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个月龄的宝宝竖抱会不会影响脊柱发育?
孩子月龄较小的时候,特别是两个月的婴儿,与6个月以上的婴儿相比,竖抱婴儿的注意事项多。而6个月以下的婴儿,长时间都在睡觉,抱的机会不多。而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这个知识。这些原因,导致绝大多数人不会竖着抱两个月大的婴儿。
其实,美国儿科学会有明确地建议:任何月龄的孩子都可以竖抱,但是一定要确保孩子的头、颈椎和脊椎都在同一条垂直线上。而两个月的婴儿脊椎太软,绝大多数人做不到这一点。因此两个月的婴儿,不建议将宝宝竖着抱。
不能竖抱婴儿的原因:
两个月的婴儿,生理特点是头大并且头重,肌肉力量较弱。
1、因为婴儿的脊柱还很软,没有完全发育好,如果竖抱的方式不对,会影响脊柱的发育,甚至有可能导致婴儿的脊柱受伤,造成不可恢复的伤害。
2、宝宝的头部重量所占的身体比重还是比较大的,此时的婴儿,脊柱可能无法完全成熟头部的重量。虽然1-2个月的婴儿能稍稍抬起头,但由于颈部和背部肌肉发育还不够完善,所以不能较长时间的支撑头的重量。如果竖抱让婴儿的脊柱来支撑头的重量的话,容易对脊柱造成伤害。
3、同时,婴儿被抱起时,如果头和颈没有支撑,就会让孩子感觉不安全,容易受到惊吓,而婴儿这时候比较脆弱,惊吓易造成孩子惊厥,睡觉不安稳,甚至影响饮食和身体发育。
竖抱婴儿的注意事项
有些时候,无法避免地还是要将宝宝竖着抱。如在宝宝喝奶结束之后,一般是需要帮助宝宝拍嗝的,而拍嗝的最佳体位就是竖着抱。
不能竖着抱,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担心头部重量对脊柱的损伤,那么,我们用一种办法托住头部,这个问题也就可以解决了。
1、竖抱拍嗝时一定撑住宝宝的头
竖抱宝宝时,宝宝头的重量就会全部压到颈椎上。而新生儿的头占全身长的1/4,颈椎的硬度还不足以支撑整个婴儿头部,这样就会伤到宝宝的脊椎。
拍嗝时,把宝宝的头部放在大人肩膀上支撑起来,这样就能保护好宝宝的颈椎。
2、不建议久抱
新生儿,每天需要平均16~18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所以,除了喂奶、换尿布等特殊情况外,不要过多抱婴儿。同时,由于婴儿生理上发育的不成熟,婴儿的胃贲门肌肉较为松弛,同时但幽门肌肉却很紧,因而食物容易从贲门向上溢出,造成婴儿吐奶。因此,在喂奶后,如果将婴儿抱在怀里逗玩,容易吐奶。
同时,婴儿的骨骼生长较快,如果长期抱在怀中,对骨骼的生长极为不利。平常抱出去晒晒太阳,可以促进钙的吸收,有利于骨骼生长,但时间也不宜过长。
当然,竖着抱婴儿的好处,除了吐奶和拍嗝外,竖抱还能让宝宝能够有更多机会来观察周围环境和人,有利于视觉发育和成熟。随着月龄增加,3个月以后的宝宝,颈部发育更成熟,其力量就可以支撑头部,此时竖着抱,可以持续更长的时间。
总而言之,两个月的婴儿是可以竖抱的。但是竖抱的时候,必须保证婴儿的头、颈部和脊柱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时大人需要辅助支撑孩子的头部,保证孩子的脊柱不受影响。
2、宝宝6个月前,哪些事情容易影响孩子脊椎发育?
宝宝在六个月前的时候脊柱发育不完全,而很多老人抱孩子的时候喜欢竖抱,这样会造成孩子脊柱撕裂,所以六个月前的宝宝家长们还是要自己上心些,多学习一些育儿知识,让宝宝健康成长。
做以下这些事情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
1、孩子长时间竖抱
往往会看见很多老人出门抱着孩子,由于非常疼爱,总是抱在手里。要给宝宝拍嗝或者宝宝哭闹的时候,总是喜欢将宝宝竖抱起来,这样宝宝看到新鲜的事物以后就会停止哭闹,也容易在竖抱的姿势下安静很久。可是长时间竖抱对宝宝的脊柱压力过大,很容易造成脊柱骨折或断裂。
最好采用横抱的姿势,这样宝宝有依靠,不容易造成脊柱骨折。孩子横抱时间久了以后就会哭闹,这是由于横抱的时候宝宝只能看见天花板,时间久了就会觉得无趣,便开始哭闹。可以将宝宝放在床上,头顶挂一些有趣的玩具或者小铃铛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这样宝宝就不会哭闹。宝宝六个月前要注意不能长时间竖抱孩子,以免造成脊柱发生不可逆的创伤。
2、过早给孩子把尿
经常能在身边朋友中看到刚出月子就给宝宝把尿的现象,其实这是不对的。孩子六个月前脊柱是非常脆弱的,把尿的时候宝宝呈坐立姿态,这对脊柱是有一定要求的,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孩子脊柱受伤。
并且宝宝六个月前,脖颈也不能完全立起来,把尿这个姿势要求宝宝呈坐姿。一般情况下未满半岁就给宝宝把尿,他的头就会偏侧在一边,也不能立起来,这样就很容易造成脖子扭伤。等半岁以后再慢慢给孩子把尿也不晚,妈妈们也不用过于着急,六个月前先用纸尿裤代替。
3、过早给孩子加入辅食
六个月前的宝宝主要还是以母乳为主,若是母乳不足时可加入婴幼儿奶粉,但是不要给宝宝过早加入辅食。孩子在六个月前吞咽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全,尤其是辅食没做好的情况,给宝宝吃了以后很有可能造成宝宝呛到。
4,让孩子看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
有些宝妈是一个人带孩子,难免有时候会觉得无聊,便拿起手机玩了起来,孩子睡醒以后干脆把孩子抱起来,自己则继续玩手机,这时候宝宝也会跟着妈妈一起看手机。
由于六个月前的宝宝视力还没有发育完全,手机屏幕的刺激会影响孩子的视力发育,另外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宝宝的脊椎也会受到影响。因而宝妈们要注意这一点,可以陪孩子玩一些玩具之类的,也不需要过早给孩子看动画片。
六个月前的宝宝刚来到这个世界,他自己的身体各方面机能也是刚开始发育,宝妈们不要着急,到了该成长的时候宝宝会自然而然成长,不要拔苗助长。宝宝身体各方面是非常脆弱的,宝妈们也要考虑到宝宝的骨骼脆弱等问题,不要随意抱孩子,尽可能多让孩子躺着,这样对脊柱发育有帮助。
可以在宝宝床上挂一些有趣的、色彩鲜艳的小玩具,这样宝宝会愿意长时间躺在那里,也会减少宝宝哭闹的情绪。
如果是新手妈妈,没有把握带孩子,可以寻求医生或者有经验的人的帮助,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不要给孩子乱用药或者补品。
六个月前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是未来身体健康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宝宝的脊椎发育,所以这个阶段宝妈们不可疏忽大意。
3、人体脊椎发育的四个阶段代表婴儿的哪些动作完成
----生长发育是有阶段性和有程序的连续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量的变化,也有质的变化,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发育阶段,各阶段都有其一定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再加上生活环境的不同,就把人的生长发育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胚发育期:一般从妊娠期8周起为胚发育期。从受精卵开始分化,直至大体成形,形成内胚层、外胚层、中胚层三层组织。 ----(2) 胎儿期:从妊娠8周至胎儿出生为止。此期以组织及器官的迅速生长和功能渐趋成熟为特点。在胎儿时期可以测定胎盘功能和检查羊水内的细胞染色体、酶量及生化内容,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防治。必要时可行人工流产,以免出生后贻害家庭与社会。 ----(3) 新生儿期:从胎儿娩出开始至生后28天。新生儿适应子宫外的新环境,经历了解剖生理学的巨大变化。全身各系统的功能从不成熟转到初建和巩固是此期特点。 ----(4) 婴儿期:指生后至1周岁。婴儿期的特点是生长特别快。1年内体重是出生时的3倍,身长可达到出生时的2倍。此期必须加强营养要素,才能预防营养不良及消化不良。否则易发生佝偻病等。 ----(5) 幼儿前期:1-3岁。此期体格生长速度比婴儿期渐变缓慢,但语言、行动与表达能力明显发育。前囟闭合、乳牙出齐,能控制大小便。在断奶后如对营养供应不加重视,往往可引起身高不增或少增。 ----(6) 幼儿期:3-6、7岁。相当于目前"幼儿园"阶段。此期的特点是生长发育变慢,动作及语言能力逐步提高,能跳跃、登楼梯、唱歌、画图,开始识字认字。往往好奇、多问。不小心也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7) 童年期:6、7-11、12岁。亦称小学年龄期。此期特点是脑的形态结构基本完成,智能发育进展较快,能较好地综合分析、认识自己。此期要保证足够的营养,加强体育锻炼。 ----(8) 青春发育期(简称青春期):约10-18岁(女性较早,男性较晚,约相差2年).这是童年过渡到成年的发育阶段.此时的特征为:体格发育首先加速,继而生殖系统发育成熟。女性的青春期普遍为11-12岁到17-18岁,男性则为13-15岁到19-21岁。这里存在着个体差异,且与地区、气候、环境及种族有关。 ----(9) 青年期:约16-20岁。此期的特征为思维活跃,智能发展,开始锻炼独立生活,参与比较复杂的社会活动,但情绪易多变,可发生异常心理,应当适当的诱导和教育. ----以上的各年龄期按顺序衔接,不能跳越。前一年龄期的发育为后一年龄期的发育奠定必要的基础。任何一个阶段的发育受到障碍,都会对后一个阶段产生不良影响
4、抱多了会影响婴儿脊柱发育吗
提问很不严谨,“抱多了”(“多”指次数还是时间?)应该改为“抱久了”。
首先,Quote一段儿童脊柱发育的规律:
“宝宝出生时脊柱无弯曲,仅呈现轻微后凸。3个月左右抬头动作的发育出现颈椎前凸出;6个月后能坐,出现胸椎后凸;1岁左右开始行走,出现腰椎前凸出。这样的脊柱自然弯曲,至6-7岁才为韧带所固定。生理弯曲的形成与直立姿势有关,是人类的特征,有加强脊柱弹性的作用。”
看完了么?恩,其实跟问题关系不大,
下面写点儿正经的。
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抱婴儿会影响其脊柱发育。
回答完毕。
有人会问,那该怎么办呢?
你不会换个姿势抱Y?!你不会放下Y?!你抱一天不累啊?
另外,我不同意那些禁止竖抱3个月龄以下儿童的观点,孩子没那么脆!
5、怎样才能知道三个月的宝宝脊椎发育好不好
可以去检查,一般有异常的,是可以检查出来的、这样就知道是否发育的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