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软组织 > 儿童头部软组织受损临床表现

儿童头部软组织受损临床表现

发布时间:2020-11-14 03:38:13

1、头部软组织

建议去三甲以上的大医院肿瘤科,请专业医生做全面的检查确诊病情后才能对症治疗,必须依照医嘱用药,千万不要病急乱投医。

2、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表现

患儿突然僵硬:在某些体位,如在仰卧位时给孩子穿衣,屈曲他的身体或拥抱他时感到困难。松软:婴儿的头颈松软抬不起头来。将他悬空抱时,他的四肢下垂。婴儿很少活动。发育迟缓:学会抬头、坐和运用双手却迟于同龄孩子,可能用身体某一部分多于另一部分,如:有些患儿常用一只手而不用双手。进食差:吸和吞咽差。舌头常将奶和食物推出。闭嘴困难。异常行为:可能好哭、易激怒、睡眠差,或者非常安静,睡得太多,或者3个月时还不会笑。
1.早期症状
(1)新生儿或3月婴儿易惊、啼哭不止、厌乳和睡眠困难。
(2)早期喂养、进食咀嚼、饮水、吞咽困难,以及有流涎、呼吸障碍。
(3)感觉阈值低,表现为对噪声或体位改变易惊,拥抱反射增强伴哭闹。
(4)生后不久的正常婴儿,因踏步反射影响,当直立时可见两脚交互迈步动作。3月龄时虽然可一度消退,但到了3个月仍无站立表示或迈步者,既要怀疑小儿脑瘫。
(5)过“百天”的婴儿尚不能抬头,4~5月挺腰时头仍摇摆不定。
(6)握拳:一般生后3月内婴儿可握拳不张开,如4个月仍有拇指内收,手不张开应怀疑小儿脑瘫。
(7)正常婴儿应在3~5月时看见物体会伸手抓,若5月后还不能者疑为小儿脑瘫。
(8)一般生后4~6周会笑,以后认人。痉挛型小儿脑瘫患儿表情淡漠,手足徐动型常呈愁眉苦脸的样子。
(9)肌肉松软不能翻身,动作徐缓。触摸小儿大腿内侧,或让小儿脚着床或上下跳动时,出现下肢伸展交叉。
(10)僵硬,尤其在穿衣时,上肢难穿进袖口;换尿布清洗时,大腿不易外展;擦手掌时,以及洗澡时出现四肢僵硬。婴儿不喜欢洗澡。
(11)过早发育:小儿脑瘫患儿可出现过早翻身,但是一种突然的反射性翻身,全身翻身如滚木样,而不是有意识的节段性翻身。痉挛性双瘫的婴儿,坐稳前可出现双下肢僵硬,像芭蕾舞演员那样的足尖站立。
2.主要症状
(1)运动障碍 运动自我控制能力差,严重的则双手不会抓东西,双脚不会行走,有的甚至不会翻身,不会坐起,不会站立,不会正常的咀嚼和吞咽。
(2)姿势障碍 各种姿势异常,姿势的稳定性差,3个月仍不能头部坚直,习惯于偏向一侧,或者左右前后摇晃。孩子不喜欢洗澡,洗手时不易将拳头掰开。
(3)智力障碍 智力正常的孩子约占1/4,智力轻度、中度不足的约占1/2,重度智力不足的约占1/4。
(4)语言障碍 语言表达困难,发音不清或口吃。
(5)视听觉障碍 以内斜视及对声音的节奏辨别困难最为多见。
(6)生长发育障碍 矮小。
(7)牙齿发育障碍 质地疏松、易折。口面功能障碍,脸部肌肉和舌部肌肉有时痉挛或不协调收缩,咀嚼和吞咽困难,口腔闭合困难以及流口水。
(8)情绪和行为障碍 固执、任性、易怒、孤僻,情绪波动大,有时出现强迫、自伤、侵袭行为。
(9)有39%~50%的脑瘫儿童由于大脑内的固定病灶而诱发癫痫,尤其是智力重度低下的孩子。

3、头部软组织受伤会有哪些病发症状

您好,首先来讲,头部软组织损伤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如果损伤较轻,那么可以出现轻微头痛、头晕等症状,若损伤较重,可出现局部血肿、软组织撕裂伤,症状也随之加重!您所述的症状,咱们不能单纯考虑头部软组织损伤,更应警惕有无颅内损伤的可能,不知您在受伤当时有无CT扫描?

4、头部软组织挫伤如何诊断

脑部软组织挫伤的症状(1)脑部疼痛:与暴力的性质和程度,受伤部位神经的分布及炎症反应的强弱有关(2)肿胀:因局部软组织内出血或(和)炎性反应渗出所致.(3)伤口或创面:据损伤的暴力性质和程度可以有不同深度的伤口或皮肤擦伤等这类外伤应拍照留取证据

5、头部软组织受伤会有哪些病发症状

?

6、儿童软组织受伤会有后遗症没?

基本不会有什么后遗症!但是消肿后一定要孩子多做活动,尽量以最快的时间来恢复!切记24小时内不能敷药和热水浸泡!
正确的方法是,尽量以最快的速度给患部加压包扎,如果有条件用冰块冷敷半小时,如没有用自来水冲洗,直至患部麻木!
加压包扎可以使患部不会肿胀的很大,冷敷是控制毛细血管扩张!

7、孩子头部受伤应该如何处理?

受伤是我们在这个危险的星球上无法避免的事情,带孩子到野外郊游,可能摔跤或者被灌木的尖刺划破,带孩子到游乐场、商场玩耍,可能被电梯夹到,可能被汹涌人潮挤倒,就连待在家里,也可能孩子推倒了热水瓶……

头部受伤之后,如何初步判断伤情的轻重?在家做怎样的院前处理才是正确的?什么时候需要立刻送医?

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好动,有的特别不老实,稍不留神就把脑袋磕得青一块紫一块的,有的时候脑袋上磕了一个大包,我们叫头皮血肿,单纯的头皮血肿,并不要紧,因为小儿头皮薄嫩,软组织弹性好,所以很容易形成头皮血肿,但是形成的快,消失的也快呦。一般1个星期左右基本都能消退。3天内局部冷敷,3天后局部热敷,一般问题不大。

个人认为头部受伤后呕吐是不好的一个临床表现,尤其频繁的喷射性的呕吐,不管临床指南如何,我个人认为吐了的话,第一时间要求行头颅CT的检查,除外颅内出血的情况。

大点儿的孩子,会说头痛难受,呕吐,这种呕吐往往是颅内压升高导致的,明确诊断后必须神经专科治疗。

同时,这种呕吐一定要和胃肠型的呕吐相互鉴别,因为有的小孩受伤后本来问题不大,可能是吃东西吃的不合适导致的,病史采集的时候一定要问清楚。这个是关键。

我家宝宝摔了头部,感觉头部凹进去了怎么办?

有的特别小的孩子,头朝下摔着了,孩子也没昏迷,就是哭闹。可是家长一看,孩子头上不是肿了,而是凹进去一块儿,这个时候的家长手足无措,脸色苍白,吓得浑身哆嗦都是很正常的。

但是,凹陷骨折一定需要治疗吗?

凹陷性骨折或粉碎性骨折凹陷深度>0.5 cm,尤其是位于运动、语言等重要功能区时应尽早手术整复,以防局部皮质受压过久退变萎缩,引起癫痫、失语等并发症。如凹陷深度0.5 cm,重要脑功能区未被累及、无症状和体征者无需手术。具体怎么办,听医生的。

我家孩子头部摔着了,昏迷了怎么办?

曾经接诊过一个5岁小孩儿,从二楼摔了下来,当时摔昏迷了,送过来是醒着的,说只是昏迷了一会儿,具体时间可能几分钟。检查了全身,除了皮肤擦伤没什么大的外伤,头颅CT也没看见明显的出血,后来观察了几个小时没什么事情就回家了。

毫无疑问,昏迷是进行头颅CT检查的一个指征。具体用来判断颅内的情况,有无颅内出血,有无骨折或骨裂,然后来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前提是,家属得记录好,是不是昏迷?昏迷了多长时间?昏迷时候有没有其他症状,比如肢体抽搐,比如大小便失禁等等,这些都得详细记录,和医生说清楚。不能因为一时慌张而乱了分寸。

宝宝头部摔着了,要不要检查,做什么检查好呢?

听过这种民间流传吗?“我们隔壁村一孩子摔着脑袋了,去医院后没照片子,结果第二天孩子就死了,全是医院给害得!!!”。我反正是经常听见,而且版本不一,有的时候是大人,有的时候是孕妇。

首先说,这种传言是不可信的,如果真有,也是在那个检查设备不完善的年代。现在的医患关系,谁敢不给孩子照片子?

宝宝头部受伤了,一定得照片子吗?照什么片子好?

儿童头部外伤,紧急情况下,最方便快捷最直接的检查是头颅CT,而不是老百姓认为的头颅核磁共振。

很多孩子症状很轻,甚至根本没事,可家长来了就要求做头颅CT检查。可你知道处于发育期的儿童对于射线是很敏感的。目前儿童轻型头部外伤40%~60%进行了头部CT 检查,其中不到10%检查出外伤性颅脑损伤,需要神经外科治疗者更少。相反,儿童因放射线辐射可致恶性肿瘤,发生率为1/1000~1/5000人,年龄愈小发生率愈高。

作为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头颅CT检查的射线电离辐射我们得考虑,儿童病情变化的特殊性也得考虑,可现实情况是,现在独生子女为多,有的儿童本身问题不大,家长就是要做头颅CT检查排除,你不给做行吗?肯定不行,万一出了事情,谁负得了责任?

那么什么时候该做头颅CT的检查?我参考了一些文献,加入个人经验总结如下

1.伤后出现昏迷,时间大于5min。

2.伤后出现癫痫症状;

3.伤后频繁呕吐,呕吐次数大于3次;

4.怀疑有颅骨凹陷骨折,或者颅底骨折者;

5.伤后出现肢体功能障碍者,除外四肢骨折原因等。

6.家属强烈要求行头颅CT检查者。

8、儿童五迟的病因、临床表现与诊断治疗方法有哪些?

五迟是指立迟、行迟、发迟、齿迟和语迟,为小儿生长发育迟缓的疾病。

一、病因病机五迟之因,为先天胎禀不足,肝肾亏损,后天失养,气血虚弱所致。肾主骨生髓,为生长发育之本;齿为骨之余,髓之所养;肝主筋,筋束骨而运动枢利。若肝肾之气亏,则骨弱筋痿,故见立迟、行迟、齿迟之证。语言为智慧的表现,为心所主;若心气不足,则智力不发达,而语言迟缓。发为血之余、肾之苗;若肾气不充,血虚失养,故见发迟。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患儿筋骨痿弱,发育迟缓,头发稀少,色泽无华,坐起、站立、行走、生齿及语言等均明显迟于正常同龄小儿,常伴智力低下。

2.诊断结合临床症状即可诊断。患儿如因壮热、昏迷、抽搐或外伤所致的生长发育迟缓,则不属本证之范畴。

三、辨证施治

1.肝肾亏损型

【辨证】面色发白,目无神采,智力迟钝,筋骨痿弱,站立、行走或长齿迟缓,囟门宽大难合。舌质淡,脉细弱。

【施治】补益肝肾。

【方药】加味六味地黄丸加减:熟地黄15g,山茱萸、山药、牡丹皮、泽泻、茯苓、补骨脂、巴戟天、肉苁蓉、怀牛膝、桑寄生各10g,炙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

2.心气不足型

【辨证】面色发白,智力不健,神情呆钝,语言发育迟缓,数岁不语,或言语不清晰。舌淡,脉细弱。

【施治】补心养血。

【方药】菖蒲丸加减:党参、麦冬、茯苓各10g,石菖蒲、远志、川芎、当归、丹参、酸枣仁各6g,乳香3g,朱砂0.3g(冲)。水煎服,日1剂。

3.气血虚弱型

【辨证】肌肤苍白,精神不振,疲倦乏力,头发稀疏萎黄。舌淡,脉细弱。

【施治】补益气血。

【方药】八珍汤加减:熟地黄、何首乌、党参、茯苓、白术各10g,当归、川芎、白芍、炙甘草、菟丝子各6g。水煎服,日1剂。

四、辅助治疗

1.成药方

(1)大补元煎丸、健步丸、壮腰健肾丸(片)(适用于肝肾亏损型)。

(2)补肾益脑片、安神补气丸、安神定志丸(适用于心气不足型)。

(3)八珍丸、七宝美髯丹(适用于气血虚弱型)。

2.验方

(1)益智仁120g,炒白术、熟地黄、炙甘草、炒杜仲、巴戟天、山茱萸、肉苁蓉、牛膝、菟丝子、当归、山药、连翘各60g,鹿茸、砂仁各70g,枸杞子90g。共研细末,装入胶囊,每粒含0.3g。1岁以内每次1粒,1~2岁每次2粒,2岁以上每次3粒,每日3次,连服4~8个月(适用于肝肾亏损型)。

(2)当归、茯苓、益智仁各10g,石菖蒲、远志、黑芝麻、鱼鳔各

7.5g。水煎服,每日1剂。或研末,每次服1.5g,每日3次,20日为1个疗程,连服4个疗程,每2个疗程中间休药10日(适用于心气不足型)。

(3)干山药10g,人参、白茯苓、茯神、白术、白芍、熟地黄、当归、黄芪各5g,川芎、炙甘草各6g,石菖蒲4g。水煎服,每日1~2剂(适用于气血虚弱型)。

3.针灸疗方

(1)针刺肝俞、肾俞、悬钟、阳陵泉、足三里等穴,用补法(适用于立迟、行迟者)。

(2)艾灸心俞穴或足两踝,每次3壮,每日1次(适用于语迟者)。

4.外治方

(1)将赤小豆研为细末,用酒调和,涂舌之上下,每日1次(适用于语迟者)。

(2)取当归、生地黄、肉苁蓉各等量,研成细末,用黑豆煎汤取液调和成膏,涂于头部,每日1次(适用于小儿头发久不生)。

五、调护

(1)早产儿、双胎儿更应重视佝偻病的预防性服药。

(2)宝宝满月后,在风和日丽的季节要抱孩子到户外晒太阳,开始时每日5~10分钟,待习惯后每隔周增加5分钟,逐渐增加到每日外出2~3小时,冬天可在避风的阳光下晒太阳,夏天炎热,可在阴凉处玩耍。户外活动可提高婴儿抗寒能力,少患感冒,更重要的是婴儿皮肤接触日光照射后,促进钙的吸收,从而达到预防佝偻病的目的。

(3)孩子生长发育非常快,早产儿双胎儿生长发育更快,骨骼发育需要钙的补充。

9、头部软组织损伤时如何急救

头部损伤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软组织损伤,多发生在车祸、事故、建筑物倒塌、暴力打击等事件中。头部软组织损伤在头皮损伤未破时会出现血肿、渗血等症状,通常还会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首先,应让伤者安静卧床,不要乱动其受伤的头部,有伤口时及时进行清创、压迫止血、伤口包扎。其次,头部在受到轻微伤害后也容易出血,可直接采用压迫止血法。第三,要严密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当出现以下一些情况时应立即送往医院治疗:①轻微伤却失去意识的患者。②眼睛周围、鼻子、耳朵有出血现象的患者。③受伤后伴有恶心、呕吐的患者。④出现意识逐渐模糊的患者。⑤伤后产生痉挛、麻痹、语言障碍的患者。⑥伴有剧烈头痛的患者。

与儿童头部软组织受损临床表现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