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妈妈在距离肛门的位置有一个长约10厘米的肿瘤,化验结果显示良性,
建议您试试中医治疗,中医煎服的汤药患者应该可以喝,对患者的排便有没有影响,看看效果如何
2、我妈妈直肠癌.做手术后保住肛门.化验没扩散.医生建议打化疗.
妈妈直肠癌做手术后保住肛门.打了一次化疗后.发现大便从阴道流出.这属于手术伤口没长好,肿瘤治疗保护没有做好造成的.
几乎每个直肠癌病人治疗后进入康复阶段都面临复发的威胁。世界卫生组织肿瘤康复中心统计,直肠癌经过规范的手术,放、化疗常规治疗后,即使直肠癌完全没有了,半年至三年内的复发率仍高达51%。有些肿瘤如小细胞肺癌、脑瘤、软组织肉瘤、肝癌、膀胱癌、卵巢癌复发率会更高。
随着分子生物医学的发展答案已揭晓,直肠癌复发原因主要有:
一、残留的癌细胞及微小病灶。手术,放、化疗消灭了体内绝大部分癌细胞,但直肠癌病人体内仍存有100万左右的癌细胞,尤其是GO期(不活跃、静止期)的癌细胞,这类癌细胞是目前手术,放、化疗解决不了的。更可怕的是有些癌细胞已经在直肠癌病人体内积集下来,落户生根形成肉眼及影像学都无法看到的微小病灶,伺机待长。这些残留的癌细胞及微小病灶是日后复发的元凶。
直肠癌复发的另一原因,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调控紊乱有密切关系。直肠癌与宿主(人体)一直保持密切的异常应答关系,使癌细胞产生能量的增强及扩散。手术,放、化疗无法修正、改变这种紊乱的调控关系使之恢复正常,癌细胞分子异常传导信号不能被有效抑制,直肠癌的复发就在所难免。
手术,放、化疗只是直肠癌病人刚刚走完第一步,离真正意义上的康复根治还很远。我国著名肿瘤专家龚仆教授说过:直肠癌病人完成手术,放、化疗走出医院,绝对不是治疗的结束,而是继续治疗的开始。但这种继续治疗的理念,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根据社会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病人,尤其是直肠癌肿瘤完全没有了的病人认为:没事了,医生都说治好了,不需要治了,定期复查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殊不知这种不科学的观念,极有可能使他的治疗成果前功尽弃。
肿瘤治疗保护医学把康复期直肠癌病人的治疗保护作为重点进行指导,提出这时期直肠癌病人的治疗保护不是可有可无,而是更为复杂更为重要。要求更系统化、更科学化,更要坚持长期化,三年以上肿瘤治疗保护。心理疗法、膳食疗法、药物疗法要同步进行,保护现有治疗成果,防止复发。
直肠癌康复期治疗保护原则:
1. 树立康复期继续治疗的科学理念,针对自己寻求个性治疗方案。
2. 解决残留癌细胞,控制、消除微小病灶。
3. 重建机体免疫监护功能,修复人体调控功能。
直肠癌的具体治疗保护措施:
1. 尽快应用肿瘤治疗保护制剂:高聚生蛋白口服液、虫草灵芝孢子胶囊等。让患者尽快康复。
2. 龚仆大夫音乐治疗+心理治疗,心理上要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相信自己已经战胜了癌症。经常参加社会活动尤其是与癌友之间的交流,把“练身”与“练心”结合起来。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免费参加龚仆大夫抗癌气功或龚仆大夫抗癌操或龚仆大夫抗癌舞蹈。
3. 膳食治疗在康复期不可缺少,尤其是通过膳食调补脾胃十分重要,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何况肿瘤治疗中又常常伤害脾胃。科学合理的膳食组合对脾胃的恢复、强壮病人的身体非常重要。
衷心祝妈妈能早日康复!
3、肛门肿瘤
外痔,弄点温水坐在水盆里,睡前马应龙痔疮栓,怀孕的不可用。
4、肛门周围良性肿瘤有哪些?
肛门周围的肿瘤主要有肛门乳头状瘤、表皮样囊肿、尖锐湿疣。乳头状瘤由肛门周围皮肤发生,由表面呈外生性生长,外观呈菜花样或者绒毛状,常常有蒂与正常组织相连;表皮样囊肿位于肛门周围皮肤内或者皮下结缔组织内,大小不等,为一圆形囊肿样结构,表皮略隆起,可以伴发感染。尖锐湿疣是肛门乳头瘤病毒所导致的皮肤损害,除累及肛门周围皮肤外还可以累及肛管和直肠,外观呈现为乳头状,可以相互融合,表面有分泌物和渗出物。
5、肛门恶性肿瘤早期症状有哪些
便血,大便有槽沟
6、肛门肿瘤什么样子?
肛周癌的症状多为非特异性,常见便血,肛周瘙痒和不适感,症状常间断出现故不易引起病人的警觉70%~80%的肛周癌初始曾被诊断为良性疾病,Bowen’s病常伴有持续的肛周瘙痒,Paget’s病病人可以无症状也可表现为肛周瘙痒和出血性红斑肛周癌常与Paget’s病、黏膜白斑、肛裂肛瘘、痔等疾病相关。因此,常使肛周癌的诊断较为困难而发生误诊。由于这些原因导致不能及时早期诊断,就使得病情发展较快(60%~70%的病人肿块直径大于4cm)进而逐渐出现排便疼痛以及排便习惯的改变,这提示病变损害往往已较明显。进展期可出现肛门失禁或直肠-阴道瘘的表现
7、肛门里长瘤严重么?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你的描述可能属于直肠癌。早期可以采取手术切除及肛门造瘘术,结合放化疗及中药调理有很好效果。癌症一般不能治愈,其生存期的长短主要与治疗是否及时、患者的体质以及治疗方法是否合理等均有关系。可以去看中医 ,根据辨证采用益气固本、扶正祛邪等方法调理,对于增强患者体质,抬高生活质量,延缓生存期限有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