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软组织 > 足跟底软组织结节怎么治疗

足跟底软组织结节怎么治疗

发布时间:2020-11-20 10:03:01

1、结节性足底筋膜炎怎么治疗

你好,这个临床尚无有效药物治疗,可中医治疗,可外敷膏药传统膏药筋膜膏,手术切除为主要手段。

2、右脚脚后跟一碰地就疼,有什么方法迅速治疗

这种情况很多时候与过度的运动有关。脚跟疼在医学上俗称跟痛症,即脚后跟的肌腱韧带软组织附着的地方出现了软组织炎症。跟痛症的主要原因跟过度地行走、负重、局部的刺激有一定关系,跟年龄也有一定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韧带、肌腱、筋膜都有退变,有些人走得多了以后出现脚跟疼痛,治疗方法是适当的减少负重行走。换鞋底比较软的、厚的鞋,以减少对脚后跟的刺激。另外可以每天晚上用温水泡脚。外敷中要足跟.骨.方世.贴。严重的情况可以口服消炎止痛药、局部封闭治疗。

3、足跟痛怎么治疗好这个症状好恢复么?

足跟痛(painful heel)指足跟一侧或两侧疼痛,不红不肿,行走不便。又称脚跟痛。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常见的为跖筋膜炎,往往发生在久立或行走者,长期、慢性轻伤引起。侧位X 射线片显示跟骨骨刺。但是有骨刺不一定有足跟痛,跖筋膜炎不一定有骨刺。治疗可采用手术、理疗及药物等方法。
病因及常见疾病
1.足跟骨刺
跟骨退行性改变导致的骨质增生,即“骨刺”,也是导致足跟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当“骨刺”长期存在,且长“骨刺”的跟骨长期负重或负重过大,引起局部充血和发生无菌性炎症时,刺激病变部神经,足跟才会痛。
2.跖筋膜炎
是足跟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往往发生在长期站立或行走工作者,是长期、慢性、轻微外伤积累引起的病变,表现为筋膜纤维的断裂及其修复过程。跖筋膜炎引起的足跟痛可以自然治愈。垫高足跟,减轻跟腱对跟骨的拉力,前足跖屈,缓解跖筋膜的张力,都可使症状减轻。
3.跟垫痛
常发生在老年人,跟垫是跟骨下方由纤维组织为间隔,以脂肪组织及弹力纤维形成的弹性衬垫;青年时期,跟垫弹力强,可以吸收振荡。老年时,跟垫弹力下降,跟骨在无衬垫的情况下承担体重,严重时可形成瘢痕及钙质沉积,引起足跟痛。
4.跟骨后滑囊炎
最易发生在跟腱与皮肤之间的滑囊,由不合适的高跟皮鞋摩擦损伤引起。滑囊壁可变肥厚,囊内充满滑液,局部肿胀,并有压痛。
5.跟骨骨突炎
常发生于8~12岁的男孩,病变与小腿胫骨结节骨突炎相似,是在发育过程中,未愈合的骨骺受肌腱牵拉引起的症状,疼痛在跟腱附着点下方,可双侧同时发病。跑步与足尖站立可使症状加重。骨骺愈合后症状自然消失。
6.距骨下关节炎
常发生在跟骨骨折后,是一种创伤性关节炎。X射线照片上前跗窦处,负重时疼痛加重。
7.跟骨骨膜炎
骨膜炎是由于骨膜及骨膜血管扩张、充血、水肿或骨膜下出血,血肿机化、骨膜增生及炎症性改变造成的应力性骨膜损伤或化脓性细菌侵袭造成的感染性骨膜损伤。
8.足弓结构发育异常
高弓足、扁平足或内翻足等发育异常。
9.跟腱炎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过度使用可导致跟腱内的纤维发生慢性损伤,如超负荷的运动、频繁在硬性地面如公路上奔跑、爬山等,均可引起跟腱炎。

鉴别诊断
1.跟骨骨髓
跟骨骨髓炎虽有跟痛症状,但局部可有明显的红肿热痛等急性感染的征象,严重者伴有高烧等全身症状。化验和X线片检查可确立诊断。
2.跟骨结核
本病多发于青少年,局部症状明显,肿痛范围较大,全身情况差,并有低热盗汗、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化验及X线光片检查可鉴别之。

治疗原则
1.手术治疗
(1)足跟骨刺切除术对于顽固性跟骨痛,X片证实有骨刺者。
(2)跟骨钻孔术对跟骨内压高者适用,目的是使增高的跟骨内压降低,治疗顽固性无骨刺的跟痛症。
(3)跟骨神经切断术对于无原因顽固性足跟痛可采用此法。
(4)跟骨滑囊切除术是将跟骨结节滑囊及跟骨下滑囊切除。
(5)平足症的跟骨截骨术目的是通过跟骨截骨使跟骨角增大,外翻的跟骨摆正,使跟骨有一个良好的生物支架。
2.理疗
3.药物治疗
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压痛点注射醋酸强的松龙,每周一次,往往2~3次治愈。跟后滑囊炎常发生在跟腱与皮肤之间,摩擦损伤引起,表现囊内积液,肿胀压痛。避免摩擦及囊内注射醋酸强的松龙有效。

4、怎么疹治跟骨结节炎

跟骨结节炎称跟骨结节软骨病、跟骨末端病。小腿三头肌长期反复猛力收缩,通过跟腱牵拉跟骨结节骨骺,使其发生慢性损伤的缺血性坏死。本症虽可自行痊愈,但在病变时期影响训练比赛以及日常工作、学习。此病多与慢性劳损、外伤有关。
一、诊断要点
1.足后跟痛。发病缓慢,后跟疼痛可向小腿放散,活动疼痛加剧,重者有跛行。
2.局部肿胀、压痛,跟骨结节骨骺和骨变形,跟骨周围软组织水肿,足后跟圆形肿胀,质较坚硬,压痛明显,重者穿鞋疼痛。
3.X线片表现跟腱止点有软组织肿胀阴影,骨骺为参差不齐或破碎为多块,此应与正常跟骨骨骺相区别,后者两侧相似无压痛,晚期有跟骨骨质增生,向后增生者形成骨刺。
二、治疗方法
1.点穴、按摩疗法 按压委中、承山、昆仑、太溪。然后术者在患肢小腿后侧用按揉法或拿法,放松小腿肌肉,解除紧张肌肉对跟骨的牵拉。术者拇、示指在跟腱两侧推压5~10次,以增加其弹性,使跟腱周围炎吸收,并配合踝关节背伸及跖屈动作。在跟骨结节处用掐捏法、刮法也可用指尖顶顶压法,用力需稍重。以上几种手法治疗时均有疼痛,此是“以痛治痛”,以强刺激局部组织改善血运,促进修复,消除肿胀。
2.针灸疗法 局部针刺,以阿是穴为主,每次留针20~30min,每日1次,15次为一疗程。
3.封闭疗法 用2%普鲁卡因加曲安奈德作痛点封闭,每周1次,3次

5、足底内部有结节怎么治?

我曾经走过,是每天先用高猛酸甲泡十五分钟,再涂上一种名字叫“英太青”的软膏。一段时间后用刀去掉结,继续治疗一段时间就没事了。

6、跟骨结节炎怎么办???求大侠们帮忙……困扰我好久了😓😓ԅ

跟骨结节炎称跟骨结节软骨病、跟骨末端病。小腿三头肌长期反复猛力收缩,通过跟腱牵拉跟骨结节骨骺,使其发生慢性损伤的缺血性坏死。本症虽可自行痊愈,但在病变时期影响训练比赛以及日常工作、学习。此病多与慢性劳损、外伤有关。
一、诊断要点
1.足后跟痛。发病缓慢,后跟疼痛可向小腿放散,活动疼痛加剧,重者有跛行。
2.局部肿胀、压痛,跟骨结节骨骺和骨变形,跟骨周围软组织水肿,足后跟圆形肿胀,质较坚硬,压痛明显,重者穿鞋疼痛。
3.X线片表现跟腱止点有软组织肿胀阴影,骨骺为参差不齐或破碎为多块,此应与正常跟骨骨骺相区别,后者两侧相似无压痛,晚期有跟骨骨质增生,向后增生者形成骨刺。
二、治疗方法
1.点穴、按摩疗法 按压委中、承山、昆仑、太溪。然后术者在患肢小腿后侧用按揉法或拿法,放松小腿肌肉,解除紧张肌肉对跟骨的牵拉。术者拇、示指在跟腱两侧推压5~10次,以增加其弹性,使跟腱周围炎吸收,并配合踝关节背伸及跖屈动作。在跟骨结节处用掐捏法、刮法也可用指尖顶顶压法,用力需稍重。以上几种手法治疗时均有疼痛,此是“以痛治痛”,以强刺激局部组织改善血运,促进修复,消除肿胀。
2.针灸疗法 局部针刺,以阿是穴为主,每次留针20~30min,每日1次,15次为一疗程。
3.封闭疗法 用2%普鲁卡因加曲安奈德作痛点封闭,每周1次,3次

7、足跟痛怎么治疗好?有什么好办法么

足跟痛来主要因受风寒湿邪或慢性自劳损便导致经络瘀滞,气血运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养而发病。注意休息适当补钙,避免剧烈活动劳累,可以应用居优堂传世足跟痛帖, 必要时骨外科拍片看看.注意休息。
.足跟痛日常锻炼和护理。1. 收缩运动,脚后跟疼患者可以面对墙壁站立,双手扶墙以保持平衡,然后踮起双脚脚尖,再放下,反复练习。2. 脚趾仰卧起坐,这可以强健脚底的肌肉组织。脚后跟疼怎么办,坐姿或卧姿都可以。

8、怎么治疗结节好?

结节病症的治疗方式,根据患者病症类型、病理分期、病变部位等不同,治疗方式也是有所差异的。其中主要有:
1、观察性治疗,如果只是存在微小结节的症状,可以无需进行治疗,定期复查观察结节变化。
2、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类药物,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对于控制患者局部的炎症,以及结节的症状发展具有抑制作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激素类药物,可以防止病变组织浸润以及纤维化,还可以促进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缓解以及改善局部结节的症状。
3、手术治疗,如果结节病变组织出现有明显增大或者恶化表现,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具体的治疗方式需要到正规医院接受进一步检查,根据实际病因再制定治疗方案。
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帮助到你,祝你早日康复!

与足跟底软组织结节怎么治疗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