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骶关节在哪个部位?
骶髂关节扭伤后突感伤侧骶髂部剧烈疼痛,动转不灵,面色苍白甚而休克,同侧下肢不敢负重,躯干向前及病侧倾斜,约20%~60%的患者合并同侧下肢放射痛,多在臀部、大腿后部(股后侧皮神经)坐骨神经分布区和大腿根部前内侧,引起放射痛的原因有:1.骶髂关节附近的韧带、肌肉或其他软组织受第4、5腰神经、骶神经支配,当骶髂关节扭伤时可引起这些神经的反射性神经疼。2.坐骨神经或股后侧皮神经束紧贴骶髂关节和梨状肌的前侧,当骶髂关节周围的韧带因扭伤出血,肿胀或梨状肌痉挛时可直接刺激神经束引起放射痛。3.骶髂关节扭伤时合并腰骶关节扭伤也可刺激神经根引起坐骨神经痛。当检查时可发现:立体姿势,站立时躯干向健侧倾斜,以健肢负重,患腰足尖着地,手扶患髋以减少活动及疼痛。坐位姿势、坐位时以健则坐骨结节负重,双手支登以减轻负重。上床姿势,患者先坐于床旁,然后以双手扶住患肢以防止患侧骶髂关节疼痛。骨盆分离试验阳性,内收肌紧张。骶髂旋转试验阳性。直腿抬高受限。髂后上棘较对侧升高或降低。压痛在髂后上棘。
2、骶髂关节在人体哪个不部位,请详细说明
骶髂关节扭伤后突感伤侧骶髂部剧烈疼痛,动转不灵,面色苍白甚而休克,同侧下肢不敢负重,躯干向前及病侧倾斜,约20%~60%的患者合并同侧下肢放射痛,多在臀部、大腿后部(股后侧皮神经)坐骨神经分布区和大腿根部前内侧,引起放射痛的原因有:
1.骶髂关节附近的韧带、肌肉或其他软组织受第4、5腰神经、骶神经支配,当骶髂关节扭伤时可引起这些神经的反射性神经疼。
2.坐骨神经或股后侧皮神经束紧贴骶髂关节和梨状肌的前侧,当骶髂关节周围的韧带因扭伤出血,肿胀或梨状肌痉挛时可直接刺激神经束引起放射痛。
3.骶髂关节扭伤时合并腰骶关节扭伤也可刺激神经根引起坐骨神经痛。
当检查时可发现:立体姿势,站立时躯干向健侧倾斜,以健肢负重,患腰足尖着地,手扶患髋以减少活动及疼痛。坐位姿势、坐位时以健则坐骨结节负重,双手支登以减轻负重。上床姿势,患者先坐于床旁,然后以双手扶住患肢以防止患侧骶髂关节疼痛。骨盆分离试验阳性,内收肌紧张。骶髂旋转试验阳性。直腿抬高受限。髂后上棘较对侧升高或降低。压痛在髂后上棘。
3、软组织是指什么?
软组织 (一)皮肤 较厚,移动性小,有较丰富的毛囊和度脂腺。 (二)浅筋膜 致密而厚,含有较多脂肪,有许多结缔组织纤维束与深筋膜相连。项区上部浅筋膜特别坚韧,腰区的浅筋膜含脂肪较多。 (三)皮神经 来自脊神经后支。 1.项区来自颈神经后支,其中较粗大的皮支有枕大神经和第3枕神经。枕大神经:是第2颈神经后支的分支,在斜方肌起点上项线下方浅出,伴枕动脉分支上行,分布至枕部皮肤。 第3抗神经:是第3颈神经后支的分支,穿斜方肌浅出,分布至项区上部皮肤。 2.胸背区和腰区来自胸、腰神经后支的分支。各支在棘突两侧浅出,上部分支几乎呈水平位向外侧行,下部分支斜向外下,分布至胸背区和腰区皮肤。第12胸神经后支的分 支可至臀区。第1~3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组成臂上度神经,行经腰区,穿胸腰筋膜浅出,越髂嵴分布至臀区上部。该神经在髂嵴上方浅出处比较集中,此部位在竖脊肌外侧缘内、外侧2cm范围内。当腰部急剧扭转时,上述部位神经易被拉伤,是导致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3.骶尾区来自骶、尾神经后支的分支,自髂后上棘至尾骨尖连线上的不同高度穿臀大肌起始部浅出,分布至骶尾区皮肤。其中第1~3骶神经后支的分支组成臀中皮神经。 (四)浅血管 项区的浅动脉主要来自枕动脉、颈浅动脉和肩胛背动脉等的分支。胸背区来自肋间后动脉、肩胛背动脉和胸背动脉等的分支。腰区来自腰动脉分支。骶尾部来自臀上、下动脉 等的分支。各动脉均有伴行静脉。
4、骶骨前与直肠间软组织密度肿块
您好,您的盆腔占位性病变位于骶骨前方,呈边缘清晰的软组织密度,并且边界比较清晰,这种表现往往提示病变为良性占位,由于已经出现肠管及膀胱的受压,所以现在首选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病变的边缘清晰,也提示手术容易将其完整的切除。术后咱们可以根据病理结果来决定是否需要后续治疗。
5、什么是软组织
(一)皮肤 较厚,移动性小,有较丰富的毛囊和度脂腺。 (二)浅筋膜 致密而厚,含有较多脂肪,有许多结缔组织纤维束与深筋膜相连。项区上部浅筋膜特别坚韧,腰区的浅筋膜含脂肪较多。 (三)皮神经 来自脊神经后支。 1.项区来自颈神经后支,其中较粗大的皮支有枕大神经和第3枕神经。枕大神经:是第2颈神经后支的分支,在斜方肌起点上项线下方浅出,伴枕动脉分支上行,分布至枕部皮肤。 第3枕神经:是第3颈神经后支的分支,穿斜方肌浅出,分布至项区上部皮肤。 2.胸背区和腰区来自胸、腰神经后支的分支。各支在棘突两侧浅出,上部分支几乎呈水平位向外侧行,下部分支斜向外下,分布至胸背区和腰区皮肤。第12胸神经后支的分 支可至臀区。第1~3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组成臂上度神经,行经腰区,穿胸腰筋膜浅出,越髂嵴分布至臀区上部。该神经在髂嵴上方浅出处比较集中,此部位在竖脊肌外侧缘内、外侧2cm范围内。当腰部急剧扭转时,上述部位神经易被拉伤,是导致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3.骶尾区来自骶、尾神经后支的分支,自髂后上棘至尾骨尖连线上的不同高度穿臀大肌起始部浅出,分布至骶尾区皮肤。其中第1~3骶神经后支的分支组成臀中皮神经。 (四)浅血管 项区的浅动脉主要来自枕动脉、颈浅动脉和肩胛背动脉等的分支。胸背区来自肋间后动脉、肩胛背动脉和胸背动脉等的分支。腰区来自腰动脉分支。骶尾部来自臀上、下动脉 等的分支。各动脉均有伴行静脉。
6、骶骨前面和后面两个大包块【怀疑是骨与软组织肿瘤】
从现有的影像学资料来看,患者为骨盆的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大。当然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并行病理活检证实。辽宁省各个医院对于骨盆肿瘤的治疗经验可能不多,如有可能,我建议你来北京治疗
点击这里查看我的门诊时间
(北大人民医院唐顺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7、腰骶部是在哪个位置?
腰骶部是指臀部上缘水平面的脊椎及以下的所有脊椎骨,包括五块腰椎、一块骶骨和尾骨,是脊柱正中,皮带下部位。
腰骶部疼痛多指第4、5腰椎和第一骶椎疼痛。
腰骶部表现有下列特点:
1、腰骶部的位置
腰骶部正常位于活动度较大的腰椎与甚少活动的骨盆交接处,同时又位于腰椎生理前凸与腰椎生理后凸的交接处,杠杆作用特别大,容易受到损伤。
2、腰骶部关节
腰骶部关节特别多,达20余个,且关节又经常处于运动状态,不论行走、站立或坐位时均在负重,维持关节稳定的因素如关节囊、韧带稍有损伤,关节面稍有不对称或不适合情况时,即可发生疼痛。
3、腰骶尾部的软组织
腰骶尾部的软组织结构亦较复杂,肌肉过度收缩时,常使竖脊肌或臀大肌的起始部发生撕裂,该部可以出血、肿胀、肌肉痉挛。
4、腰骶部神经
腰骶部的腰神经根径路甚长,神经根易受卡压的部位有以下几个:
①、椎间盘与黄韧带间隙;
②、侧隐窝;
③、上关节突旁沟;
④、椎弓根下沟;
⑤、椎间孔。
预防腰骶部疼痛方法
第一,保证正确的坐姿,尽可能保持自然的端坐位,将后背坐直,并保持颈部的挺直。
第二,应每周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的锻炼,这是身体健康必需的。长期从事案头工作的人,应增加工间休息和活动时间,以增强全身的血液循环,消除局部肌肉疲劳,预防和缓解颈椎的劳损。
第三,避免空调冷风直吹颈肩部肌肉,注意保暖。
第四,枕头的高矮软硬要适中,一般仰卧者枕高一拳,侧卧者枕高一拳半,约10cm左右。枕芯以木棉、荞麦皮为好,装填量要适当,以保持一定的硬度和弹性。
8、什么叫软组织?
(一)皮肤 较厚,移动性小,有较丰富的毛囊和度脂腺。 (二)浅筋膜 致密而厚,含有较多脂肪,有许多结缔组织纤维束与深筋膜相连。项区上部浅筋膜特别坚韧,腰区的浅筋膜含脂肪较多。 (三)皮神经 来自脊神经后支。 1.项区来自颈神经后支,其中较粗大的皮支有枕大神经和第3枕神经。枕大神经:是第2颈神经后支的分支,在斜方肌起点上项线下方浅出,伴枕动脉分支上行,分布至枕部皮肤。 第3枕神经:是第3颈神经后支的分支,穿斜方肌浅出,分布至项区上部皮肤。 2.胸背区和腰区来自胸、腰神经后支的分支。各支在棘突两侧浅出,上部分支几乎呈水平位向外侧行,下部分支斜向外下,分布至胸背区和腰区皮肤。第12胸神经后支的分 支可至臀区。第1~3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组成臂上度神经,行经腰区,穿胸腰筋膜浅出,越髂嵴分布至臀区上部。该神经在髂嵴上方浅出处比较集中,此部位在竖脊肌外侧缘内、外侧2cm范围内。当腰部急剧扭转时,上述部位神经易被拉伤,是导致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3.骶尾区来自骶、尾神经后支的分支,自髂后上棘至尾骨尖连线上的不同高度穿臀大肌起始部浅出,分布至骶尾区皮肤。其中第1~3骶神经后支的分支组成臀中皮神经。 (四)浅血管 项区的浅动脉主要来自枕动脉、颈浅动脉和肩胛背动脉等的分支。胸背区来自肋间后动脉、肩胛背动脉和胸背动脉等的分支。腰区来自腰动脉分支。骶尾部来自臀上、下动脉 等的分支。各动脉均有伴行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