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脊柱 > 前路脊柱

前路脊柱

发布时间:2020-11-21 23:00:26

1、工伤颈椎前路手术内固定,颈脊髓变性可评几级伤残

根据描述至少可以判定为九级伤残,具体结果以劳动能力鉴定结果为准。

依据《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
第八条 〔提出申请〕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工伤职工可以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初次劳动能力鉴定申请。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时限自作出工伤认定结论之日起最长不超过2年。工伤职工本人无法提出申请的,可由其近亲属代为提出。
第九条 〔提交材料〕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二)《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和复印件;
(三)诊断证明、检查检验报告等原件和复印件,完整有效的病历;
(四)职工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五)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2、前路手术包括哪些种类?

颈椎前路手术方法较多,尤其是近年来由于脊柱外科的发展而日新月异,当前较为成熟和常用的术式有以下几类。

(1)髓核摘除术。主要用于颈椎间盘突出症或脱出症者。术中切开纤维环后,用薄型髓核钳呈闭合状通过纤维环外口进入椎间隙,分次摘除髓核。单纯髓核摘除术目前已少用。

(2)椎间盘摘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主要用于颈椎间盘突出症伴有椎体间关节松动不稳者。根据术者习惯不同可选用局部旋转植骨法(直角凿法)、环锯法、U型凿法等,植骨块可选用局部骨块、髂骨块或异体骨块,仍以自体髂骨块最为常用。

(3)颈椎前路扩大减压术。即在上述手术的基础上扩大手术范围,把突向椎管或椎间孔的骨赘切除,开大椎间隙以扩大椎管矢状径,开大椎间孔以减除神经根的压迫,同时做椎体间植骨融合术,也称颈椎骨性减压术,手术难度较大,有损伤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的可能,但由于切除骨赘而直接解除压迫,手术显效较为迅速。切除骨赘的方法因设备不同而有所不同,常用的方法有刮匙法、骨钻法、环钻(锯)法、气钻法等。

(4)颈椎椎体开窗术。即对相连的多椎节椎体后缘有骨性增生,及发育性椎管狭窄症者,从前方将两节以上椎体及椎间关节做一相连的槽形切除减压,以达到彻底减压的目的,又称开槽式减压术。

常用术式有环锯连续钻孔法,也可选用骨凿、刮匙或颈椎骨钻等对病变椎节连续开窗,并切除椎体后缘骨质及椎间盘。

(5)颈椎人工椎间关节植入术。选用高强度钛合金或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加工成Ω 形并经特殊工艺处理,将其植入切除后残留的椎间隙深部,用以取代植骨融合术,具有一定的撑开作用,还保留或增加了患节的活动度,具有稳定颈椎和保留颈椎活动的双重作用。

但该法仅适用于单一节段的椎间盘病变,多节段病变则不适合。

3、颈椎减压前路手术与后路手术区别

是减压术还是间盘摘除 前路风险小,声带食管会受点影响。但是后路手术是要打开椎板 肌肉层较多

4、请问,腰椎手术前路与后路的区别是什么?

你好,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时可采取的手术入路。前路是指经腹手术;后路是指从后背选择的手术入路。腰椎手术后的病人应注意:1。腰部不良姿势的纠正:坐时髋关节·膝关节处于同一水平;起床时应先侧卧·坐起再下床。2.进食低脂饮食,加强腰背肌锻炼,减轻腰椎承受负担。

5、古文中的前路是什么意思

要看语境。一般有这几个意思:
1、今后的日子,生活道路。
2、已经过去的时光。
3、往后实际要行走的路程。
4、来路。来时所走的路径。

6、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前路”手术是怎么回事?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前路”手术,是指手术从身体前侧、即腹部开始,逐层进入腰椎前方,摘取椎间盘。“前路”手术原本采用经过腹腔的入路,但因术后可引起肠梗阻等胃肠消化道功能紊乱,现多用腹膜外入路。其典型过程如下。

(1)患者取仰卧位,将行椎间盘手术的部位对准手术台能升高的肾垫处。

(2)取腹部旁正中切口约20cm,切开腹直肌鞘,将腹直肌和腹膜外脂肪及输尿管分别推向两侧,暴露骶骨角。

(3)骶骨角前有神经丛和重要血管。暴露腰5 骶1 椎间隙应于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分叉的远端,暴露腰4、腰5 椎间隙需在髂总动、静脉的外上方。小心拉开血管,暴露前纵韧带,所遇腰动、静脉可予结扎。

(4)扇形切开前纵韧带及纤维环,将其翻起,暴露髓核物质。

(5)用髓核钳及刮匙取出髓核及软骨盘,由浅入深,直至只留下纤维环。

(6)用骨凿凿除椎体上、下缘的软骨,暴露出松质骨。

(7)在髂嵴作切口,按照预先测定的尺寸取髂骨块以备植骨。

(8)将手术台肾垫摇起,增加椎体前方开口,塞入植骨块后,将肾垫放平,减少腰椎前凸,可使植骨块稳定于椎间隙。

(9)缝合纤维环及前纵韧带,逐层缝合手术切口。

由于手术做了椎体融合,“前路”手术术后患者应严格卧床3个月,待拍片证实椎体间骨性融合后,才可下地活动。

与前路脊柱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