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腰椎 > 腰椎后观

腰椎后观

发布时间:2020-11-22 14:33:45

1、关于腰椎膨隆

你说的腰椎膨隆其实就是椎间盘突出的一种症状,腰椎间盘突出分为:膨出、突出、脱出。症状多种多样。包括各种腰痛症状,病人常有腰骶部疼痛,疼痛较深,可轻可重。轻的久坐后才产生;重者痛不可忍,卧床不起,稍动就痛,翻身极为困难。

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的下肢症状常与走、站有关,有的病人表现为持续性痛麻,症状重者影响行走活动,严重者下肢瘫痪,专家提醒腰椎间盘突出要及早治疗。针对椎间盘突出症及早治疗,不单单为了减少症状对患者的折磨, 也是为了防止突出的椎间盘的继发改变产生更多更严重的症状。椎间盘突出症可继发发下发改变:

一;后关节退变与骨质增生
腰腿痛病史较长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合并有后关节的退变和骨质增生。一方面腰椎间盘突出及退变致椎间隙变窄、椎间盘松弛;另一方面,上关节突的骨质增生可使椎间孔进一步狭窄,增加神经根受压机会。

二;黄韧带肥厚、钙化
慢性腰肌劳损可使黄韧带肥厚>1CM,椎板间黄韧带肥厚可使椎管狭窄而压迫硬脊膜囊,关节囊部黄韧带肥厚可压迫神经根,产生类似椎间盘突出的征象。

三;退行性腰椎管狭窄
腰椎间盘突出或退变造成的椎间隙狭窄、纤维环松弛后突、黄韧带肥厚、椎体后缘和椎间关节的骨质增生都可造成椎管变小,使原来较小的椎管产生狭窄,属继发性椎管狭窄。长期反复的腰痛,酸困,继而出现间竭性跛行。

四;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椎间盘突出和退变可导致腰椎不稳和关节突骨关节炎,这两者是退行腰椎滑脱症的主要原因,都会出现各种腰、腿症状。

五;腰椎骨赘形成
骨赘多发生在退变椎间盘的相邻边缘,在椎间孔的骨赘和后纵韧带上的较大的骨赘可压迫神经根而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征象。

六;腰椎不稳
腰椎的三关节复合体中的椎间盘的后关节退变,均可导致相互间的影响,使得腰椎出现不稳,无法维持脊柱的稳定,椎体和关节突关节出现增生,最终出现纤维性或骨性强直。所以说腰椎不稳是腰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七;椎间盘变窄
在成人随着髓核含水量的减少,可出现局限性的椎间盘高度变窄,在腰椎间盘突出时可能加速其进展,椎间隙变窄又可造成后关节的半脱位、关节突过过度移位,引起侧隐窝和椎间孔狭窄,从而导致腰间盘突出症的征象。

2、脊柱的整体观上的重要特征?

?

3、脊柱侧面观有几个生理性弯曲在人的不同时期

在正常情况下,脊柱有4个弯曲,从侧面看呈S形,即颈椎前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和骶椎后凸。

新生儿的脊柱是由胸椎后凸和骶骨后凸形成的向前弯曲,这两个弯曲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胸腔、盆腔对脏器的容量。婴儿出生时,颈部始呈稍凸向前的弯曲,当生后3个月,婴儿抬头向前看时,即形成了永久性向前凸的颈曲以保持头在躯干上的平衡。在生后的18个月幼儿学习走路时,又出现了前凸的腰曲,使身体在骶部以上直立。

这样的脊柱出现了人类所特有的4个矢状面弯曲:两个原发后凸和两个继发前凸。胸椎的后凸是由于胸椎椎体前窄后宽的结果,而颈部的继发前凸主要是由椎间盘的前宽后窄来构成的,其椎体则前后等高或前方稍矮。腰椎的前凸则除了椎间盘的前高后矮外,腰4及腰5椎体亦变得前高后矮;腰3椎体不定,仍多为方形,而腰1、腰2椎体仍适应胸腰段的后凸而呈后高前矮的形态。

4、简述脊柱的整体观的形态,运动形式

答:整个脊柱前面观从颈部到腰部椎体从上到下逐渐增大再从腰部到骶骨逐渐缩小,这种变化和承受重力的变化有关;后面观有棘突纵列成一条直线,颈椎棘突短,末端分叉,胸椎棘突长,斜向后下方,成叠瓦状紧密排列,腰椎棘突呈板状水平向后棘突间隙较宽;脊柱侧面观有四个生理弯曲,凸向前的有颈部和腰部,凸向后的是胸椎和骶椎形成最早的是胚胎时的胸曲和腰曲,颈曲是在婴儿抬头时形成,腰曲是在婴儿坐立和站立时形成的。颈椎的四个生理弯曲增大了脊柱的弹性,在走和跳跃时可减轻对脑和脏器的冲击和震荡,维持身体的平衡。脊柱也参与胸廓和骨盆的构成,其容纳和保护体内器官,脊柱又是躯干的中轴,有支持体重和传递重力的作用。脊柱是躯干运动的枢纽,椎体于椎体之间的运动幅度有限,但整体连接起来就使脊柱整体运动幅度增大。脊柱可做前屈,后伸,侧转,旋转和换转运动。运动幅度最大的不为是在劲段和腰段,故损伤也是多见于这两个地方。

5、我今年36岁,有腰椎突出好几年了,后来观察只要腰椎

你这不适腰椎间盘突出,是腰骶关节紊乱,的确是和急性损伤有关,其特点回就是弯腰或半弯腰状答态时疼痛,直起腰后疼痛就会缓解。只要到正规骨科就诊,以手法对腰骶部进行调整即可。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需要CT或核磁影响才能确诊的
希望采纳

6、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后路”手术是怎么回事?

所谓“后路”手术,是指手术入路从背部切口开始,逐层进行。“后路”手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用的手术方法。典型过程如下。

(1)患者取侧卧位,患肢在上,或取俯卧位或改良俯卧位,避免胸、腹部受压。

(2)取背部正中切口,延至病变椎间隙上、下各一腰椎,一般长约8 ~ 12cm。

(3)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向椎板方向剥离软组织

一般需将剥离下的肌肉推至小关节中线处,共需暴露三个棘突。若作全椎板切除,则应分离棘突两侧的肌肉。

(4)使用特制拉钩或撑开器牵开肌肉,充分显露椎板和关节突。

(5)进入椎管并切除黄韧带。神经根在椎管内,而进入椎管的方法有全椎板切除、半椎板切除、开窗进入及椎板间隙进入等几种方法,应根据病情需要加以选择。黄韧带在椎管后部,尽量完整地切除黄韧带才是真正地进入了椎管。

(6)进入椎管后,可在病变的椎间隙发现突出的椎间盘和受压的神经根。令神经根在直视下或在神经分离器的保护下,充分暴露突出的椎间盘。纤维环完整者,用小尖刀在隆起处作十字切开。用髓核钳由浅入深,取出髓核。取髓核物质应尽量彻底,这样可减少术后复发的机会。

(7)摘除髓核后严格止血,冲洗伤口,置放引流管并逐层缝合。

后路手术中最重要的步骤是椎管内操作,要求动作必须轻细,尽量减少出血。这样既能保持术野清晰,又能减少粘连形成的机会。

另外,进入椎管后应仔细观察神经根与突出的椎间盘的关系,保护好神经根。对临床表现较复杂,有多个神经根受累症状的,还需在术中进行探查,以排除双突出的可能。

与腰椎后观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