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寰椎和枢椎(第一、二颈椎)有什么特殊性
寰椎和枢椎对整个脊椎起着第一主导作用。
寰椎与头部的关系最为密切,对头部起一个支撑作用,由前后两个椎弓和两个侧块相互连成环状,大而平,就像一个椭圆形的大支架稳稳地托着头部。
枢椎是颈椎中最为坚固的椎骨,具有枢纽作用,椎体较小,后半部分的棘突很大,并且椎体上部分有个像大牙齿一样的突起向上伸入寰椎中,和寰椎共同构成了寰枢关节。
当头部和寰椎一有动作时,枢椎就会马上响应,有力地带动下面各段脊椎随之而动。
(1)颈部寰软组织扩展资料
颈椎共七块,其中第3、4、5、6颈椎为典型椎骨,1、2、7为非典型椎骨。所有颈椎的横突孔中都有椎血管走行(椎动、静脉,第7颈椎横突孔中无椎动脉走行)。
典型颈椎的特征为:椎体较小,左右径大于前后径,上面突起形成侧缘关节,下面凹陷;椎孔较大呈三角形。
第7颈椎的棘突特别长近似水平,末端不分杈,形成结节,在皮下易触及,常用来计数椎骨序数的标志。
观察椎孔和横突孔,注意在第7颈椎处椎孔和横突孔最小。观察典型椎骨的不规则椎体、侧面的关节突、三角形的椎孔和关节突的上关节面。
人的颈椎和腰椎特别容易出问题,但胸椎却好得多。这是因为胸椎周围有肋骨牵拉保护着,形成了一种力的相互作用,以确保胸椎能够保持中正。但是,颈椎和腰椎就不同了,它们没有肋骨牵拉固定着,它们靠的是多组韧带和小肌肉群,如果这些组织发生问题,就会导致颈腰椎出问题。
2、前半个月老公骑摩托车搭我去上班被一辆小车撞了,老公只是轻微擦伤,我就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脖子寰关节
可以向法院起诉。
交通事故赔偿一般包括以下项目:
受害人受伤未致残的,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赔偿金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等。
3、寰枢椎半脱位能自愈吗
你好:在新损伤的环枢椎半脱位时,颈托固定、持续牵引,维持正常的环枢椎位置,使其周围受损的软组织修复,恢复环枢椎稳定。
4、我头疼半年多了,今天做了个CT,结果是:枢椎齿状突左右间隙不对称和颈椎增生。严重吗?怎么办?
枢椎齿状突左右间隙不对称:齿状突左右间隙完全对称的几乎没有,因为寰枢椎有间隙说明齿状突是有活动范围的,随着你的体位(例如偏转头部,当时你自己觉得很正,但是两侧间隙还是不对称)肌肉的牵拉等等,完全对称不是没有,很少。主要是齿状突“前缘”与寰椎间隙如果增宽,要考虑半脱位,左右间隙不对称很正常。
你的问题是颈椎曲度变直,颈5/6间隙水平稍反弓,要做理疗试试。没有看到软组织(如颈椎间盘、脊髓图像)无法判断有无间盘病变压迫血管、神经等。
5、寰枢椎脱位吃什么药好
.手术疗法 急性期施术应持慎重态度,主要是由于颈髓受压征在早期多可通过牵引等而获得矫正;此外,在此处手术十分危险,不仅术中易引起意外,在搬运过程中稍有疏忽也可出现严重后果。临床上可供选择的术式主要有:(1)单纯性寰椎复位加内固定术:即从后路暴露术野,将寰椎向后方牵出,并用中粗钢丝(最好是钛丝)将其固定至颈2及颈3的棘突上。以钢丝采取穿过棘突根部的方式更为理想,并酌情于颈1~2之间放置植骨块(图4,5)。但这种方法易失败,主要是因钢丝固定力度欠佳,且易断裂或引起骨折而失败。 (2)Brook手术:多用于单纯性寰枢不稳者,因勿需对寰椎进行复位,因此可将钢丝穿过植骨片,并使之与枢椎靠拢(植骨块下方中央有一缺口,可骑至枢椎棘突上),收紧钢丝即达固定融合的目的,尤其适合于年幼的患者(图6,7)。其具体操作如下: ①准备植骨床:即将寰椎后弓及枢椎椎板分别加以暴露,并除去骨外的软组织。②准备骨块:从髂骨(或义骨)切取2块1.25cm×3.5cm左右的长方形骨块(视个体而决定骨块的大小)。③穿过钢丝:一般用双股18号钢丝穿过寰椎后弓和枢椎椎板,也可选用带固定扣的钛丝(缆),不仅柔软、安全,且其固定强度高,抗疲劳性强。④结扎骨块:将备用的骨块修剪后,置于寰枢椎之间(两侧),并将其打结扎紧。在此过程中应防止颈椎过度仰伸及寰枢椎之间的移位,除非需要借此复位者。(3)Gallie手术:多用于寰枢关节脱位明显者,如图8~10所示。先切取植骨块将其修成相应大小及所需的形状,之后将钢丝穿过寰椎后弓,再穿过枢椎两侧后弓下方收紧钢丝,使骨块嵌于颈1、2棘突之间即达复位及融合目的。本法的骨融合成功率较前者低,但对转颈活动影响较少。 近年来,Mah及其同事提出了改良的Gallie融合技术。其特点是在颈2棘突基底部穿过一枚较粗且带螺纹的金属杆(图11)。在棘突两侧各留1cm长度,使固定钢丝(或钛丝)向下绕过金属杆的两端后,在中线处拧紧。 (4)椎板夹复位固定法:为钛金属制成,对MRI及CT等检查无影响。使用时将椎板夹的一侧钩住第1颈椎后弓上方,另侧钩住第2颈椎椎板下缘,通过旋紧螺丝(或收紧钢索)达到复位及固定目的。目前对椎板夹有多种设计,可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型号及规格(图12,13)。
6、我被诊断为寰枢椎半脱落,医生建议住院牵引治疗,但是听说牵引会有危险,我该怎么办???
牵引是比较保守的治疗方法,也有高手用手法治疗,不过有风险,毕竟是脊柱,人体比较重要的一段骨头。寰椎和枢椎是人体颈椎的第一和第二颈椎,
治疗上除了牵引外,还可以考虑手法复位及针灸松解软组织。平时注意纠正日常的不良习惯,比如长期伏案工作,经常低头太久,睡太高的枕头,吃太多湿气太重的食物等等,功能锻炼主要以恢复颈曲及拉伸软组织为主,所以可以选择飞燕 瑜伽 游泳这些运动,尽量不要做羽毛球这些单边运动,以免造成脊柱两侧受力不平衡。
建议听医生的话
7、寰枢关节正常关节间隙是多少
编辑汇编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 如何缓解和预防? 明确的外伤史可以同炎症所致半脱位相鉴别。 除外上颈椎的其他部位损伤,必须借助X线摄片。X线张口位摄片主要特征表现是枢椎齿状突与寰椎两枚侧块间距不对称,但张口拍片时合作不好可使投影位置偏斜,引起两者间隙异常,或不能满意显示该区解剖结构。必要时多拍几次片,排除因投影位置不当造成误诊。侧位X线片能清醒显示齿状突和寰枢椎弓之间的距离变化。正常情况下在3mm以内。必要时CT扫描,与寰椎椎弓骨折及上颈椎畸形鉴别。应注意严重的陈旧性半脱位。表现为斜颈及运动受限,颈部活动时疼痛,可导致面部发育不对称。斜颈的出现可引起对侧胸锁乳突肌痉挛。 其次,横韧带是软组织:在普遍X线不能显影,其损伤情况应以间接影像加以判断。寰椎前弓结节后缘中点至齿状突距离(ADI)比较有用。 (1)寰齿间距增大:侧位片可见寰椎前弓后缘与齿状突相对应点的距离,正常成人和儿童分别为3mm和4mm;如成人寰齿距为3mm~5mm之间,常提示有横韧带撕裂。如寰齿距为5mm~10mm则提示横韧带有断裂并部分辅助韧带撕裂;如10mm~12mm则证明全部韧带断裂; (2)枕颈伸屈功力性侧位片:显示屈位时寰椎前弓和齿状突呈“V”型间隙,提示横韧带下纤维以外的部分撕裂,使寰枢椎借助未断纤维束起支点作用。而显示寰齿间隙上部分分离呈V型; (3)枕颈伸屈动力性侧位片,显示寰椎前后不稳征象,确诊为韧带损伤。 明确的外伤史可以同炎症所致半脱位相鉴别。除外上颈椎的其他部位损伤,必须借助X线摄片。X线张口位摄片主要特征表现是枢椎齿状突与寰椎两枚侧块间距不对称,但张口拍片时合作不好可使投影位置偏斜,引起两者间隙异常,或不能满意显示该区解剖结构。必要时多拍几次片,排除因投影位置不当造成误诊。 颈椎病: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颈部扭伤,一般叫“落枕”。由于风寒侵袭项背,血凝气滞,经络不舒;或睡觉时颈部位置不当;或头部猛力扭转等原因引起的颈部一侧疼痛的,叫颈扭伤。 对于症状明显,诊断明确的寰枢关节半脱位,颈椎牵引,配合局部理疗,效果好。对于合并咽后壁感染的病例,可以全身应用抗生素;对12岁以上的儿童,可以使用颅骨牵引,大多数病例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对于病程长,症状重而牵引治疗无效的,可考虑手术治疗。 近10年来,寰枢关节脱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步非常快,例如:前路经口腔寰枢椎的钢板固定,后方的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后路寰枢椎融合等。随着外科报道的增多。手术显露出来的问题也在增多。谭明生认为:寰枢椎是头颈旋转活动的主要关节,不可轻易融合。作者的体会是,对于牵引或者保守治疗无效的,有颈髓神经功能障碍,或虽无脊髓神经功能障碍,但有持续的严重的颈部疼痛和交感神经症状(如头晕、视物不清、睁眼无力、胸前憋闷而心电图正常的)者可以考虑选择手术治疗。寰枢关节手术风险较大,单纯的减压和复位不能纠正寰枢关节不稳。内固定虽然可以稳定寰枢关节,但是要丧失部分转颈功能。作者常用的手术方式是经后路寰枢关节固定植骨融合术。本术式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显露范围大,损伤小,治疗效果肯定,缺点是寰枢关节部分功能丧失,导致小儿术后转颈活动明显受限。所以,如何选择一个理想的治疗方式,依然是颈椎外科医生的难题。(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