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体有多少个软组织
这问题问的有点……又不是骨头谁还能数得清楚呀。主要是皮下筋膜还有韧带等等……常说的软组织戳伤损伤主要是指 外伤引起的非骨质实质的伤害的类似淤青,皮肤肿胀,压痛等症状,一般通过舒筋活络可以缓解
2、双侧颈部皮肤回声清晰,皮下软组织分布大致均匀
你好,检查结果有可能是存在淋巴结炎的缘故。另外注意是否慢性感染或皮下组织变性。应用中医活血药物或按摩方法。抗炎药物治疗观察
3、软组织是指什么?
软组织 (一)皮肤 较厚,移动性小,有较丰富的毛囊和度脂腺。 (二)浅筋膜 致密而厚,含有较多脂肪,有许多结缔组织纤维束与深筋膜相连。项区上部浅筋膜特别坚韧,腰区的浅筋膜含脂肪较多。 (三)皮神经 来自脊神经后支。 1.项区来自颈神经后支,其中较粗大的皮支有枕大神经和第3枕神经。枕大神经:是第2颈神经后支的分支,在斜方肌起点上项线下方浅出,伴枕动脉分支上行,分布至枕部皮肤。 第3抗神经:是第3颈神经后支的分支,穿斜方肌浅出,分布至项区上部皮肤。 2.胸背区和腰区来自胸、腰神经后支的分支。各支在棘突两侧浅出,上部分支几乎呈水平位向外侧行,下部分支斜向外下,分布至胸背区和腰区皮肤。第12胸神经后支的分 支可至臀区。第1~3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组成臂上度神经,行经腰区,穿胸腰筋膜浅出,越髂嵴分布至臀区上部。该神经在髂嵴上方浅出处比较集中,此部位在竖脊肌外侧缘内、外侧2cm范围内。当腰部急剧扭转时,上述部位神经易被拉伤,是导致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3.骶尾区来自骶、尾神经后支的分支,自髂后上棘至尾骨尖连线上的不同高度穿臀大肌起始部浅出,分布至骶尾区皮肤。其中第1~3骶神经后支的分支组成臀中皮神经。 (四)浅血管 项区的浅动脉主要来自枕动脉、颈浅动脉和肩胛背动脉等的分支。胸背区来自肋间后动脉、肩胛背动脉和胸背动脉等的分支。腰区来自腰动脉分支。骶尾部来自臀上、下动脉 等的分支。各动脉均有伴行静脉。
4、软组织损伤的症状
软组织损伤以肿胀、疼痛为主要表现。急性期,局部渗血、水肿,疼痛剧烈。晚期可能出现肌肉、肌腱的粘连、缺血性挛缩,关节周围炎,甚至引起关节僵直。
软组织损伤一般可以使用华氏古方贴处理,是目前最好的方法。平时注意护理,不要受凉,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
5、人体都有什么物质
主要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分为蛋白质、脂质、糖类、核酸;无机物为水和无机盐。
6、人身体里的软组织是指?
凡人体的皮肤、皮下浅深筋膜、肌肉、肌腱、腱鞘、韧带、关节囊、滑膜囊、椎间盘、周围神经血管等组织称为软组织。
7、软组织损伤吃什么食物有利于康复
软组织损伤的饮食护理
1.软组织损伤的饮食忌烟与烈酒,应少吃甜食、油腻与辛辣刺激性食品。
2、软组织损伤的饮食要多饮水,常饮些绿豆汤、银花茶、菊花茶,有清热解毒、清心消暑之功。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澡、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换衣被。
4、保持皮肤干燥清爽,汗腺通畅,是防止机体发生化脓性感染的有效措施。
5、尽量防止蚊子、昆虫等叮咬,避免玻璃、钉子割伤刺伤以及水火烫伤等,防止感染。
6、患有瘙痒性皮肤病者,一定要积极治疗,避免搔抓,不可任意挤压排脓,以免炎症扩散。
7、软组织损伤的保健早期即伤后24小时后48小时以内,冷敷非常重要,可控制出血和渗出,减轻肿胀、疼痛等症状。
8、中后期软组织损伤的保健可采用理疗、按摩、活血药物养生.骨活力治疗等,结合功能锻炼,促进淤血与渗出的吸收、组织修复。
软组织损伤可以分为这个扭伤类,挫伤类等,但是无论是哪一种的软组织损伤,人们对于饮食调理都是非常重视的,那么像这个软组织损伤吃什么好呢?
1、大枣白芷粥。
组成:大枣10枚,白芷10克,粳米200克。
用法:将大枣、白芷分别洗净,置锅中,加清水500毫升,加粳米,急火煮开5分钟,改文火煮30分钟,成粥,趁热分次饮用。
功效:补益中气,行气止痛。
主治:软组织损伤后期体虚者。
2、橘皮米粥。
组成:橘皮干10克,粳米50克。
用法:将橘皮干碾为细末,置锅中,加粳米,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开3分钟,改文火煮30分钟,成粥,趁热分次饮食。
功效:行气止痛。
主治:软组织损伤中期,伴有脾胃不适,纳差者。
3、桃仁冬瓜米粥。
组成:桃仁10克,冬瓜20克,粳米100克。
用法:桃仁捣烂如泥,用水研汁去渣,与冬瓜、粳米一同置锅中,加清水200毫升,急火煮开3分钟,改文火煮30分钟,成粥,趁热食用。
功效:行气消肿止痛。
主治:软组织损伤早期,肿痛明显者。
这三种粥口味上非常不错,又可以调理身体,对软组织损伤的病人来说绝对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软组织损伤的病人可以考虑。
8、身体多处软组织挫伤能构成轻伤吗?
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不构成轻伤。
9、人体中的氟
氟同时普遍分布在人体的各类组织中,虽然人体中总的氟含量并不高,正常成年人体内氟总量范围为2~3 g,平均氟含量仅为37~70mg/kg,但体内氟的90%以上都贮留在骨骼和牙齿等硬组织中,因此我国正常人的骨骼氟含量约为200~300mg/kg,最高可达800mg/kg以上,牙齿则达70~80mg/kg以上,而人体软组织的氟含量普遍在10mg/kg以下(表8-2),表8-2中数据均为干重情况下的数值,体液中的氟含量最低,其中血液氟含量仅为0.13~0.15mg/kg。
表8-2 人体软组织中的氟含量 单位:mg/kg
(据陈国阶等,1990)
由表8-2得出以下结论:
(1)氟在人体中的分布,既是分散的,又是集中的。这是因为一方面几乎人体的各个器官都含氟,另一方面绝大部分的氟分布于骨骼和牙齿中,其结果是硬组织(如骨骼和牙齿)是人体内氟平衡的调节器,当体内氟含量失调时,最先病变的器官往往是骨骼和牙齿。
(2)机体内的氟含量是动态变化的,机体各组成部分对环境中氟含量的变动敏感性不同,因此体内氟含量的数值只是一个瞬时值,只能反映个体在特定时间和地点氟在体内的存在状态,这也是很多学者所检测的体内氟含量数据差异大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机体各组织中的氟含量是环境与人体长期相互作用的条件下机体主动和被动调节的产物,是积累状态下的一种动态平衡量。也就是说,机体所吸收的氟的变化短期内几乎不能在骨骼和其他组织中有所反映。相反,体液中的氟含量尤其是血氟和尿氟的含量,波动性大,对环境中氟含量变化的敏感性较强,时间、地点以及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变化对其含量的影响直接、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