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问为什么有人会脊柱侧弯?导致脊柱侧弯的原因是什么? 请专家回答~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脊柱侧弯发病很多因素有关的,一个正常的为什么变弯曲呢?这要从分类开始谈起,学科上分先天性突发性的还有神经肌肉型的等等十几种,目前临床上常见特怕性的,大概是80%到85%左右,日常工作生活中大部分是特发性,就是现有的科学条件下不能找到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原因不太明确的侧弯用特发性侧弯,那是不是还有别的原因,还有先天性侧弯,是椎体不平衡而造成脊柱发育过程中向一边或者向另一边侧方偏移,也有因为有孩子得了大脑瘫小脑瘫,神经两边肌肉不一样造成的,有时候一些肿瘤病人也引起的。
1 名称分类
过去对脊柱侧弯有不同称呼,现在根据国际脊柱侧凸研究学会建议使用结构性弯曲(原发性)和非结构性弯曲(继发性)的名称,后者又称功能性的或代偿性的弯曲。非结构性包括骨盆倾斜性弯曲、刺激性侧弯及癔病性侧弯;结构性包括特发性脊柱侧弯、先天性脊柱侧弯、神经纤维瘤病及其他。
2 发病率
此病如能及时及早的发现对治疗具有积极意义。检查此病一般都采取以下方法:①弯腰试验,②背部云纹摄像法,③X线检查。根据国内外一些报道,在诊断此病上,很多学者也都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如X线超长现格全脊柱摄影装置[1]以及红外热象图在此病上的应用[2]。由于普查所采用手段及人群不同,文献报道脊柱侧弯的发病率也不一致。国内马迅等[3]检查24130名中小学生cobb角大于或等于10°者为347人,侧弯患病率为1.44%,男女比例为1:1.17;田纪伟等[4]检查10073名6~15岁学生,患病者为487例,患病率为5.56%,男女比例为0.54:1;王旭生等[5]对13560名10~19岁在校中小学生普查中,侧弯患病率为0.75%,男女比例为1:1.2。可见各地情况均不相同,但也可看出发病率还是较高的,且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3 病因学
脊柱侧弯的发病原因迄今为止仍不十分清楚,但仍有不少学者对其发病机理在实验和临床研究中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3.1 遗传因素 早在1911年,Roth即报道过遗传因素可导致脊柱侧弯。在这一问题上,有人认为是多基因遗传,也有人认为是一种单链的显性遗传,具有不完全显现率。
3.2 生活习惯 实验研究表明,长期处于侧弯体位,坐姿不良都可出现腰部畸形,Goldberg[6]通过脊柱侧弯与手足使用习惯的关系的研究调查中,提示了脊柱侧弯与大脑优势半球的关系。
3.3 代谢异常 [7]有人发现6~18岁原发性脊柱侧弯患者血清中,2-I型球蛋白及己糖蛋白的含量增多;尿内脯氨酸的氢氧化物排泄增加,粘多糖减少,且脊柱侧弯的椎间盘髓核内氨基葡萄糖及氨基乳糖含量减少。
3.4 脊柱平衡机制受损 顾耀明等[8]在对家兔的实验中通过单纯于兔肩胛骨与同侧股骨大转子间连以钢丝,使脊柱发育成侧弯且进行性加重椎体旋转出现三维结构变化,但不直接损伤脊柱,结果表明凹侧椎体生成骺板受到超高的压力而凸侧骺板受力相对小,因此凹侧骺板由于逐渐增加的超高力作用从而使纵行生长受到抑制,椎体楔形变,脊柱侧弯进行性加重。
3.5 神经因素 [7]有人发现在脊柱侧弯中相当一部分有平衡功能失调,本体反射及眼反射系统均有失调,这一现象后来又被别的作者所证实。
3.6 软组织因素 梁栋等[9]对侧弯脊柱主弧两侧的软组织做了外科解剖及病理学探讨。发现主弧凹侧的各层软组织均有挛缩现象并产生了张力。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其组织相亦证实均有明显变性,而主弧凸侧的各层软组织只有轻度萎缩变性,从而指出侧弯的脊柱凹侧软组织变性挛缩成为脊柱侧弯畸形发展的重要因素。袁泽农、肖子范等[10]通过研究认为脊柱侧弯患者椎旁肌中肌梭数的减少也可能是侧弯发生的原因之一。
4 治 疗
对脊柱侧弯较轻者,可以进行观察,重者需要治疗,由于本病可进行性加重,对有阳性家族史又表现有结构性弯曲者,亦应早期治疗,其治疗目的是恢复躯干的对称性,并使之保持第一胸椎棘突对准臀中皱襞,同时使两肩与骨盆左右平衡,以及保持心功能及肺功能。
4.1 非手术治疗
一般而言,侧弯曲度在40°以下,轻度进行性加重的脊柱侧弯,每年加重不超过5°者;侧凸曲度介于40~50°之间者,胸廓畸形不大,可复性强而年龄较小者均可采取保守方法治疗。
4.1.1 石膏固定法 最早采用Risser设计的合叶石膏固定法,但是方法繁琐,患者需长期卧床,不易为病人所接受,后来问世的Risser-Cotrel石膏固定法,其特点是病人可以早期下地活动,该石膏固定法亦可以用作单纯脊柱融合术的辅助治疗方法。
4.1.2 支具疗法 是目前公认有效的非手术疗法且应用最广,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生物力学三点或四点力矫正规律,以达到防止脊柱侧弯加重的目的。其适用于侧弯曲度在20~40°之间、侧弯畸形尚不固定、有较大可能恢复的未成年患者。1948年,Milwaukee支具应用最早而风行一时,穿戴支具的患者,胸椎侧弯者有20%畸形可望矫正,但腰椎侧凸矫正略少,颈椎则更少。且长期穿戴支具可妨碍下颌骨的发育而导致颌面部畸形,故此疗法已不盛行。70年代,北美的Boston支具因疗效显著开始被广泛接受。目前,多应用改良的塑料贴身支具治疗胸椎以下的脊柱侧弯畸形。
4.1.3 牵引疗法 牵引治疗脊柱侧弯有头圈牵引法、Cotrel牵引法、头圈石膏牵引法、头圈股骨牵引法等,多与石膏、矫形器或手术等疗法合并使用。
4.1.4 电刺激疗法 是另一种公认的较为有效的非手术疗法,[11]1983年Axellgaarod推出双通道体表电刺激治疗仪对治疗脊柱侧弯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国内有学者认为电刺激疗法的机制是凸侧有关肌群在电刺激下长时间收缩锻炼,变得比凹侧粗壮有力,使脊柱两侧产生不平衡牵拉收缩从而获得矫正,甚至是脊柱内侧不平衡牵拉收缩,使凹侧半的椎体骺板受到拉伸,导致骺板内增殖细胞生长分裂加快,而使凹侧半的椎体生长加快达到矫正侧弯的目的。
2、脊柱侧弯影响弯腰吗?
我侧抄弯40多度弯腰也没什么问题的 我的情况是坐着有些弓着腰的时候就会看到后被有突起 背两边不均匀大小
我现在动了手术已百经矫正回去了 说实话术后会影响弯腰,不过是术后短时间里,我去度年动手术的刚开始不敢弯腰,现在知我弯腰去捡东西什么的都没问题,如果要选择手术道,一定要去有经验权威点的医院,那就相当安全了
3、脊柱侧弯不治疗的后果
你好:
侧弯不积极治疗会导致进一步的发展,出现身体畸形,到后期可以出现胸廓变形,甚至影响肺脏和心脏,出现生命危险。
当然,也不是所有脊柱侧弯都必须要手术治疗,如果你朋友的cobb角<40°,没有旋转,也没有侧弯引起来的严重的临床症状,是可以采取保守治疗的,现在有医疗器械公司或者假肢公司专门量身定做侧弯的支架。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纠正,就要积极考虑手术了。因为矫形的椎弓根钉棒系统价格不菲,所以确实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
4、脊柱侧弯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脊椎侧弯又可分为结构性脊椎侧弯(structural scoliosis)及非结构性脊椎侧弯(non-structural scoliosis),造成结构性脊椎侧弯常见的原因包括神经肌肉疾病(例如:脑性麻痹、脊髓损伤、渐进性神经肌肉疾病等)、骨骼本身病变问题(例如:骨折、软骨症、脊椎缺损等)、或不明原因所导致的自发性障碍,而造成非结构性脊椎侧弯的原因有脚长不一致、因背部或颈部疼痛导致单侧保护性肌肉spasm、或习惯性非对称性姿势等原因所导致。治疗上必须考虑发生的原因、年龄、部位及严重程度,一般而言,弯曲角度在二十五度以下时,仅需观察及定期追踪,成长中的小孩侧弯在二十五度到四十度之间,可考虑使用特殊背架来治疗,而当弯曲角度大於四十度时,支架的治疗效果不彰,需以手术作矫正及固定。保守性的治疗包括:摆位、运动、牵引、脊椎背架、电刺激等方式,可互相配合运用,以达到最佳疗效,当弯曲角度大於四十到五十度时、对保守性的治疗无效、严重变形造成背痛、或心肺功能变差,此时,则需接受手术治疗,目前脊椎侧弯手术内固定方法及器械的进步,手术后稳定度大为增加,对於侧弯较严重的病患而言亦可收到不错的效果。
5、18岁脊柱侧弯
给你介绍一下国内治疗脊柱侧弯现状:
脊柱侧弯目前的治疗主要分两类:保守治疗矫正和手术矫正。保守治疗矫正主要是推拿按摩、牵引、做矫形运动、带支具等。
但是目前是截然相反两种观点:大型正规医院骨科根本无视中医保守治疗的存在,轻度患者带支具观察,重度患者(45度以上)做手术。大医院的医生们说手术没有后遗症、风险小。而门类众多的各类小型私人医院都要求作保守治疗,片面宣传手术风险和后遗症,甚至不惜用恐怖的图片刺激已经受伤的孩子和家长,宣传甚至夸大自己的矫形效果。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中西医走着两条完全不同的两条路线,得从各自的发展史找原因。
西医的脊柱矫形理念主要来源于美国,包括支具和手术治疗的方法。手术治疗的方法,六七十年代起源于美国墨西哥,八十年代协和医院开始引进,90年代初期,由于医疗条件和技术的限制,脊柱侧弯矫正手术出现了不少并发症,一度很多医院都停止了这个手术。到了90年代中期,北京协和医院引进了CD三维矫正技术和理论,以及现代影像学技术的进步,脊柱侧弯的矫正技术效果有了较大的提高;2000以后各大医院开始广泛开展,国内做侧弯的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和南京鼓楼医院整体水平较高。但是这种手术技术,美国人的专著上比较客观列表具体写明统计病历的主要次要并发症,也承认这种手术是不得以的选择。国内医院声称的手术技术成熟,风险小等等显然不真实。
支具治疗是西医唯一认可的保守治疗方法。支具治疗脊柱侧凸是一种古老的方法,可以追溯到16世纪。从1915年开展手术治疗脊柱侧凸后,支具治疗应用越来越少。直到20世纪中叶,因为脊柱手术后并发症较多,支具治疗才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50年代美国医生对支具治疗脊柱侧凸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提示许多患者经支具治疗后可以避免手术。支具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从60年代广泛应用到80年代几乎否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90年代初完成的几项高质量的临床研究重新确立了支具疗法的正确地位。
中医治疗脊柱侧弯的领域基本是一片空白,打出保守治疗旗号的也很难拿出像样的数据。但是从大家治疗的经验来看,中医的按摩正骨整脊之类的肯定有一定的效果,经常听说三四十度调到二十度的病历,如果一点效果没有,中医按摩之类的在侧弯领域也就没有市场了。追其历史,可以从按摩 整脊脊柱相关病的历史中找到治疗侧弯的影子。按摩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广泛流传门派众多,但是直到19世纪末,随着现在解剖医学的发展,才使得按摩学进入系统研究阶段。在我国60年代以来,经过魏征教授 龙层花教授 宣蛰人教授 罗有明教授 冯天有教授王遵来主任等等数代名家大师的努力,使得脊柱病因学和脊柱相关性疾病进入了系统总结研究阶段。
正骨和整脊应归属于广义按摩范围。正骨主要指调整骨折关节错位。整脊疗法是以分筋弹拨 按压疏理等手法治疗脊椎伤损伤疾病的一种方法。现代的中医整脊学,是在国内传承多代,在现代医学的解剖学脊柱运动力学指导下发展起来的,06年中华医学会整脊分会成立。
特别指出一下,西医的整脊建立在现代解剖知识基础之上,在美国应用广泛,但是对于侧弯的治疗不认可。
从以上历史大家可以看出,治疗脊柱侧弯这种疾病的主要历史只有二十年,各种理论体系都不是很完善,所以会出现目前混乱相互攻击的局面。国内的手术从02年开始大量开展,到现在不到十年,第一批打钉棒的病人目前都还没有取出,是否能取出,取出后脊柱如何变化,还在争论之中。 经过正骨按摩治疗的病人很多,但是调整到十度以内的比较少,至于相关理论更是少的可怜。
鉴于以上情况,大家一定要理性选择,消极等待,盲目手术都不可取。
建议尽快去检查一下,查一下cobb角度数,胸廓的变形程度,胸廓的硬度。
6、脊柱侧弯如何分级?
脊柱侧弯不分级,它有专业的判定标准!通常用Cobb角,根据这个角度值来判断脊柱侧弯的程度。
7、脊柱侧弯 这个是向哪边歪的 严不严重?
有一点点向左弯,去当兵没有问题,自己以后注意坐姿,不能沙发瘫,以后当了兵经过站姿训练,你的侧弯就纠正过来了,如果你还是担心就去医院咨询一下,不要耽误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