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夫,请问我的病是什么病
有时候小腹略微疼痛。阴囊潮湿:向您这种情况应该问题不大的,最多与前列腺炎占点边,但大可不必担心的:您的病情已经了解,建议:点击此处参考我的文章《前列腺炎需按指南规范化治疗,北医三院前列腺炎患者爱心小贴士》您的病情已经了解,建议:点击此处参考我的文章《滥用抗生素治疗前列腺炎对患者有害无益-前列腺炎的治疗宜按正规的诊疗指南进行》您的病情已经了解,建议:点击此处参考我的文章《前列腺炎患者就医重要提示,北医三院前列腺炎就诊爱心小贴士》先看看我的相关文章,然后在交流吧,这样您收获可能大些。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男性病专科-唐文豪主治医师
2、哮喘有什么症状,它真的治不好吗?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世界公认的医学难题,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四大顽症之一。它是一种呼吸道的慢性炎症疾病,表现为发作性咳嗽、胸闷及呼吸困难,如果没有采取任何抗炎的措施,将会导致支气管阻塞或挛缩,甚至可能因呼吸困难而危及生命。人们对待哮喘也有很多误区,比如:哮喘不能运动,哮喘治不好……那么这些说法是真的吗,让我们通过了解哮喘,从而科学认识它。
哮喘有哪些表现呢?
哮喘主要症状是反复发作喘息、气急,伴或不伴胸闷或咳嗽,夜间及晨间多发,常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性刺激、化学性刺激及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还有几种容易被漏诊的哮喘也应该引起注意:
一是咳嗽变异性哮喘,咳嗽是唯一或主要症状,无喘息、气急等典型哮喘的症状;
二是胸闷变异性哮喘,胸闷是唯一或主要症状,无喘息、气急等典型哮喘的症状;
三是隐匿性哮喘,无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的表现,但长期存在气道反应性增高。
任何年龄都有可能患上哮喘,但儿童多于成人。成人哮喘无法治愈,但只要通过规范化的治疗和管理,可以得到完全控制;哮喘发病于14岁以内的,只要及早干预治疗,治愈率可达95%。
根据我国《儿童哮喘诊断治疗指南》来规范管理,绝大多数患儿是能缓解的,但家长不要以为等孩子长大就会自愈。在这个过程中,哮喘反复发作,炎症反复刺激,会使气道纤维组织增生、腺体增大、平滑肌肥厚,造成气道结构改变,肺功能下降,这种损害是永久性、不可逆的,会严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甚至因哮喘发作导致猝死。控制哮喘的“四早”原则
早发现:早发现才能掌握哮喘防治的主动权。哮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婴幼儿为多。有调查显示,0至14岁小儿哮喘中,85%在5岁前起病,3岁内起病者占75%,其中大多数在出生后1年内出现喘息症状。但这些哮喘或喘息性疾病常常被忽视,由于未得到合理治疗,反复发作甚至延续至成人。
早诊断:早诊断是早治疗的前提。若在早期哮喘阶段就确诊,可大大提高哮喘防治效果。因此不论年龄大小,凡能排除其他喘息性疾病,符合哮喘诊断标准的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早治疗:确诊哮喘后要早期治疗,特别是吸入激素治疗尤为重要。哮喘病程≤2年者,进行吸入激素治疗的疗效比哮喘病程≥2年的控制率明显提高。
早预防:哮喘的防治原则和其他疾病一样,防治结合,预防为主。能通过各种方法预防哮喘发作是最好不过的,如改善环境,改善过敏体质,积极防治呼吸道感染等。
如何预防哮喘发作?
第一,遵医嘱规律用药。
第二,预防病毒性感冒,减少诱因。
第三,注意保暖。疲劳、寒冷、压力过大等都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容易诱发哮喘发作。
第四,锻炼身体很重要。哮喘病人适合多晒太阳,通过跑步、游泳等运动,提高身体应答外界变化的能力,使病情趋于稳定。
哮喘患者做剧烈运动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剧烈的运动会导致呼吸急促,从而引起哮喘发作。哮喘患者如果想运动,可以选择游泳等较为有氧的运动,还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增强抵抗力。
3、郑家伟的人物简介
郑家伟,男,1964年5月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研究生,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博士(后)研究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获山东医科大学口腔颌面外科硕士学位,1995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6年7月考取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颌面外科邱蔚六院士的博士研究生,1999年7月毕业,获博士学位。毕业后留院工作,2001年12月晋升为教授,2007年2月-2008年11月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助理,2008年11月起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参与创办《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和《中国口腔颌面外科网》,成功使《上海口腔医学》被MEDLINE收录。长期从事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口腔颌面部血管瘤、脉管畸形的治疗与发病机制。自1986年以来,在《Int J Oral Maxillofac Surg, IJOMS》、《J Oral Maxillofac Surg, JOMS》、《Oral Oncol》、《Head Neck》、《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CM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等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及评述273篇,其中第一作者(141)和通讯作者(63)207篇,被SCI收录60篇,教学论文32篇。发表译文、文摘165篇,发表各种述评171篇。主编专著4部(英文1部),副主编专著1部,参编著作23部(英文2部)。荣获1998年度宝钢教育奖,1998年度上海联合利华(Unilever)一等奖,2002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2003年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2006年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2009年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项,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项。
临床擅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脉管畸形的诊断与治疗,致力于血管瘤与脉管畸形的基础研究,领衔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头颈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治疗指南》,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Head Neck》上。与秦中平教授一起,率先在国际上采用小剂量普萘洛尔治疗增殖期血管瘤,取得显著效果,获得国际同行认可。率先在国内采用干扰素治疗婴幼儿重症血管瘤,并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规范化治疗和指南推广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组织制定国内首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治疗指南》,开展颈动脉切除重建的实验研究,并将成果推广应用到临床。其英语水平出色,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大会发言或主持人。
4、脓毒症的专家观点
脓毒症的患者原发病、病因、病变程度、波及的脏器范围都可以不同,在疾病诊治过程中,注重落实脓毒症治疗指南、实施规范化治疗和强调个体化治疗同样重要。脓毒症发病率、死亡率高,要注重易患人群的感染预防,同时给予感染患者及时有效的早期治疗,防治进一步发展为脓毒症。
脓毒症的病理机制常常涉及全身多个系统,引起多器官功能损伤。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已经说明,单一的治疗方式不能去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在脓毒症的治疗中提倡早期集束化治疗,尽早有序地使用对脓毒症治疗的一些重要措施。
目前对脓毒症的治疗还没有根本性突破,原因在于脓毒症的发病根本机制仍未能阐明,目前针对脓毒症的治疗仍然更多集中于纠正脓毒症引起的病理生理后果上。脓毒症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在于感染导致释放的炎症介质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动员了全身多种细胞和多个脏器系统,构成了复杂的网络机制,这一系统具有级联放大、相互制约的特点,寻找在这个网络结构中的关键平衡点进行免疫调理可能会对脓毒症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脓毒症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疾病,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影响机体对炎症的反应性和脓毒症的转归。随着基因检测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这一领域的突破将为脓毒症的早期诊断、预后分析和基因治疗提供新的可能。
5、求德瑞微电脑治疗仪的治疗指南
我也一样
有个理疗手册的,不知厂家有没有
6、为什么清洁过度会长痘痘?
清洁过度会导致皮肤油水分泌不平衡,出现皮肤干燥,导致局部皮肤屏障出现问题。有些痤疮患者自我诊断,以为自己得了皮炎,擅自乱用药,还有些人则存在护肤品使用过度的现象。
清洁过度是痤疮患者护理皮肤时的常见误区之一。痤疮患者进行皮肤护理建议多咨询专业医生。很多人对自己的皮肤并没有合理的认识,导致要么清洁过度,要么清洁不够。
(6)姚阳软组织规范化治疗指南扩展资料:
睡不好或成痤疮“帮凶”:
据介绍,除了毛囊皮脂腺分泌旺盛引起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过度、痤疮丙酸杆菌引发炎症等病理性原因,重度痤疮还表现出一定的遗传性。
此外,不良饮食作息习惯等因素也可能诱发加重痤疮。该所曾在痤疮门诊发放一千多份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过半痤疮患者发病、复发或加重都存在晚上睡不好、睡太晚等作息表现。“美容觉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刘玉梅说。
日常护肤不要搞得太复杂,做好清洁、保湿、防晒“三部曲”即可,痤疮患者可以选择控油、保湿舒敏类医学护肤产品。此外还需注意饮食均衡、生活规律、早睡早起、放松心情、少吃甜食等。
由于糖类、乳制品可能加重痤疮,很多人便碰也不敢碰。对此,刘玉梅表示,痤疮的发生是综合性因素,即便将此类食物完全禁忌也未必一定会不发。
治疗方面,要根据中国痤疮治疗指南进行规范化治疗。轻度痤疮以外用药为主。重度痤疮需要口服和外用药物联合治疗,必要时配合物理治疗。对于顽固性难治或不能耐受系统药物治疗的病人可采用ALA-光动力治疗。
7、小时候脓毒血症,长大候会有吗
不好说,
脓毒症的患者原发病、病因、病变程度、波及的脏器范围都可以不同,在内疾病诊治过程中,注重容落实脓毒症治疗指南、实施规范化治疗和强调个体化治疗同样重要。脓毒症发病率、死亡率高,要注重易患人群的感染预防,同时给予感染患者及时有效的早期治疗,防治进一步发展为脓毒症。
脓毒症的病理机制常常涉及全身多个系统,引起多器官功能损伤。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已经说明,单一的治疗方式不能去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在脓毒症的治疗中提倡早期集束化治疗,尽早有序地使用对脓毒症治疗的一些重要措施。
8、哮喘病能治好吗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世界公认的医学难题,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四大顽症之一。它是一种呼吸道的慢性炎症疾病,表现为发作性咳嗽、胸闷及呼吸困难,如果没有采取任何抗炎的措施,将会导致支气管阻塞或挛缩,甚至可能因呼吸困难而危及生命。人们对待哮喘也有很多误区,比如:哮喘不能运动,哮喘治不好……那么这些说法是真的吗,让我们通过了解哮喘,从而科学认识它。
哮喘有哪些表现呢?
哮喘主要症状是反复发作喘息、气急,伴或不伴胸闷或咳嗽,夜间及晨间多发,常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性刺激、化学性刺激及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还有几种容易被漏诊的哮喘也应该引起注意:
一是咳嗽变异性哮喘,咳嗽是唯一或主要症状,无喘息、气急等典型哮喘的症状;
二是胸闷变异性哮喘,胸闷是唯一或主要症状,无喘息、气急等典型哮喘的症状;
三是隐匿性哮喘,无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的表现,但长期存在气道反应性增高。
任何年龄都有可能患上哮喘,但儿童多于成人。成人哮喘无法治愈,但只要通过规范化的治疗和管理,可以得到完全控制;哮喘发病于14岁以内的,只要及早干预治疗,治愈率可达95%。
根据我国《儿童哮喘诊断治疗指南》来规范管理,绝大多数患儿是能缓解的,但家长不要以为等孩子长大就会自愈。在这个过程中,哮喘反复发作,炎症反复刺激,会使气道纤维组织增生、腺体增大、平滑肌肥厚,造成气道结构改变,肺功能下降,这种损害是永久性、不可逆的,会严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甚至因哮喘发作导致猝死。控制哮喘的“四早”原则
早发现:早发现才能掌握哮喘防治的主动权。哮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婴幼儿为多。有调查显示,0至14岁小儿哮喘中,85%在5岁前起病,3岁内起病者占75%,其中大多数在出生后1年内出现喘息症状。但这些哮喘或喘息性疾病常常被忽视,由于未得到合理治疗,反复发作甚至延续至成人。
早诊断:早诊断是早治疗的前提。若在早期哮喘阶段就确诊,可大大提高哮喘防治效果。因此不论年龄大小,凡能排除其他喘息性疾病,符合哮喘诊断标准的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早治疗:确诊哮喘后要早期治疗,特别是吸入激素治疗尤为重要。哮喘病程≤2年者,进行吸入激素治疗的疗效比哮喘病程≥2年的控制率明显提高。
早预防:哮喘的防治原则和其他疾病一样,防治结合,预防为主。能通过各种方法预防哮喘发作是最好不过的,如改善环境,改善过敏体质,积极防治呼吸道感染等。
如何预防哮喘发作?
第一,遵医嘱规律用药。
第二,预防病毒性感冒,减少诱因。
第三,注意保暖。疲劳、寒冷、压力过大等都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容易诱发哮喘发作。
第四,锻炼身体很重要。哮喘病人适合多晒太阳,通过跑步、游泳等运动,提高身体应答外界变化的能力,使病情趋于稳定。
哮喘患者做剧烈运动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剧烈的运动会导致呼吸急促,从而引起哮喘发作。哮喘患者如果想运动,可以选择游泳等较为有氧的运动,还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增强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