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左肺上叶孤立的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CT值约38Hu,边缘清哳分叶状,大小约2*1.5*1
再做增强看看。
首先考虑良性肿瘤,如结核球。
2、左肺上叶心缘旁及左肺下叶基地段可见团块状软组织影,ct值35--38,边界欠清是什么意思啊?
你好,胸部检查显示有左肺有团块组织影边界不清楚要注意是由于炎症及肿瘤引起的,建议你,注意休息,抗炎治疗后复查,做病理可以确诊的。
3、ct值正常值是多少
水的CT值是0
骨的CT值是1000
空气的CT值是 -1000
血液的CT值是60-80
软组织、肌肉的CT值是30-60
脂肪的CT值是 -30到-120
4、请问17mm大小软组织密度影还有后面的CT值什么意思
您好,欢迎咨询。一般来说,影像学检查是不能定性的。腹部ct提示这样的结果,不能排除肿瘤等情况。建议完善肿瘤标记物、肠镜检查明确情况。
5、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
典型的急性硬膜外血肿常见于青壮年男性颅骨线形骨折的病人,以额颞部和顶颞部最多。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可因出血速度、血肿部位及年龄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从临床特征看,仍有一定规律及共性,即昏迷—清醒—再昏迷。现以幕上急性硬脑膜外血肿为例,概述如下: 由于原发性脑损伤程度不一,这类病人的意识变化,有三种不同情况:
⑴原发性脑损伤较轻,伤后无原发昏迷,至颅内血肿形成后,始出现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及意识障碍,这类病人容易漏诊。
⑵原发性脑损伤略重,伤后曾一度昏迷,随后即完全清醒或有意识好转,但不久又再次陷入昏迷状态,这类病人即具有“中间清醒期”的典型病例,容易诊断,但这类病人在临床中不足1/3。
⑶原发性脑损伤严重,伤后持续昏迷,且有进行性加深表现,颅内血肿的征象常被原发性脑挫裂伤或脑干损伤所掩盖,较易误诊。 幕上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早期诊断,应判定在颞叶钩回疝征象之前,而不是昏迷加深、瞳孔散大之后,故临床观察非常重要。着力部位除头皮挫伤外,常见头皮局部肿胀,出血经骨折线到骨膜下,或经破裂的骨膜至帽状筋膜下形成帽状筋膜下血肿时,应考虑到颅内血肿的存在;当病人头痛呕吐加剧、躁动不安、血压升高、脉压差加大及/或出现新的体征时,即应高度怀疑颅内血肿,及时给予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颅骨平片、A型超声波、脑血管造影或CT扫描等。
CT表现:硬脑膜外血肿绝大多数(85%)都有典型的CT特点:在颅骨内板下方有双凸形或 硬膜外血肿梭形边缘清楚的高密度影,CT值40HU-100HU;有的血肿内可见小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的低密度区,认为是外伤时间太短仍有新鲜出血(较凝血块的密度低),并与血块退缩时溢出的血清混合所致;少数血肿可呈半月形或新月形;个别血肿可通过分离的骨折缝隙渗到颅外软组织下;骨窗位常可显示骨折。此外,血肿可见占位效应,中线结构移位,病变侧脑室受压,变形和移位。静脉源形硬膜外血肿因静脉压力低,血肿形成晚,CT扫描时血肿可能溶解,表现为略高密度或低密度区。少数病人受伤时无症状,以后发生慢性硬膜外血肿,这时作增强后扫描可显示血肿内缘的包膜增强,有助于等密度硬膜外血肿的诊断。
MRI表现:血肿发生的部位多位于直接接受暴力的位置,多有局部骨折,头皮血肿,一般血肿较局限,不超越颅缝的界限。硬膜外血肿的形态改变和CT相仿。血肿呈双凸形或梭形,边界锐利,位于颅骨内板和脑表面之间。血肿的信号强度改变,与血肿的期龄有关。急性期,在T1加权像,血肿信号与脑实质相仿。在T2加权像血肿呈现为低信号。在亚急性和慢性期,在T1和T2加权像均呈高信号。此外,由于血肿占位效应,患侧脑皮质受压扭曲,即脑回移位征。与颅骨内极距离增大,脑表面(皮质)血管内移等提示脑外占位病变征象,得出较明确诊断。 需要和以下疾病鉴别
1.硬膜下血肿:
硬膜下血肿与硬膜外血肿的病因类似,多是外伤致颅骨骨折后板障或者脑膜血管破裂引起,部位是脑膜与颅骨的间隙之间,但不同的是CT表现为范围较宽的新月形高密度影,可以跨颅缝。
2.大脑半球占位病变:
如脑内血肿、脑肿瘤、脑脓肿及肉芽肿等占位病变,均易与慢性硬膜外血肿发生混淆。区别主要在于无头部外伤史及较为明显的局限性神经功能缺损体征。确诊亦需借助于CT、MRI或脑血管造影。
蛛网膜下腔血肿:蛛网膜下腔血肿也是颅内占位的常见原因,可以颅压增高、意识障碍等表现。蛛网膜下腔血肿可分为外伤性的和自发性两类:外伤性的可合并硬膜外出血;自发性的常以剧烈、爆炸样头痛起病,其病因多为颅内血管畸形或动脉瘤破裂所致。
6、肾上腺软组织肿块,内部密度较均匀,平均ct值约37hu
你好,根据你描述的症状来看,这个可以继续观察看看
7、右侧上颌窦软组织密度肿块CT值约为40Hu,密度均匀,考虑占位性病变,请问这是什么病?不痛也不痒,急急急!
考虑占位性病变,也就是怀疑是肿瘤了,最好先做鼻窦T增强扫描,主要看病灶的强化类型、强化程度,分析其血供情况,最终确诊需要取活检。
8、左侧眶上前额部皮下可见软组织肿块影,内密度较均匀,CT值45HU左右,边缘不清晰,呈清润性生长改变。
这么描述看着有些吓人的。首先你有甚么不舒服,发现多久,软硬程度,是否能推动,有没有红肿热痛,表面皮肤有没有改变等等,影像不是万能的,没有一点临床资料那是瞎子摸象。另外,影像报告的描述只是这个诊断医生对病变的看法,主观性是非常强的,所以,在不具典型特征的病例中光靠文字描述是不够的,有图有真相。
退一万步,单纯这个描述上讲,明显是倾向恶性或者炎性的病变,因为通常会提到浸润性生长的一般都是恶性肿瘤,炎性病变的话,虽然也是模糊不清,也可以说侵润,但通常不会说浸润性“生长”,当然这不是绝对,有些人也可能会这么写。
9、CT诊断报告:胆囊劲部见软组织影,CT值约36HU.【无】
你好!
如果是像你检查所说的那样,应该手术。
有CT片吗,能上传吗?
(黄刚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