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脊柱 > 人体骨骼脊柱图

人体骨骼脊柱图

发布时间:2020-12-05 00:06:23

1、小学科学,人体骨架的特点

人体骨架的特点
骨骼是组成脊椎动物内骨骼的坚硬器官,功能是运动内、支持和容保护身体;制造红血球和白血球;储藏矿物质。骨骼由各种不同的形状组成,有复杂的内在和外在结构,使骨骼在减轻重量的同时能够保持坚硬。骨骼的成分之一是矿物质化的骨骼组织,其内部是坚硬的蜂巢状立体结构;其他组织还包括了骨髓、骨膜、神经、血管和软骨
人体的骨骼起着支撑身体的作用,是人体运动系统的一部分。成人有206块骨。骨与骨之间一般用关节和韧带连接起来。

2、腰椎结构图片 4—5在人体什么部位

两侧髂嵴连线的位置,大概就是及腰带的位置,腰椎间盘突出的好发部位

3、如图是人体屈肘动作图,请据图回答下面问题,(1)人的运动系统是由______和肌肉组成的.(2)人和脊椎动

(1)动物的运知动系统是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的,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
(2)骨骼肌收缩只能牵拉骨,不能推开骨;因此,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至少需要两组肌肉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在图中:①是肱道二头肌、②是肱三头肌.
(专3)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属,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如图中屈肘动作.
故答案为:(1)骨骼;
(2)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3)关节

4、人体骨骼详解

脊椎亦称脊柱、脊梁骨,由形态特殊的椎骨和椎间盘连结而成,位于背部正中,上连颅骨,中部与肋骨相连,下端和髋骨组成骨盆。自上而下有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1块骶骨(由5块骶椎合成)和1块尾脊骨(由4块尾椎合成)共24块(成年人)独立的椎骨。脊椎内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条纵行的脊管,内有脊髓。

整体外观
在正常情况下,脊椎有4个弯曲,从侧面看呈S形,即颈椎前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和鹘椎后凸。长期姿势不正和某些疾病(如胸椎结核、类湿性脊椎炎等)可使脊椎形成异常弯曲,如驼背。
(1)前面观:椎体自上而下渐加宽,第2骶椎最宽,与椎体的负重有关。自骶骨耳状面以下,重力传至下肢骨,体积渐缩小。
(2)后面观:椎骨棘突连贯成纵嵴,位于背部正中线。颈椎棘突短而分叉。近水平位;胸椎棘突细长,斜后下方,呈叠瓦状排列;腰椎棘突呈板状水平向后。
(3)侧面观:可见颈,胸,腰,骶四个生理性弯曲,颈和腰曲凸向前,胸和骶曲凸向后。

基本构造
脊柱由26块脊椎骨合成,即24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尾骨1块,由于骶骨系由5块,尾骨由4块组成,正常脊柱也可以由33块组成。
脊柱分颈、胸、腰、骶及尾五段,上部长,能活动,好似支架,悬挂着胸壁和腹壁;下部短,比较固定。身体的重量和所受的震荡即由此传达至下肢。
脊柱由脊椎骨及椎间盘构成,是一相当柔软又能活动的结构。随着身体的运动载荷,脊柱的形状可有相当大的改变。脊柱的活动取决于椎间盘的完整,相关脊椎骨关节突间的和谐。
脊柱的长度,3/4是由椎体构成,1/4由椎间盘构成。
这样众多的脊椎骨,由于周围有坚强的韧带相连系,能维持相当稳定,又因彼此之间有椎骨间关节相连,具有相当程度的活动,每个椎骨的活动范围虽然很少,但如全部一起活动,范围就增加很多。

5、骨头 脊椎 脊柱 骨骼 人体图

我给你发几个,你看行不?

6、人体脊椎骨骼高清图

人体脊椎骨骼高清图:

人类的脊柱由23-24块脊椎骨和中间起缓冲作用的椎间盘组成;这个结构通过韧带和小的脊柱关节固定;具有支持躯干、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脊柱人为划分为7颈椎、12胸椎、5腰椎、骶骨和尾骨。人类的5块骶骨和4块尾骨相互融合,它们被称之为“假脊椎”。有尾巴的脊椎动物有数目不等的尾骨。

成人的脊柱在矢状面成双s形弯曲,脊柱侧面观,有颈、胸、腰、骶4个生理性弯曲。它为直立行走的人类提供了强大支持,而且具有弹性。颈部和腰部向前突出的脊柱弯曲被称之为脊柱前凸,相对的胸部和尾部向后突出则被称之为脊柱后凸。

(6)人体骨骼脊柱图扩展资料:

人体骨骼作用

1、支持作用:人体不同的骨骼通过关节、肌肉、韧带等组织连成一个整体,对身体起支撑作用。假如人类没有骨骼,那只能是瘫在地上的一堆软组织,不可能站立,更不能能行走。

2、保护作用:人类的骨骼如同一个框架,保护着人体重要的脏器,使其尽可能地避免外力的“干扰”和损伤。例如颅骨保护着大脑组织,脊柱和肋骨保护着心脏、肺,骨盆骨骼保护着膀胱、子宫等。没有骨骼的保护,外来的冲击、打击很容易使内脏器官受损伤。

3、运动功能:骨骼与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协同,共同完成人的运动功能。骨骼提供运动必须的支撑,肌肉、肌腱提供运动的动力,韧带的作用是保持骨骼的稳定性,使运动得以连续的进行下去。所以,我们说骨骼是运动的基础。

4、代谢功能:骨骼与人体的代谢关系十分密切。骨骼中含有大量的钙、磷及其他有机物和无机物,是体内无机盐代谢的参与者和调节者。

7、人有二次发育的吗?

有二次发育啊,男长30,女长18。男人要30岁才停止生长发育。

8、求人体骨骼 肌肉 素描图片。如四肢 脊柱等,谢谢要 素描图片哦。谢谢 急!!

这样的可不可以

9、人体的脊柱,股骨和上肢骨都属于骨骼

一 脊柱结构
脊柱为人体的中轴,强壮而又柔韧,支持头和躯干,保持其直立,并能使上身弯曲和旋转。它由 7 节颈椎、 12 节胸椎、 5 节腰椎及骶椎和尾椎组成。有颈、胸、腰、骶 4 个生理弯曲,使脊柱有类似弹簧的缓冲震荡能力。椎体之间有椎间盘,它有很强的弹性和韧性,可吸收震荡,增加脊柱的灵活性。各个椎体由关节和韧带等紧密连接而成。整个脊柱起着支持体重,传递

重力,保护脊髓、脊神经根及其血管的作用,并参与构成胸腔、腹腔和盆腔,也是某些骨骼的起止点,可见脊柱对人体的重要性。

二、 椎间盘

我们所说的椎间盘( intervertebral disc ) , 是指两椎体之间的组织结构而言。人体除颈 1~2 之间及骶椎外,其他椎体之间包括腰 5 骶 1 之间均有这种结构,整个脊柱共有 23 个椎间盘,占整个脊柱全长的 32.1% 。椎间盘在横断面上与其所连接的椎体形态一致,由于各部位脊柱生理要求不同,椎间盘的厚度也不同,凡是在运动较多的部位,椎间盘较厚。其中以腰椎最厚,胸椎最薄。那么椎间盘的结构又是如何呢?椎间盘是由三部分组成的,有椎体软骨板、髓核、纤维环。髓核是一个半流动状物质,被纤维环在四周包围,上方及下方为软骨板,髓核被紧紧地包围在其中,无上下活动的余地,只有前后移动的范围。

(1)软骨板

每个椎体上下面都是由软骨覆盖,软骨板实际上是椎体的组成部分,由透明软骨组成。由于其生理解剖与髓核及纤维环关系密切,所以把它作为椎间盘的组成部分。在椎间隙与上下面紧密相连,其周围与纤维环相连,防止髓核突入椎体内。在椎体发育过程中,椎体上下面各有一次级骨化中心,其周围虽有成骨形成骶环,但中心仍一直保留为软骨。 5 岁以前,椎体上下的骨骶和骨体相融合。椎体上下透明软骨有承受压力、保护椎体的作用。同时透明软骨可视为半渗透膜,在渗透压的作用下,水可以扩散至椎间盘。另外椎间盘突出物虽然绝大部分指的是髓核及纤维环的突出,但临床上也见到为数不多的软骨板撕脱,随同纤维环,髓核一起突出。软骨板可以因为发育上的不足,后天外伤与变性,而使髓核突向椎体,形成临床上所说的许莫氏结节。所以通常将软骨板也看作为椎间盘的组成部分。总起来说,软骨板有三个作用,即有骨骺生长作用,保护髓核作用,以及防止水分丢失作用。

(2)纤维环

纷纷环是椎间盘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致密的纤维组织和纤维软骨组成,围绕上下软骨板的边缘并和上下椎体紧密连在一起,环包围髓核,使髓核位于一个密闭的舱内,防止髓核向周围突出。可以承受身体的很大压力,并起着缓冲作用。所谓椎间盘突出即纤维环破裂,髓核从中突出,可以理解为“馅饼”周围的“饼皮”破了,“馅饼”漏了“馅”。

(3)髓核

是一种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可随外界压力而改变其位置和形状。髓核大部分为水分,其含水量可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纤维环和软骨板将髓核固定,使整个椎间盘似一个水袋,髓核在其中滚动,将所受压力均匀地传递纤维环和椎体软骨板。椎间盘的弹性和张力与其含水量的改变有密切关系,当含水量减少时,其弹性和张力均减退。含水量减少时压力解除后,水又进入,体积增大,弹性和张力增高。髓核由于体重、肌肉和韧带张力影响会产生强大的反抗性弹力,吸收脊柱的震荡,髓核反抗性弹力过强,会冲破纤维环而突出,压迫神经根或马尾,形成临床上的椎间盘突出症。

三、椎管

椎管是由各椎骨之椎孔叠加而成,其前臂为椎体后面、椎间盘后缘和后纵韧带构成,两侧为椎骨之椎弓根和相邻椎骨上、下切迹围成的椎间孔。后方为椎板、黄韧带和关节突关节组成。在椎管骶段由 5 个骶椎的椎孔愈合而成,其结构与上方不同,均为骨质。椎管各段由于椎骨椎孔的大小不一,故椎管的大小也不同。椎管在颈、腰段较宽阔,胸段较小,骶段呈扁三角形。椎管内有脊髓及其被膜,脊髓发出的神经根从椎间孔穿出。在椎管与脊髓被膜间有脂肪组织和静脉丛。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椎管狭窄时,可压迫脊髓、神经根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

与人体骨骼脊柱图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