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软组织 > 运动损伤中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多见

运动损伤中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多见

发布时间:2020-11-16 16:00:53

1、常见运动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原因是什么? 受损伤后的处理方法?

你好,这个情况建议你要多休息,受伤24小时内冷敷,三天后热敷

2、如何防止运动中肌肉拉伤,软组织挫伤?

很简单:1平常多注意锻炼
2 运动前热身运动要充分
3 运动时别太剧烈(如果是有对抗的运动,有些伤是无法避免的)

3、运动损伤处理办法及如何预防

①肌肉韧带拉伤:
内因:训练水平不够、柔韧、力量、协调性差,生理结构不佳
外因:准备活动不充分、场地、气温、湿度、上课内容不好,教练专业水平不够
预防:选教练、场地及适当的课程,在正常天气情况下锻炼、准备活动充分、循序渐进。
处理:24小时内为急性期:方法:停止运动、冷敷、包扎、抬高受伤部位。
24小时后为恢复期:配合按摩、微动、康复或恢复性锻炼。
②关节扭伤:
内因:技术掌握不好、协调性差,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小、生理结构不佳、疲劳产生体力差
外因:准备活动不够、场地滑、器材使用不当、教练、内容不好(动作速度快、转、跳多)
预防:准备活动充分、了解设备使用、循序渐进,让教练或自己速度放慢。
处理:24小时前为急性期:方法:停止运动、冷敷、包扎、抬高受伤部位。
24小时后为恢复期:配合按摩、微动、康复或恢复性锻炼。
③运动腹痛:
原因1:肝脾淤血。慢性腹部疾病
原因2:呼吸肌痉挛(准备活动不够,肺透气低,运动与呼吸不协调)
原因3:胃肠痉挛(运动前吃得过饱、饭后过早运动,空腹或喝水太多)
预防:运动前健康检查,合理安排运动饮食,吃饭前后1小时运动,不空腹、喝水太多运动
处理:减慢运动速度、加深呼吸、调整运动呼吸节奏、手按疼痛部位,实在不行停止运动
口服减痉挛药物(阿托品、十滴水)。
④脚底筋膜炎和神经刺痛:
原因:脚底频繁压力过多产生的疼痛。原因是套路不适合、鞋子问题、脚的生理结构不好,
原因:钙的沉淀在脚跟骨上、脚底筋膜炎和神经刺痛:
预防:准备活动要充分(包括脚部的准备活动)
处理:注意放松、休息、按摩、热水澡。
肌腱、小腿肌痛:
原因:经常提脚跟造成的。
预防:运动前后的准备活动和放松要多伸展肌腱、小腿肌可以防止损伤和减轻疼痛。
处理:注意放松、休息、按摩、热水洗,伸展助减痛等。

4、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早期处理方法是什么?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软组织损伤的一种。受钝力作用,肌肉猛烈收缩,关节活动超越正常范围或劳损等引起。损伤无裂口常见有:(1)挫伤;(2)肌肉拉伤;(3)关节韧带拉伤;(4)滑囊炎;(5)肌腰腿鞘炎等。有急性和慢性损伤两种。 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伤。其损伤部位与运动项目以及专项技术特点有关。如体操运动员受伤部位多是腕、肩及腰部,与体操动作中的支撑、转肩、跳跃、翻腾等技术有关。网球肘多发生于网球运动员与标枪运动员。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训练水平不够,身体素质差,动作不正确,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运动前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身体状态不佳,缺乏适应环境的训练,以及教学、竞赛工作组织不当。运动损伤中急性多于慢性,急性损伤治疗不当、不及时或过早参加训练等原因可转化为慢性损伤。伤后的锻炼与治疗原则是:(1)合理安排伤后训练,保持运动员已获得的良好训练状态,防止因伤后突然停训而引起“停训综合症”;(2)练习时合理使用保护带,以防止发生劳损、再伤或肌腱韧带的松弛;(3)加强局部治疗,改善伤部代谢,消除水肿,防止深痕粘连与收缩。预防应遵从运动训练原则,科学安排运动量,提高身体素质,加强医务监督与安全教育。教学中还应提高学生相互保护以及自我保护的能力。 (之二) 一、急性损伤 1、早期:伤后24或48小时内,主要表现为红、肿、热、痛、功能障碍,炎症反应严重。 处理原则:止血、止痛、防肿、制动和减轻炎症反应。 处理方法:伤后即刻冷敷、加压包扎、患肢抬高、适当制动。还可使用止痛药物和点穴、针刺治疗。 ⑴、冷敷 ⑵、加压包扎 ⑶、患肢抬高及固定: ⑷、止痛药物:七厘散、云南白药等。严重损伤使用度冷丁、吗啡 。 2、中期:早期至症状基本消失,主要表现为疼痛、肿胀、功能障碍。 处理原则: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组织代谢,促进淤血和渗出吸收,加速再生修复。 处理方法:综合治疗方法和功能锻炼。 ⑴、热疗 ⑵、理疗: ⑶、按摩、针刺:应从伤部边缘开始,由近端向远端进行,轻重以不加重局部疼痛为宜,深部肌肉挫伤不能使用重手法;在按摩以后加以点穴可增强疗效,但禁止重复受伤动作。 ⑷、药物使用: 中药: 西药: ⑸、棉花夹板固定:适用于组织断裂者。 ⑹、功能锻炼; 3、后期:损伤基本修复、痛肿基本消失,但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主要表现为锻炼时有痛感,肌力未恢复,严重者可能由于组织粘连、疤痕收缩而出现伤部僵硬,活动受限等。 处理原则:增强和恢复肌肉、关节功能,软化疤痕、松解粘连。 处理方法:以按摩、理疗、功能锻炼为主,适当配以药物治疗,如旧伤药外敷或海桐皮熏洗药熏洗。 二、慢性损伤 慢性损伤的病理变化主要为变性和增生,由于局部代谢障碍而引起组织形态和功能的改变。 主要表现为:局部酸痛、无力、活动受限、局部发凉等,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 处理原则:改善伤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合理安排局部负荷量。 处理方法:与急性损伤中、后期处理方法一致,但应特别注意功能锻炼,以维持运动水平。 三、伤后训练 一、伤后康复训练的目的: 1、保持运动员已经获得的良好训练状态,缩短重新投入训练的时间。 2、防止因伤停训而引起的各种疾病(停训综合症)。 3、促进损伤的痊愈和功能的恢复,防止肌肉和骨骼发生废用性萎缩。 4、防止因伤停训后体重增加。 二、康复训练的原则:动静结合、边练边治为总原则。 1、尽量保持全身和未伤部位的训练,避免伤后机能状态和健康状况下降,保持一定训练水平。 2、已伤部位要根据伤情合理安排锻炼内容和负荷量,注意个别对待、循序渐进和分期进行。 3、加强功能锻炼, 4、加强伤后训练的医务监督。

求采纳

5、运动中常见的损伤有哪些?

常见的运动损伤:肌肉拉伤;肌肉挫伤;韧带损伤;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腰扭伤;骨折;肌肉痉孪.
韧带损伤的治疗:对于轻度韧带损伤,方法主要是止痛与加快消肿.韧带损伤发生后,应进行局部冷敷、加压包扎、抬高伤肢。24-48小时后对伤部周围热敷或按摩。3天后对伤部热敷或按摩;中度损伤的治疗关键是制动,是韧带处在避免牵拉的位置,以便加速愈合,可用弹性绷带固定受伤处;对于重度损伤,则应在损伤早期将韧带断端进行良好的对合。

6、运动损伤中常见的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有哪些

开放性软组织损伤中最常见的有擦伤、切伤、刺伤和撕裂伤等。
1.擦伤
概念:机体表面与粗糙的物体相互摩擦而引起的皮肤表层损伤。
征象:A.伤口浅,面积大,边缘不整。B.表皮脱落,点状出血,组织液渗出。C.无感染时,伤口易干燥结痂而愈合。D.伤口感染后易化脓,有较稠的渗出液。
处理:A.创口浅、面积小的擦伤:用生理盐水清洗后直接外涂2%的碘酊. 无须包扎让其暴露在空气中即可。B.创口内有异物的擦伤:用生理盐水或自来水冲洗创口,创口用双氧水、创口周围用75%的酒精消毒,然后消炎粉、无菌敷料处理。C.创口较深,污染严重的擦伤:除消毒、包扎等处理外,应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T.A.T) 。D.关节部位的擦伤:经消毒后,上消炎软膏或抗菌素软膏,并用无菌敷料覆盖,一般不用暴露疗法。
注意事项:面部/关节部位不宜使用龙胆紫。大面积伤口不宜使用碘酊。酒精、红汞与碘酊不宜同时使用。感染伤口每日或隔日换药
2. 裂伤
概念:指身体受钝性暴力打击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撕裂。
运动中头部裂伤最多,约占整个裂伤的61%,其中额部和面部居多。如篮球运动中,眉弓被对方肘部碰撞即可引起眉际裂伤。
3.刺伤
概念:尖锐细物刺穿皮肤及皮下组织器官的损伤。
特点:伤口细小,但较深,可能伤及深部组织或器官,或者将异物带入伤口深处,容易引起感染。例如田径运动中鞋钉与标枪的刺伤。
4.切伤
概念:指锐器切入皮肤及皮下组织所致的损伤。
处理:注意检查伤口,观察污染情况,判断有否神经、血管、肌腱等组织的损伤。
较浅、小、干净伤口,可用碘酊或其它消毒,然后用创可贴或消毒纱布覆盖。
较大、深、不洁伤口,应现场加压包扎后送医院进行清创、止血、缝合。
口服或注射抗菌素,常规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预防破伤风。

7、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处理原则中的R、I、C、E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处理原则中的rlce分别代表损伤的程度。

与运动损伤中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多见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