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后背肩胛骨和脊椎那里疼,平常一般都不感觉疼,要是一做伸展运动就特别酸疼,总想做动作把里面那筋给拉开
我也是,快半年了,老想伸展,一伸展左胸就酸疼,一开始以为是心绞痛,查了好几次心电图心脏彩超,都没事,不知道到底啥病
2、症状:一扭腰,或者做伸展动作,或者躺在床上时翻身,整条脊椎骨就劈里啪啦响,响完会觉得非常舒服,经常
?
3、拉伸的动作有哪些?
全身拉伸运动主要有:1、拉伸胸部、肩部,拉伸部位:肩部三角肌、胸大肌2、肱三头肌拉伸:拉伸部位肱三头肌3、弓步上肢伸展:拉伸部位大腿前侧和髋关节4、大腿后侧拉伸:拉伸部位大腿内侧5、蝶式伸展:拉伸部位腹股沟
4、维持长时间坐姿,容易有髋部疼痛的问题,如何给脊柱做个瑜伽?
横穿二郎的双腿可以调节身体重心,使人坐着时更加稳定,也可以暂时放松下肢和足底肌肉。但二郎腿长期习惯性交叉,可引起脊柱畸形,导致腰痛、驼背、椎间盘压力分布不均、腰肌劳损。上身前倾对于长时间坐在椅子上工作的人来说,他们开始以良好的姿势坐着,但在长时间阅读、写作和整理材料后,他们会不自觉地前倾
这种姿势看起来更舒服,但事实上,腰部的压力比坐直时更大。坐在椅子上向前倾时,由于腹部肌肉不需要用力,背部肌肉像拉紧的弓弦一样拉动躯干。长期持续的收缩会引起背部肌肉的疼痛和痉挛。后腰半坐姿悬吊时,腰椎处于无支撑的后凸状态。此时韧带松弛,原有的固定功能丧失。脊柱易发生顺序性变形,生理曲度变直,肌肉平衡被打破,整个腰椎的退行性改变易因时间延长而引起。
让我们学习正确的坐姿:电脑屏幕的中间与下巴平齐,两者之间的距离约为35厘米。叉脚可以放松肌肉,但会限制另一条腿的血液流动,骨盆的重量、重心也会分配给另一条腿,造成脊柱弯曲。脚踝应该交叉,而不是膝盖。身体应微微前屈,腰部应仰卧,大腿上部2/3应坐在椅子上,双腿应稍微分开,与肩同宽,髋关节和膝关节呈直角状态,上肢自然下垂在身体两侧或桌面
调整椅子高度,大腿要与地板和桌面平行,小腿和地面保持垂直状态。最好有个高背椅来支撑头部和颈部,让头和脖子能和身体保持平行。建议办公室一簇的朋友们,坐一小时左右,起身活动活动身体,伸伸手,弯弯腰,做做膝关节屈伸运动。提高肌肉和韧带的弹性和韧性,增加关节的灵活性。
5、五禽戏是伸展运动吗
脊柱是人体的大梁,是躯干的主要支柱。脊柱的上部通过肩关节与上肢相连,下部通过腰骶关节与骨盆相连,骨盆又与两个人体最粗壮的股骨形成髋关节与下肢相连,因此,“脊柱动,周身动”。可见,注重脊柱运动,对于提高健身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从脊柱运动的角度对健身气功•五禽戏的功法动作进行解析,以便使习练者更好地了解功法内涵。
一、起势调息
起势调息动作的习练目的是调整呼吸,使身体放松,为练功做好准备。其动作要点一是松沉。在两脚分开站立后两手上举前,身体有个向下松沉的动作,松沉的实质就是脊柱的微屈与骨盆微前倾,同时两膝关节微屈。做到松沉的要领是注意肩关节的放松,即“沉肩坠肘”。二是圆活。起势调息的两手上提下按,切忌直上直下,要做到圆活自然。上提时,在松沉的基础上,微伸膝、微伸髋使骨盆微后倾;当两手上提接近与胸高时,伸腰、伸胸,胸廓微开展,同时两手边上提边内合,从而使两手在上提与内合的“转弯处”自然划出圆弧形。
二、虎戏
1.虎举
“虎举”运动是脊柱由屈到伸,再由伸到屈的过程。“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欲扬先抑”,这些都是中国传统的矛盾哲理。要做到两手上举时“提胸收腹”的伸脊柱动作,必须先有脊柱“含胸松腰”的屈脊柱动作。因此,“虎举”在两手抓握后的姿势应该是“脊柱微屈,臀部内敛(即骨盆前倾),低头看手”这样一个屈脊柱动作。两拳上提,至胸前由拳变掌,两掌向上托举,整个动作过程就是脊柱渐渐伸直的由屈到伸的过程。
2.虎扑
“虎扑”中的前扑动作是在体前屈时最大能力的伸脊柱动作。动作要抬头、塌腰、尾闾上翘,两手尽量前扑。假想身体直立时做“虎扑”的躯干动作,那么伸脊柱的动作就容易理解了——抬头挺胸、伸腰翘臀(骨盆后倾)、两手上举。本动作在躯干前屈时再伸,加大了腰背肌肉的负荷,使腰背部的肌群得到了锻炼。
三、鹿戏
1.鹿抵
“鹿抵”模仿鹿运用“鹿角”相互磨抵嬉戏的动作,其动作实质是脊柱的侧屈加回旋,同时异侧骨盆前倾内收。在重心前移成弓步时,膝关节前顶使得骨盆成前倾内收姿势固定,然后转腰、转头,同时脊柱侧屈,形成对一侧脏腑的按摩和异侧脊柱的牵拉拔长。
2.鹿奔
“鹿奔”的整个运动是脊柱由伸到屈、再由屈到伸的过程。弓步屈手腕时,脊柱处于自然放松状态;重心后移、脊柱后弓时,整个身体由伸膝、扣髋(骨盆尽力前倾)、弓腰(腰椎屈)、含胸(胸椎屈)、扣肩,再两臂内旋把腰背的力量传至手指尖,使脊柱得到充分的伸展和拔长。
四、熊戏
1.熊运
“熊运”的整个动作是脊柱的组合运动过程,其要领是依靠脊柱的运动带动两手围绕肚脐划立圆。具体的动作要点是:由两脚左右开立的预备姿势开始,两手握空拳成“熊掌”放在下腹部,微屈膝、敛臀(骨盆前倾)、松腰(腰椎微屈)、含胸(胸椎屈)、低头(颈椎屈)看手,身体重心放在预备姿势的重心垂直线上(身体中正,重心点微下移,身体不能前后倾斜)。然后,脊柱屈时加侧屈,即前屈加侧屈的组合动作。上动不停,再做脊柱伸的动作,这时骨盆后倾,变成脊柱侧屈动作。上动不停,骨盆后倾,同时配合伸脊柱动作。尔后,侧屈脊柱,做侧屈加前屈动作,骨盆配合脊柱运动由后倾至前倾(即尾闾前上卷)。上动不停,脊柱恢复至屈脊柱状态。整个运转过程中,两手在脊柱运动的带动下,从肚脐下的起点到一侧髋骨上角、到肚脐上、再到另一侧髋骨上角,最后回到肚脐下的起点。
2.熊晃
“熊晃”的动作较为复杂,是习练者感到较难掌握的动作。这个动作不仅有脊柱的屈伸回旋,还有重心的前后移动,上下肢与躯干运动的整体协调。“熊晃”中的提髋动作是单腿站立的脊柱侧屈动作,要注意骨盆侧倾与脊柱侧屈的相互配合。然后膝关节屈膝前领,骨盆前倾,脊柱回复到伸直状态。重心前移,落步踏实。上动不停,重心微前移,同时回转脊柱带动肩、手臂前靠。重心边后移,脊柱前屈加侧屈形成对一侧脏腑的按摩。重心继续后移,脊柱边回转、边伸直,依靠脊柱的回转带动两臂前后自然摆动。上动不停,重心再由后向前移动,脊柱前屈加侧屈形成对另一侧脏腑的按摩,尔后,脊柱边伸直、边回转,同样是依靠脊柱回转带动两臂前后摆动。
6、双腿做伸展动作为什么听到脊椎骨的声音?
太久没运动或者运动前没有充足的拉伸身体就会有身体关节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