素,因为抗生素可以杀死病菌,却不能杀灭病毒.感冒是自限性疾病,自身产生抗体可以中和病毒而痊愈.但我国许多人缺乏医学知识,对滥用抗生素的危害知之甚少,门诊时经常有患者点名要抗生素,而且越贵越好,越高档越好,也是造成滥用抗生素的原因之一.
三是社会原因.在国外,抗生素药品是不允许作广告的.在我国,药品生产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在大众媒介大量刊播抗生素广告,言过其实,夸大其治疗作用,极大地误导了消费者,致使很多患者"跟着广告走",对滥用抗生素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今年初,国家药品监督局和国家工商局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处方药广告审查管理工作的通知》,严禁处方药在大众媒介做广告,尤其是"封杀"铺天盖地的抗生素广告,实在是利国利民之举.
四是食品的原因.个别地方的养殖业滥用抗生素,在鸡,鸭等饲料中掺杂抗生素,有的养鱼户为了减少鱼病发生,建鱼塘时在塘底撒上一层喹诺酮类抗生素.一方面动物,禽类体内残留的抗生素会转移到人体,另一方面,动物,禽类产生的耐药菌也会传播给人类.国际上是严格禁止人畜共用相同抗生素的.动物产生耐药性后,它的耐药质粒通过接触可很快传播给人类.
合理使用抗生素要走出误区
几乎所有的人都或多或少地接触过抗生素,但真正知道该怎样正确使用抗生素的人却为数不多.包括相当部分的医生在内,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存在不少误区.
误区之一:抗生素可以预防感染.北京某商场一位职工做腰椎间盘突出手术,为预防感染,医生给他用了大剂量的抗生素,引起腹泻.医生又用抗生素止泻,结果腹泻越来越厉害,生命垂危.专家会诊认为是由于滥用抗生素导致的"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立即停用抗生素并采用生态平衡治疗,病情很快得到控制.专家认为,抗生素只能用于治疗敏感性细菌引起的感染,起不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等于给细菌打预防针,诱导细菌的抗药性.不当使用抗生素会造成人体菌群紊乱,诱导其它的疾病.所有医务人员都应该有一个强烈的意识:使用抗生素的过程,就是培养耐药菌株的过程,,每用一次抗生素,就产生10%的耐药率.所以,要预防感染,首先就要控制抗生素的使用.
误区之二:抗生素可以外用.不少外科医生经常把抗生素配成液体冲洗伤口,有的在术后向伤口内撒抗生素粉剂,不少患者用利福平点眼……这都是很不正确的.抗生素教科书规定的非常明确,所有生物合成类抗生素,沙星类抗生素以及用于治疗重症感染的抗生素,是不可以外用的.利福平是治疗结核病的首选药品,国外对利福平的使用控制非常严格,严禁外用,否则取消医生资格.而我国不少医生用利福平给患者点眼.由于利福平的广泛使用,耐药性明显提高.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调查,我国结核菌耐药率高达46%,结核病发病人数居世界第二,三分之一的人感染有结核菌,感染人数超过4亿.尽管有多种原因,但不能说与利福平的滥用毫无关系.
误区之三:广谱抗生素比窄谱抗生素效果好.所有的病人都希望药到病除,特别是对抗生素的疗效有着过高的期望.专家认为,抗感染的治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急性感染,抗生素一般要用3-5天.有不少病人急于求成,使用一天后感到症状没有明显好转,就误以为无效,要求医生用其它抗生素或增加使用其它抗生素.在门诊和临床上经常看到一个普通的感冒用几种抗生素的现象,不仅增加了患者的负担,更主要的是增加了细菌的耐药性,造成了二重感染.抗生素使用的原则是能用窄谱的不用广谱的,能用低级的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只有病原菌不明的重症感染,同时感染两种以上病菌或者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时才联合使用,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生素.
误区之四:新的抗生素比老的抗生素好.不少人喜欢跟着广告用药,认为抗生素"越新越好","越贵越好","越高级越好".常看到有的患者到医院后点名要广告上的药,要价格贵的药.其实每种抗生素都有其自身的特性,优势劣势各不相同,一般要因病,因人选择,坚持个体化给药.比如红霉素是老牌抗生素,价格很便宜,它对于军团菌和支原体感染的肺炎具有相当好的疗效,而像价格非常高的碳青霉烯类的抗生素和三代头孢菌素却对这些病没有什么疗效.一般来说,一种新的抗菌素研制出来,具有它的先进性,但并不是说所有的新药就一定比老的好.关键还是看对不对症.有的老药药效比较稳定,价格也便宜,人们不经常使用反而可能更敏感.患者在用药上一定不能受广告的误导.
误区之五:抗生素是消炎药.多数人将抗生素等同于消炎药,误以为抗生素可以治疗一切炎症.实际上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而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如病毒性感冒或哮喘病人的变态反应性炎症没有效.倘若对非病原菌感染所致的无菌性炎症也采用抗生素治疗,那么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一位年轻女孩感冒,咽喉发炎,当地医院用抗生素治疗,不仅不见好转,体温反而升高到40℃,意识模糊,浑身起满皮疹,急送304医院抢救.医生诊断为滥用抗生素引发的药物热.没用任何药物,只输了一些葡萄糖,病情很快就好了.一位支气管哮喘患者,在一家医院使用大剂量的广谱抗生素,引发肺部毛霉菌感染.送304医院后,医生给他停用广谱抗生素,并有针对性地使用抗真菌药,很快痊愈.专家介绍说,人体内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这些菌群有互相制约的作用,所以才能保持体内的微生态平衡,以防止某一种细菌繁殖生长过盛而发生疾病.如果用抗生素治疗无菌性炎症,这些药物进入体内后将会敌我不分,乱杀无辜,反而压抑和杀灭了人体内有益的菌群,引起菌群失调,造成抵抗力下降,招致其它疾病的发生.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局部软组织的瘀血,红肿,疼痛,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都不宜使用抗生素来进行治疗.
跳出怪圈,换个思路抗感染
近年来,发达国家把对感染的预防放在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上,因为绝大多数的院内感染是内源性的,与患者的免疫力有密切关系.人体有
6大贮菌库:上呼吸道,口腔,胃肠道,泌尿道,阴道,皮肤.如果其生物社会失去控制,就会源源不断地向感染或菌群失调的领域供应.致病菌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即使把一个菌库的细菌全部杀死,也会马上被别的细菌定植.医院感染就是这样,当病人刚住院时带的敏感菌株,住院后被杀灭,取而代之的是来自医院医护人员或其他病人身上的耐药菌株.在我国,中医讲究"祛邪扶正",二者不可偏废.抗菌素主要起的是祛邪的作用,但抗生素必须通过机体自身的免疫力才能发挥作用.因此,还应该有其它的措施来扶正,双管齐下,才能取得最好效果.
长时间以来,我们陷入了"感染 用抗生素 培养出耐药菌株 造成新的感染 再用抗生素"恶性循环的怪圈.如果能从提高人体免疫力入手,减少人群的感染机率,就会走出这个怪圈.20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熊德鑫教授提出了"用微生态疗法防治疾病"的观点.同抗生素的不同点在于,抗生素是通过抑制和杀灭致病微生物达到治病的作用.而微生态疗法则是通过扶持生理性微生物,调整和改善人体微生态系的内环境,促进微生态平衡,提高机体的疫水平和定植抗力而获得防治疾病的效果.有人曾预言,
20世纪是抗生素的辉煌时期, 21世纪将成为微生态治疗的黄金时代.
抗生素与病原菌耐药水平之间的量化关系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病原菌耐药的认识基本上停留在特定病原菌对特定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以及特定抗生素对病原菌的抑菌机理上.然而相关研究表明,在抗生素使用与病原菌耐药水平之间存在着一种宏观的量化关系,即一定范围内的抗生素使用可以导致病原菌整体耐药水平以及耐药菌感染率的变化,这种关系就是抗生素与病原菌之间的量化关系.
有关抗生素与病原菌之间量化关系研究的历史不长,而对其集中,深入的研究也只是近几年才展开的.在发达国家,特别是对抗生素使用严格控制的北欧国家此类研究开展较多,而在发展中国家则基本为空白.造成这一领域研究起步晚,发展不均衡主要有两方面因素.首先,相关研究需要通过一定范围内大样本的调查,收集,处理各种病原菌和抗生素使用的相关数据.在发达国家,有关病原菌耐药和抗生素使用的监测机构健全,可以方便地获取和处理大量的相关数据,加之有流行病学,统计学,药理学,微生物学以及临床医学等多学科的协作,可以深入,细致,及时地研究抗生素使用与病原菌耐药之间的量化关系.
而在发展中国家,相关的监测机构不健全.以国内为例,目前各级医疗机构有关病原菌耐药的数据和抗生素使用的数据,由不同的职能科室,部门管理,信息交流困难,导致了我们在这一领域中的研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第二,不同抗生素剂量单位以及常用剂量差别很大,在大范围研究中无法比较和叠加.早期相关研究只能以抗生素的使用率和抗生素的费用消耗为指标,不能准确反映抗生素的实际使用情况.为解决这一难题,人们用成人每日常用剂量作为标准剂量,将不同抗生素的消耗量换算为统一标准单位,并命名为每日约定剂量(defined
doses,DDD),以使用的DDD数表示抗生素的消耗量.每一种抗生素消耗量换算成DDD后可以比较和叠加.WHO于1996年推荐采用此方法来研究,监测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正是在这一标准建立后,相关研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很大进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1,针对社区居民的大范围研究
此类研究的对象多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可以是对多个国家的超大规模研究.研究结果对于指导相关国家和地区制定,修改控制抗生素使用的法规,检验相关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不同国家的对比研究还可以探讨自然条件,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抗生素使用与病原菌耐药水平之间量化关系的影响.
瑞典在1994年设立专门机构,率先启动了一项针对抗生素使用与病原菌耐药的全国性系统工程STRAMA,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消除抗生素不合理的使用,若干年后,瑞典抗生素的消耗量减少了22%,病原菌耐药水平也明显降低.
2,针对医疗机构的小范围研究
此类研究主要关注不同医院,不同病区,不同基础疾病条件下抗生素使用与病原菌耐药之间的量化关系,发现并证实了多种抗生素的消耗量与常见病原菌的感染率和耐药率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此类研究的重点通常是临床常见,对患者威胁最大的病原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球菌和肠球菌,以及临床重点关注的抗生素,如万古霉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第三代头孢菌素等.其研究结果对于指导临床抗感染治疗即控制病原菌耐药水平的上升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一项研究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分析了以色列一家医院6个内科病区抗生素使用与病原菌耐药的数据,结果表明,这些病区阿米卡星和第3代头孢菌素的消耗量与临床耐药菌感染率密切相关.
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研究通过改变临床抗生素的使用,降低病原菌的耐药水平和耐药菌的感染率,可以说是这一领域研究的前沿,也是这一领域探索者的希望所在和最终目的.
Landman等通过减少医院中头孢菌素,亚胺培南,克林霉素和万古霉素的使用,增加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抗生素的使用,成功地降低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头孢他啶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率.
近期研究还发现,临床增加氨苄西林/舒巴坦的使用量可以明显降低奇异变形杆菌和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水平;而增加头孢吡肟的使用量可以降低MRSA的感染率.
笔者曾对所在医院烧伤病区抗生素使用和病原菌耐药的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抗生素的使用量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水平呈负相关.此外,我们目前已累积了本院烧伤病区8年来临床抗生素使用和病原菌耐药的全部数据,并建成了查询方便的数据库,为进一步进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总之,抗生素使用与病原菌结构和耐药水平之间量化关系的研究对于指导临床抗感染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制定控制抗生素使用的相关法规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在这一领域有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探索.目前国内有关抗生素和病原菌的相关信息的交流存在诸多障碍,这需要包括医疗机构管理者,相关专家以及临床医师共同努力,加强信息交流,通过深入研究抗生素使用与病原菌耐药之间的量化关系,为指导临床抗感染治疗,降低病原菌的耐药水平提供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信息.

3、能造成脊椎感染的细菌有哪登?

脊椎感染是一种全身感染的局部表现,它是由于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而细菌可以是通过静脉、呼吸道、消化道等进入到体内,或者是细菌直接定植到脊椎上。

比如说通过静脉的细菌,这种情况主要是见于一些吸毒的患者不注意卫生。经呼吸道最常见的是结核杆菌,经消化道的细菌比较常见的是布鲁氏杆菌。另外,脊椎的感染还可以由细菌直接到达脊椎引起的,譬如针灸,或者是医源性的脊椎感染,都是由细菌直接定植到脊椎繁殖引起的。

还有可能就是有些手术消毒不彻底或者是手术的时候,全身其他的地方有炎症没有进行很好的处理,也会造成脊椎的感染。

4、庆大霉素和喘啶在一起用吗

一、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简介
1、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商品名称。
2、适应症:用于治疗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变形杆菌属、沙雷菌属、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的感染,如败血症、下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盆腔感染、腹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等。治疗腹腔感染及盆腔感染时应与抗厌氧菌药物合用,临床上多采用庆大霉素与其他抗菌药联合应用。与青霉素(或氨苄西林)合用可治疗肠球菌属感染。 用于敏感细菌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脑膜炎、脑室炎时,可同时用本品鞘内注射作为辅助治疗。
主治疾病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大肠埃希菌感染,克雷伯菌属感染,肠杆菌属感染,变形杆菌属感染,沙雷菌属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败血症,下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盆腔感染,腹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复杂性。
3、用法用量:
(1)成人: (1)肌内注射或稀释后静脉滴注,一次80mg(8万单位),或按体重一次1~1.7mg/kg,每8小时1次,或一次5mg/kg,每24小时1次,疗程为7~14日。 静滴时将一次剂量加入50~200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一日1次静滴时加入的液体量应不少于300ml,使药液浓度不超过0.1%,该溶液应在30~60分钟内缓慢滴入,以免发生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2)小儿:肌内注射或稀释后静脉滴注,一次2.5mg/kg,每12小时1次;或一次1.7mg/kg,每8小时1次,疗程为7~14日,期间应尽可能监测血药浓度,尤其新生儿或婴儿。
(3)鞘内及脑室内给药:剂量为成人一次4~8mg,小儿(3个月以上)一次1~2mg,每2~3日1次。注射时将药液稀释至不超过0.2%的浓度,抽入5ml或10ml的无菌针筒内,进行腰椎穿刺后先使相当量的脑脊液流入针筒内,边抽边推,将全部药液于3~5分钟内缓缓注入。
(4)肾功能减退患者的用量:按肾功能正常者每8小时1次,一次的正常剂量为1~1.7mg/kg。 肌酐清除率为10~50ml/min时,每12小时1次,一次为正常剂量的30%~70%。肌酐清除率<10ml/min时,每24~48小时给予正常剂量的20%~30%。
(5)血液透析后可按感染严重程度,成人按体重一次补给剂量1~1.7mg/kg,小儿(3个月以上)一次补给2~2.5mg/kg。
4、不良反应:
(1)用药过程中可能引起听力减退、耳鸣或耳部饱满感等耳毒性反应,影响前庭功能时可发生步履不稳、眩晕。
(2)也可能发生血尿、排尿次数显著减少或尿量减少、食欲减退、极度口渴等肾毒性反应。
(3)发生率较低者有因神经肌肉阻滞或肾毒性引起的呼吸困难、嗜睡、软弱无力等。(4)偶有皮疹、恶心、呕吐、肝功能减退、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贫血、低血压等。
禁忌:对本品或其他氨基糖苷类过敏者禁用。
5、注意事项:
(1)失水、第8对脑神经损害、重症肌无力或帕金森病及肾功能损害患者。
(2)交叉过敏,对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链霉素、阿米卡星过敏的患者,可能对本品过敏。(3)在用药前、用药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尿常规和肾功能测定,以防止出现严重肾毒性反应。必要时作听力检查或听电图尤其高频听力测定以及温度刺激试验,以检测前庭毒性。
(4)有条件时,疗程中应监测血药浓度,并据以调整剂量,尤其对新生儿、老年和肾功能减退患者。每8小时1次给药者有效血药浓度应保持在4~8mg/L,避免峰浓度超过10mg/L,谷浓度保持在1~2mg/L,每24小时1次给药者血药峰浓度应保持在12~16mg/L,谷浓度应<1μg/ml。接受鞘内注射者应同时监测脑脊液内药物浓度。
(5)不能测定血药浓度时,应根据测得的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
(6)给予首次饱和剂量(1~2mg/kg)后,有肾功能不全、前庭功能或听力减退的患者所用维持量应酌减。
(7)应给予患者足够的水分,以减少肾小管的损害。
(8)长期应用可能导致耐药菌过度生长。
(9)不宜用于皮下注射。
(10)该品有抑制呼吸作用,不得静脉推注。
(11)对诊断的干扰:一是该品可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GOT)、血清胆红素浓度及乳酸脱氢酶浓度的测定值增高。二是血钙、镁、钾、钠浓度的测定值可能降低。
6、药物相互作用:
(1)与其他氨基糖苷类、第一代头孢类合用或先后连续局部或全身应用,可能增加其产生耳毒性、肾毒性及神经肌肉阻滞作用的可能性。
(2)与神经肌肉阻滞剂合用,可加重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导致肌肉软弱、呼吸抑制等症状。
(3)与卷曲霉素、顺铂、依他尼酸、呋塞米或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等合用,或先后连续局部或全身应用,可能增加耳毒性与肾毒性。
(4)与头孢噻吩、头孢唑林局部或全身合用可能增加肾毒性。
(5)与多粘菌素类注射剂合用或先后连续局部或全身应用,可增加肾毒性和神经肌肉阻滞作用。新生儿血浆清除率可降低,血清浓度增加,应慎用。老年人因血浆清除率降低,潜在毒性增加,55岁以上患者慎用。

(6)其他肾毒性及耳毒性药物均不宜与本品合用或先后连续应用,以免加重肾毒性或耳毒性。
(7)氨基糖苷类与β内酰胺类(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混合时可导致相互失活,本品与上述抗生素联合应用时必须分瓶滴注,本品亦不宜与其他药物同瓶滴注。

二、喘定(二羟丙茶碱注射液)简介
1、药品名称通用名称:二羟丙茶碱注射液。

2、适应症:适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等缓解喘息症状。 也用于心源性肺水肿引起的哮喘。尤适用于不能耐受茶碱的哮喘病例。主治疾病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心源性肺水肿,哮喘。
3、不良反应:
(1)类似茶碱,剂量过大时可出现恶心、呕吐、易激动、失眠、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可发生发热、脱水、惊厥等症状。
(2)严重的甚至呼吸、心跳骤停。
禁忌:对本品过敏的患者,活动性消化性溃疡和未经控制的惊厥性疾病患者禁用。本品可通过胎盘屏障,也能分泌入乳汁,随乳汁排出,孕妇、产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新生儿血浆清除率可降低,血清浓度增加,应慎用。老年人因血浆清除率降低,潜在毒性增加,55岁以上患者慎用。

4、注意事项:
(1)哮喘急性严重发作患者不首选本品。
(2)茶碱类药物可致心律失常和(或)使原有的心律失常恶化;若患者心率过速和(或)心律的任何异常改变均应密切注意。
(3)高血压或者消化道溃疡病史的患者慎用本品。(4)大剂量可致中枢兴奋,预服镇静药可防止。
5、药物相互作用:
(1)与锂盐合用,可使锂的肾排泄增加。影响锂盐的作用。
(2)与咖啡因或其他黄嘌呤类药并用,可增加其作用和毒性。
三、硫酸庆大霉素与二羟丙茶碱注射液的药物作用
根据硫酸庆大霉素抗生素与二羟丙茶碱的药物作用及药性关系。二者不得同瓶进行静脉滴注(会造成对身体的伤害)。
希望能帮助到你。

与万古霉素腰椎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