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么推拿按摩治疗伤筋
对伤筋的治疗是推拿临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舒筋通络受损害的软组织,在疼痛的刺激下,通过神经的反射作用,处于紧张、痉挛状态,以减少肢体活动,避免对损伤部位的牵拉刺激,从而减轻疼痛。如治疗失当,痉挛的受损组织可形成粘连,进一步影响患肢的功能。推拿是解除肌肉紧张、痉挛的有效方法,因为推拿不但可直接放松肌肉,并能解除引起肌肉紧张的内在原因,做到标本兼松。推拿直接放松肌肉的机理是:促进循环、减轻疼痛、恢复功能。首先通过手法治疗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加强血液循环;二是在适当的刺激下,提高局部组织的痛阈,减轻疼痛刺激;三是将紧张或痉挛的肌肉充分拉长,恢复其功能从而解除其紧张痉挛,消除疼痛。推拿消除导致肌肉紧张的病因,其机理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加强损伤组织的循环,加快局部肿胀的吸收,促进受伤组织的修复;二是通过提高局部组织的痛阈,减少受损组织疼痛刺激的保护反应;三是软组织有粘连者,通过手法可帮助松解粘连,恢复原有机能。2.理筋整复凡筋伤患者,其损伤多伴有骨错之症、筋走之情,《医宗金鉴》手法总论中就有筋歪、筋断、筋翻、筋转、筋走的记载。医者于损伤部位,通过细心触摸,了解病损部位的形态、位置变化等,确定损伤的性质。对伤筋的治疗是推拿临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凡人体各个关节、筋脉、肌肉遭受外来撞击、牵拉、扭转、挤压或因年迈体虚、操劳过度所致的疾患,未见骨折、皮肉破损者,皆属伤筋范畴。肌肉、肌腱、韧带完全断裂者,须手术缝合才能重建。部分断裂者则使用适当的手法理筋顺筋,使断裂的组织抚顺理直,并加以固定,以减轻疼痛和有利于断端生长吻合。而肌腱滑脱、关节内软骨板损伤、椎间盘突出、脊柱小关节紊乱、关节半脱位伴滑膜嵌顿均须以适当手法理筋整复,使筋顺而骨正。顺则通,通则不痛,以达气血流畅,痛楚立减,功能改善之目的。3.活血祛瘀气血为生命之本。血行脉中,阴阳相贯,如环无端。气随血行,濡养周身。若脉络不通或筋骨粘连而致血不能行,则必生灾患。因此施术之时必推以动之,使脏腑升降有常,气血循行顺畅,骨节灵活有力。动亦为推拿疗法之特点。在治疗过程中,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促进机体的功能活动;二是促进气血的流动;三是肢体关节的被动活动。推拿手法对脏器有直接促进和调整其功能活动的作用,亦可加速软组织损伤的恢复。适当的手法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损伤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灌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不仅如此,适当的手法还可使肌肉间的力学平衡得到调节,使肌肉间不协调的力学关系得到改善或恢复,从而使疼痛减轻或消失。被动运动是推拿手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关节粘连僵硬者,适当的被动活动则有助于松解粘连,滑利关节;对局部软组织变性者,则可改善局部营养供应,促进新陈代谢,增大肌肉的延展性,从而使变性的组织功能逐渐得到改善。总之,推拿在对伤筋的治疗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祖国医学痛则不通,不通则痛的理论原则,将松、顺、动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拘者舒,斜者正,瘀者通,取得了通则不痛的满意疗效。
2、比赛前适合做深层软组织松解吗?
这个深度组织软组织松懈是可以的,就像心中锻炼之后保持组织可以向活动关节,然后在山上可以远距离运动。
3、肩颈结节操作手法及注意事项?
五大方法让你摆脱肩颈病的纠缠
1.手法按摩推拿疗法
这是中医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方法,也是颈椎病较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它的治疗作用是能缓解颈肩肌群的紧张及痉挛,恢复颈椎活动,松解神经根及软组织粘连来缓解症状。
2.颈椎牵引疗法
这是颈椎病较为有效并且应用较广的一种治疗方法,此疗法适用于各类颈椎病,对早期病例更为有效。
3.理疗
在颈椎病的治疗中,理疗可起到多种作用。一般认为,急性期可行普长因离子透入、超声波,紫外线或间动电流等;疼痛减轻后用超声波、碘离子透入,感应电或其他热疗。
4.药物治疗
药物在本病的治疗中可起到关键的对症治疗作用,可选择纯中药制成的外敷药,比如立正消痛贴效果比较明显。还有维生素(如B1、B12),血管扩张剂及中草药等,对颈椎病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5.温热敷
此种治疗可改善血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消除肿胀以减轻症状,有助于手法治疗后使患椎稳定。本法可用热毛巾和热水袋局部外敷,最好是用中药熏洗方来热敷。急性期病人疼痛症状较重时不宜作温热敷治疗。
注意事项:要注意合理改善与调整睡眠的状态,选择好合适的枕头,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到养成良好的日常睡眠习惯,保护好肩颈部,平时要注意肩颈部避免过度劳累,避免经常处于坐位的姿势,因为经常处于坐位时肩颈部肌肉很容易出现酸胀的感觉,长期不改变姿势会导致肩颈部出现严重的结节,同时要保证好充足的睡眠,要注意劳逸结合。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养成良好的日常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尽量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等补充维生素和纤维素,多吃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多吃豆制品以及牛奶等补充蛋白质,这样才能减轻肩颈部出现结节的症状。
4、松解粘连方法
松解粘连,小针刀疗法最好:
一、[概说]
小针刀是由金属材料做成的在形状上似针又似刀的一种针灸用具。是在古代九针中的针、锋针等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外科用手术刀而发展形成的,是与软组织松解手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近几年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并为世人所重视。
小针刀疗法是一种介于手术方法和非手术疗法之间的闭合性松解术。是在切开性手术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针刺方法形成的。小针刀疗法操作的特点是在治疗部位刺入深部到病变处进行轻松的切割,剥离等不同开工的刺激,以达到止痛祛病的目的。其适应证主要是软组织损伤性病变和骨关节病变。
小针刀疗法的优点是治疗过程操作简单,不受任何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治疗时切口小,不用缝合,对人体组织的损伤也小,且不易引起感染,无不良反应,病人也无明显痛苦和恐惧感,术后无需休息,治疗时间短,疗程短,患者易于接受。
二、[基本内容]
1、针具
小针刀多为自行制作,其形状和长短略有不同,一般为10-15厘米左右,直径为0.4-1.2毫米不等。分手持柄、针身、针刀三部分。针刀宽度一般与针体直径相等,刃口锋利。也有的是用外科小号刀片改制,有的是用牙科探针改制而成。
小针刀在应用前必须高压灭菌、或经酒精浸泡消毒。
2、操作方法
(1)、体位的选择以医生操作时方便、患者被治疗时自我感觉体位舒适为原则。如在颈部治疗,多采用坐位;头部可根据病位选择仰头位或低头位;
(2)、在选好体位及选好治疗点后,作局部无菌消毒,即先用酒精消毒,再用碘酒消毒,酒精脱碘。
医生戴无菌手套,最后确认进针部位,并做以标记。对于身体大关节部位或操作较复杂的部位可敷无菌洞巾,以防止操作过程中的污染。
为减轻局部操作时引起的疼痛,可作局部麻醉,阻断神经痛觉传导。常用的注射药物有:
a、1%奴佛卡因2-5毫升/每个进针点。
b、2%利多卡因5毫升左右/每个进针点。
c、2%利多卡因5毫升,确炎松A1毫升,混匀后分别注入2-3个治疗点。
(3)、常用的剥离方式有:
a、顺肌纤维、或肌腱分布方向做铲剥--即针刀尖端紧贴着欲剥的组织做进退推进动作(不是上下提插),使横向粘连的组织纤维断离、松解。
b、做横向或扇形的针刀尖端的摆动动作,使纵向粘连的组织纤维断离、松解。
c、做斜向或不定向的针刀尖端划摆动作,使无一定规律的粘连组织纤维断离松解。
剥离动作视病情有无粘连而采纳,注意各种剥离动作,切不可幅度过大,以免划伤重要组织如血管、神经等。
(4)、每次每穴切割剥离2-5次即可出针,一般治疗1-5次即可治愈,两次相隔时间可视情况5-7天不等。
(5)、小针刀的应用指征:
a、病人自觉某处有疼痛症状。
b、医生在病变部位可触到敏感性压痛。
c、触诊可摸到皮下有条索状或片状或球状硬物,结节。
d、用指弹拨病变处有响声。
三、[ 临床应用]
1、颈椎病
取穴:痛点为主穴。阳明经头痛配合谷、内庭穴;少阳经头痛配足临泣、风池穴;太阳经头痛配昆仑、后溪穴。
方法:用直刺法。轻轻纵剥1-2次即可,可配合局部推拿以增强疗效。
2、肱骨外上踝炎(网球肘)
取穴:找出压痛最明显处。
方法:使小针刀刀口线和伸腕肌走向平行刺入肱骨外上髁皮下,先用纵行疏通剥离法,向后再用切开剥离法,感觉锐边已刮平,再用横行刮剥法,再疏通一下伸腕肌,伸指总肌,旋后肌肌腱,出针刀,进行包扎。再曲屈肘关节2-4次,一般1、2次可愈,每次间隔5天。
3、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弹响指)
取穴:局部痛点。
方法:用纵向铲剥法。
4、足跟痛(足跟骨刺)
取穴:骨刺尖部(压痛最明显处)。
方法:患者仰卧于治疗床上,将足放稳,找出最明显的压痛点,常规消毒后,针刀口线和纵轴垂直,针体和足跟呈60°角,深度直达骨刺尖部,作横行切开剥离和铲削剥离,3-4次即可出针刀,如1次未愈,隔5-7天后可做第二次。
5、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
取穴:压痛明显处。
方法:以小针刀刀口线和人体纵轴线平行刺入,当刀口接触骨面时,用横行剥离法,感觉肌肉和骨面之间有松动感时即可出针。一般1次即愈,不愈者隔5天后再行第二次。
6、慢性腰肌劳损
取穴:腰部压痛点(肾俞)。
方法:同前。可配合拔火罐以加强刺激。
7、腰椎间盘脱出症
取穴:椎间隙压痛点(椎间关节处),小腿麻木区中点或承山穴。
方法:腰部在痛点中心进针刀,针刀尖到达椎间小关节韧带周围组织时进行疏通剥离3-4次,出针刀;小腿部位用直刺纵向剥离法即可。
四、[ 注意事项]
1、由于小针刀疗法是在非直视下进行操作治疗,如果对人体解剖特别是局部解剖不熟悉,手法不当,容易造成损伤,因此医生必须做到熟悉欲刺激穴位深部的解剖知识,以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提高疗效。
2、选穴一定要准确,即选择阿是穴作为治疗点的一定要找准痛点的中心进针,进针时保持垂直(非痛点取穴可以灵活选择进针方式),如偏斜进针易在深部错离病变部位,易损伤非病变组织。
3、注意无茵操作,特别是做深部治疗,重要关节如膝、髋、肘、颈等部位的关节深处切割时尤当注意。必要时可在局部盖无菌洞巾,或在无菌手术室内进行。对于身体的其它部位只要注意无菌操作便可。
4、小针刀进针法要速而捷,这样可以减轻进针带来的疼痛。在深部进行铲剥、横剥、纵剥等法剥离操作时,手法宜轻,不然会加重疼痛,甚或损伤周围的组织。在关节处做纵向切剥时,注意不要损伤或切断韧带、肌腱等。
5、术后对某些创伤不太重的治疗点可以做局部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和防止术后出血粘连。
6、对于部分病例短期疗效很好,1-2个月后或更长一些时间,疼痛复发,又恢复原来疾病状态,尤其是负荷较大的部位如膝关节、肩肘关节、腰部等。应注意下述因素:病人的习惯性生活、走路姿式、工作姿式等造成复发;手术解除了局部粘连,但术后创面因缺乏局部运动而造成粘连;局部再次遭受风、寒、湿邪的侵袭所致。因此,生活起居尤当特别注意。
5、什么是小针刀疗法
小针刀疗法
一、[概说]
小针刀是由金属材料做成的在形状上似针又似刀的一种针灸用具。是在古代九针中的针、锋针等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外科用手术刀而发展形成的,是与软组织松解手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近几年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并为世人所重视。
小针刀疗法是一种介于手术方法和非手术疗法之间的闭合性松解术。是在切开性手术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针刺方法形成的。小针刀疗法操作的特点是在治疗部位刺入深部到病变处进行轻松的切割,剥离等不同开工的刺激,以达到止痛祛病的目的。其适应证主要是软组织损伤性病变和骨关节病变。
小针刀疗法的优点是治疗过程操作简单,不受任何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治疗时切口小,不用缝合,对人体组织的损伤也小,且不易引起感染,无不良反应,病人也无明显痛苦和恐惧感,术后无需休息,治疗时间短,疗程短,患者易于接受。
二、[基本内容]
1、针具
小针刀多为自行制作,其形状和长短略有不同,一般为10-15厘米左右,直径为0.4-1.2毫米不等。分手持柄、针身、针刀三部分。针刀宽度一般与针体直径相等,刃口锋利。也有的是用外科小号刀片改制,有的是用牙科探针改制而成。
小针刀在应用前必须高压灭菌、或经酒精浸泡消毒。
2、操作方法
(1)、体位的选择以医生操作时方便、患者被治疗时自我感觉体位舒适为原则。如在颈部治疗,多采用坐位;头部可根据病位选择仰头位或低头位;
(2)、在选好体位及选好治疗点后,作局部无菌消毒,即先用酒精消毒,再用碘酒消毒,酒精脱碘。
医生戴无菌手套,最后确认进针部位,并做以标记。对于身体大关节部位或操作较复杂的部位可敷无菌洞巾,以防止操作过程中的污染。
为减轻局部操作时引起的疼痛,可作局部麻醉,阻断神经痛觉传导。常用的注射药物有:
a、1%奴佛卡因2-5毫升/每个进针点。
b、2%利多卡因5毫升左右/每个进针点。
c、2%利多卡因5毫升,确炎松A1毫升,混匀后分别注入2-3个治疗点。
(3)、常用的剥离方式有:
a、顺肌纤维、或肌腱分布方向做铲剥--即针刀尖端紧贴着欲剥的组织做进退推进动作(不是上下提插),使横向粘连的组织纤维断离、松解。
b、做横向或扇形的针刀尖端的摆动动作,使纵向粘连的组织纤维断离、松解。
c、做斜向或不定向的针刀尖端划摆动作,使无一定规律的粘连组织纤维断离松解。
剥离动作视病情有无粘连而采纳,注意各种剥离动作,切不可幅度过大,以免划伤重要组织如血管、神经等。
(4)、每次每穴切割剥离2-5次即可出针,一般治疗1-5次即可治愈,两次相隔时间可视情况5-7天不等。
(5)、小针刀的应用指征:
a、病人自觉某处有疼痛症状。
b、医生在病变部位可触到敏感性压痛。
c、触诊可摸到皮下有条索状或片状或球状硬物,结节。
d、用指弹拨病变处有响声。
三、[ 临床应用]
1、颈椎病
取穴:痛点为主穴。阳明经头痛配合谷、内庭穴;少阳经头痛配足临泣、风池穴;太阳经头痛配昆仑、后溪穴。
方法:用直刺法。轻轻纵剥1-2次即可,可配合局部推拿以增强疗效。
2、肱骨外上踝炎(网球肘)
取穴:找出压痛最明显处。
方法:使小针刀刀口线和伸腕肌走向平行刺入肱骨外上髁皮下,先用纵行疏通剥离法,向后再用切开剥离法,感觉锐边已刮平,再用横行刮剥法,再疏通一下伸腕肌,伸指总肌,旋后肌肌腱,出针刀,进行包扎。再曲屈肘关节2-4次,一般1、2次可愈,每次间隔5天。
3、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弹响指)
取穴:局部痛点。
方法:用纵向铲剥法。
4、足跟痛(足跟骨刺)
取穴:骨刺尖部(压痛最明显处)。
方法:患者仰卧于治疗床上,将足放稳,找出最明显的压痛点,常规消毒后,针刀口线和纵轴垂直,针体和足跟呈60°角,深度直达骨刺尖部,作横行切开剥离和铲削剥离,3-4次即可出针刀,如1次未愈,隔5-7天后可做第二次。
5、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
取穴:压痛明显处。
方法:以小针刀刀口线和人体纵轴线平行刺入,当刀口接触骨面时,用横行剥离法,感觉肌肉和骨面之间有松动感时即可出针。一般1次即愈,不愈者隔5天后再行第二次。
6、慢性腰肌劳损
取穴:腰部压痛点(肾俞)。
方法:同前。可配合拔火罐以加强刺激。
7、腰椎间盘脱出症
取穴:椎间隙压痛点(椎间关节处),小腿麻木区中点或承山穴。
方法:腰部在痛点中心进针刀,针刀尖到达椎间小关节韧带周围组织时进行疏通剥离3-4次,出针刀;小腿部位用直刺纵向剥离法即可。
四、[ 注意事项]
1、由于小针刀疗法是在非直视下进行操作治疗,如果对人体解剖特别是局部解剖不熟悉,手法不当,容易造成损伤,因此医生必须做到熟悉欲刺激穴位深部的解剖知识,以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提高疗效。
2、选穴一定要准确,即选择阿是穴作为治疗点的一定要找准痛点的中心进针,进针时保持垂直(非痛点取穴可以灵活选择进针方式),如偏斜进针易在深部错离病变部位,易损伤非病变组织。
3、注意无茵操作,特别是做深部治疗,重要关节如膝、髋、肘、颈等部位的关节深处切割时尤当注意。必要时可在局部盖无菌洞巾,或在无菌手术室内进行。对于身体的其它部位只要注意无菌操作便可。
4、小针刀进针法要速而捷,这样可以减轻进针带来的疼痛。在深部进行铲剥、横剥、纵剥等法剥离操作时,手法宜轻,不然会加重疼痛,甚或损伤周围的组织。在关节处做纵向切剥时,注意不要损伤或切断韧带、肌腱等。
5、术后对某些创伤不太重的治疗点可以做局部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和防止术后出血粘连。
6、对于部分病例短期疗效很好,1-2个月后或更长一些时间,疼痛复发,又恢复原来疾病状态,尤其是负荷较大的部位如膝关节、肩肘关节、腰部等。应注意下述因素:病人的习惯性生活、走路姿式、工作姿式等造成复发;手术解除了局部粘连,但术后创面因缺乏局部运动而造成粘连;局部再次遭受风、寒、湿邪的侵袭所致。因此,生活起居尤当特别注意。
参考资料:中国传统文化网
6、软组织松解手术需要多少钱?
软组织松解手术费用各地不一样,北京地区一般在7000--8000左右,你那里应该不超过1万元吧!
7、软组织急性损伤早,中,晚期处理原则及方法是什么?
急性期,48小时内冰敷,制动。48小时后可热敷,适当按摩、活动
8、我膝盖不打弯一年多了,有人说要做个松解术会好些
你先要告知你的关节是什么情况下开始不能“打弯”,症状是越来越重还是基本没有变化。别人才好给你建议。
如果是风湿、类风湿等结缔组织疾病,手术就效果不好。
如果是外伤引起的软组织疾病,做相应的松解手术可行。
如果是半月板等损伤,手术就大了。
9、软组织损伤手法治疗术
软组织是指人体的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肌腱、韧带、神经、血管等。这些组织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发生机能或结构的异常,称软组织损伤。分急性损伤,慢性损伤。急性损伤分扭伤、挫伤、拉伤。慢性损伤称陈伤、劳损。软组织损伤的话一般不建议使用手术治疗,疼痛大,并且花费高,效果也不简单好。
一般的软组织损伤可以采用以下办法解决:
一、手法治疗:弹拨手法可疏通经络,分解粘连,改善受损组织的代谢和血液循环;擦法可散寒祛瘀,促进气血运行。这是有效的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方法。
二、外敷药物:皮肤给药浓度高,直达病所,除了起局部作用外,还可通过皮肤进人血液循环,发挥全身作用;皮肤角质层还有贮存作用,使血药浓度曲线平稳,有超越一般给药方法独特的优点。华氏骨方、贴是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方法中有效的一种。
三、穴位封闭治疗:这种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方法既可通过针刺穴位激发经络之气而达到通经活络、调和气血、疏通上下、镇痛解痉等作用,发挥其药理效应,从而更具有针对性。
四、可以采用适当的体能锻炼减轻缓解:
1、坚持每天散步,走多远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体质好可以走3-5公里,体质一般的可酌情减量。
2、坚持做屈蹲站立动作,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根据自己的体力座30-100次,开始时膝关节软可用手扶着扶手或稳固的椅子靠背,桌子边,循序渐进,由少到多,由有扶手到放开扶手.
3、压腿,把腿抬到能够抬起的高度,放到椅子上或其它适合的地方,轻轻的按压并拍打足三里.压腿的时间和按压的力度要适度。
4、每周坚持爬一道两次山,不仅可以练腿,还可以促进肺活量,开阔视野,释放工作压,放松心情,促进身心健康。膝关节疼痛也会大大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