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处理急性软组织损伤
最近,本人在工作中遇到几例急性软组织损伤后的病人由于早期处理不当,造成损伤处肿胀明显、疼痛剧烈,徒增了痛苦,延长了病程,增加了治疗的难度,为了普及软组织损伤的正确处理措施,特写下此文。原因及症状:急性软组织损伤多见于运动后,多因运动前准备工作不充分、不正确;运动量过大(特别是局部运动负荷过大);身体机能状态不佳,动作协调性差等原因而造成。急性软组织损伤分闭合性损伤(包括扭伤和挫伤)和开放性损伤两类,在伤后48小时内为急性损伤早期,损伤的软组织局部可有疼痛、肿胀、压痛和活动受限。处理措施:一、急性闭合性损伤早期不能热敷和推拿,可采取以下措施:1、局部冷敷(冷水、冰袋冷敷或云南白药制冷液喷雾)以减少组织渗血和炎症反应,并有预防肿胀的作用;2、抬高患肢及限制活动,以减轻局部充血、肿胀,并有止血与止痛作用;3、伤后48小时不再继续冷敷,可口服云南白药、跌打丸或其他活血化瘀中成药,用药约一周左右,也可局部贴伤湿止痛膏;4、有血肿形成者先加压包扎,在伤后48小时后可试行消毒后穿刺抽血,抽血后再加压包扎(应有医生处理);5、疼痛剧烈者可行间动电疗或中频脉冲电疗,24小时以后为促进组织的再生修复及血肿的吸收可用超短波、辐射热或电脑中频治疗以消炎、消肿、止痛。二、急性开放性损伤早期,首先根据损伤的不同部位选择适宜的止血方法,迅速进行正确的止血和包扎,并抬高患肢。对于小创口对合良好,经消毒后适当包扎。可口服消炎药预防感染。专业提示:软组织损伤后的关键是早期冷敷、抬高患肢及限制活动。
2、软组织损伤多久能跑步
像这种情况,建议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减少活动。一般来说,伤筋动骨100天,建议至少三个月内避免跑步,应用活血化瘀的中药材泡洗有助于康复。
3、软组织受伤,可以锻炼吗?
在还有疼痛感的时期万万不要让此部位参与锻炼!这绝对会加剧伤情!等疼痛感消失以后 从小幅度的拉伸开始恢复!待受伤组织恢复韧性以后再循序渐进的去恢复它的力量与控制!几天之后保证再无疼痛反复后就可以练了 祝你早日康复
4、急性软组织损伤多久恢复
软组织挫伤的恢复过程 无伤口且未伤及神经、大血管、肌腱、关节囊的软组织挫伤,疼痛一般经过对症处理,3~7天逐渐好转消失
手打不易,仅供参考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为了你的身体健康着想,请尽量多休息
正常饮食 适当运动 戒掉不良生活习惯
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5、多少小时内,称为急性的运动损伤
急性运动损伤指一瞬间遭到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造成的损伤,如肌肉拉伤、关节韧带扭伤等。
所谓运动损伤,不单单指运动时出现的损伤。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会遇到很多,诸如踝关节扭伤、肌肉拉伤劳损、足跟痛等等其实都可以称为运动损伤。运动损伤广义的可以理解为关节、肌肉肌腱、韧带等运动系统的损伤。遇到急性运动损伤后,恰当的急性期处理对愈后会有很大帮助。
急性运动损伤我们应该怎么做?
①保护:保护受伤的部位,使之不受再次损伤。对于关节扭伤,需要注意保护其不再扭伤,要避免与受伤动作类似的动作发生。
对于软组织肌肉肌腱损伤,则保护其不要过度牵拉或者劳损状态,避免造成疼痛等不适的动作。减少受伤部位疼痛,避免再次遭受或者继续损伤的原因,是保护最主要的目的。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一些夹板或者临时固定物,使受伤部位得到更好的保护。
②休息:主要是限制受伤部位的活动而得到休息,因此更多地包含了“局部制动”的概念。
任何的肌肉、骨骼以及关节损伤后,休息制动是首要措施。你需要立刻停止运动,腾出时间来使受伤处愈合。比如,当扭伤了踝关节后,你通常不能使受伤脚负重行走。受伤部位应该得到充分休息,不能再使用、不能受压负重。
一般需要使受伤部位休息1-2天。如果发生较严重的损伤,需要去医院就诊。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拐杖、夹板或者石膏支具等来保护受伤部位更好的休息。
反复运动引起的轻微损伤可能累积成较大的损伤,因此需要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停止运动。通常足够休息和治疗后,轻微损伤可以愈合,不会进一步恶化。
运动时出现轻微损伤发生疼痛不适,人们通常觉得咬咬牙坚持一下,挺过去就没事了。实事上,这种做法,有时候疼痛或不适似乎会缓解一些。这主要有很多原因。
在运动时,神经纤维对于机械活动信号的反应,类似于通过触碰扶摸可以减少痛觉神经纤维传递冲动一样。咬牙挺过去的作法可能会减少疼痛信号传递,而缓解部分疼痛。该现象正如疼痛闸门学说所提到的。
另外其它一些因素还包括比如,运动时的精神心理状态也能起到减少疼痛的作用。然而疼痛是受损伤的信号,通过这些方法减少的疼痛并不能减少局部受损组织本身的损伤,如果持续运动会引起更严重的伤害。
③冰敷:能帮助控制受伤部位肿胀和炎症的发展。受伤后,应尽早使用冰敷,有助于更早恢复。
冰敷原理主要有:
1)收缩受伤处血管,减少出血,从而减少肿胀;
2)缓解疼痛;
3)缓解肌肉痉挛;
4)通过降低代谢率减少细胞组织损伤的风险。
进行冰敷治疗时,不要直接将冰块接触皮肤。使用毛巾或衣物包裹冰袋后再进行冰敷。如果找不到冰块,可以使用一袋冻栗米或者冻豌豆。因此有时甚至是一杯冷水也可以。
每次冰敷时间一般掌握在15-20分钟以内,然后移开冰袋休息几分钟,使受伤处转暖恢复到室温。根据受伤情况,可以重复进行多次。在受损后1-2天内,应该尽可能地使用冰敷。
④加压:加压技术一般在受伤后的24-48小时内使用,可以帮助限制受伤部位肿胀进展;也可以提供受伤部位额外的支持保护。对受伤部位加压使组织内压力升高,缩窄血管,从而减缓炎症发展,防止进一步引起关节内肿胀。如果任这种肿胀出现,会严重影响肢体活动功能。
加压技术实施有好几种方式。最有效的一种是使用加压绷带包扎受伤部位。加压绷带通常是具有弹性的一类绷带,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弹力绷带。加压绷带包扎的优势在于使用简便,弹性支持能提供局部足够的压力,阻止过多的出血,减少血液渗入受伤处周围组织内。
常规的非弹性绷带、训练带甚至一块衣物布片也可以使用,但需注意不能包扎过紧,以免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当你发现肢体末端,比如手指、脚趾等出现皮肤颜色苍白、发冷,可能是绷带包扎过紧所造成的,需要即刻拆去,须引起重视。
包扎时从受伤部位远心端开始,一层一层覆盖往近心端包扎。加压时可以组合使用冰袋进行,即将绷带包裹住冰袋加压包扎于受伤部位。加压的同时进行冰敷,一举两得。
⑤抬高:抬高患肢。它是一种利用重力帮助血液及组织液回流来减少受伤部位肿胀,缓解疼痛的方法。受伤后,尽可能地使受伤部位放置在高于心脏水平的地方,利用重力帮助血液回流回心脏。
伤后的48小时内建议全天候的抬高患肢。比如下肢受伤时,尽可能保持踝关节超过膝关节,膝关节超过髋关节这种阶梯式的抬高方式。而上肢受伤时,可以使用托枕或者吊带。如果无法使受伤部位高于心脏水平,至少保持与该水平一致。尽可能不要低于该水平,以免加重肿胀。
⑥理疗和药物治疗
如有必要,还可以进行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可以使用超声波等理疗机,对于局部挫伤的软组织和韧带有消肿,促愈合的合用。除此之外,可以使用肌内贴的爪形贴扎法,对于局部软组织水肿效果非常显著。
药物通常使用NSAIDS类消炎止痛药。此类药物与阿片类止痛药物不同,一般不会有成隐性,它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也有别于激素,主要功效是消炎。
急性损伤后,会出现无菌性炎症,疼痛大多建立在炎症基础上,通过药物控制炎症后,疼痛自然得到缓解。
6、腰部软组织损伤多长时间能好?能正常运动?
应该在伤后制动4周左右,这是治疗的关键。
在没有严格制动的情况下,肿胀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活动多了以后会有些不适症状。现在可以采用保护,晚上休息的时候受伤下方垫枕头,还可以用点药物外敷。这样症状会有所减轻,但是需要时间。
因此,再有类似的情况发生时,应该严格制动休息。
正常1-3礼拜轻微活动看个体,一个月运动,10个礼拜左右完全康复。。俗语: 伤筋动骨100天
软组织伤后24小时内一般不应该搽跌打药,如果无外伤出血,一两天之类的话治疗方法是冷敷,可以用冷水浸湿毛巾后湿敷,也可以将挫伤处局部浸在冷水或自来水中20分钟,可以使皮毛血管收缩,组织水肿消退,起到止血消肿止痛的作用
7、软组织损伤。要半年那么久么。那请问您能不能通过运动,让它好的快一点呢?还有要注意些什么?
药酒大部分的功效是活血,而你们平时的软组织损伤时多为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是而由于某一刻的受力或非生理性运用而导致的局部软组织损伤,皮肤及粘膜保持完整,,伤处与外界没有相通。 处理原则: ü 早期:伤后24—48小时内,局部组织缺血,急性无菌性反应剧烈,大量组织渗出水肿为主要病理改变。处理原则主要是制动、止血、防肿、镇痛和缓解炎症反应。损伤后即刻采用制动、冷敷、加压包扎和抬高患肢等一系列处理。严禁严伤处按摩和热疗。 ü 中期:损伤24—48后,出血停止,急性炎症消退,局部淤血,肉芽组织正在形成,组织正在修复。此期可持续1—2周。处理原则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可采用热疗、按摩、药物及传统中医药方法等多种方法交替进行,同时安排小运动量的功能康复练习。 ü 后期:损伤基本恢复,肿胀、压痛等局部征象已经基本消失,但局部肉芽组织挛缩形成的瘢痕组织的强度和弹性均低于正常组织水平,组织粘连仍然存在,再生的新组织也仍未达到正常组织的物理特性水平。处理原则是增强肌肉力量,恢复关节活动度,松解粘连。通常以功能锻炼为主,治疗可采用理疗、按摩及其他中医药方法。 外用药酒,主要用于运动系统的损伤治疗。使用时,先将药酒涂擦患处,然后在患处及其周围反复按、揉、抚摩,并配合捏压、弹拨、捋顺、旋转等辅助手法,以提高疗效。 涂擦时以温擦为宜,这样有利于药酒渗透到皮下组织,发挥药物活血化瘀、消炎止痛功效。按摩时间每次约15—20分钟,每日1次或隔日1次,一般每5次为一疗程。 外用药酒时应注意: 1.外用药酒多数为活血化瘀、行血止痛类药物,因而切忌内服,以免引起中毒反应; 2.按摩手法宜先轻后重,临近结束时再逐渐减轻; 3.软组织损伤在2天内出现局部出血、红肿,如果在患处用力按摩,会使症状加重,故不宜使用; 4.用药酒按摩握拿组织时,注意不要直接按擦骨凸部,以免损伤骨面的软组织和骨膜组织而加重病情;5.药酒按摩方法不宜用于新鲜的骨折、关节脱位、表皮破损,对心、肝、肺、肾有严重疾患者也应禁止用该法治疗; 6.对有骨肿瘤、骨结核、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等,只可在疼痛较重处作表面涂抹,不要推拉重压,以免病灶扩散。 小腿由胫骨和腓骨组成,在前而粗者为胫骨,在后而细者为腓骨,脚的足弓顶部有一块骨头叫距骨。踝关节就是由胫骨、腓骨下端夹骑于距骨之上形成的,俗称“脚脖子”。胫骨下端向内突出的部分被称为内踝,腓骨下端向外突出的部分被称为外踝。踝关节囊前后较松,两侧较紧。踝关节的四周有韧带加强,内侧有三角韧带,外侧有三个独立的韧带。由于外侧的韧带较内侧的韧带弱,加上内踝较短,所以易发生足内翻(脚心朝内侧)而损伤外侧副韧带。踝关节背屈时,距骨无活动余地,但在跖屈(提起脚跟)时,距骨可向两侧轻微活动,所以踝关节往往在跖屈位发生内翻位扭伤。 青少年踝关节扭伤的发生率较高,因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较多。若活动前准备不充分,活动时易发生扭伤;姑娘们穿着高跟鞋走在高低不平的路上,或下台阶时思想不集中,易发生跖屈内翻,这时外侧副韧带突然过度牵拉,可引起踝部扭伤。踝部扭伤轻者韧带拉松或部分撕裂;重者则完全断裂,并有踝关节半脱位,或并发骨折脱位。踝关节扭伤后,病人外跟前下方或下方有疼痛、肿胀,急性期可有瘀斑。这时做足内翻的动作会加重疼痛,做足外翻则可无疼痛。 那么,踝关节扭伤后应该怎么办呢?韧带部分撕裂、损伤者,内翻角度增加,伴有剧痛。急性期24小时内可将踝部浸入冷水中,或用冷毛巾敷于患处,每次10-20分钟,6小时一次,可收缩血管,消肿止痛。24小时之后则需热敷,以促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组织间隙的渗出液尽快吸收,从而减轻疼痛。如果韧带损伤较重,疼痛剧烈,可用4厘米宽的三条胶布敷贴踝部,自小腿内侧下1/3处,三条胶条互相重叠,重叠部位的宽度约为每条胶布的一半,再围绕小腿贴三团胶布,起固定作用,但要防止粘贴过紧,阻碍血行。外用绷带包扎,固定2-3周。韧带完全断裂者,足内翻角度明显增加,半脱位时,足处于极度内翻位,这时可在外踝下摸到空隙。此类损伤需请医生手法复位后,用管形石膏固定伤足于90度位和外翻位4-6周。反复扭伤者多由于早期处理不当而发生关节脱位。关节脱位患者可穿包帮鞋保护踝部,并将鞋外侧加高1-1.5厘米,使足保持外翻位,防止足内翻。此外,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尽量不要穿高跟鞋,平时不要追跑打闹,体育活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以预防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扭伤怎么办? 踝关节扭伤是全身关节扭伤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是非常常见的临床疾病。踝关节扭伤尤其是以内翻损伤造成外侧副韧带拉伤撕裂甚或断裂的多见。当行走和疾跑落足或踩空或从高处坠落时,足外缘着地,足跖猛然内收,可引起踝外侧韧带被牵伸而扭伤,甚或部分撕裂,还可合并外踝撕脱性骨折。 踝关节扭伤时有“裂帛”样撕裂感,局部肿胀,疼痛明显,患足不能负重行走,出现跛行,足之前跖不能着地。若仅为外侧副韧带扭伤水肿,症状可在1~3日内消失,若有韧带撕裂则疼痛持续,关节不稳,X光片可以显示有无撕脱骨折、距骨倾斜度增大或脱位现象。 踝关节扭伤后早期处理很重要,宜卧床休息,下地时持拐以防止踝关节负重,不能过早活动,休息应在二周以上。损伤后应立即用冷敷,切忌热敷,也不能使用局部揉搓等重手法,可以采用局部封闭以止痛。为了稳定关节可以让病人坐于椅上,小腿下垂,以窄绷带套住第四五趾由患者自己向上牵拉,使踝关节背伸外翻。医生用三条4cm宽胶布,依次重叠一半由内踝上方绕过足跖面经外踝往上,贴于腓骨小头下方,再用绷带缠绕固定,制动数日。固定制动应以矫枉过正为度,即将伤肢向受伤力量相反方向翻转,内翻位受伤外翻位固定,外翻位受伤内翻位固定。必要时用石膏或夹板固定。急性期过后可用热敷,并锻炼踝关节的屈伸内翻动作,或用按摩手法,依次摇转踝关节、跖屈内翻、背伸外翻并按揉患处。韧带完全撕裂可做修补手术。少数病人愈后容易再次发生扭伤。 踝关节扭伤为什么会造成长期足痛? 踝关节扭伤后经合理治疗多数病人可获痊愈,也有一些患者踝关节疼痛消失后遗留足外侧疼痛,长期不愈,甚至可达数十年,影响行走和劳动。通常是由于跗骨窦内软组织同时损伤而造成的。跗骨窦由距骨沟和跟骨沟组成,窦口位于外踝前下方,窦内有骨间跟距韧带、脂肪垫和跟距关节滑膜及滑囊。踝关节扭伤时可引起跗骨窦内韧带、脂肪垫及滑膜损伤,产生无菌性炎症,损伤愈合后可出现瘢痕挛缩及韧带紧张,产生足背外侧疼痛及跗骨窦口处压痛,有时还可向足趾放射。软组织病变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小腿及足部感觉异常,发冷,沉紧无力、不自主发抖。 用局部封闭窦内后疼痛可立即消失。应注意在踝关节扭伤后注意休息,局部理疗治疗,封闭治疗都可以采用。治疗效果良好。如保守治疗无效,疼痛顽固者,可用手术切除跗骨窦内软组织,用明胶海绵塞入跗骨窦内止血和消灭死腔。 踝关节扭伤的防治 1.引起踝关节扭伤原因和原理。根据解剖特点,踝关节是由胫、腓骨下的关节面与距骨上部的关节面(距骨滑车)构成。足的屈肌力比伸肌大,内翻肌力比外翻肌力大;加之外踝比内踝长,内踝三角韧带比外侧的三个韧带坚固。因此,内翻比外翻的活动幅度大。此外,距骨体前宽后窄,当足背伸时,距骨完全进入踝穴,踝关节稳定,不易扭伤,而当跖屈时,距骨后面窄的部分进入踝穴前面宽的部分,踝关节相对不稳定,容易发生扭伤。球类运动技术复杂,在练习中技术运动的转换比较频繁,要求不断改变方向、急停急起等,尤其是篮球运动中的抢篮板球,排球运动中的跳起扣球,学生离开地面在腾空阶段,足就处于跖屈内翻位,如果落地时身体重心不稳,向一侧倾斜或踩在他人的足上和球上,或高低不平的地面上,而学生又缺乏自我保护的应变能力,就会以足的前外侧着地,使足内翻,导致损伤。 2.症状。伤后踝关节内侧或外侧有明显的压痛;内、外踝有明显肿胀,局部有皮下淤斑,踝关节活动受限,行走困难。 3.踝关节扭伤的现场处理。伤后立刻给予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固定休息,外敷新伤药。 4.按摩治疗。3天后,可进行轻手法按摩:(1)按摩解溪穴(足背踝关节横纹的中央,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腱之间)1min;(2)按摩昆仑穴(外踝与跟腱连线的中点)1min;(3)按摩悬钟穴(外踝尖上行下3寸,腓骨后缘)1min;(4)按摩阳陵泉穴(腓骨小头下方凹陷中)1min。以上穴位按摩均以患者有酸胀感为度。 5.伤后练习。肿痛减轻后,即应在粘膏支持带固定下着地行走或扶拐行走,1~2周后可进行肌肉力量和协调性练习,沙地上慢跑或在凹凸的斜面上行走或跳跃练习,并逐步进入正规练习。 6.加强预防措施。造成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重视预防措施。因此,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搞好场地设施,培养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提高踝关节的肌肉力量,以及踝关节的稳定性和协调性,练习时应戴好保护支持带。
8、受伤时间在多少个小时内·称为急性运动损伤
急性损伤指一瞬间遭到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造成的损伤,如肌肉拉伤、关节韧带扭伤等。
急性运动损伤在最初24-48小时内,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发生的损伤可引起诸如肌肉撕裂、血管破裂,损伤处开始发生肿胀以及疼痛。破损的血管出血增加进一步引发继发性低氧性损伤,导致细胞组织坏死。因此,早期治疗目的在于有效地控制过度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