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穿刺活检是什么意思
简介 骨与软组织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命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且发病年龄逐渐下降,早期发现、正确的诊断、及时治疗对预后有重要的影响。随着检查手段及方法的不断提高,使诊断的正确率逐渐提高,但仍有很大一部分肿瘤不具备典型的影像学特点,诊断困难。正确的诊断需要临床、影像及病理三结合。其中,病理诊断对治疗方案的选择起着关键作用。穿刺活检是获取病理诊断的主要途径。 编辑本段取材 因为恶性肿瘤的保肢治疗已成为主要趋势,这就要求活检时对取材途径、方法有更严格的要求。不正确的活检, 往往因取材时造成肿瘤对局部重要结构如血管、神经束的污染,使肿瘤无法彻底切除而导致保肢治疗失败。因此穿刺活检前,应对肿瘤的性质、分期及治疗有充分的了解,进行充分的术前计划, 并确保取材的针道位于手术切口上,以便能在手术时完整切除。所以大量文献均强调穿刺活检应由经验丰富的专科医师操作,且最好由主刀医生亲自进行活检操作,以提高穿刺活检准确率,减少并发症。 编辑本段重要原则 穿刺活检因其操作简便,并发症低,准确率高,已成为骨与软组织肿瘤获取组织病理诊断的主要方法。因此,进行活检前我们建议应遵循以下重要原则: 1. 活检前应象制定手术方案一样高度重视,周密计划。因为这是肿瘤治疗的开始,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不正确的活检会给患者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2. 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像常规手术一样进行皮肤准备,止血缝合。 3. 确保活检不影响以后手术方案的制定,活检污染区应能被完整切除。 4. 确保有足够的有代表性的组织标本供病理医生诊断,如病理医生不能明确诊断,应及时提供详细的临床及影像检查资料。 5. 如果医生或医院不具备诊治肿瘤的条件,应在活检前将肿瘤患者转到具备诊断及治疗肿瘤的医生或医院那里接受正规的治疗。
2、穿刺针型号中G是什么意思
G为伯明翰BWG线规规格。“G”越大反而越细
穿刺针的规格是:27G
其针管外径为:0.40mm,灰色;
26G
0.45mm,咖啡色;
25G
0.50mm,橙色;
24G
0.55mm,紫色;
23G
0.60mm,深蓝色;
22G
0.70mm,黑色;
21G
0.80mm,深绿色;
20G
0.90mm,黄色;
19G
1.00mm,乳白色;
18G
1.20mm,粉红色;
17G
1.40mm,紫红色;
16G
1.60mm,白色。
3、什么病需要做活检穿刺针
一般良恶性肿瘤要想区分,或者确诊造成病变的内情况,会穿刺取活检
4、活检的活检分类
1、 按采样方式分类:开放式活检(手术)、内窥镜活检(活检钳)、经皮穿刺活检(活检针);
2、 按采样部位分类:软组织穿刺活检、骨组织穿刺活检;
3、 按检查样本分类:细胞学活检、组织学活检。
5、活检是什么
活体组织检查(biopsy)简称“活检”,亦称外科病理学检查,简称“外检”;是指应诊断、治疗的需要,从患者体内切取、钳取或穿刺等取出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的技术。这是诊断病理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对绝大多数送检病例都能做出明确的组织病理学诊断,被作为临床的最后诊断。
活检的目的
(1)协助临床对病变作出诊断或为疾病诊断提供线索。
(2)了解病变性质、发展趋势,判断疾病的预后。
(3)验证及观察药物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4)参与临床科研,发现新的疾病或新的类型,为临床科研提供病理组织学依据。
活检的应用范围
(1)手术摘除的器官、组织,如阑尾、甲状腺、胆囊、淋巴结等。
(2)穿刺抽取组织,如肝、肾、淋巴结的穿刺组织。
(3)自病变部位切取的小块组织,包括用纤维胃镜、纤维支气管镜等内镜钳取的病变组织。
活检的种类
1、 按采样方式分类:开放式活检(手术)、内窥镜活检(活检钳)、经皮穿刺活检(活检针);
2、 按采样部位分类:软组织穿刺活检、骨组织穿刺活检;
3、 按检查样本分类:细胞学活检、组织学活检。
6、针吸活检是什么
是外科穿刺活检的一种常见手法,B超下探针穿刺,出血很少 --
7、求问骨科穿刺针活检针的厂家
北京安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8、穿刺针属于几类医疗器械
目的对几种Tuohy硬膜外针(EN)针尖进行测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个不同厂家的51根18GEN经计算机处理后在打印的图像上测量(1)EN中轴线L与针斜口背面交点A至针尖P的距离PA。(2)P至L的垂直距PB。(3)针斜口最长径线PC与PA的夹角 β。体外观察25G笔尖式腰麻针(SN)从EN斜口穿出的难易程度并测量SN的穿出部分与EN的夹角α。结果(1)PA、PB、β 和α在各种EN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或P0.01)。 (2)SN穿出各种EN时难易不一(P0.01)。(3)不同难易程度之间PA、PB、β和α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不同厂家生产的EN针尖形态有差
9、活检穿刺是什么
就是你的某个器官上面长了个包块,用针穿刺,取一点异常的组织,放在显微镜下看,明确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