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超声的频率、声速和波长?,
超声和一切波动一样,具有频率(f)、声速(c)、和波长(λ)三个物理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c=fλ。频率(f):单位时间内质点振动的次数,一般以每秒振动次数表示,以Hz为单位,每秒振动工次为1Hz。声速(c):单位时间波动传播的间隔,常用单位为m/s。人体软组织均匀声速为:1540m/s,或近似于是1500m/s。波长(λ):波动传播过程中相邻的两个期中,对应点的间隔或相邻的两个波峰或波谷间的间隔,常用单位为mm。波长、声速频率三个参数是超声诊断中最常用的物理量。在人体软组织中传播时,超声频率与波长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表1-1 常用超声的频率与波长
2、超声波在空气血液软组织肌肉四种介质中声速最慢的是哪一种
超声波的声速只和介质的弹性大小有关系。介质弹性越大,声速就越大,弹性越小声速就慢。
对于固液气来说,一般气体介质声速最慢,固体介质声速最快。
所以,超声波在空气声速最慢。
3、名词解释:音强、音调、音色、MIDI技术
哈哈...网络多媒体作业,老师的课件里有答案(除了第二题和第三题)...还有计算题在最后简单写了一下...
以下是我找到第二题的相关资料(参考一下):
资料一:
频率:单位时间内质点振动的次数,一般以每秒振动次数表示,以Hz为单位,每秒振动工次为1Hz。
声速:单位时间波动传播的距离,常用单位为m/s。人体软组织平均声速为:1540m/s,或近似于是1500m/s。
波长:波动传播过程中相邻的两个期中,对应点的距离或相邻的两个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常用单位为mm。
波长、声速频率三个参数是超声诊断中最常用的物理量。
资料二:
声源在一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记作f。单位为Hz .
振动一次所经历的时间叫周期,记作T,单位为s .显然,频率和周期互为倒数,即T=1/f.
沿声波传播方向,振动一个周期所传播的距离,或在波形上相位相同的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称作波长,记为λ,单位为m.
一秒时间内声波传播的距离叫声波速度,简称声速,记作c,单位为m/s.频率、波长和声速三者的关系是: c=fλ
以下是我找到第三题的相关资料:
模拟音频信号:录制工序很复杂,也需要进行多次转录。每一次转录就会有部分电信号由于信号变形和转为微弱信号而损失掉和声音失真。
数字音频信号:录制方法一样,优点在于,数字音频信号不管将来做多少次转录和音频处理,始终会保持原始的录音质量,不会有任何损失和失真。数字转录对我们来说,就像复制电脑里面任何一个文件一样,复制出来的文件和原来的文件不会有任何不同。
第4题计算题最简单:44KHz*2Byte*2Channel*60s=10560KB(“*”代表“乘”!)
4、人体软组织;谁了解?
▲我来给出出主意吧。1 佛手陈皮饮 组成:佛手50克,陈皮30克,白糖2匙。 用法:将佛手、陈皮洗净切碎,置人锅中,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开3分钟,文火煮10分钟,滤渣取汁,加白糖,分次饮服。 功效:行气活血止痛。 主治:软组织损伤初期,即损伤1周以内,且病情较轻者。 附注:佛手行气止痛,陈皮行气宽胸。 。可以拍片,一般软组织损伤患者去拍片是为了排除骨折、脱位现象,以免诊断失误。拍片不能直接诊断软组织损伤。日本的琉康确实是一款不可多得的良方,受到广泛肯定,重要的是,价格偏高。|
请采纳。
5、为什么超声对人体软组织可以很好成像,而对骨骼及含气不能成像?
一.人体对组织的声阻抗率差别,软组织平均为1.524,而骨骼为5.570,声阻抗率越低,其超声成像越清晰;
二.超声波的反射,含气体气体对超声波的反射很小;
三.人体组织对超声波的吸收衰减,人体中眼球玻璃体液吸收声能最小,软组织稍强,骨骼组织吸收最大。
6、音强单位
音强:声音的强度是一个客观的物理量,其常用单位为“分贝(db)”。比如闹市区约为70分贝,一般的住宅内约为40分贝等。但这还不是人耳对声音强度反映的主观量。人耳对声音强度反映的主观量称之为“响度”,其单位为“宋”。由于它的主观感受强度受“频率”和“音强”两方面的因素所影响,所以一“宋”被定义为40db1000Hz纯音所引起的响度。 在音乐体系中,音的强弱是由发音时发音体振动幅度(简称振幅)的大小决定的,两者成正比关系,振幅越大则音越"强",反之则越"弱"。音乐作品中的强弱变化叫做"力度",用文字或符号来标明,如f(强)、p(弱)等。
7、医生请进!!!
在B超定位的前提下应该可以穿刺吧!
去医院问一下专家
!
8、人体的软组织有哪些
人体体内分为四种组织,分别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没有所谓的软组织。要说柔软组织的话,除了结缔组织中的骨组织,其他基本都是柔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