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质增生就不需要补钙?
骨质增生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无论是劳动者还是职业白领,都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日益严重的年龄疼痛。但是我们年轻人已经开始成为骨质增生的“目标”。随着医疗意识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健康。正因为如此,吃药看病不分青红皂白的现象屡见不鲜。前几天门诊有个病人问:“我有骨质增生。该补什么钙片?”有必要为每个人纠正这种误解。
骨质增生,还需要补钙吗?听听专家说了什么
1.骨质增生是什么病?
骨质增生一般认为是中年以后骨骼的退化,原因很多,比如长期站立或行走,保持一定的姿势等等。这种情况下,由于肌肉牵拉、撕脱、出血,组织血肿,形成多刺或唇状骨质增生,即普通人口中的长“骨刺”,对软组织产生机械刺激,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可见骨质增生不仅是老年人的最爱,也是年轻一代的目标群体,如IT、会计、久坐的学生、司机、白领等等。
2.骨质增生应该补钙吗?
从营养角度来说,骨质增生和骨质疏松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长期缺钙造成的。为什么这么说?骨作为支撑身体的器官,对力的变化特别敏感,然后根据力的变化不断重构其结构和形状。当其患有衰老、损伤、肥胖、骨代谢异常、内分泌紊乱、神经营养障碍、血液循环改变等因素时,引起骨重建、骨质破坏、继发性骨质增生。所以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可以概括为缺钙症,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在临床上往往同时存在。而且骨质增生的患者基本都是结合骨关节炎的局部炎症,所以骨质增生和骨关节炎几乎是很好的伙伴。所以骨质增生适当补钙。通过补钙,一方面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另一方面可以抑制甲状旁腺激素(调节血磷和血钙的激素)的过度分泌,降低血钙含量,增加骨钙含量,最终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3.骨质增生的预防只能靠早期补钙吗?
预防骨质疏松症,需要早开始。除了“补缺钙”,早期补钙还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首先,保持正确的站姿和坐姿,避免受伤:如果连续坐一个小时以上,要起身拉伸,防止腰肌劳损和关节损伤。其次,适当的控制体重和减重:超重会加重关节软骨的磨损,使关节软骨承受的压力不均匀,引起骨质增生,减轻体重减轻,控制体重,不仅保护关节,还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另外,适当的软骨营养:骨质增生主要是软骨磨损引起的,所以保护软骨很重要,早期可以合理服用氨基葡萄糖胶囊。再者,注意保暖御寒:寒冷刺激,尤其是天气交替时,会使肌肉和血管痉挛,加重疼痛,所以要注意保暖,尤其是颈部关节,最容易受到刺激和忽视。最后,鼓励大家每天适度运动半小时,延缓关节衰老。但老年人一定要避免剧烈运动,可以选择一种中国传统太极拳(太极拳)、广场舞、广播体操等等。但是不要运动太用力。如果已经出现骨质增生,需要做好保养。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爬山、上下楼梯、深蹲作业,并对钙、维生素D、磷酸盐对症进行补偿。同时可以给予氨基葡萄糖来滋养软骨。
2、中老年人膝盖疼,是类风湿?还是骨性关节病?医生教你如何鉴别?
许多老人年老后会腿痛。这已经不是什么罕见的疾病了。
特别是上下楼梯之后,腿疼的厉害。
但是到底是什么病呢?
很多人开始听别人说,听到别人说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就觉得也听到别人说是骨关节炎,就觉得可能也是这样。
甚至很多人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是一回事。
那么这两种病是一样的吗?有什么区别?今天来看看。
1.骨关节病其实是衰老引起的。
中老年人膝盖疼,是类风湿病吗?还是骨关节炎?医生教你如何识别
正确的说,骨关节炎其实是一种退化,简单的说就是衰老。
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开始退化,特别是一些肥胖、劳损的患者,退化速度非常快。
尤其是中老年女性,更应该关注易患此病的人群。
很多人把关节比作机器零件,长期使用自然会老化,这是可以理解的。
尤其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如果发生了,会有膝关节疼痛,通常在早期很轻微。但活动结束后会变得更糟。
之后随着退变的逐渐加重,膝关节肿胀、僵硬,甚至运动障碍也会慢慢出现。
第二,关节疼痛僵硬可能是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虽然会引起关节疼痛,但有其自身的特点。
首先,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表现是明确的,一般是对称存在的。
跟骨关节病就不一样了。类风湿性关节炎说到底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得。和年龄关系不大,也不代表老年人会有这个病。
最早的症状通常是关节疼痛和肿胀,但随着病情的进展,软骨和骨骼会逐渐被破坏,最终可能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
通常发生在35-50岁的人群,女性患者较多。当然,据统计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
最重要的相关因素是遗传因素。如果亲戚中有风湿性关节炎的人,多种疾病的概率在11%左右。
主要症状是早上关节僵硬,活动起来很困难,但活动后会缓解。
此外,最早的症状往往是关节痛,主要表现在腕关节、掌指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相对少见,但注意这些疼痛是对称的、持续的。
后期会出现关节周围肌肉萎缩痉挛,导致畸形。临床上最常见的关节畸形发生在手部。传说中的天鹅脖子和纽扣图案的变化就是疾病。3.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怎么区分?
其实两种病都可以侵犯膝关节。但是如果膝关节疼,是什么病?
1.疼痛部位不一样。
一般骨关节炎发生在负重较大的关节,如膝关节、肩关节等,所以大多数膝关节疼痛其实是骨关节炎。
手的掌指关节和腕关节最常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
2.跟年龄有很大关系。
骨关节炎的发病年龄受到严格限制。一般60岁以上的人容易患骨关节炎。统计研究表明,60岁以上发生骨关节炎的概率为50%。
70岁以上的人患骨关节炎的概率是80%,年龄越大,患骨关节炎的风险越大。
类风湿性关节炎就不一样了。从遗传学角度来说,类风湿性关节炎是遗传性的,年龄越大越容易得类风湿性关节炎。然而,统计数据也显示,30至50岁的女性更多。
3.涉及不同的组织。
由于发病机制不同,类风湿性关节炎会累及关节滑膜,进而累及周围韧带和软组织损伤。
但是骨关节炎就不一样了,会先导致关节软骨的损伤。我的半月板和周围的软组织韧带也会受伤。
4.最后看症状。
主要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症状,首先会有持续性的、对称性的关节痛。而且如果不治疗,也不会好起来。
另外,风湿性关节炎会出现晨僵,也就是早上醒来会发现关节活动受限,通常会导致一个小时无法活动。之后慢慢走就好了。
最后,如果去医院检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往往会出现类风湿因子阳性。但是骨关节炎患者不会有这样的检查结果。
总之,膝盖疼痛有很多因素,这里认定的两者往往会被人混淆。
不放心的话可以去医院检查,辐射也是可以经常识别的。
如果有以上症状或者觉得自己有这个病,一定要去医院看看,尽早介入。
虽然不一定能治愈,但是有效的缓解病情,减轻你的痛苦也很重要。
3、种植牙适合老年人吗?
4、老年人容易的滑膜炎,请问病愈后,仍然关节疼,行走不便,这个症状有无良方?
116例膝关节滑膜炎的X线诊断初步研究
戴书华 陈垦 张冬
提 要:目的 分析滑膜炎的X线特征,提出简便准确的X线诊断方法。方法 对30例膝关节侧位X线平片的滑膜及髌下脂肪垫的正常X线表现与116例滑膜炎的X线表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发现平时临床上有膝关节不明原因疼痛,而X线平片又无骨质异常改变的病例中,可见其膝关节侧位片上,有不同程度的滑膜增厚,或/和髌下脂肪垫水肿。结论 X线平片可对滑膜炎作出诊断,但对其病因尚需进一步明确。
关键词:滑膜炎;关节炎;X线
X-ray features of synovitis of knee joint:study 116 cases
DAI Shu-hua,CHEN Ken,ZHANG Dong
(Department of Radiology,Xinqiao Hospital,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37,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X-ray characteristics of synovitis of knee joint and suggest a simple diagnostic method.Methods The X-ray films of knee joint from lateral view of 30 normal indivials and of 116 patients with synovitis were compared for the features of synovialis.Results Thickening of synovialis and/or edema of infrapatellar fat pad was found in those with knee joint pain of unknown origin,but without abnormal bony changes by radiography.Conclusion X-ray film can diagnose synovitis of knee joint,but the etiology needs further investigation.
Key words:synovitis;arthritis;X-ray
滑膜炎是一种关节多种疾病可引起的滑膜病变,可以是特异性也可是一般炎症。不仅可引起滑膜肿胀、渗出(关节囊、关节腔积液),还可波及临近的髌下脂肪垫。以往在X线平片检查中只注意观察骨质有否异常改变,而本病未被重视,易被遗漏。近年来膝关节充气CT扫描〔1〕及关节镜〔2〕技术在膝关节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日益增多,为膝关节滑膜炎的病因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但这些属于微创或有创性检查,我们介绍的是一种利用最普遍的X线膝关节侧位平片来作为关节疾病的初检筛选,可明确提示滑膜有否炎症。
1 材料与方法
从随机抽取的260例主诉有膝关节疼痛患者的膝关节X线片分析,其骨质均无异常改变,但发现116例(166个)膝关节侧位片上,有不同程度的滑膜增厚或/和有髌下脂肪垫水肿。其中男性78例,女性38例,年龄为23~58岁,临床上均有不同程度的膝关节不明原因的疼痛及行走不便,56例患者局部软组织稍肿胀,但无发红及皮温升高,无全身发热等症状。正常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1~56岁,为常规体检检查或志愿者,均无膝关节疼痛症状。摄取一或两侧膝关节正侧位平片。
2 结果
2.1 正常对照组
30例膝关节侧位片上,均未见滑膜显影,髌下脂肪垫为“梯形”样低密度区,密度均匀,边缘光滑,组成关节之诸骨均无增生及破坏表现。
2.2 病变组
116例中,有166个膝关节(其中50例为双侧发病)可见滑膜炎表现,166个发病膝关节中,56个仅见侧位上股骨髁前后滑膜增厚,为长条状软组织样密度影,边缘光滑,厚0.5~1.0 cm,紧邻髌下脂肪垫,但髌下脂肪垫清晰可见,其余病例除见滑膜增厚外,且见髌下脂肪垫密度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范围为自后向前,累及部分或整个脂肪垫,有28例可见髌上囊及髌前软组织有肿胀,髌骨下方软组织及脂肪垫融为一体,密度均匀增高。
3 讨论
3.1 滑膜的解剖及病理改变 滑膜是覆盖在关节囊内层游离面的含丰富血管的结缔组织。表面被复单层细胞,正常时,影像片上不显示。滑膜下脂肪垫系位于滑膜之外,在脂肪垫之后方为滑膜组织,但均在纤维关节囊之内。当有滑膜炎时,由于其余处与软组织的密度相似,X线上无密度差别,不易发现,仅在髌下脂肪垫后缘之滑膜因炎性水肿或渗出时,可借助低密度的脂肪组织作对比衬托而得到良好显影,加上因炎性水肿密度可增高,可依受累程度而见脂肪垫自后向前,有不同程度的高密度改变,应提醒技术员投照时注意的是,X线仟伏用量不要太高,否则可能影响关节软组织密度层次的显示。当然,能将健侧照片作为对比,更有利于诊断。
3.2 引起膝关节滑膜炎渗出性病变的病因探讨
滑膜炎的病因最常见为结核及一般化脓性炎症感染病变和退行性关节炎,颉玉欣〔3〕等提出膝关节滑膜炎性渗出是由感染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而引起的一种滑膜组织病变。膝关节滑膜炎还可见于关节创伤,特别是无骨折的轻微骨挫伤是最常见的原因,称为创伤性滑膜炎〔4〕。本研究所描述的滑膜炎,是指有炎性渗出,造成滑膜水肿增厚或进而波及髌下脂肪垫的水肿而显示的一种X线密度增高改变,只能提示滑膜炎的存在,要结合病史或进一步检查,方可明确其病因。
3.3 几种影像检查的比较
膝关节髌下脂肪垫在MRI矢状位上可显示清晰,但因脂肪组织在T1及T2加权像上均为高信号,有轻微水肿时,也无明显的信号差异。加上费用高,不能作为常规滑膜炎的检查。仅在有损伤,特别是关节软骨或韧带损伤时,才作MRI检查,有利明确病因。而CT一般横断扫描帮助不大,采取关节腔充气后CT扫描,对滑膜皱襞综合征,滑膜肿瘤,滑膜炎等滑膜病有重要诊断价值〔1,5〕。膝关节镜技术对各类滑膜炎病例的诊治占应检者中的比例最高〔2〕,并能提供病理活检组织。这些检查较复杂,部分还有创伤,且费用较高。本研究提出利用平片来对有膝关节疼痛病人进行疼痛原因探讨的筛选检查,实属简便易行,且经济适用,一旦发现滑膜炎,经一般内科短期治疗无效后,可进一步进行以上检查,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