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软组织 > 实用浅表器官和软组织超声诊断学

实用浅表器官和软组织超声诊断学

发布时间:2020-09-28 08:18:12

1、初学者学超声应买哪些书?

作为一个对超声检查一无所知的门外汉,如何能够快速有效的掌握它呢?我认为应该分几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一张正规医学院校的毕业文凭,以及对人体解剖学的熟悉和对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理、临床表现有一定的了解。还有要会打字,不管是五笔还是拼音都能上手,不要求很快但一定要够准确。最后练练你的字,至少得写得整齐看着舒服,尤其那个签名得练好,不然字太烂了,带教老师都不愿让你发报告时可就惨了。当然,有的医院现在都是打印报告,打字应该也要过的去才可以。

二小学阶段

既然是门外汉,底子薄基础差,就应该从简单的开始学习。我的建议是去一个病源足够但不能太多的小医院进修学习,时间2-3个月足矣。为什么呢?因外这个时候你需要较多的时间来补充基础理论知识并且还要一定的实践机会来加深映象积累最初的一点经验,病源太多,上班时太忙了就没时间让你去看书,老师也没时间来对你讲解,学习的效率大打折扣。这个时候的学习应该以腹部和妇产科为主,毕竟这两块用的最广泛,着重在于熟悉各种超声术语以及对声像图的认识,至于手法倒不必太注重。
这个时期可以选择的超声书籍我建议不要急着去买那些专著,一来那些书对这个时候的你来说太深了,二来市面上林林总总的超声书太多了也不知道哪本好些,买本《超声诊断学》本科教材就可以了,内容比较全面,深浅也合适。

三中学阶段

2-3个月后,教材读熟了,对超声检查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就可以去当地较大的市一级医院进修学习了(不建议直接去省级医院进修学习,理由还是因为你的基础对他们来说太差了。)这一阶段是比较重要的,学的好,毕业了就能轻松应付工作了,以后进一步深造也不会浪费时间了。
学习时间6-12个月为宜。在这一阶段开始的时候还是着重理论的学习,但是深度就要加深了,上班时除了积极帮老师做事外,还要抓住一切机会多问多看多记,不管哪个部位不管黑白还是彩色都要学习,碰到疑难少见病例更是要记录下来,总之一个好学肯问又不太笨的学生视每个老师都喜欢的,老师喜欢,自然他教的也用心些,你实践操作的机会也会多一些。
至于这一阶段要选择的超声书籍嘛,一般科室里都会有书看的,若实在没有可以咨询老师的意见,以他的经验应该知道哪些书好。我的老师告诉我:心脏方面就要看 王新房 的,浅表就要看 张缙熙 的,腹部就要看 徐智章 的,所以我推荐购买的就是:
心脏--王新房的《超声心动图学》第三版,该书把心脏的方方面面都讲解的非常透彻,可以 说 有了这本书其他的都不用看了(PS:该书有两个版本,都是硬封面的,一种版本的要500元,封面颜色较深也厚写,另一种版本的只要400多,封面颜色较浅厚度也薄了一公分)。如果舍不得花500大元的话,还可以选择 吴铁双、熊鉴然的《临床超声心动图学》,这本书也不错。
浅表--张缙熙的《浅表器官及组织超声诊断学》

腹部--徐智章的《现代腹部超声诊断学》,其他还有《腹部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第二版,《腹部超声诊断图谱》等

外周血管--陆恩祥、任卫东的《血管超声诊断图谱》

妇产科--谢红宁的《妇产科超声诊断学》、陈常佩的《围生期超声多普勒诊断学》

李胜利的《胎儿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学》及其《胎儿畸形超声诊断图谱》光盘,这本书相当不 错,掌握了它,胎儿畸形这块就OK了。

2、超声诊断学的目录

第一章超声诊断的原理与应用
第一节超声诊断的物理基础
一、超声的物理特性
二、超声诊断仪的基本卡勾成和工作原理
第二节超声诊断的检查方法
一、A型诊断法
二、B型诊断法
三、M型诊断法
四、D型珍断法
第三节超声图像的分析与判断
一、超声图像质量的划定
二、超声回声的判定
三、多酱勒频谱的划定
四、超声测量的标准化
五、超声伪像的识别
第四节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
一、超声诊断的途径方式
二、超声诊断的适用范围
三、超声诊断报告的书写
第五节医学超声的生物效应
一、超声生物效应的物理机制
二、不同组织的超声生物效应
三、安全超声剂量
第六节超声医学新技术
一、超声成像新技术
二、超声定性定量新技术
三、超声治疗新技术
第二章心脏疾病的超声诊断
第一节心脏超声的解剖学与生理学基础
一、心脏位置与外形
二、心脏腔室结构
三、心脏纤维环
四、心脏动脉分布
五、心脏生理
第二节正常心脏超声声像图
一、二维超声心动图
二、M型超声心动图
三、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四、常用的心脏及大血管超声正常值
第三节心脏功能的超声测定
一、左室收缩功能
二、左室舒张功能
三、左房功能
四、右室功能
第四节先天性心脏病
一、房间隔缺损
二、室间隔缺损
三、动脉导管未闭
四、房室隔缺损
五、三房心
六、右室双腔心
七、法洛四联症
八、大动脉转位
九、右室双出口
十、单心室
十一、三尖瓣下移畸形
十二、三尖瓣闭锁
第五节心脏瓣膜病
一、二尖瓣狭窄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三、二尖瓣脱垂
四、主动脉瓣狭窄
五、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六、三尖瓣狭窄
七、三尖瓣关闭不全
八、肺动脉瓣狭窄
九、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十、人工瓣膜功能的评价
第六节心肌病
……
第三章肝、胆、胰、脾疾病的超声诊断
第四章消化道及腹膜腔疾病的超声诊断
第五章泌尿系统疾病的超声诊断
第六章妇科疾病的超声诊断
第七章产科超声检查
第八章腹膜后间隙与肾上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第九章浅表器官疾病的超声诊断
第十章肌肉、关节疾病的超声诊断
第十一章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
第十二章介入性超声
参考文献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

3、B超诊断学中腹部和浅表器官相比哪个难学些?B超中最难学的是哪个部分?

用心了什么都不难,多看多比较就积累经验了。

4、浅表器官和外周血管检查共用一个探头好吗

频率范围一般在1~60MHz,
检查成人心脏一般选2~4MHz,小儿心脏3~5MHz,腹部产科3~5MHz,外周血管浅表器官6~12MHz,血管内20~40MHz,眼科超声显微镜40~100MHz。

5、初学者学超声应买哪些书

作为一个对超声检查一无所知的门外汉,如何能够快速有效的掌握它呢?我认为应该分几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一张正规医学院校的毕业文凭,以及对人体解剖学的熟悉和对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理、临床表现有一定的了解。还有要会打字,不管是五笔还是拼音都能上手,不要求很快但一定要够准确。最后练练你的字,至少得写得整齐看着舒服,尤其那个签名得练好,不然字太烂了,带教老师都不愿让你发报告时可就惨了。当然,有的医院现在都是打印报告,打字应该也要过的去才可以。

二小学阶段

既然是门外汉,底子薄基础差,就应该从简单的开始学习。我的建议是去一个病源足够但不能太多的小医院进修学习,时间2-3个月足矣。为什么呢?因外这个时候你需要较多的时间来补充基础理论知识并且还要一定的实践机会来加深映象积累最初的一点经验,病源太多,上班时太忙了就没时间让你去看书,老师也没时间来对你讲解,学习的效率大打折扣。这个时候的学习应该以腹部和妇产科为主,毕竟这两块用的最广泛,着重在于熟悉各种超声术语以及对声像图的认识,至于手法倒不必太注重。
这个时期可以选择的超声书籍我建议不要急着去买那些专著,一来那些书对这个时候的你来说太深了,二来市面上林林总总的超声书太多了也不知道哪本好些,买本《超声诊断学》本科教材就可以了,内容比较全面,深浅也合适。

三中学阶段

2-3个月后,教材读熟了,对超声检查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就可以去当地较大的市一级医院进修学习了(不建议直接去省级医院进修学习,理由还是因为你的基础对他们来说太差了。)这一阶段是比较重要的,学的好,毕业了就能轻松应付工作了,以后进一步深造也不会浪费时间了。
学习时间6-12个月为宜。在这一阶段开始的时候还是着重理论的学习,但是深度就要加深了,上班时除了积极帮老师做事外,还要抓住一切机会多问多看多记,不管哪个部位不管黑白还是彩色都要学习,碰到疑难少见病例更是要记录下来,总之一个好学肯问又不太笨的学生视每个老师都喜欢的,老师喜欢,自然他教的也用心些,你实践操作的机会也会多一些。
至于这一阶段要选择的超声书籍嘛,一般科室里都会有书看的,若实在没有可以咨询老师的意见,以他的经验应该知道哪些书好。我的老师告诉我:心脏方面就要看 王新房 的,浅表就要看 张缙熙 的,腹部就要看 徐智章 的,所以我推荐购买的就是:
心脏--王新房的《超声心动图学》第三版,该书把心脏的方方面面都讲解的非常透彻,可以 说 有了这本书其他的都不用看了(PS:该书有两个版本,都是硬封面的,一种版本的要500元,封面颜色较深也厚写,另一种版本的只要400多,封面颜色较浅厚度也薄了一公分)。如果舍不得花500大元的话,还可以选择 吴铁双、熊鉴然的《临床超声心动图学》,这本书也不错。
浅表--张缙熙的《浅表器官及组织超声诊断学》

腹部--徐智章的《现代腹部超声诊断学》,其他还有《腹部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第二版,《腹部超声诊断图谱》等

外周血管--陆恩祥、任卫东的《血管超声诊断图谱》

妇产科--谢红宁的《妇产科超声诊断学》、陈常佩的《围生期超声多普勒诊断学》

李胜利的《胎儿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学》及其《胎儿畸形超声诊断图谱》光盘,这本书相当不 错,掌握了它,胎儿畸形这块就OK了。

6、多普勒超声诊断学的目录

第一篇 多普勒超声诊断学基础
第一章 流体力学基本原理
第二章 多普勒超声的物理学基础
第三章 多普革超声检查与仪器使用
第二篇 多普勒超声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第四章 正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第五章 心脏瓣膜病及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六章 冠心病
第七章 心肌病
第八章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第九章 先天性心脏病
第十章 心包疾病
第十一章 心功能测定
第十二章 心腔压力测定
第十三章 胎儿超声心动图
第十四章 超声心动图在介入性诊疗中的作用
第十五章 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第十六章 血管内超声的临床应用进展
第三篇 多普勒超声在外周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第十七章 颈部、四肢血管的解剖和多普勒超声检查
第十八章 动脉系统疾病
第十九章 静脉系统疾病
第二十章 外周血管疾病的超声研究进展
第二十二章 超声诊断技术在颅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第四篇 多普勒超声在腹部疾病中的应用
第二十三章 肝脏疾病
第二十四章 泌尿系统疾病
第二十五章 妇科疾病
第二十六章 产科疾病
第二十七章 腹部疾病超声诊断与介入治疗进展
第五篇 多普勒超声在浅表器官、纵隔及肌骨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第二十八章 眼科疾病
第二十九章 甲状腺疾病的多普勒超声诊断
第三十章 乳腺疾病的多普勒超声诊断
第三十一章 睾丸疾病
第三十二章 超声诊断技术在浅表器官应用的时展
第三十三章 多普勒超声在纵隔,肌骨系统及软组织中的应用
索引

与实用浅表器官和软组织超声诊断学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