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强制性脊柱炎
您好,强直性脊柱炎存在两种时期,活跃期和潜伏期,活跃期的时候,患者的病症会显现出来,疼痛,晨僵,活动受限等。潜伏期,是患者疼痛等不适症状会有所缓解甚至消失,但是这时候,却不可麻痹大意。
服用药物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一种方式之一,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因素,找到合适自己的治疗方案,进行针对性治疗。
2、求助,强直性脊柱炎有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或者偏方?
本病至今尚无根治方法,但是,大多数患者如能得到及早诊断与治疗,可以控制症状并内改善预后。容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①控制病情进展,缓解症状;②防止脊柱、髋关节僵直畸形或保持最佳功能位置;③避免治疗所致副作用;④必要时手术矫正畸形。最终目的是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近年来强调综合治疗,即包括病人教育、医疗体育、理疗和中西药物治疗等。在活动期的治疗应辨病辨证结合,中药西药并用。
3、西乐葆:赛来昔布胶囊可以长期服用吗?还有效果好的口服药吗?【强直性脊椎炎】
你好!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是肯定的,我们的用药经验是第一个月用量足量,第二、三个月后减半,然后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慢慢减量至停药。关于塞来昔布胶囊的疗程问题,如果没有胃、心脏、肾等副作用的话,可以长期使用。如果你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外周型的话,你可以加SASP、反应停等药物结合治疗。请你定期查血沉、C反应蛋白等。
(浙江省人民医院应振华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4、强直性脊柱炎,血沉达到70多,怎么降?
强直性脊柱炎是风湿病,目前病因不明,现有的医学水平下暂时还不能治愈。但只要到正规医院的风湿科,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坚持长期、规范的治疗,是可以很好控制疾病的。
你可以到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友论坛——风湿家园AS-SKY上去,向资深的病友和志愿医生们学习疾病治疗的知识,增强对“假医假药”的辨别力,避免误诊误治,反而耽误了你弟弟的病情。
一些强直性脊柱炎病友听信了一些非法医疗机构活个人能“治愈”疾病的虚假宣传,误诊误治,引起身体残疾的教训是很深刻的,一定要引以为戒!
顺便给你普及点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常识,先加强学习吧!
————————
第一类:非甾体镇痛消炎药(NSAIDs),例如扶他林,西乐葆等。
这类药属于对症治疗,能控制疼痛症状,但是不能抑制强直性脊柱炎的疾病病程,不能阻止持续进行的关节破坏过程。但最近有新的医学研究认为,尽管NSAIDs不能抑制骨侵蚀过程,却能延缓强直性脊柱炎的新骨形成,减缓强直的过程。所以,NSAIDs不仅应该在炎症活动期对症使用,在疾病缓解后,也应该长期使用,以避免强直。
第二类:改变病情抗风湿药(DMARDs),例如,甲氨蝶龄,柳氮磺胺吡啶等
这类药不仅能缓解关节肿痛、晨僵、降低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的水平,还能延缓关节破坏的进程。长期服用此类药物,不仅是为了缓解临床症状,更重要的是要改变疾病的进程,尽力避免残疾的发生。但这类药物的特点是起效时间长,通常要2~3个月才起效,而且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脊柱关节和髋关节的炎症疗效较差。
第三类:TNF拮抗剂
TNF拮抗剂是一类新的生物制剂,它特异性地作用于引起强直性脊柱炎的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是目前证实的唯一针对脊柱、髋关节等关节病变有效的药物。2006年,ASAS(国际强直性脊柱炎工作小组)在关于强直性脊柱炎治疗指导的十个建议中,提到对于持续高疾病活动度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无论其常规治疗是什么,都应予以抗肿瘤坏死因子治疗。目前,TNF拮抗剂现在全球已经开发了5个,国内已经上市了2个:益赛普和类克。其中,益赛普是国内首个上市,使用人数最多的TNF拮抗剂。
第四类:激素
对于部分病情急重,普通药物难以见效的病人,为了防止病情恶化,医生会使用激素,来快速消炎、镇痛。不过,激素的毒副作用较大,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否则,不仅会带来身体损害,还很容易引发引起病情汹涌反弹。并且,激素药物也是不能改变病情的药物,仍需要和改变病情的药物(DMARDs)联合,来控制疾病。
值得警惕的是:
1、由于激素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在很多不明成分的中药中,都不同程度地掺杂了激素。在短期内似乎能见效,但从长远看,不规范的治疗耽误了治疗的宝贵时间,提高了残疾的发生率。
2、强直性脊柱炎属于风湿病,应看风湿科。可很多强直性脊柱炎都是到骨科和中医科就诊,骨科和中医科的医生普遍缺乏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和治疗的知识,导致中国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误诊误治率高,残疾率高。
5、强直性脊柱炎有什么有效的治疗?
急性发作期:
[证候]一般多见于青少年,身体素健,突然出现腰骶疼痛,有时痛的比较严重,有时上窜胸颈,有时下趋大腿足跟,甚至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兼见郁怒烦躁,心烦起急, 口干舌燥,便干溲赤,或有发热恶寒,或有低热,舌苔薄白或薄黄,脉象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除湿。
[方药]清热解毒除湿汤(自拟方)。
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15g,虎杖15g,金银花15g,连翘15S,土茯苓20g, 白鲜皮10g,丹皮10g,银藤10g,桂枝10g,川乌10g,生甘草10g。水煎服。
2.余热伤阴:
[证候]颈、项、背微有拘急隐痛,腰酸腿软,或下肢隐痛, 口干,烦躁,夜热低烧(体温37.5℃上下),舌质红,苔薄白或无苔,脉细数。,
[病机]邪气已去其八,余热内伏。久病伤阴, 阴液不能濡养筋骨肌肉,故见颈、项、背拘急隐痛,腰酸腿软,或下肢隐痛,阴血不能荣养心脉,故见心烦口干,夜热低烧,舌红,脉象细数。
(理化检查同急性发作期)
[治法]清热养阴,兼以荣筋强骨。
[方药1养阴清热汤(自拟方)。
白花蛇舌草15g,金银花15g,草河车10g,生熟地各20g,何首乌20g,地骨皮10g,炙龟甲20g,女贞子20g,金狗脊10g,生川断15g,炙甘草10g。水煎服。
3.阳虚余热未解:
[证候]腰脊隐痛,或时有酸痛,下肢不温,怕冷,后背恶寒,口不渴,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弱。
[病机]内存余热痰湿,故腰脊隐痛、时有酸痛,阳虚不能温煦,故肢冷而恶寒,舌质淡,脉沉弱皆阳虚之
证。
[治法]温阳解毒,佐以蠲痹。
[方药]温阳解毒汤(自拟方)。
巴戟肉15g,补骨脂15g,生鹿角20g, 肉苁蓉20g,仙灵脾10g,沙苑子10g,炒杜仲10g,菟丝子10g,大熟地20g,白花蛇舌草20g,紫花地丁15g,土茯苓15g,丹参15g,白芥子10g,炙甘草6g。水煎服。
4.肾阴阳两虚,督脉瘀滞:
[证候]腰骶,或脊背,或髋骨,或膝关节,或足踺隐隐作痛,或胀痛,或空痛,或灼热痛,或冷痛,或疼
痛,或钝痛,或刺痛,或游走痛,或沉着痛,或间隙痛,或脊背连及头痛等,凡强直性脊柱炎初期、中期常有这些部位疼痛,不 ·而定。但凡有隐匿型先驱症状,如:晨僵、腰痛都当考虑强直性脊柱炎的叮能(以下从略)。
伴见膝软无力,喜卧怠动,耳鸣耳聋,心烦失眠,四肢不温,惟手足心热,尿频便溏, 自汗、盗汗,遗精,阳痿,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补肾填精,通调督脉,兼强筋健骨。
[方药]益肾通督汤(自拟方)。
鹿角胶10g,龟甲胶10g,狼狗骨胶10g(以上3药均烊化兑服),仙灵脾10g,巴戟肉10g,补骨脂10g,菟丝子10g,炒杜仲10g,大熟地20g,枸杞子10g, 山萸肉10g,女贞子10g, 当归10g, 白芍10g,炒白芥子10g,水蛭10g,蜈蚣2条(研面,冲服),细辛5g,降香6g,川乌6g.水煎服。
益肾通督片
益肾通督片的处方没有完全公开。目前它还只是北京中医院的院内制剂,还不是国药准字号的药。公开的处方部分是益肾通督片 ( 狗脊、菟丝子、骨碎补、枸杞子、生熟地、猪脊髓、牛脊骨、鹿角胶、水蛭、炒白芥子 ) ,可以肯定它的处方不全,而且肯定含有雷公藤。
王为兰老师常用的还有益肾通督汤(丸)鹿角胶10g,龟甲胶10g,狼狗骨胶10g(以上3药均烊化兑服),仙灵脾10g,巴戟肉10g,补骨脂10g,菟丝子10g,炒杜仲10g,大熟地20g,枸杞子10g, 山萸肉10g,女贞子10g, 当归10g, 白芍10g,炒白芥子10g,水蛭10g,蜈蚣2条(研面,冲服),细辛5g,降香6g,川乌6g.水煎服。(或者制丸)
张鹤鸣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方
1. 阴虚血热型
见于早期素体阴虚阳盛,外感风寒湿郁而化热,症见低热盗汗,口渴喜饮,五心烦热,大便干秘,腰背及四肢关节灼热疼痛,舌质红,苔少或剥脱,脉细数。
强脊1号方: 生地30 葛根30 金银花30 蒲公英18 川牛膝20 赤芍20 王不留行15 独活20
川芎12 土鳖虫10 红花15 续断15 水煎服,每日一剂。
2.湿热蕴结型
见于早期湿热蕴结,流注下肢骨关节者,证见两髋关节热痛,两鼠蹊部痛或兼两膝关节肿痛,关节积液或下肢浮肿。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
强脊2号方: 金银花24 蒲公英24 土茯苓30 白花蛇舌草24 苍术10 黄柏 12 薏苡仁30 川牛膝24
土鳖虫10 红花10 独活20 水煎服,每日一剂。
3.肝肾亏虚型
见于晚期病人,证见关节疼痛,僵硬强直,拘挛变形,难以屈伸,行动困难,肌肉消瘦,腰膝酸软,怕风冷,舌淡苔白。脉细弱。
强脊3号方: 黄芪30 川牛膝24 续断15 补骨脂18 独活20 赤芍20 白芍 20 桂枝10 花椒10
狗脊30 土鳖虫12 水蛭6 红花12 杜仲 15 龟板胶10 鹿角胶10 水煎服,每日一剂。
那些能给你说治疗好的都是骗人的,这个病只有控制,锻炼是关键。
AS西医治疗方案,一般是这样的组合:
非甾体抗炎镇痛药1种(扶他林、西乐葆、消炎痛、乐松、美诺芬、莫比可等)+慢作用抗风湿药一般1-2种(柳氮、甲氨蝶呤、沙利度胺、来氟米特等)+辅助治疗药物1-2种(正清风痛宁、帕夫林等,或某些中成药)
锻炼是关键,可以练八段锦和广播体操。如果你有好的师傅可以练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