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拍个骶髂关节的CT,再做个MIR,看是否为骶髂关节炎。如果疼的厉害,需要手术融合治疗。另外査下风湿,类风湿一些指标及B27,排除强制性脊柱炎可能。
(张颖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洛阳正骨医院张颖 http://zhangyingdr.haodf.com/
2、做什么动作可调整骶髂错位
一仰卧单膝压腹法
(一)体位:仰卧,健侧下肢平伸,患侧下肢屈髋屈膝。双手置于腹部(以保护季肋部不被压伤)。
(二)手法:医者一手扶住膝盖,另一手握持踝部,令患者深吸气后屏气,医者趁势将膝部压向对侧季肋部方向,连续弹压3次。此时常可闻及腰骶部复位声响,术毕。
(三)适应征:骶髋关节半脱位之前脱位。
二俯卧足跟压臀法(屈膝跟—臀法)
(一)体位:患者俯卧,患侧屈膝,足跟接近臀部。
(二)手法:医者一手抵住患侧骶髂关节,一手握持踝部,将足跟压向臀部。在操作过程中,可握住踝部将髋关节同时内旋、下压或外旋、下压,此时常可闻及骶髂关节复位声或手下有滑动感。
(三)适应症:骶髂关节半脱位之后脱位。
三仰卧屈髋压膝法(分膝法)
(一)体位;仰卧,两膝分开,双足跟并齐,使鼻—脐一足跟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双手置于腹部,全身放松。
(二) 手法:令患者双目微闭,“意守丹田”,然后深吸气后再缓慢呼出,至呼气将尽
时,医者双手将分开的双膝用有弹性的巧力下压,此时常可闻及腰骶部复位之弹响声,术毕。
(三)适应症:此手法适用范围很广,主要包括:
1、骶髂关节半脱位,无论是前脱位还是后脱位,亦无论是单侧或双侧,均可复位。
2、腰骶关节错位。
3、髋关节半脱位。
4、假性下肢不等长。
(四)说明:
1、此法对腰—骶—盆—髋各部位关节错缝,偏移不正,骨盆扭转,倾斜及
由此而引起的“假性下肢不等长” (非下肢本身器质性缺陷造成的不等长)等病变均有确实可靠的复位效果,且多能一次成功。而且手法简练,只需1人操作。
2、人体犹如一座结构复杂的高层大厦,站立时“大厦”的基座便是骨盆。由于承受体重及运动负荷的需要,腰—髂—髋-—节结构复杂,肌肉韧带坚强,形成一个稳固的整体联动系统。尤其是骶髂关节处于这个系统的枢钮部位,其关节面吻合牢固,周围肌肉、韧带、关节囊坚韧,因此关节活动度很小(微动关节),一般情况下,若非较大外力是不能轻易造成移动、错位的;另一方面,一旦发生错位(半脱位多见),则引发一系列病理改变。向上则可影响脊柱,向下影响下肢,引起常见的腰一臀—腿—足疼痛。更有甚者还可引发一系列腹腔及盆腔内脏病变,如妇女分娩常因骨盆扩张,发生骶髂关节半脱位或耻骨联合分离症,除腰骶、耻骨部疼痛外,常可诱发月经不调、痛经、便秘、泌尿系感染等多种疾病。因此骶髂关节半脱位在腰腿痛及若干内脏病变的病理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其进行正确的矫正复位,对治疗上述疾病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此点在临床实践中往往未被人们引起足够的认识和重视。有时即使意识到了这点,也多缺乏确实有效的复位手段。本人总结倡用的这一方法实用、简便、高效,屡试屡验,兹不揣鄙陋,特向同仁“毛遂自荐”。
3、这一复位手法是建立在生物力学及经典力学杠杆原理的基础之上的,因而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其原理简述如下:
(1)基准线:首先使患者躺正体位,使鼻尖一脐部一双足跟三点处于—直线上。
(2)支点:患者上半身的体重为上部固定点,并拢的双足跟为下端的固定点(支点)。
(3)力点:双膝。
(4)杠杆:(连杆力臂)双膝→股骨→髋关节→骶髂关节→腰骶关节→腰脊柱,构成一个双侧对称的力学传导链(杠杆传动链)。
(5)作用机制:当医者将患者双膝同时下压时,作用力将沿上述杠杆系统均匀地向两侧向心性地逐段逐节传导,使沿途各个偏歪、错位之关节(包括易动关节及微动关节)依次获得复位矫正。这一过程犹如火车开动前常需先向后作瞬间“倒退撞击”一样,使联接各个车箱之间的、原来处于松动状态的“天佑钩” (詹天佑发明),立即相互紧密咬合复位。此法是经典杠杆力学与现代骨科生物力学相结合,传统正骨手法与现代整脊手法相结合的产物。其方法简便,用力轻巧,具有“四两拨千斤”之妙。
4、部分患者因肌肉韧带痉挛或挛缩等原因,某些关节紧张度较大,活动度较小,在施行这一手法时,常可因髋部、大腿两侧或腹股沟部的肌肉韧带受到牵拉而感到一过性疼痛。此时医者应立即将患者双腿迅速屈髋屈膝悬抱于腹部片刻,疼痛即可缓解。必要时术毕再以放松手法适当按摩髋部、两大腿外侧及腹股沟部肌肉,缓解其痉挛。
5、此法应在患者闭目,注意力集中于腹部双手及深呼气时,瞬间完成,如此,患者虽有可能有一过性疼痛,但却很安全。反之如果患者精神紧张,注意力集中于医者双手上,则全身及肌肉处于紧张防卫收缩状态,此时用力压膝强行复位,极有可能造成损伤,故不可取。
6、此法对老年人,骨质疏松者宜慎重使用(确有必要时,可施以轻缓手法,多次进行,而不必强求一次一步到位),或改用他法。施术时尤其忌用暴力。
7、凡感染、结核、肿瘤、骨折、股骨头坏死、严重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禁忌用此法复位。
8、必要时可先在腰骶部、臀部或腹股沟部相应病变处先行针刀松解,然后再施以复位手法,效果会更好,痛苦也会明显减轻。
3、我腰疼一年多,查hla~b27阳性,骶髂关节无异常,腿部肌肉易痉挛,骨响,请问是强直性脊柱炎么?,
问题分析:
腰疼这种情况建议你可以针灸理疗一下,效果不错。针灸、按摩、刮痧、拔罐,刺激穴位,促进血液循环, 效果 不错。
意见建议:
平 时注意活动局部,不要长时间弯腰 或站立,注意保暖。
4、骶髂关节炎怎样做锻炼应注意什么?
您好!一般骶髂关节炎是强直的早期炎症,因此患者应当早发现,并积极的进行治疗。活动锻炼重在活动全身大小关节,贵在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锻炼时动作宜缓慢轻柔,一张一弛,极限伸展。 坚持活动锻炼与药物治疗同等重要。在控制关节疼痛的同时,应及时谨慎而循序渐进地行关节活动。急性期让受累关节轻柔地被动活动,以刚出现疼痛为度,每天1~2次,不运动时关节置于功能位,急性期和亚急性期,坚持脊柱四肢的伸展运动,渐增加次数、持续时间及频率。
游泳是最好的运动,用多种方式游,要避免高强度剧烈运动,如摔跤等。运动时,应穿有缓冲作用鞋垫的训练鞋,有髋关节病变者,要坚持功能锻炼,减少致残。应积极进行常规体疗,根据病人的病情制定一套适合的体疗操。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祝早日康复!
5、骶髂关节紊乱压迫坐骨神经引起的!
如果后突的.就敲进去.4指垫着.如内果陷.人比较瘦.就可以用手拉出来.喀嚓一响.马上舒服.人胖就拔火罐.此关节复正效果很好
骶髂关节错位临床上十分常见,分急性与慢性两种,女多于男,青年时期多见,可单独发病,也可因其它伤病而并发。过去因人们对其发病认识不足,诊断和治疗中常常被忽略,或误诊,或漏诊,以致患者长期遗留腰骶部疼痛或下肢痛麻等,有的女性患者表现为长期顽固的月经不调、痛经等久治不愈,严重影响了患者工作及生活。我们运用针刀配合手法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骶髂关节错位患者110例,男19例,女91例;年龄18~48岁,平均3.2岁;病程2天~20年,前错位45例,后错位65例;双侧腰骶部疼痛78例,单侧32例,伴臀部疼痛101例,伴下肢放射痛92例,伴腹股沟及下肢内收肌疼痛53例,伴月经不调、痛经17例。将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年龄、症状、体征均相似,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均经骨盆及腰椎平片检查,排除致密性骨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关节结核、肿瘤等其他骶髂关节骨质破坏性病变及腰椎间盘突出症。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1)针刀疗法:局部压痛点皮肤常规消毒,针刀平行于人体纵轴方向进针,达骨面后行松解、剥离,治疗完毕后,针眼贴创可贴。急性发病者,一般1次可愈,慢性反复发作者,一般5天1次,3次为一疗程。(2)手法治疗:手法复位前应首先明确髂骨旋转方向①前错位者,采用单髋过屈复位法:患者仰卧床沿,两下肢伸直,助手按压健侧下肢膝关节,医者一手握患者患侧踝部及小腿近端,另一手按患侧膝部,先屈曲患侧髋、膝关节,内收、外展5~7次,再往健侧过屈髋、膝关节,趁患者不备用力下压,此时常可闻及关节复位响声。②后错位者,采用单髋过伸复位法:患者俯卧床沿,医者站立于患者患侧,一手托患肢膝上部,另一手掌根按压患侧的骶髂关节,医者尽可能上提、过伸患肢,一手同时用力按压患侧骶髂关节,两手成相反方向搬按,此时可闻及关节复位响声。此种方法可请助手一并完成 〔1〕 。③仰卧屈髋分膝法:患者仰卧,两膝分开,双足跟并齐,使鼻、脐、足跟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双手置于腹部、双目微闭、全身放松,深吸气后缓慢呼出,至呼气将尽时,医者将双膝下压,此时可闻及腰骶部复位的弹响声。此种手法适用于前错位及后错位。手法治疗,急性发病者,一般1次可愈,慢性反复发作者,一般2天1次,5次为一疗程。针刀及手法治疗完毕后,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1.2.2 对照组 电脑中频多功能治疗仪:腰骶部、臀部、腹股沟及下肢疼痛部位并置法,耐受量,每次20min,每日1次,共治疗20次。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腰腿痛症状消失,腰部活动正常,恢复工作;显效:腰腿痛症状明显减轻,腰部活动基本正常,恢复轻工作;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轻度受限,能恢复部分工作;无效:症状、体征及功能障碍无变化。
2.2 治疗结果 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从表中可见,两组疗效比较,χ 2 =9.15,P<0.05,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人体犹如一座“大厦”,“大厦”的基础就是骨盆。由于承受体重及运动负荷的需要,腰、骶、髂、髋、耻诸关节结构复杂,周围肌肉韧带坚强,形成一个稳固的联动系统。骶髂关节处于这个系统的枢纽部位,其关节面吻合牢固,周围韧带、肌肉、关节囊坚韧,关节活动度小,一般情况下,不易造成移动、错位。但当骶髂关节损伤或慢性劳损,关节周围韧带松弛,在暴力及不协调外力作用下,可导致关节错位 〔1〕 。而一旦发生错位,造成骨盆扭转、倾斜,使盆腔脏器及所支配的神经、血管受到压迫与牵拉,腰椎小关节紊乱,引发一系列病理改变,久而久之,造成关节周围韧带、肌肉挛缩、变性及粘连,引起腰骶及下肢疼痛,腰部活动受限,女性患者甚至引起月经不调、痛经等症。针刀疗法针对这一病理变化,松解腰骶部关节周围紧张的肌肉、韧带,切开肥厚、粘连的关节囊,减轻神经、血管的卡压,使疼痛缓解。配合上述手法,使双膝、股骨、髋关节、骶髂关节、腰骶关节、腰脊柱关节各个偏歪、错位的关节依次获得复位矫正。电脑中频能降低局部组织的兴奋性,使痛阈增高,改善淋巴、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起到镇痛作用,但远期疗效较差
6、有双侧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影响臀肌挛缩手术吗
应该有这种手术的,上百度知道查一下先了解一下呗,再去找正规医院做呗
7、骶髂关节的特点
一、关节疼痛
关节疼痛是骶髂关节痛的主要症状之一,也是导致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特点为隐匿发作、持续钝痛,多发生于活动之后,休息可以缓解。随着骶髂关节痛病情的进展,骶髂关节活动会因疼痛而受限,甚至休息时也可发生关节痛。
二、关节僵硬
骶髂关节痛还会有关节僵硬的症状,但骶髂关节僵硬持续时间比较短暂,一般不超过30分钟,活动后可逐渐缓解。比如:亲们早晨起床或久坐后,起立时会出现骶髂关节僵硬,经由活动后关节僵硬减轻或消失。
三、功能障碍
骶髂关节痛还会出现关节挛缩、功能紊乱、负重时关节痛加重等症状。由于骶髂关节表面吻合性差、肌肉痉挛和收缩、关节囊收缩以及骨刺等引起机械性闭锁,可发生功能障碍。
可每天坚持摄取天然锯峰齿鲛软骨粉(百傲鲨鲨鱼软骨粉),可修复骶髂关节软骨,帮助远离骶髂关节痛!
8、骶髂关节在人体哪个不部位,请详细说明
骶髂关节扭伤后突感伤侧骶髂部剧烈疼痛,动转不灵,面色苍白甚而休克,同侧下肢不敢负重,躯干向前及病侧倾斜,约20%~60%的患者合并同侧下肢放射痛,多在臀部、大腿后部(股后侧皮神经)坐骨神经分布区和大腿根部前内侧,引起放射痛的原因有:
1.骶髂关节附近的韧带、肌肉或其他软组织受第4、5腰神经、骶神经支配,当骶髂关节扭伤时可引起这些神经的反射性神经疼。
2.坐骨神经或股后侧皮神经束紧贴骶髂关节和梨状肌的前侧,当骶髂关节周围的韧带因扭伤出血,肿胀或梨状肌痉挛时可直接刺激神经束引起放射痛。
3.骶髂关节扭伤时合并腰骶关节扭伤也可刺激神经根引起坐骨神经痛。
当检查时可发现:立体姿势,站立时躯干向健侧倾斜,以健肢负重,患腰足尖着地,手扶患髋以减少活动及疼痛。坐位姿势、坐位时以健则坐骨结节负重,双手支登以减轻负重。上床姿势,患者先坐于床旁,然后以双手扶住患肢以防止患侧骶髂关节疼痛。骨盆分离试验阳性,内收肌紧张。骶髂旋转试验阳性。直腿抬高受限。髂后上棘较对侧升高或降低。压痛在髂后上棘。
9、我得的是骶髂关节炎还是强直性脊柱炎?求助!很急!
从你的检查结果上看你应该是骶髂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年龄要更年轻,而且主要累及中柱骨,HLA-B27多为阳性。
但从你“叙述”的临床症状上看你又不单纯是骶髂关节炎的症状,我是怀疑你可能有其他自身免疫系统的疾病,建议你查抗核抗体等,如果确实都没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找一个好一点的中医去系统调理一下,尽量不要在不能明确诊断的情况下乱吃药,这样只会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