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拍X光片、CT和磁共振(MRI)检查有什么区别?如何选择?
如何选择? 退休医生桑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形形色色的仪器为临床提供了先进的诊疗方法,如何选择一种安全、准确、方便、价廉的检查方法不但是一个“大医仁爱”“悬壶济世”的医生之责,也是所有病人所祈求的,医生要提高所检查项目透明度,让病人获得知情权十分重要。 X光片、CT、核磁共振在临床上是医学影像检查的几种常用的方法,成像原理各不相同,经常碰到一些患者咨询这三者的优劣,有的以为越贵越好,要求做CT来替代普通X光片检查或者要求用磁共振代替CT检查,认为磁共振比CT清楚,CT比X光检清楚,这从医学的观点看有一定的片面性,这三种检查手段各有所长,对各种所检查的疾病各有所侧重,何况核磁共振价格不菲!下面谈谈这些检查的目的和适应症。 1、X光检查是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它是应用较早、最普遍,价格也相对便宜。主要用于一些疾病的初步检查,便于发现较明显病变的组织和结构,是疾病初筛的首选检查方式。对于有移位骨折、有骨质改变的骨病、关节部位骨性病变、不透光异物存留、心肺器质性疾病、消化系统梗阻等疾病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另外,X光片还能拍摄动力位相,能发现患者在改变体位时才感觉到不适的疾病,尤其是动力位片检查。X光检查费用低廉,射线投照量小,适合绝大多数患者的常规检查。机子是高压电激发出X射线,但射线量很小,除孕妇外对身体没什么影响,不用担心。2、 CT检查目前发展得很快,CT机扫描部分主要由X线管和不同数目的控测器组成,用来收集信息。X线束对所选择的层面进行扫描,其强度因和不同密度的组织相互作用而产生相应的吸收和衰减。探测器将收集到X线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经模/数转换器(A/D converter)转换成数字,输入计算机储存和处理,从而得到该层面各单位容积的CT值(CT number),并排列成数字矩阵(Digital matrix)。数字矩阵经数/模(D/A)转换器在监视器上转为图像,即为该层的横断图像,它高分辨率、结构细节显示清楚等,但其缺点就是空间分辨率不高,不如X光片,且价格也较贵。但在显示横断面方面明显优于X光片,尤其是对密度高的组织显像清晰,对于测量骨性结构之间的距离精确度高。CTA能清晰的显示血管走向及血管病变,对肿瘤的检查灵敏度明显高于普通X光片。而且,多排螺旋CT能进行三维成像,有助于立体显示组织和器官病变。但是,CT扫描限于技术员的专业水平不同及扫描层面间隔限制,不能整体的阅读检查部位的信息,导致有一定的漏诊率。另外,CT拍摄动力位相极少运用于临床工作中,而且CT对软组织显像清晰度和分辨率不高。 3、磁共振(MRI)检查现代发展的也很迅速,核磁共振现象来源于原子核的自旋角动量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的进动。根据物理学原理当外加射频场的频率与原子核自旋进动的频率相同的时候,射频场的能量才能够有效地被原子核吸收,为能级跃迁提供助力。因此某种特定的原子核,在给定的外加磁场中,只吸收某一特定频率射频场提供的能量,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核磁共振信号。它主要的优势是可以在三维空间任意平面上成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被检部位的病变情况,但它与CT片一样,空间分辨率也不高(三者中最差),价格也贵,另外,在身上带有磁性或金属物质的病人无法做磁共振。磁共振与X光和CT检查最大的不同在于没有X线辐射,对机体的损害很小。其主要用于发现软组织疾病,在骨科主要用于发现椎间盘病变、脊髓病变、半月板病变、炎性病变和出血性病变等。通过不同的处理技术能早期发现松质骨骨折如椎体骨折、骨盆骨折;早期发现炎性疾病如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骨结核、骨肿瘤等。MRA对血管方面的疾病灵敏度高;每个部位检查时间较长;体内有非钛质金属患者无法进行磁共振检查;对骨组织的显像精确度不如CT;动态MRI费用是动态X光片的数十倍。 综上所述,根据不同情况(病人身体、疾病、经济等),考虑拍X光片、做CT或者磁共振。一般对不太明白病因的患者,最好先做X光平片,看看有没有异常;如果未发现明显异常或者发现异常而又不太清楚,在考虑进一步检查,腰椎的疾患,一般就是普通的骨科问题,如脊柱外科,诊断脊柱骨折、脊柱滑脱、脊柱畸形、脊柱失稳等疾病首选X光片就会解决!如果不能满足临床检查需要,最好听取专科医生的建议采用合乎病情的检查手段。在诊断椎间盘病变尤其是颈椎病,以及脊髓形态、脊髓畸形、脊柱肿瘤、脊柱结核等疾病检查时首选MRI。对于脊柱骨折、椎管病变、关节突关节病变诊断中,CT检查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总之,三者是不可相互替代,不是越贵的检查越能发现问题,就诊时最好了解一些检查项目的知识,以便能尽早、准确的发现问题。
2、脊椎结核该做什么检查
试验)将稀释的包囊液作为抗原,在患者前臂作皮内注射,引发局部过敏反应。准确率高达90%以上。该试验不但有诊断价值,还可以观查治疗效果。2.包囊虫补体结合试验(Weingerg试验)临床上常利用人体对包囊肿发生的免疫反应作血清学检查,行补体结合试验,其阳性率可达90%,尤以囊肿破裂或手---tiansdlw21脊椎结核如何治疗?[脊椎结核]你好,针对你的问题,我建议你早带你爸爸去医院做检查,另外不要再干太过劳累的活。1、脊椎结核非手术治疗脊椎结核无手术指征的病人,应用合理的化疗方案治疗(参阅总论)和局部制动。病人低热和脊背痛或生物力学不稳定者,应卧硬板床休息,Glisson布带牵引或Halo-vest背心适用于颈椎不稳定的病人。体表有脓肿环枢椎结核咽后壁脓肿较大影响呼吸或吞咽者,可行穿刺抽脓---eandcn
3、与脊柱结核有关的体格检查方法是什么
对于这个脊柱结核这个检查主要看有没有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4、核磁共振检查都适用于哪些脊柱疾病呢?
首先,核磁共振检查能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作出明确的定位定性诊断。这是由于核磁共振检查能够清晰地观察椎体、髓核和纤维环等结构。可以直接观察到纤维的完整性,这对于确定椎间盘突出的病理分型有重要价值,同时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其次,核磁共振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脊髓、蛛网膜下腔,对于脊髓肿瘤有很好的显示效果,一般能够对肿瘤作出定性诊断。对于脊髓空洞症,核磁共振检查可以作出明确清晰的诊断,在这一点上明显优于CT扫描。(在CT扫描中,髓内肿瘤及脊髓空洞积水症均可导致脊髓增粗,有时不易鉴别。)再次,核磁共振检查对于脊柱结核和脊柱转移癌的诊出率较高,往往可以弥补X线平片检查和CT扫描的漏诊。核磁共振成像对于骨骼的显影清晰度较之CT扫描要差一些,这也是其少有的缺陷之一。 赞
5、腰脊椎结核临床表现有哪些?怎么检查?
临床表现:腰痛是腰椎结核最常见的症状,疼痛的性质多为钝痛或酸痛,伴有压痛和叩击痛,在劳累、咳嗽、睡前,疼痛会加重,上腰椎结核可有大腿痛,下腰椎结核可能有坐骨神经痛,这是由于结核脓肿,肉芽组织及坏死的椎间盘和植骨向后突入椎管内,使脊椎或神经根受到压迫和刺激,出现放射性疼痛。
诊断依据:通常有典型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功能障碍、畸形等临床表现;X线摄片表现为骨质破坏和椎间隙狭窄,有一侧腰大肌阴影模糊等表现,有助于确诊。
金冠
6、膝关节结核和风湿怎么区分?哪里检查能检查的出来?
膝关节结核与其他骨关节结核一样是一种继发性病变,绝大多数由肺结核转变而来,在国内大宗结核病例的报道中,膝关节结核的发病率仅次于脊柱结核,在6大关节中居首位,国外文献报告,膝关节结核的发病率也是在脊柱之后,居于6大关节的首位或第2位,膝关节结核以10岁以下儿童多发,性别上无明显差别,儿童膝关节结核由于病程长,易累及骨骺,故常常引起患肢的发育生长畸形。膝关节结核一般单侧发生。
7、刚开始孩子左锁骨起了个包后去三西省人民医院去检查说是病理性骨折得手术,手术以后化验结果是恶性的
病理性骨折就是在某些疾病基础上出现的骨折。这其中发生率最高的原发疾病是结核、肿瘤和骨质疏松。它与单纯外伤性骨折不同,病理性骨折的骨头预先被某些病侵蚀、破坏、蛀空,再遇到轻微的外力,甚至没有外力只因自身的重力作用就可以自发骨折。因此,骨科专家一再强调:骨科检查的手法一定要轻柔,千万不要给骨病患者再雪上加霜——弄成后果严重的病理性骨折。
及早发现病理性骨折蛛丝马迹
原发病的体质特征
恶性肿瘤病人多呈慢性消耗病容,或在其他部位发现肿瘤,或尚未发现原发瘤,转移瘤已先在脊柱引发症状;骨质疏松多见于中老年人,特别是绝经后的妇女,尤其是多胎、多产、长期哺乳的妈妈,常述缺钙性周身疼痛、失眠多梦、抽筋、多汗……
欲折脊柱局部特征
均有疼痛,不仅限于腰背部,多牵引或放射到臀、髋和下肢,常被诊断为坐骨神经痛;骨质疏松的疼痛范围更广,胸骨、肋间、诸多关节酸痛;脊椎肿瘤多为持续胀痛或夜间疼痛更重;病变刺激脊髓神经根可出现固定部位电击样神经痛等;
局部压痛、扣击痛
预示那里的脊椎破坏、疏松最严重;活动受限脊柱弯曲转动会加重疼痛,病人常呈强迫性体位。如果你从后面喊这样的患者,他不是扭腰回头观望,而是整个身体转过来;东西掉在地上,患者不是弯腰去拣,而是蹲下拣,保持脊柱不弯;脊柱变形早期表现为脊柱强直,自然弯曲消失;一旦出现弓腰、驼背或后凸角度畸形,就表明已经有椎体压缩骨折发生。
附带病变体征
骨与关节结核90%以上继发于肺结核,脊柱结核病人可能合并肺结核,也可继发寒性脓肿或瘘管;脊柱转移瘤,可在其他部位发现皮肤癌、肺癌、乳腺癌、肾癌、前列腺癌、宫颈癌、消化道癌、肝癌等。
拍片影像一目了然
现代影像技术,可以使脊柱病变原形毕露、一目了然。大多数不需要CT、磁共振等高费用检查,只需拍X线片就可以作出诊断,可以大致判断出病变的性质、范围、破坏程度以及可能发生病理性骨折的危险性。如果需要手术治疗,可根据医生的建议做进一步影像检查。
脊柱发生病理性骨折可能导致脊髓、神经损伤,造成部分或完全截瘫的严重后果,那时即使最现代的治疗也难以获得理想的结果。
8、腰椎结核怎么办? 急救!!
脊柱结核.....嗯,看来你女友患的是常见于成人的边缘型椎体结核了,椎间盘破坏是边缘型椎体的特征,因此椎间盘会变狭窄,而且椎体破坏后会形成寒性脓肿.
本病可以治疗,但是治疗效果不甚理想.
可用全身治疗,就是抗结核药物疗法~药满两年缓慢撤药....还需局部固定,用石膏背心或支架,一般固定3个月,固定期间应多休息.全身情况不好不能耐受固定的,可睡特质石膏床3个月.制动是必要的.
任何手术治疗都是有风险的.这个手术的风险性还不好说,看是什么人给你做.手术无非是切开排脓,病灶清除以及后期的矫形.手术前如果没有控制好结核,是会引起结核播散的.手术后的复发多半是由于结核播散,手术过程中处理好这一点应该没多大问题.结核的特点就是破坏周围正常组织,处于脊椎的结核更是表现明显.但是由于腰椎椎管管径比较大,压迫马尾神经引起症状甚至截瘫的还是少见.
本病对以后的生活会有一定影响,因为结核所造成的干酪样坏死物和死骨会造成关节坚硬,影响生活质量.不知道矫形对于这方面的改善程度会达到多少.
个人建议先用药物控制,就算是手术也要在结核控制以后进行.本病病程较长,一定要坚持足量治疗.并在撤药后坚持复查.
对下一代....应该没有影响,只不过要停药一年以后怀孕,药物是有致畸作用的.
祝顺利康复.
9、核磁共振检查适用于哪些疾病?
首先,核磁共振检查能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作出明确的定位定性诊断。这是由于核磁共振检查能够清晰地观察椎体、髓核和纤维环等结构。可以直接观察到纤维的完整性,这对于确定椎间盘突出的病理分型有重要价值,同时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其次,核磁共振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脊髓、蛛网膜下腔,对于脊髓肿瘤有很好的显示效果,一般能够对肿瘤作出定性诊断。对于脊髓空洞症,核磁共振检查可以作出明确清晰的诊断,在这一点上明显优于CT 扫描(在CT 扫描中,髓内肿瘤及脊髓空洞积水症均可导致脊髓增粗,有时不易鉴别)。
再次,核磁共振检查对于脊柱结核和脊柱转移癌的诊出率较高,往往可以弥补X 线平片检查和CT 扫描的漏诊。
核磁共振成像对于骨骼的显影清晰度较之CT 扫描要差一些,这也是其少有的缺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