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脊椎发出的脊神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和()
脑神经主要分布在头面部,和内脏
,从脊椎发出的脊神经,主要分布于躯干和四肢
2、脊柱是人体的什么,多少以上慢性疾病都与脊椎错位,脊神经被压迫有关
百分之八十以上慢性病都与脊柱不正有关,但有关归有关,关系有多大,又是个问题,是完全由脊柱不正引起的,还是关系非常密切,还是多少沾点边。病不是非常复杂的,可能与多种原因有关,不要认为与脊柱不正有关,矫正脊柱就能把病完全治好。
3、从脑部发出的脑神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和();从脊椎发出的脊神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和()。
(1)从脑部发出的脑神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的头部和内脏
(2)从脊椎发出的脊神经,主要分布于躯干、四肢
4、脊柱两侧分出多少对脊神经?
31对脊神经 分别对应于31个脊髓节段上 即8颈、12胸、5腰 5骶 1尾.
脊髓每个节段发出一对脊神经
颈丛由第1~4颈神经的前支构成
臂丛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5条神经根组成
腰丛由第12胸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第1至第3腰神经前支和第4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组成。
骶丛由腰骶干(L4、5)以及全部骶神经和尾神经的前支组成。
5、将青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在脊柱下部打开脊椎骨,剥离出脊髓一侧邻近的两对脊神经根(一对脊神经根包含一
根据实验过程与结果可知,分别电剌激每对脊神经根的背根与腹根均可引起蛙同侧后肢发生运动反应肢能收缩,说明反射弧完整.①在第一对脊神经根的背根中央处剪断,电剌激背根向中段,蛙后肢发生运动反应;电剌激背根外周段,蛙后肢不发生反应.由后肢反射弧:感受器→后肢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后肢效应器,出发分析我们所破坏的是缩腿反射弧在后肢的传入神经,背根的功能传入功能.②在第二对脊神经根的腹根中央处剪断,电剌激腹根向中段,蛙后肢不发生反应;电剌激腹根外周段,蛙后肢发生运动反应,再从后肢反射弧:后肢感受器→后肢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后肢效应器,我们分析所破坏的是缩腿反射弧在后肢的传出神经.
故答案为:
(1)传入功能. 电刺激背根向中段可以产生后肢运动反应,表明神经兴奋进入脊髓中枢并通过传出神经引发肌肉收缩,因此是传入功能.电刺激背根外周段不发生反应,表明背根无传出功能.
(2)传出功能. 因为电刺激腹根向中段不发生反应,而电刺激腹根外周段可以产生后肢运动反应,表明神经兴奋沿传出神经引发肌肉收缩,因此是传出功能.
6、人体的脊神经有几对?
脊神经sumal nerves共31对。每对脊神经借前根anterior root和后根posterior root 与脊髓相连。前、后根均由许多神经纤维束组成的根丝所构成,前根属运动性,后根属感觉性,后根较前根略粗,二者在椎间孔处合成一条脊神经干,感觉和运动纤维在干中混合。后根在椎间孔附近有椭圆形膨大,称脊神经节sumal ganglia。31对脊神经中包括8对颈神经cervical nerves,12对胸神经thoracic nerves,5对腰神经lumbal nerves,5对骶神经sacral nerves,一对层神经coccggeal nerve。第1颈神经干通过寰椎与枕骨之间出椎管,第2~7颈神经干都通过同序数颈椎上方的椎间孔穿出椎管,第8颈神经干通过第7颈椎下方的椎间孔穿出,12对胸神经干和5对腰神经干都通过同序数椎骨下方的椎间孔穿出,第1~4骰神经通过同序数的骶前、后孔穿出,第5骶神经和尾神经由骶管裂孔穿出。由于脊髓短而椎管长,所以各节段的脊神经根在椎管内走行的方向和长短不同。颈神经根较短,行程近水平,胸部的斜行向下,而腰骶部的神经根则较长.在椎管内近乎垂直下行,并形成马尾cauda equina。在椎间孔内,脊神经有重要的毗邻关系,其前方是椎间盘和椎体,后方是椎间关节及黄韧带。因此脊柱的病变,如椎间盘脱出和椎骨骨折等常可累及脊神经,出现感觉和运动障碍。
脊神经是混合性神经,其感觉纤维始于脊神经节的假单极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的中枢突组成后根入脊髓;周围突加入脊神经,分布于皮肤、肌、关节以及内脏的感受器等,将躯体与内脏的感觉冲动传向中枢。运动纤维由脊髓灰质的前角、胸腰部侧角和骶副交感核运动神经元的轴突组成,分布于横纹肌、平滑肌和腺体。因此,根据脊神经的分布和功能,可将其组成的纤维成份分为四类:
脊神经干很短,出椎间孔后立即分为前支、后支、脊膜支和交通支:
1.脊膜支 meningeal branch 细小,经椎间孔返回椎管,分布于脊髓的被膜和脊柱。
2.交通支 communlcatlnu brancn 为连于脊神经与交感干之间的细支。其中发自脊神经连至交感干的叫白交通支;而来自交感干连于每条脊神经的叫灰交通支(祥见内脏神经)。
3.后支 posterior branch较细,是混合性的,经相邻椎骨横突之间向后行走(骶部的出骶后孔),都有肌支和皮支分布于项、背及腰骰部深层的肌和枕、项、背、腰、臀部的皮肤,其分布有明显的节段性。
其中,第2颈神经后支的皮支粗大,称枕大神经,穿斜方肌腱至皮下,分布于杭和项部的皮肤。腰神经后支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内侧支细小,经横突下方向后,分布于腰椎棘突附近的短肌与长肌。在腰椎骨质增生病人,可因横突附近软组织骨化,压迫此支而引起腰痛。第1—3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较粗大,分布于臀上区的皮肤,称臀上皮神经。第l~3骶神经后支的应支分布于臀中区的皮肤称臀中皮神经。
4.前支anterior branch 粗大,是混合性的,分布于躯干前外侧和四肢的肌和皮肤。在人类,胸神经前支保持着明显的节段性,其余的前支分别交织成丛,由丛再分支分布于相应的区域。脊神经前支形成的丛计有:颈丛、腰丛和骶丛等
7、脊髓,脊椎,脊神经的解剖学关系是什么?
两块脊椎形成一个完整的洞,33块连一起,形成的长长的一个通路给脊髓,脊神经从脊髓穿过每节脊椎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