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软组织 > 胃泡内可疑软组织影

胃泡内可疑软组织影

发布时间:2020-09-26 01:37:45

1、中腹部肠腔内可疑软组织影是啥意思

您好,根据您对病情报告的陈述,提示说明中腹部肠腔内有不正常的软组织脏器影,需要进一步检查排除。

2、左下腹可疑软组织密度影大小约4.4*3.6严不严重啊?

这个左下腹的位置描述过于含糊了,不管怎样,建议去正规医院检查,早诊断,早治疗。

3、胃的位置与形态是怎样的

不同体位时目的x线表现也有所不同,现择其要点分述于后。立位时胃底经常充以气体,显示为泡状透光影,x线术语称为胃泡。胃泡内充气少时,内壁显示为轻微的高低不平,为粘膜皱疑所造成;亢气多时,由于枯膜皱续变平,而表现为较光滑整齐。胃池内除有时小弯侧有肝脏或心脏阴影和大弯侧有脾脏阴影重叠之外,看不见其他软组织块影。胃泡之—亡缘常与左踊吻合形成一宽约数毫米的弧线状软组织密度影,有时脾脏或结肠间隔在胃底与左脂之间形成胃泡与左肠之间的距离加大。立位时钡餐积在胃体和胃窦,与胃泡之间形成一液平面,在低张力胃幽门前区也积气,与钡餐之间也形成被平顶。目下部位置较卧位为低,随吞服钡餐的增多,胃大弯位置下降较明显,尤以张力较低的胃更明显,而胃小弯相对位置变化较小,胃小弯角切迹的位置正常时不低于馆培最高点之平面。仰卧位时,钡餐多数积于胃底,充盈较少时其轮廓上有排列较规则的齿状切迹,为粘膜皱续所造成,随呼吸可以变化,表示是柔软的;钡餐充盈较多时,粘跟皱荣变平,胃底轮廓变得光滑。胃体邵搁在前凸的肯柱上,所以钡餐在那里不易停留,有时可以显示几条粘膜纹,有时呈空虚状态。胃窦有时充钡较多显示其部分轮廓,有时无气较多形成双重对比。仰卧位时胃倾向于移向上腹部,因此低张力胃的胃体部扭曲向上,其大弯侧可出现较大的切迹状凹陷;由于不出现于其他位置,可以证明它不是异常。俯卧位时钡餐多聚集于胃窦和胃体,可以清楚地显示其轮廓《在钡餐无盈较少时还可见胃体的粘膜纹;胃底常积气,有时能够看见其内的粘膜纹;有时则看不见,而只见零星散在的形态不定的钡斑阴影。侧位显示胃的前后壁,一般都光滑整齐,胃底偏于后方。胃窦偏于前方,偶尔胃体后壁可见一个栈浅的胰腺压迹

4、胃小弯侧可见软组织团块影,病变主要位于腔外,与胃关密切密度欠均匀其内可见坏死最大层面应匀41一57

这种情况考虑胃间质瘤可能大,建议手术切除病灶,病理学检查

5、钡餐透视是什么?需要做什么准备…

钡餐透视主要用于拍摄胃镜照片。病人在进行胃镜检查前,食入钡餐,钡餐在含有盐酸的胃酸中不会溶解,从而可以像摄入的食物一样成功粘在胃壁上。胃壁有溃疡等表面损失的部位则无法粘上。对胃部进行x光拍摄,由于X光无法透过硫酸钡固体,钡餐将在照片上留下阴影,而未留下阴影的部分即为病变部位。

钡餐检查的注意事项:

1、检查前一日起禁服含有金属的药物(如钙片等)。

2、一般检查需要数小时,请耐心等待,未得医生同意不要吃任何东西,也不要离开。少数病人当日下午还须复查。

3、检查时最好穿没有钮扣的内衣。

(5)胃泡内可疑软组织影扩展资料:

钡剂灌肠检查

1、用于检查结肠的器质性病变如肿瘤、炎症和息肉等。

2、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疑有结肠坏死,穿孔为禁忌症。刚作乙状结肠镜取过活组织检查者,不宜立即作钡剂灌肠检查,可隔数日后进行。肛门裂痛者宜暂缓检查。

3、造影前准备:前一日吃少渣、半流质饮食;前一日下午3时起饮水500~1000ml,6时冲饮番泻叶6~9g,7时起每小时饮水500ml,共1500ml;检查当日早晨6时饮糖水200ml,不进其他饮食,8时作清洁灌肠1~2次,10时作钡剂灌肠检查。

4、造影剂为双重对比硫酸钡混悬液100%W/V。

5、检查可采用常规法或双重对比法,视病情和要求而定。

6、钡餐透视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过程
1.胃肠钡餐检查是检查胃肠道病变最常用的方法。
2.上消化道大出血期间暂时不作检查,待出血停止(粪隐血试验阴性)2周后进行。
3.检查前禁食6小时以上。有幽门梗阻者,检查前应抽净胃液。
4.造影剂一般采用160~180%W/V双重对比硫酸钡混悬剂。
5.先服产气片剂。
6.检查小肠者,于上消化道常规检查后(如病员主要为检查小肠者。
7.检查肠道的肿瘤、结节、节段性小肠炎、腹膜结核、腹部肿块待查等。
8.在回盲部及升结肠充盈时。

注意事项

1.用于检查胃、十二指肠、小肠、盲肠升结肠和阑尾的病变,如溃疡、肿瘤、炎症、先天性变异;腹膜的病变,如腹膜结核、肠粘连;腹部肿块,了解肿块与胃肠道的关系,从而作出鉴别诊断。

2.肠梗阻发作时最好不作检查,必要时可用60~76%泛影葡胺40~60ml作检查。急性胃肠道穿孔和急性胃肠炎,在恢复前不作检查。

3.检查前3天不服含铋、镁、钙等高原子量药物。胃十二指肠可不必摄片,再服100~200毫升的钡剂。第一小时内每15分钟透视一次,以后每30分钟透视一次,直到钡剂充盈回盲部。

4.在小肠检查后,应继续观察回盲部,直至升结肠的情况。在小肠未端未排空,盲升结肠充盈较满意时摄片。

5.应注意是否充盈阑尾区有无局限性压痛,阑尾充盈,注意阑尾的充盈情况,有否分段,充盈缺损。

7、钡餐 做各种肠道过程中 显影 与未显影 怎么解释

钡餐透视主要用于拍摄胃镜照片。病人在进行胃镜检查前,食入钡餐,钡餐在含有盐酸的胃酸中不会溶解,从而可以像摄入的食物一样成功粘在胃壁上。胃壁有溃疡等表面损失的部位则无法粘上。对胃部进行x光拍摄,由于X光无法透过硫酸钡固体,钡餐将在照片上留下阴影,而未留下阴影的部分即为病变部位。

过程及注意事项
(一)胃肠钡餐检查是检查胃肠道病变最常用的方法。用于检查胃、十二指肠、小肠、盲肠升结肠和阑尾的病变,如溃疡、肿瘤、炎症、先天性变异;腹膜的病变,如腹膜结核、肠粘连;腹部肿块,了解肿块与胃肠道的关系,从而作出鉴别诊断。
(二)上消化道大期间暂时不作检查,待停止(粪隐血试验阴性)2周后进行。肠梗阻发作时最好不作检查,必要时可用60~76%泛影葡胺40~60ml作检查。急性胃肠道穿孔和急性胃肠炎,在恢复前不作检查。
(三)检查前禁食6小时以上。有幽门梗阻者,检查前应抽净胃液。检查前3天不服含铋、镁、钙等高原子量物。
(四)造影剂一般采用160~180%W/V双重对比硫酸钡混悬剂。
(五)先服产气片剂。1~2分钟后,立位透视胸部和腹部,除外膈下游离气体及肠梗阻。吞一口钡剂,透视观察钡剂通过食管及贲门,注意贲门扩张是否正常,有无钡剂分流,胃泡内软组织影等贲门癌征象。俯卧位显示胃窦和胃体部粘膜,如钡剂量不够,可再服一口钡剂,转动体位或用手法使钡剂分布较均匀,使粘膜皱襞更好地显示。摄粘膜相后.服钡剂100~150ml,俯卧位下观察胃体和窦部充盈相,注意有无龛影,充盈缺损、狭窄,胃窦部的张力、蠕动,十二指肠球部充盈和收缩时的形态,有无变形、激惹、龛影等征象。如钡剂量不够,可再补充。俯卧位连续服钡时可注意钡剂通过贲门的情况,有无裂孔疝,在气体对比下观察胃底的粘膜皱襞。摄俯卧全胃片、胃窦部及十二指肠球部充盈相及收缩期相。俯卧位检查后转向仰卧位,此时钡剂多数流向胃底、气体流向胃窦。必要时可适当调节X线台的倾斜角度。作为双重对比显示胃体和胃窦的轮廓和粘膜,胃底的充盈相显示胃底的轮廓,以及十二指肠曲的形态。摄胃窦及胃体后壁相,双重对比相。
俯卧位及仰卧位检查完毕后,应再恢复立位检查。此时应再服较多的钡剂(200ml)以上观察钡剂通过贲门的情况、胃底胃泡形态,胃体、胃窦充盈后轮廓是否正常,胃壁是否柔软,有无龛影、充盈缺损。胃的张力、位置。十二指肠球和十二指肠圈的表现。使用压迫器显示十二指肠球部粘膜皱襞和龛影。吞一口钡剂摄立位全胃片,或针对有病变的部位摄片。
一个完整的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应包括以上所述的各种体位和不同程度的充盈相。还必须善于使用手法,使钡剂的分布和充盈更为适当,更有利于显示病变。发现龛影和充盈缺损时,应使用压迫法。在中等量钡剂充盈下,使用压迫器或棉垫,适当的加压,显示龛影或充盈缺损边缘部位的粘膜纹理。摄片应有计划地
进行,每一次曝光均应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总之,在透视没有发现病变的情况下,应摄片记录正常的表现:在发现病变后,摄片应重点显示病变的全貌,包括粘膜相,双重对比相、半充盈压迫相和全充盈相,应适当地结合,视病情灵活应用。
(六)低张双重对比造影: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法可作为常规法,但低张法应有选择性的使用。低张法能较好地显示胃小区和小的浅表溃疡,对早期胃癌的发现有一定价值。于造影前10分钟肌肉654-2,10~20mg(青光眼、前列腺肥大、严重心律失常者禁用)。造影前1~2分钟服产气片。
检查步骤包括:立位常规胸部和腹部透视,食管吞钡透视。服钡剂30~50ml,俯卧位摄胃前壁双重对比相。服钡剂100~150ml,向右翻转,转动身体数圈。摄仰卧位胃角及后壁双重对比相,仰卧右前斜位胃窦后壁双重对比相。摄俯卧位胃体及胃窦充盈相(包括全胃),俯卧右前斜位胃窦及十二指肠球。立位再服100~200ml钡剂,轻度右前斜位片,摄全胃及十二指肠球部片。
(七)十二指肠降部通常以俯卧位充盈相显示较好,仰卧位双重对比能较好显示十二指肠圈。遇十二指肠圈部的炎性病变、肿瘤,壶腹癌和胰头癌时,应把十二指肠圈部显示好。在常规法显示不满意,可使用低张法。方法为常规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后,再服适量钡剂,肌注654-2,10~20mg后,俯卧位数分钟后检查。
摄俯卧位,仰卧位片,必要时加摄侧位片。
(八)检查小肠者,于上消化道常规检查后(如病员主要为检查小肠者。胃十二指肠可不必摄片),再服100~200毫升的钡剂。第一小时内每15分钟透视一次,以后每30分钟透视一次,直到钡剂充盈回盲部。
透视时观察钡剂到达小肠的那一组,有多少小肠有钡剂充盈,胃内残留钡剂多少;显影的小肠钡剂的分布情况,显影的肠段钡剂分布是否连贯,有否分节、分散等功能改变;有否扩张或狭窄的肠段,小肠的推动性是否良好,有无粘连、压痛;有无肿块扪及,肿块与肠道的关系,有无肠腔的充盈缺损等。小肠摄片至少应有2~3张。第一张在胃未排空之前。(胃内残留钡剂约为20~30%)钡剂已达小肠中上段,通常在服钡后20~30分钟。第二张可在第一张摄片后约半小时,此时胃内钡剂即将排空,而小肠中下段已显影。第3张可在钡剂已达回盲部,小肠下段仍有钡剂。在发现有病变或病变可疑时,应于15~30分钟之内重复摄片。
(九)检查肠道的肿瘤、结节、节段性小肠炎、腹膜结核、腹部肿块待查等。在小肠检查后,应继续观察回盲部,直至升结肠的情况。在小肠未端未排空,盲升结肠充盈较满意时摄片。
(十)在回盲部及升结肠充盈时,应注意是否充盈阑尾区有无局限性压痛,阑尾充盈,注意阑尾的充盈情况,有否分段,充盈缺损。

8、左腹部肠管外侧可疑斑片状软组织密度影,指的是上腹部还是下腹部,该怎么办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考虑是左下腹部可能性大。考虑是恶性肿瘤啊或者是淋巴结

9、软组织影是什么意思啊?在CT上是什么表现啊?

软组织影 :就是说 该区域影像指示的是软组织。
在CT上反映出来就是灰色的,比黑色(空气影)白,但比白色(骨头影)黑。

与胃泡内可疑软组织影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