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脊柱 > 脊柱关节病的诊断

脊柱关节病的诊断

发布时间:2020-11-30 15:38:29

1、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手段有那些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风湿病范畴,是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中的一种。研究表明,该病原因尚不很明确,以脊柱为主要病变的慢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引起脊柱强直和纤维化,造成弯腰、行走活动受限,并可有不同程度的眼、肺、肌肉、骨骼的病变,也有自身免疫功能的紊乱,所以又属自身免疫性疾病。

2、如何早期发现诊断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起病缓慢,多以轻度厌食、低热、乏力或消瘦等全身症状为主,病情较为轻微。因此往往容易导致误诊、误治,以致病情发展,出现脊柱强直、髋关节破坏致残等现象,这样不仅耽误诊治时机,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既然,强直性脊柱炎如此可怕,那么,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如何才能在早期就发现诊断强直性脊柱炎呢? 强直性脊柱炎专家指出,早期发现诊断强直性脊柱炎,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青少年出现背部发僵,以晨起明显,整理活动或热水淋浴后可减轻的,久坐或持续一个姿势过久即感腰痛和僵硬感加重者,或早晨起床困难,或半夜疼醒,活动后方可入睡者,要高度怀疑强直性脊柱炎。同时,症状不典型者,有肌肉疼痛或压痛点,在潮湿环境中加重者不要误诊为其他风湿症。 第二,注意缓慢起病的慢性下腰痛,青少年的腰痛,早期常为难以定位的隐痛、钝痛或感觉在臀部、大腿根的酸痛、不适感,可向下肢放射而误诊为&lquo;坐骨神经痛&rquo;,开始可以是单侧或间断性,逐渐变成双侧持续性,而且常因半夜疼醒而被重视。因此,当青少年出现慢性腰痛,以夜间为主的疼痛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晨起或久坐疼痛的,经过活动或应用止痛药好转的腰痛,要高度怀疑本病的可能。 第三,要注意不典型的四肢关节的症状,强直性脊柱炎以四肢关节特别是下肢关节为首发症状的约占43%,且高达75%的患者在病程中出现四肢关节病变,受累关节以下肢的髋、膝、踝等大关节居多,常为非对称性,而很少出现手指关节受累。因此,发生于青少年的下肢单关节炎如膝关节积液等,因肿痛关节多无异常体征,常被误诊,更应高度重视,排除强直性脊柱炎的可能。 第四,注意关节外或关节附近骨压痛,有时也是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临床表现。关节外症状如红眼症、胸闷、气短、干咳等,伴关节疼痛者或关节附近部位压痛,特别是以臀部为主的疼痛,更应警惕,因髋关节的病变往往是本病早受累和致残的关键环节。 另外,专家特别指出,强直性脊柱炎尽管病情比较隐蔽,但是只要注意观察还是可以早期发现的,有一个简单的方法:立正靠墙站好,脚后跟紧贴墙根时,后脑勺应贴近墙壁而无间隙;如果后脑勺和墙壁之间有几厘米的缝隙,那么就要考虑是不是患上强直性脊柱炎了。 在发现患病以后,患者还是要谨慎而不间断地进行体育锻炼,以取得和维持脊柱关节的好位置,增强椎旁肌肉和增加肺活量,其重要性不亚于药物治疗。此外注意定期测量身高。保持身高记录是防止不易发现的早期脊柱弯曲的一个好措施。 以上介绍了的相关信息内容,希望多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专家温馨提示: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还需要通过医生认真细致的临床观察,体检并结合辅助检查,特别是骶髂关节的CT、磁共振检查,能与其他关节炎进行区别,早期做出正确诊断,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早期治疗。

3、脊柱关节炎诊疗有何进展?

我们生逢于如此繁华发达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这般多姿多彩,生活水平的节节攀升,科技交通的发展日新月异,医学事业也紧跟时代发展脚步,新的研究成果源源不断诞生。而临床当中并不罕见的脊柱关节炎的诊断以及治疗都有了喜人的进展。

一、脊柱关节炎

脊柱关节炎是一种较为特别的慢性炎症性风湿性疾病,它的特别之处就在于,有的患者病情稳定且能够正常进行日常工作以及生活,但有的患者则是病情反反复复,持续不见效。脊柱关节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交替性的臀部疼痛、前胸壁疼痛、炎性腰背痛、脊柱强直等症状。而脊柱关节炎还极易随着病情的发展诱发强直性脊柱炎、炎症性肠炎、银屑病关节炎、溢脓性皮肤角化病、结节性红斑等疾病,危害较大。

二、脊柱关节炎的诊疗进展

随着社会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越发美好富足,而在医学事业当中,也不断有新的研究进展,一批批新的药物在历经上百上千次的试验中得以不断完善,使之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起到更大的治疗效果。而在2009年脊柱关节炎国际评价协会顺利完成中轴脊柱关节炎的诊断标准,进一步完善了脊柱关节炎的诊断,而低剂量CT对脊柱关节炎的诊断也表现突出。此外,研究证明,TNFi治疗对NSAIDs控制效果不佳的脊柱关节炎具有一定疗效,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合用DMARDs达到改善脊柱关节炎的预后。

依据最新的诊断以及治疗成果,目前在临床实践当中,脊柱关节炎的患者主要选择非甾体抗炎药、乙酰氨基酚药物、阿片类药物等药物进行治疗,而如若是病情较重的脊柱关节炎患者,则可考虑采取手术治疗的手段。

4、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方式有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很多朋友是不了解的。强直性脊柱炎是现在很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和外周关节,对于该病,需要及时诊断。那么,?以下专家为我们做了详细介绍。 骨盆旋转试验 患者坐位,检查者面对患者,以两腿挟持患者两膝,以固定骨盆,再用两手扶持患者双肩,使躯干作左、右旋转活动,若某侧骶髂关节有疾患,则出现疼痛,即为阳性。 骶髂关节定位试验 患者仰卧,检查者右手抱住患者双膝下部,使髋关节屈曲至直角位,小腿自然地搁在检查者右臂上,检查者左手压住膝部,使骨盆紧贴检查台。令病人肌肉放松,以双大腿为杠杆,将骨盆向右和向左挤压。若受挤压时疼痛较轻,而拉开时疼痛明显,则提示骶髂关节炎性改变。 单腿跳跃试验 先作健侧,若腰部无病损,健侧持重单腿跳跃应无疼痛。后作患侧,若患侧单腿持重跳跃试验时,骶髂关节有疼痛或不能跳起者,即为阳性在排除髋关节、膝关节、脊柱等病变影响后,多为骶髂关节病变。 单髋后伸试验 又称提腿试验、杨门(Yeomen)试验。患者俯卧位,两下肢并拢伸直,检查者一手握住患侧踝部或托住膝部,使髋关节过度后伸,另一手压住骶部,此时股四头肌紧张,髂骨发生前倾和旋转,如该侧骶髂关节出现疼痛,即为阳性,提示骶髂关节病变。 以上内容就是专家对于“”做的详细介绍,相信您都有所了解了,希望给您带来帮助。早日的发现疾病的症状不要忽视,积极的对症治疗,保证好的治疗效果。祝您健康。

5、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

强直性脊柱炎诊治的难点,就在于早期诊断。如果能及时在早期骨质破坏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得到诊断,就能把握住治疗的关键时机。

如果你现在的医生不能帮你确诊,请赶快到北京协和、上海仁济这样顶尖的医院,这里有中国最好的专家,可以帮助早期确诊。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风湿病。虽然目前病因不明,现有的医学水平下暂时还不能治愈。但只要到正规医院的风湿科,坚持长期、规范的治疗,是可以很好控制疾病的。

你可以到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友论坛——风湿家园AS-SKY上去,向资深的病友和志愿医生们学习疾病治疗的知识,增强对“假医假药”的辨别力,避免误诊误治,反而耽误了病情。

一些强直性脊柱炎病友听信了一些非法医疗机构活个人能“治愈”疾病的虚假宣传,误诊误治,引起身体残疾的教训是很深刻的,一定要引以为戒!

顺便给你普及点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常识,先加强学习吧!
————————

第一类:非甾体镇痛消炎药(NSAIDs),例如扶他林,西乐葆等。
这类药属于对症治疗,能控制疼痛症状,但是不能抑制强直性脊柱炎的疾病病程,不能阻止持续进行的关节破坏过程。但最近有新的医学研究认为,尽管NSAIDs不能抑制骨侵蚀过程,却能延缓强直性脊柱炎的新骨形成,减缓强直的过程。所以,NSAIDs不仅应该在炎症活动期对症使用,在疾病缓解后,也应该长期使用,以避免强直。

第二类:改变病情抗风湿药(DMARDs),例如,甲氨蝶龄,柳氮磺胺吡啶等
这类药不仅能缓解关节肿痛、晨僵、降低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的水平,还能延缓关节破坏的进程。长期服用此类药物,不仅是为了缓解临床症状,更重要的是要改变疾病的进程,尽力避免残疾的发生。但这类药物的特点是起效时间长,通常要2~3个月才起效,而且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脊柱关节和髋关节的炎症疗效较差。

第三类:TNF拮抗剂
TNF拮抗剂是一类新的生物制剂,它特异性地作用于引起强直性脊柱炎的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是目前证实的唯一针对脊柱、髋关节等关节病变有效的药物。2006年,ASAS(国际强直性脊柱炎工作小组)在关于强直性脊柱炎治疗指导的十个建议中,提到对于持续高疾病活动度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无论其常规治疗是什么,都应予以抗肿瘤坏死因子治疗。目前,TNF拮抗剂现在全球已经开发了5个,国内已经上市了2个:益赛普和类克。其中,益赛普是国内首个上市,使用人数最多的TNF拮抗剂。

第四类:激素
对于部分病情急重,普通药物难以见效的病人,为了防止病情恶化,医生会使用激素,来快速消炎、镇痛。不过,激素的毒副作用较大,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否则,不仅会带来身体损害,还很容易引发引起病情汹涌反弹。并且,激素药物也是不能改变病情的药物,仍需要和改变病情的药物(DMARDs)联合,来控制疾病。

值得警惕的是:
1、由于激素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在很多不明成分的中药中,都不同程度地掺杂了激素。在短期内似乎能见效,但从长远看,不规范的治疗耽误了治疗的宝贵时间,提高了残疾的发生率。

2、强直性脊柱炎属于风湿病,应看风湿科。可很多强直性脊柱炎都是到骨科和中医科就诊,骨科和中医科的医生普遍缺乏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和治疗的知识,导致中国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误诊误治率高,残疾率高。

与脊柱关节病的诊断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