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正确解读脊柱X线平片
颈背痛和腰腿痛是临床上最普遍的就诊原因,在对这些患者进行诊断时最常用影像检查就是脊柱X线检查,因此正确使用和解读脊柱X线检查对于基层医师非常重要。
X线检查体位和正常影像学表现
脊柱自上而下主要分为颈椎、胸椎和腰骶椎。脊柱X线检查的基本体位为正位和侧位。颈椎的左、右斜位有利于显示钩锥关节和椎间孔,也是常用的检查体位。腰椎斜位用来观察椎弓根,主要用于腰椎滑脱鉴别。
脊柱的X线平片主要用来观察椎体骨质结构,无法直接显示韧带和椎间盘等软组织,只能通过观察相邻骨质间接反映其变化。椎体骨皮质密度很高,X线表现为线状致密影,松质骨(髓质)密度较皮质低,两者存在良好的对比。
由于X线是二维投照技术,因此棘突、椎弓根和横突等脊柱附件可能会与椎体重叠,观察时要注意区分这些结构。另外肠内容物可能会与腰椎重叠,对图像判读产生影响,特别是低密度肠气可能会误认为骨质破坏,需要结合不同体位综合分析。
各段脊柱重要结构的X线表现已分别在图中标注(图1~图4),供大家参考学习。正常脊柱生理曲度表现为:颈椎轻度前凸,胸椎轻度后凸,腰椎前凸。正常脊柱序列整齐,X线侧位表现为椎体前、后缘连线平滑。椎体形态规则,椎体前后高度基本一致。正常脊柱各椎间隙约等宽,X线正位椎间隙左右等宽,侧位示前宽后窄。
阅片原则脊柱X线平片解读时应该按照一定顺序,避免遗漏重要影像表现。主要包括:脊柱生理曲度是否正常,序列是否整齐;椎间隙有无狭窄或增宽;椎体及附件皮质是否连续以及骨质有无异常;椎旁软组织有无增厚或异常密度;投照范围内有无其他异常。
掌握脊柱的正常X线表现是发现脊柱异常影像表现的基础,本期讲座主要复习了脊柱正常X线表现,随后我们会陆续介绍不同脊柱疾病的影像表现。
基层医师经常遇到脊柱X线平片。临床医师应熟悉脊柱常用X线检查体位和观察要点,掌握脊柱的正常X线表现,才能发现异常。另一方面,临床医师在观察脊柱X线平片时应按照一定顺序,对脊柱X线平片做出全面解读。
2、人体一共有多少脊椎骨?
人体一共有33块脊椎骨。
椎骨(vertebrae)又称脊柱骨(backbone),有33块,根据它们在人体的位置可分为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5块骶椎和4块尾椎。在成年人5块骶椎愈合成一块骶骨,4块尾椎愈合成一块尾骨。
(2)正常人脊柱片扩展资料:
典型的椎骨主要包括四部分:
(1)椎体,短圆柱形,上下两面涩,接椎间纤绵软骨,体的中份稍细,是支持体重的主要部分。
(2)椎弓,与椎体连接的部分叫椎弓根,有神经横过形成上下切迹,两椎骨上下切迹对在一起即成椎间孔。椎弓背侧称椎板。椎弓与椎板相合成的孔称椎孔,所有椎孔连成椎管,内容脊髓。具有保护脊髓的作用。
(3)棘突和横突,椎弓向后下方突出一个棘突。从椎弓根与椎板连接处向两侧伸出两个横突,用以附着肌肉。
(4)关节突,起于椎弓的上方和下方,邻近的上下二关节突相接成关节,构成一条纵贯身体的脊柱。其决定运动的方向。
3、正常人的颈椎片子
?
4、成年人脊椎主要有什么构成的
人类脊柱由24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1块骶骨和1块尾骨借韧带、关节及椎间盘连接,以及椎管内的脊髓等构成。
5、正常人体脊椎是什么形状
人的脊椎是多种多样的,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各不相同,一般包括椎体和椎弓两部分.如果你问的是脊柱是什么形状的话,回答是S形.
6、人体的脊椎一共有几节
人类脊柱有33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尾骨共9块)借韧带、关节及椎间盘连接而成。
脊柱上端承托颅骨,下联髋骨,中附肋骨,并作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后壁。脊柱具有支持躯干、保护内脏、保护脊髓和进行运动的功能。脊柱内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条纵行的脊管,内有脊髓(注:脊柱不等于脊椎或脊椎骨,脊柱是由多块脊椎组成的)。
脊柱除支持和保护功能外,有灵活的运动功能。虽然在相邻两椎骨间运动范围很小,但多数椎骨间的运动累计在一起,就可进行较大幅度的运动,其运动方式包括屈伸、侧屈、旋转和环转等项。
脊柱各段的运动度不同,这与椎间盘的厚度、椎间关节的方向等制约因素有关。骶部完全不动,胸部运动很少,颈部和腰部则比较灵活。
人在立正姿势时,通过身体所引的垂直重力线经过颈椎体的后方,在第7颈椎和第1胸椎处通过椎体,经胸椎之前下降,再于胸腰结合部越过椎体,经腰椎后方并穿过第4腰椎至骶骨岬再经骶骨前方、骶髂关节而传至下肢。脊柱的弯曲,特别是颈曲与腰曲,随重力的变化而改变其曲度。
(6)正常人脊柱片扩展资料
出生时的椎骨在椎体和两侧椎弓各有一个骨化中心。生后一年,胸、腰椎两侧椎弓完全融合。颈椎第2年初融合。骶骨较晚,约在7~10岁融合,且常融合不良,形成脊柱裂。椎弓与椎体的融合,在颈椎为3岁,胸椎为4~5岁,腰椎6岁,骶椎7岁或更晚。次发骨化中心在青春期才出现。
脊柱的分节和包绕神经管,是一个复杂的演化发育过程,在发育过程中脊椎的发育缺陷可形成半椎、楔椎、蝶椎、融合椎、移行椎,是常见的脊椎畸形之一,更常见的发育障碍是两侧椎弓对合障碍形成的脊柱裂。
较轻的脊柱裂多为腰骶椎骨的后弓没有合并,但脊神经正常,表面皮肤正常或仅有小凹,或有色素沉着及毛发,因临床无症状,常在X线片中发现,称隐性脊柱裂;重者可同时有脊神经、脊膜或脊髓的膨出,产生相应的脊神经功能障碍。
在胚胎1~3个月时,脊髓和脊柱的长度一致,在以后的发育过程中,脊柱的生长迅速超过了脊髓,致脊髓末端在椎管内上升。在出生时其末端位于腰3(第3腰椎,下同)水平,至成人末端在腰1下缘,腰2以下的脊膜称为终丝,仍连于尾骨水平。
随着这种生长不相称的结果,腰骶脊神经就从脊髓的发出处,斜行到相应的脊柱节段出椎间孔处,脊髓以下的神经呈马尾状,称为马尾神经。腰椎穿刺,碘水造影,均在此水平以下进行,以免刺伤脊髓。
7、正常人的脊柱站直时时全直的吗?也就是说靠墙站立的时候整个后背上半身都是与墙贴合的吗?我的是这样的,
从生理学角度而言,正常的脊柱形态呈~形,弯曲角度一般为15到18度!所以您是正常的!
8、正常人年人脊柱从正面看是不是笔直的
是。之前没注意这情况,后来洗澡弯腰发现自己是歪着弯下去,,,查了资料才知道原来是脊柱侧弯,去医院看,医生说你没事,回去吧。后来去拍片子,都说没事,自己腰酸背痛自己知道,以前上学时候还没有,工作就有疼了。后来一邻居告诉我去找了某正骨地方,柴三才正骨师帮我看了不到十次,现在基本拍片子是背后看脊柱是直的了,之前片子都是拐弯的S型。
对了一定要重视骨盆,一同事之前听她讲去看了很多地方,特别出名的某某某大师,还有什么大师,都很出名,都不摸骨诊断,只看片子就做,还不跳骨盆,于是她说一定要看骨盆的。
当时柴三才老师是脊柱骨盆都复位调正的,他说骨盆和腿是高楼的地基,脊柱是楼房,只调上面不管地基歪斜,还是不能稳定。
不好意思,一不小心熟的有点多了,主要因为感慨,之前走的弯路多啊。现在终于好了。
9、正常人背部是怎样的
你问“后背应挺到什么程度才正常?”忒笼统!因为人的脊柱并不是你所想象的那样笔直!如果你做个X光片检查,就会通过脊柱的侧位片发现,正常人的脊柱有四个正常的生理弯曲---颈椎向前、胸椎向后、腰椎向前、骶椎向后。通过这四个不同方向的弯曲,从而达到端正的躯体。
各个部位的椎体,有各自的活动范围,不是都一样的!而且胸椎和骶椎属于微动关节,几乎可不出它有什么活动度,所以人们一般把他们合而为一,通过整块椎体的活动---前屈和后伸来表达他们,不像颈椎以及腰椎那样除了前屈和后伸以外还有侧屈以及旋转等动作可以表达!
假如你已经锻炼到从后面观看已经近乎笔直就可以了!不能说“要达到什么程度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