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软组织到底指的是什么
软组织是指人体的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滑膜囊,神经、血管等。这些组织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发生机能或结构的异常,称软组织损伤。分急性损伤,慢性损伤。急性损伤分扭伤、挫伤、拉伤。慢性损伤称陈伤、劳损。临床表现为疼痛、功能障碍、肌肉痉挛、关节僵硬,关节囊萎缩,肌肉萎缩,神经肌肉粘连,畸形等。软组织损伤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引起的持久性局部发热和肿胀、营养性紊乱引起的肌萎缩、韧带松弛引起的关节不稳定、损伤性关节炎、关节周围骨化、关节内游离体等。
2、手指和手掌的连接部分属于软组织吗
1,那个硬的东西是软组织增生了,这个没有多大问题的,你放心吧。
2,建议你静养一个星期在看看,别搞剧烈运动。但是应该适当的活动下。
3,可以搞点中药,外敷加内服,对改善疼痛和促进软组织愈合都有很好的效果,晚上的时候搞下热敷,没事的时候多按摩下痛处,加速那的血液循环,这些都是对你有帮助的,建议你试试,祝你早日恢复 。
3、什么是软组织
(一)皮肤 较厚,移动性小,有较丰富的毛囊和度脂腺。 (二)浅筋膜 致密而厚,含有较多脂肪,有许多结缔组织纤维束与深筋膜相连。项区上部浅筋膜特别坚韧,腰区的浅筋膜含脂肪较多。 (三)皮神经 来自脊神经后支。 1.项区来自颈神经后支,其中较粗大的皮支有枕大神经和第3枕神经。枕大神经:是第2颈神经后支的分支,在斜方肌起点上项线下方浅出,伴枕动脉分支上行,分布至枕部皮肤。 第3枕神经:是第3颈神经后支的分支,穿斜方肌浅出,分布至项区上部皮肤。 2.胸背区和腰区来自胸、腰神经后支的分支。各支在棘突两侧浅出,上部分支几乎呈水平位向外侧行,下部分支斜向外下,分布至胸背区和腰区皮肤。第12胸神经后支的分 支可至臀区。第1~3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组成臂上度神经,行经腰区,穿胸腰筋膜浅出,越髂嵴分布至臀区上部。该神经在髂嵴上方浅出处比较集中,此部位在竖脊肌外侧缘内、外侧2cm范围内。当腰部急剧扭转时,上述部位神经易被拉伤,是导致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3.骶尾区来自骶、尾神经后支的分支,自髂后上棘至尾骨尖连线上的不同高度穿臀大肌起始部浅出,分布至骶尾区皮肤。其中第1~3骶神经后支的分支组成臀中皮神经。 (四)浅血管 项区的浅动脉主要来自枕动脉、颈浅动脉和肩胛背动脉等的分支。胸背区来自肋间后动脉、肩胛背动脉和胸背动脉等的分支。腰区来自腰动脉分支。骶尾部来自臀上、下动脉 等的分支。各动脉均有伴行静脉。
4、手腕软组织损伤怎么办
【手腕软组织损伤怎么办】
手腕常见的软组织损伤为腕背部腱鞘囊肿、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腕尺侧副韧带劳损、屈指肌腱炎等,多见于手工劳动者和家庭妇女。长时间的手工劳动造成肌腱之间、肌腱与腱鞘之间相互摩擦和韧带牵拉过度,产生无菌性炎症。常用防治方法有:
1、急性期要停止手工劳动和减少家务活动,禁用冷水洗手,注意手腕部保暖,调理使用养生.骨活力。
2、按摩手法患者前臂放于旋前位,手背向上,医者两手握患者掌部,右手在桡侧,左手在尺侧,两拇指平放于腕关节的背侧,以拇指端按入腕关节背侧间隙内。然后,手腕在拇指按压下背伸至最大限度,随即屈曲并左右各旋转手腕3~5次。
【手腕软组织损伤怎么办】
3、保健体操可采用叉指转腕运动:两脚分开站立,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指对叉轻扣,两腕关节依次屈伸,再做腕关节旋转运动,各50次左右,各动作的持续时间和幅度可随患者症状的改善而逐渐增加。也可采用两手握木棒拧转运动,约100次。亦可在日常生活中采用掌中滚球运动:站、坐位或行走间,一手或两手握2~3个保健球,利用五指依次屈伸拨动小球。开始练习最好单手掌持两个小球活动。本运动对腕指的肌群灵活性的锻炼效果好。
5、手部按摩基本知识有哪些?
手部按摩是指以手按压手部反射区(穴),以特定的手法来刺激该反射区(穴),达到调整内脏功能、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增强机体新陈代谢的目的,从而起到治疗保健效果。
但要想获得有效的治疗保健效果,事先必须掌握一定的按摩技法和操作要领。而且。应把握好按摩的适应证与禁忌证,以便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按摩手法推法手部按摩中常用的推法是指推法。
用拇指指端或指腹着力于手部一定的部位,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为直推法;如用双手拇指从某线状穴位的中点向两侧分推,称为分推法;如用两手拇指指端或螺纹面自某线状穴两端向中间推动合拢,为合推法,又称“合法”、“和法”。
该技法适用于手部各线状穴位。操作时,配合适量的按摩介质,手指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用力要稳,速度要缓慢均匀。
按法按法是指用拇指的指端或螺纹面着力于手部穴位或病理反射区上,逐渐用力下按,由轻到重,使刺激充分到达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重、胀、走窜等感觉,持续数秒钟,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
按法适用于手部各穴,常和揉法结合使用。操作时,用力不要过猛,不要滑动,应持续用力。需要加强刺激时,可用双手拇指重叠施术。对年老体弱或年龄较小的病人,施力大小要适宜。
点法点法指用拇指指端或屈指骨突部着力于手部穴位或病理反射区上,逐渐用力下按,由轻到重,使刺激充分到达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重、胀、走窜等感觉,持续数秒钟,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
点法适用于手部各穴,常与按法结合使用。点法较按法接触面积小,力度强,刺激量大,对年老体弱或年龄较小的病人,施力大小要适宜。操作时,用力不要过猛,不要滑动,应持续用力。
叩汝用中指指端叩打手部穴位,称为叩。
叩法适用于手部反射区较窄的部位。操作时,用力由轻而重,不可突然用力,动作要快而短暂,垂直叩击体表,速度均匀而有节奏感。
掐法掐法指将力量灌注于拇指端,用拇指指甲重掐穴位。
手部按摩中,掐法刺激最强,多用于急症、重症。掐前要取准穴位,为了避免刺破皮肤,可在重掐部位上覆盖一层薄布,掐后可轻揉局部以缓解疼痛。
揉法手部按摩中多用指揉法。指揉法是用拇指螺纹面吸定于手部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上,腕部放松,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和掌指作轻柔缓和的摆动。
指揉法多与按法结合使用,适用于手部各穴位。操作时,压力要轻柔,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持续时间宜长些。
捻法用拇指、食指螺纹面夹持住一定部位,两指相对做搓揉动作称为捻法。
捻法主要用于手部各指指小关节,常与掐法、推法合用。操作时,动作要灵活、快速,用力不可呆滞。
摇法使手部指指关节、手腕部关节做被动均匀的环形摇转动作称为摇法。
摇法通常需要双手配合,一手固定,一手操作。
摇法主要适用于手部指指及手腕部关节。操作中,动作要缓和,用力要稳,摇动方向及幅度要在生理许可范围内进行,由小到大,切忌突然单向用力,以防止损伤关节。
拔伸法用两手分另各执手部相应关节的一端,以相反方向作拉伸、牵引动作的方法称为拔伸法。
拔伸法适用于手指指关节、掌指关节及腕关节与手部关节的局部病症。操作时,应沿关节连接纵轴线操作,两手用力要.适度,不可强拉硬牵,也无法偏斜用力,动作应和谐持久,速度要均匀,以免损伤关节或韧带。
摩法以手掌面或食指、中指、没有名指螺纹面附着于手部一定部位,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掌指做节律性的环旋运动称为摩法。
摩法适于手部相对开阔的部位。操作时,肘关节自然屈曲,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动作要缓和而协调,迅速而持久。
按摩工具在手部按摩实际操作过程中,倘若操作者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单纯用手指按摩,手指很快就会疲劳、酸软,达不到按摩力度,影响按摩疗效。因此,最好配置一些按摩工具,最常见而又实用的按摩工具是按摩棒。
制作按摩棒时,宜选一长度、粗细合适的硬木棒,大头直径约1.5厘米,小头直径约0.5厘米,两头均磨成圆球形,用细砂纸打磨光滑即可使用。
倘若一时没有合适的硬木棒,亦可选择一头光滑、大小合适的日常生活用品代替,如钢笔、圆珠笔等,只要握持方便即可。
操作要点按摩过程中产生的刺激信息,经过一定的途径,到达病变部位,从而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刺激信息的产生与作用于按摩部位的功有关,作功量不够,信息量不多,则达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作功量过大,信息量过多,会造成穴位疲劳,反而导致穴位接受刺激信息的能力减弱,降低治疗效果。所以,按摩要定时定量、有规律、有节奏地进行,不要没有止境地反复按摩。
按摩时间进行手部按摩时,必须掌握好按摩的时间。因为,穴位的感受必须传入大脑,并产生某种反应变化,才能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若一次按摩的时间过长,会导致信息传入系统和信息整合调节系统的疲劳而降低疗效。
通常而言,每区的按压时间为1~2分钟,但不是绝对不变的。每个反射区作用的时间,应因人、因反射区区别对待,要根据病情和病人体质等具体情况确定。
例如,慢性病、顽固性疾病,按摩时间宜长些;急性病、病因明确单一者,按摩时间可短些;对重点穴位区要重点按压,时间要长些;对严重的心脏病患者,则时间应短些;按摩肝脏反射区时,必须在患者肾脏功能良好的情况下,才可以按摩较长时间,否则将不利于体内有毒物质的排泄。
每天按摩1~2次即可。若能长期坚持每天同一时间按摩,效果更好。通常征候,10次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可间隔数天,亦可连续进行下一疗程。经过按摩使疾病基本痊愈后,应再坚持一段时间,以巩固疗效,减少复发。
按摩力度手部的按摩要有一定的力度,总的要求为持久、有力、均匀、柔和,力求深透。
持久是指手法能按要求持续运用一定时间;有力是指手法必须具有一定的力量,并根据不同征候,不同部位而增减;均匀是指手法运用要有节奏性,不要时快时慢、时轻时重;柔和是指手法要轻而不浮,重而不滞,用力不可生硬粗暴或用蛮力,变换动作要自然。
按摩的力度,通常而言,年老体弱、关节较硬、肌肤娇嫩的患儿、女性等用力要轻,形体壮实、年龄轻者及男性用力稍重。
但也要注意,少数人对疼痛特别敏感或耐受力特差。因此,要把可能发生的情况考虑到操作过程中,时刻注意患者的表情变化。倘若患者出现脸色苍白或忍受不了的表情,应立即停止按摩。
按摩时,力度不应是同一的,即应大小不等。因为,手上穴位的感受传入大脑后,有反应变化才会产生更好的效果。总是一个强度,大脑的敏感度会下降,会导致疗效降低。
总之,手部按摩时,用力要先轻后重,逐渐增加力量和时间,一直增加到被按摩者能接受的最大限度为止。
按摩节奏按摩节奏就是指按压反射区的频率,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定。通常而言,病人体质虚者,节奏要慢;实者,节奏要快。男性相对于女性节奏要快,老年人相对于青壮年节奏要慢。
按摩方向与顺序按摩双手的方向,要根据疾病性质的不同来决定。通常而言,顺经络气血运行的按摩方向为补,逆经络运行的按摩方向为泻。或以向心按摩为补,离心按摩为泻。但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和运用,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按摩治疗中,应根据病情先按摩主要穴位和反射区,再按摩配穴及次要穴位或反射区。肾、输尿管、膀胱是人体主要的排泄器官,是重点按摩部位。无论治疗,还是保健,通常在按摩的开始和结束时,都要按揉这几个反射区。按摩的顺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治疗中应据具体情况灵活变通。
常用的按摩膏使用按摩膏可以保护施术者和受施者的手,起到润滑的作用。而且,选择适宜的药膏还能增强治疗效果。为了保持按摩的力度,每次不要涂得太多。常用的按摩膏有以下几种:
按摩乳可用于所有情况。具有润滑皮肤、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作用。
冬青膏以冬绿油(水杨酸甲酯)与凡士林按l:5混合调匀而成,有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适用于跌打损伤及陈旧性损伤和寒性痛证等。
滑石粉医用滑石粉或市售爽身粉均可,具有润滑、除湿等作用,适用于夏季按摩,尤其适用于婴幼儿及皮肤娇嫩者。
薄荷水将鲜薄荷叶放入适量沸水中,加盖浸泡,待其自然冷却后,去渣取汁即可使用。有祛暑除热、清凉解表的功效,适用于夏季按摩及所有热病。
麻油其他植物油代替也可。有和血补虚、祛风清热等功效,适用于婴幼儿及久病虚损或年老体弱者。
鸡蛋清将鸡蛋(鸭蛋、鹅蛋亦可)一端磕一小孔后,悬置于容器上,取渗出的蛋清使用。有消导积滞、除烦去热等作用。适用于嗳气吐酸、烦躁失眠、所有热病及久病后期。
另外,手部有皮肤病者,可选用针对性药物。如2%咪康唑霜或联苯苄唑霜(霉克)或克霉唑霜都可用于手部患有手癣者,2%尿素霜可用于手部皲裂者。
适应证与禁忌证每一种疗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手部按摩也不例外。
适应证手部反射区按摩保健法适应证广泛,尤其是对一些痛证、功能性病变和运动、神经系统的顽症,更具意想不到的疗效。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神经官能症和所有神经痛。
■慢性胃肠道疾病和小儿厌食、小儿消化不良等。
■所有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
■多种炎症,如上呼吸道感染、喘息性支气管炎等。
总之,手部按摩对生理机能调节具有重要意义,对所有功能性疾病有明显疗效。对于器质性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不应单独使用,可将手部按摩作为辅助疗法。
禁忌证手部按摩虽然治疗范围广泛,疗效好,没有副作用,但仍有其局限性,对有些征候是不宜使用的,临证时要谨慎对待。
一某些外科疾病:如急性腹膜炎、肠穿孔、急性阑尾炎、骨折、关节脱位等。
■所有急性传染病:如伤寒、霍乱、流脑、乙脑、肝炎、结核、梅毒、淋病、艾滋病等。
■急性中毒:如食物中毒、煤气中毒、药物中毒、酒精中毒、毒蛇咬伤、狂犬咬伤等。
■急性高热征候:如败血症等。
■所有严重出血性疾病:如脑出血、胃出血、子宫出血、内脏出血等。
■某些严重疾病:急性心肌梗死、严重肾衰竭、心衰竭等。
■一妇女月经期及妊娠期。
■精神病患者发作期。
■一手部皮肤溃烂者。
上述情况,大多数表示病情危重,病势急迫,瞬息万变,因此无法贻误抢救时机。而且,此时的患者身体较为虚弱,承受不了按摩的疼痛刺激,以免出现不良后果。
对上述禁忌证,应及时采用药物、手术等综合治疗措施,待病情趋于稳定或缓解后,在病情的康复期间,再以手部按摩作为辅助手段进行调理性治疗。
注意事项■治疗前应清洁双手,修剪指甲。
■按摩前休息片刻。
■浴后、暴饮饱餐后1小时内及过度疲劳之余均不宜做手部按摩。
■治疗中如出现一些反应,应及时处理。治疗后半小时内,须饮温开水300~500毫升以上,严重肾脏病及心力衰竭、浮肿患者,喝水不宜超过150毫升。
■治疗腰部、颈部及所有关节、软组织扭伤时,应边施手法,边嘱患者活动。
■自我按摩者注意循序渐进,并严格遵守操作要求。
■严重征候应以药物和其他疗法为主,手部按摩为辅。
■一手法要熟练,耐力要持久,施术要柔和,用力要深透。对不同体质者,应注意调整刺激的强度。
■一手部按摩要有毅力和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