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治疗嗜酸性肉芽肿
治疗措施 本病的治疗原则是去除过敏原,抑制变态反应。一、积极寻找并排除致敏的食物 应立即停止食入导致胃肠过敏的食物或药物。没有食物和药物过敏史者,可采取序贯法逐个排除可能引起致敏的食物,诸如牛奶、蛋类、海虾、肉类以及敏感的药物。对以粘膜病变为主者排除有关致敏食物或药物后,腹痛和腹泻迅速改善。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使病情缓解,多数患者用药后1~2周内症状改善,复发时用药仍有效。适用于弥漫型、手术后复发和腹水为主的患者。急性期可给强的松30~40mg,每日1次,应用2周,见效后逐渐减量,维持剂量为每日5~10mg,维持2~4周。嗜酸性肉芽肿用药时间可适当延长。如果激素疗效不显著者,可加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每日50~150mg,服药期间应注意血象变化。 三、色甘酸二钠 色甘酸二钠(Dinatrii Cromoglycas)系肥大细胞膜稳定期,可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其脱颗粒反应,防止组织胺、慢反应物质和缓激肽等介质的释放从而发挥其抗过敏作用。临床上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产生了较严重的副作用者可改用本品治疗。用法:40~60mg,每日3次,疗程6周至5个月不等。 四、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并不能切除受浸润的部位,况且粘膜水肿给胃肠吻合造成困难,术后易于复发。因之,自从糖皮质激素使用后,嗜酸性胃肠炎已不需要手术治疗。 嗜酸性肉芽肿出现胃肠梗阻、内科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根据情况,术后可应用小剂量强的松,每日2.5或5mg口服,维持一段时间。 预后 本病虽可反复发作,但绝大部分预后良好,仅有个别患者预后较差。
2、嗜酸性肉芽肿
印象中我在上学前班之前痊愈的。当时是在脊椎里,现在22岁,一切正常。当时是药物治疗康复的。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3、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中医有什么有效疗法吗?
呼吸方面的疾病对于很多人来说是痛苦的,而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最主要的表现特征就是哮喘,这也是发病的初期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除了哮喘以外,肺部开始受到威胁,接下来就是全身性的症状,会有持续的发热,消瘦以及关节疼痛等等。所以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比较严重的疾病,要坚持治疗。
一、积极寻找并排除致敏的食物 应立即停止食入导致胃肠过敏的食物或药物。没有食物和药物过敏史者,可采取序贯法逐个排除可能引起致敏的食物,诸如牛奶、蛋类、海虾、肉类以及敏感的药物。对以粘膜病变为主者排除有关致敏食物或药物后,腹痛和腹泻迅速改善。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使病情缓解,多数患者用药后1~2周内症状改善,复发时用药仍有效。适用于弥漫型、手术后复发和腹水为主的患者。急性期可给强的松30~40mg,每日1次,应用2周,见效后逐渐减量,维持剂量为每日5~10mg,维持2~4周。嗜酸性肉芽肿用药时间可适当延长。如果激素疗效不显著者,可加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每日50~150mg,服药期间应注意血象变化。
三、色酸二钠 色甘酸二钠(Dinatrii Cromoglycas)系肥大细胞膜稳定期,可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其脱颗粒反应,防止组织胺、慢反应物质和缓激肽等介质的释放从而发挥其抗过敏作用。临床上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产生了较严重的副作用者可改用本品治疗。用法:40~60mg,每日3次,疗程6周至5个月不等。 四、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并不能切除受浸润的部位,况且粘膜水肿给胃肠吻合造成困难,术后易于复发。因之,自从糖皮质激素使用后,嗜酸性胃肠炎已不需要手术治疗。 嗜酸性肉芽肿出现胃肠梗阻、内科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根据情况,术后可应用小剂量强的松,每日2.5或5mg口服,维持一段时间。 预后 本病虽可反复发作,但绝大部分预后良好,仅有个别患者预后较差。
4、请帮帮我儿子【嗜酸性肉芽肿】
家长您好!建议您来上海新华医院小儿神经外科就诊,您可以咨询马杰主任或金惠明主任。谢谢。
(新华医院赵阳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5、眼眶嗜酸性肉芽肿的症状是怎么样的?眼眶嗜酸性肉芽肿症状有哪些
孤立的骨病变多见于颅骨,依次为骨盆、脊柱、肋骨和四肢长骨。嗜酸性肉芽肿也可以是多灶性的。颅骨的额骨和顶骨是常见的病变区,当眶骨受累时外颞上眶缘是最普遍的部位(图1),偶尔眶骨和颅骨广泛受累。病变区肿胀,有压痛或疼痛,骨肿胀,骨右眼眶颞上方肿块状新生物,上睑肿胀、下垂。眼球前突、向下移位。病变发生在骨的板障层,突破眶骨膜,引起上睑外侧软组织炎症和泪腺发炎,故临床类似于眼眶的皮样囊肿和泪腺炎的表现。极个别病变可累及角膜、巩膜和葡萄膜。患者常为儿童,在颞上外眶缘处扪及肿块,有压痛,就应想到嗜酸性肉芽肿的可能性。X线照片显示不规则、锯齿状的溶骨区,无硬化边界。CT检查除发现溶骨性缺损外,还发现外上方软组织密度增加,局部高起。对这样的病变应做活体组织检查,发现大量的组织细胞增生,电子显微镜见细胞质内有Langerhans颗粒,对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诊断嗜酸性肉芽肿。
6、嗜酸性细胞肉芽肿是否严重
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以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细胞增生、浸润为主要病理特点,以淋巴结肿大,软组织肉芽肿形成为主要临床表现,病因不明.
目前病因尚不清楚,有人认为是变态反应性疾病,因为患者血清IgE增高,增生之淋巴滤泡内有 IgE沉积。受累组织中有肥大细胞和血液中有抗白色念珠菌抗体,白色念珠菌可能是致病源。本病可合并肾病综合征及支气管哮喘,因此也有学者认为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炎性反应性疾病.
疾病危害免疫性疾病,可累积肾脏,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少数伴有支气管哮喘。祝好
-----------------石家庄智魁
7、嗜酸性肉芽肿是良性还是恶性?
嗜酸性肉芽肿(EG)是一种孤立性的组织细胞的非肿瘤性质的异常分化。嗜酸性肉芽肿是郎罕氏细胞增多症的一种表现,以前称为组织细胞增多症X。嗜酸性肉芽肿多发生于5-10岁的儿童,侵犯部位为骨骼和肺。这占郎罕氏细胞增多症病例的60-80%。嗜酸性肉芽肿可见于颅骨,下颔骨、脊柱和长管骨。男女发生率比2:1。Letterer-Siwe病是暴发性的全身系统性的郎罕氏细胞增多症,常见于3岁以下的儿童、迅速致命。占所有郎罕氏细胞增多症的10%。Hand-Schuller-Christian病(HSC)是一种慢性扩散性的郎罕氏细胞增多症形式,多见于老年患者。HSC三联征是指尿崩症,突眼症和颅骨病损。嗜酸性肉芽肿可以转变成上述全身系统疾病。
8、你好,我妹妹最近确诊患了嗜酸性肉芽肿,15号已动过手术,但是大家还是很紧张,所以想多了解一点这种病
你好!脚踝部嗜酸性肉芽肿,多为良性病变,手术治疗效果最好。术后按照医生要求进行踝关节锻炼,促使踝关节功能尽快恢复,防止跛行。少数人可能复发,定期复查。
9、各位医生专家 你们好! 我哥的5岁儿子腿部患有《嗜酸性肉芽肿》走了几家医院都说不好治 治不了 紧急求助
你好,你说的孩子这种疾病在孩子时期也是比较少见的疾病,一般情况下是早期治疗的话,还是可以治好的。
10、骨嗜酸性肉芽肿 是什么病呀请好心人帮帮我呀?!!
嗜酸性细胞肉芽肿是一种病因不明、往往发生于外伤后的全身性骨病。好发于儿童和20岁左右的青年,男性较女性多见。除指骨和趾骨外全身各扁平骨均可发病。颅骨为好发部位,病变多为单发,约占70 ̄85%。病理在镜下可见多种细胞成份,包括淋巴细胞、网状细胞、嗜酸性细胞、多核细胞、纤维母细胞、浆细胞等。其发展分四个阶段:(1)增殖期;(2)肉芽期;(3)黄色肿块期;(4)纤维化期。起病初时常有低热、局部肿胀疼痛。本病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加用放疗。单发者预后较佳。 [症状体症] 1.发病初期常有低热、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2.外伤后或突然出现头部疼痛性肿块,病变可为单发或多发。3.累及肋骨、股骨和骨盆等骨骼而出现胸痛、骨盆疼痛和病理性骨折。 [诊断依据] 1.常见于青少年,可有外伤史,头部局限性肿块,轻微疼痛,生长缓慢,常位于顶骨、枕骨及颞骨。2.起病初期可出现低热、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3.查血象白细胞增多和嗜酸性细胞增多,血沈加快。4.头颅X线片显示局部颅骨缺损,呈园形或椭园形,边界整齐清楚,无硬化,身体其他部位扁平骨也可能有类似病变。5.病理活检确诊。 [治疗原则] 1.手术切除肿块,颅骨缺损范围大者,可同期行颅骨修补术。2.范围大,多发者,行放射治疗。 [疗效评价] 1.治愈:肿块消失,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颅内压正常。2.好转:肿块缩小,症状缓解或稳定。3.未愈:肿块增大或未变,颅内压增高,症状加重。 [专家提示] 本病为颅骨肉芽肿性病变,表现为颅骨破坏,取代之为软性肿块,部分病人发生于外伤后。因其起病初期症状轻,往往被部分病人忽略,如出现头部轻微痛性肿块,尤其伴有其他部位骨骼症状者,应及时找有关专科医师就诊。确诊需病理活检。目前尚无一种药物对本病有特效。治疗主要采取手术切除肿块,术后加用放疗,也可单独用放疗。单发者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