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脊柱 > 脊柱的运动康复

脊柱的运动康复

发布时间:2020-11-15 17:23:22

1、人人都需要的体态纠正——完美剖析脊柱侧弯,看上海体适能线上运动康复课有解说? AFCC

有这样的课程,现在afcc在线直播这种课程,可以去看一下

2、脊柱侧弯可以通过运动康复来矫正吗?怎么调整?

可以找比较专业的康复中心制定个性化的康复体操来进行矫正

3、轻微腰间盘突出可以做些什么康复运动

由于腰椎间盘突出是种退行性病变,因此要想让这种腰腿痛完全断根是不太可能的;惟有平时注意自我保健,方可缓解症状,预防疼痛再度发作。 现介绍一套家庭自我保健操,由腰突症引起的腰腿痛者不妨每天做1—2次。 第一节:俯卧位,平卧在硬板床上,做好预备动作。 第二节:俯卧位,用双肘关节撑起坚持3分钟,然后复原修整1分钟,重复 6--8次。 第三节:俯卧位,用双手撑起,肘关节伸直,坚持3分钟后复原1分钟,重复6—8次。每次可加用深呼吸法,吸一口气,然后吐气,吐尽为止。此时会感觉腰部下沉,使腰椎尽量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生理曲度。 第四节:利用家中的熨衣板或木板,再加一条安全带或强力皮带,牢牢束住腰部。俯卧位,用双手撑起,坚持3分钟后复原,反复6—8次。 第五节:俯卧,腹下放一个枕头,双手扣紧于背后,将双腿、头部和肩膀尽量提起,坚持一秒钟后,然后放下松弛,重复6~8次。 第六节:放松动作。做完上述练习后,做一下屈曲膝关节的动作。 以正确坐姿休息片刻,即坐在硬椅子上,臀部紧靠椅背根部,若有条件最好是在椅背中央放置一个圆柱形靠背,肩胛骨尽量紧靠椅背,双腿自然放松。 第七节:站立伸展。直立,双脚微微分开,手放腰背部,四指并拢。手指向后,以双手作支柱,尽量将腰以上身躯向后弯,双膝要保持挺直。维持一两秒钟,然后回到开始位置。每次重复练习时,尽量尝试将上半身弯得比前一次更后、更弯,以达到最大可能的伸展度。 腰突症引发腰腿痛者还应遵守以下三点: 1.每晚睡硬板床。 2.仰卧位时,腰下垫只薄软的小枕头。 3.当腰腿痛急性发作、疼痛剧烈时,应立即卧床休息。如果不能平卧,可侧卧或俯卧。此时不要做上述保健操。在三四天内,应避免做向前弯曲的动作,如弯腰扫地、拖地、洗头等。
满意请采纳

4、脊柱侧弯,如何通过运动进行康复?

如果能运动的情况下可以练习瑜伽改善
首先看你的侧弯是s还是c型的
s比较麻烦
c型的可以通过瑜伽的体式改善缩短得一侧
加强一侧的肌肉力量从而让两边均衡就可以了
希望对你有帮助!希望采纳!

5、我做了脊柱侧弯手术,打了二十三个钢 钉,两个拉杆,怎样做康复锻炼

?

6、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康复锻炼应注意哪些拜托了各位 谢谢

一、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进行功能锻炼时一定要保证自己的关节完全的强直,因为骨桥是要通过关节的,所以禁止该关节功能的锻炼,以避免造成严重的损伤。 二、患者在进行运动时,对动作的进行要求不要多大,同时也要禁止用力气过猛或强行去锻炼,这样不但不会痊愈反而会造成骨桥的骨折肌腱的损伤。 三、患者在日常的基本功能锻炼中,患者所进行的动作必须要缓慢,并且还要坚持持续的用力,然后逐渐的加力,等肌肉的肌腱疲劳了,这样关节的功能就能改善。在锻炼时,强直性脊柱炎的功能锻炼一定要本着循序渐进的重要原则,在时间上从短到长,在次数上从少到多,在力量上逐渐加大,这样才能有效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7、强直性脊柱炎的康复锻炼?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原因未明,以中轴关节的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主要累及骶骼关节、髋关节、椎间关节、肋椎关节,以骶骼关节病变最为常见,另外约1/3患者可见周围关节如肩、肘关节病变。其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物理疗法、手术疗法等,病情有所好转后尤其应注意康复期的锻炼:1.日常姿势训练1)站立:头保持中位,下颌微收,肩部自然放松;腹略内收、双脚与肩等宽,踝、膝、髋等关节保持自然位,重心居中不要偏移;2)坐位:应坐直角硬木椅,腰背挺直,劳累时可将臀部后靠,腰背紧靠在椅背上休息;3)卧位:应睡硬板床,宜仰卧、侧卧轮流交替,避免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枕头不宜过高或不用枕头,另外每日晨起或睡前可俯卧5分钟。2.功法锻炼1)功法1:仰卧双脚并扰,脚尖向上,双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自然呼吸约3分钟,然后先吸气,用意念将气送入下丹田,同时腰部、臀部向上拱起,将劲力集中在腰和肩背部,呼气时腰、臀部落下,如此反复数10次;2)功法2:双腿并拢站立(脚尖脚跟内侧并齐),双手叉腰,以腰为运动点向左、向后、向右,向前转动50次,再反向转动50次;3)功法3:双手叉腰,向后退走10分钟 以上功法,动作比较和缓,活动度不大。加大活动量的功法可选择易盘经、五禽戏、鹤翔桩或太极拳等。
地址:昆明人民西路183号

8、脊椎手术后怎样做康复运动?

近年来研究表明 ,颈椎病大有年轻化之势 ,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颈椎所处位置的特殊 ,手术治疗有一定的风险性 ,因此 ,一般采取非手术治疗 ,但疗效往往不尽人意。要想达到防治颈椎病的目的 ,可以多做运动 ,但想要有成效 ,则必须有毅力和恒心 ,坚持每天做。

按揉后颈患者坐或站立位 ,以一只手的手掌覆盖在颈后 ,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 ,分别放在颈椎的两侧 ,五指自后开始向肩部自上而下均匀用力按揉 ,往返 20~ 30次 ,约 10分钟 ,对缓解颈肌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肩关节的功能都有良好作用。

双手托颅病人站立 ,头微后仰 ,双手交叉托于头后方 (相当于颅骨的枕骨粗隆部 ),向上提托头颈 ,一张一弛 ,往返 30~ 50次 ,可同时配合胸部后仰 ,以活动脊柱的上部及胸廓、肩背等部位 ,达到放松诸关节的作用。

与项争力病人站立 ,双手叉腰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 ,自然直立。反复做抬头看天、低头看地活动。它能增强颈部肌力、改善颈部血液循环、解除颈肌痉挛。练习时 ,胸部应保持不动 ,抬头时应尽量上抬 ,以能看到头顶上方的物体为宜 ;低头时 ,下颌尽量内收 ,以便能使下巴与胸部相触。抬头时深吸气 ,低头时深呼气。动作幅度由小及大 ,由慢到快 ,以病人能忍受为度。

往后观望病人站立 ,双手叉腰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 ,两眼平视 ,头颈部反复向左及向右旋转。活动范围自小而大 ,但不可强求增加幅度 ,次数也不要太多 ,一般 20~ 30次即可。已患有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不宜做此锻炼 ,否则 ,可致跌倒。

颈项侧弯病人站立 ,双手叉腰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 ,分别作颈椎左右交替的侧弯活动 ,往返 20~ 30次。在做活动时 ,动作不要大 ,以舒适为度。

前伸探海病人站立 ,双手叉腰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 ,颈前伸并侧转 ,窥探前下方 ,犹如向海底窥探物体一样 ,左右交替 ,反复进行。在练匀时动作要自然、连续、和缓 ,头颈始终保持前屈位。

金狮摇头病人站立 ,双手叉腰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 ,头颈先按顺时针方向环绕数周 ,再按逆时针方向环绕数周 ,或两种方向交替进行。摇头的速度不能快 ,动作不能大 ,以免发生跌倒。椎动脉型颈椎病及颈椎手术后的病人慎用此法。患有高血压、脑栓塞、贫血、内耳眩晕者禁用此法锻炼。

9、脊柱侧弯怎么锻炼 8种锻炼方法恢复脊柱侧弯

脊柱侧凸的治疗可分为两大类,即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常见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理疗、体操疗法、石膏、支具等,但最主要和最可靠的方法是支具治疗。

脊椎侧锻炼方法: 俯卧向前伸一只手臂。在床上趴着挺直身体,用脊柱侧弯的另一只手使劲前前伸,同一侧的手后伸,并且做抬头挺胸的动作。体转动作。两脚分开站立,转动身体躯干,向胸椎曲凸的相同方向的做体转运动。做完一次体转动作后,两只手轻轻的放在体侧,再重复做此动作,在做的时候两条腿要伸直,双脚不能移动,避免影响练习效果。

一只手臂外振动作,身体竖直站立,两只脚岔开,和肩一边宽,弯侧臂伸直,空手用力向身体的外侧使劲举起,再使劲放到身体的前内侧,反复练习。 手里拿着东西向侧上方摆动伸展。趴在垫子上,两手比肩宽,手里拿着东西,抬起胸部并挺起腹部,使胸椎曲凸面的另一侧胳膊弯曲,同一侧的手臂伸直使劲向侧凸面用力。

面对着助木,伸直手臂握紧使身体倒立,慢慢向左右摆动腰和腿,并且移动抓紧肋木的双手,反复练习。正面双手握紧单杠,两条腿并拢向左右两侧摆动,使S形的脊柱逐渐伸直,反复练习30到50次。凹侧臂手握着单杠倒立20到30秒钟。

一只胳膊拉橡皮筋,身体竖直站立,两只脚岔开,和肩一边宽,手抓着橡皮筋一端,另一端挂在固定物上,凹侧臂像侧面平举,使劲向身体的另一侧拉引。一只胳膊上举哑铃,身体竖直站立,两只脚岔开,和肩一边宽,凹侧手拿着哑铃,向上举起的时候伸直手臂,放下的时候屈肘,哑铃到肩的侧面时候停止。

(9)脊柱的运动康复扩展资料:

脊柱侧凸俗称脊柱侧弯,它是一种脊柱的三维畸形,包括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上的序列异常。正常人的脊柱从后面看应该是一条直线,并且躯干两侧对称。如果从正面看有双肩不等高或后面看到有后背左右不平,就应怀疑“脊柱侧凸”。这个时候应拍摄站立位的全脊柱X线片,如果正位X线片显示脊柱有大于10度的侧方弯曲,即可诊断为脊柱侧凸。

轻度的脊柱侧凸通常没有明显的不适,外观上也看不到明显的躯体畸形。较重的脊柱侧凸则会影响婴幼儿及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使身体变形,严重者可以影响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造成瘫痪。轻度的脊柱侧凸可以观察,严重者需要手术治疗。脊柱侧凸是危害青少年和儿童的常见疾病,关键是要早发现、早治疗。

10、强直性脊柱炎康复锻炼?

目的、意义
保持未受累锥体和关节的活动功能,维持正确的生理姿势,防止脊柱、关节畸形的发生;

(1)加大脊柱及四肢关节的活动度和灵活性,预防或延缓畸形的发生;

(2)增强腰背肌、肩带肌等肌肉的力量,发挥肌肉关节的代偿功能,改善受累关节的活动,缓解病情;防止或减轻肢体因废用导致肌肉萎缩,维持骨密度和强度,防止骨质疏松

(3)充分发挥膈肌和肋间肌对胸廓呼吸功能的代偿作用,同时加强训练胸式呼吸可防止和改善肋椎关节的活动功能;

(4)培养患者科学锻炼的意识,调动患者治疗疾病的积极性,增强患者对疾病康复的信心。

·关键提示·

体疗康复时的运动强度是体疗效果的关键,予以有效控制十分重要。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年龄大多较轻,运动强度大小可按下列公式加以控制:( 220- 年龄)X 50-70%。初始锻炼时可取低强度 (50% ),适应后逐渐加大强度至安全心率范围上限(70% );若身体素质较好、平素爱好运动,也可 参照(运动适宜心率 170—年龄)的公式控制运动强度,或视自身情况自行掌握。以不引起疲劳、不引起新的疼痛和关节肌肉的明显酸痛、不影响日常生活为适度。运动项目患者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身体情况选择采用。

运动项目选择

鉴于该疾病的”涮氐悖常用的运动项目应包括:保持正确的体位和姿势;身体局部功能锻炼;低强度有氧运动;全面身体素质训练等。

方法介绍

1 保持正确的体位和生理姿势

患者在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中时刻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体位,纠正不良习惯对于预防畸形非常重要。站立及行走时尽量抬头、挺胸、收腹,必要时可训练背靠墙站立,以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坐位宜使用直背硬靠椅,上身挺直收腹,尽可能向后靠紧椅背,髋、膝屈曲90度,避免坐矮板凳或沙发,以免弯腰时间过久;卧位要求睡硬板床,定期定时仰卧位,病人需卧硬板床。应尽量采用仰卧位或俯卧位,避免侧卧位,特别是屈腿侧卧位,即避免颈、胸椎前屈体位。疼痛严重病人,由于屈曲位可以减轻疼痛,常使脊柱处于屈曲位,可导致脊柱驼背畸形。低枕头有利于防止胸段脊柱后凸畸形发生,对于颈椎受累患者,更应该应用低枕头来防止颈椎的反弓畸形。枕头的高度以能保持颈椎的正常前弓度而又不至增加上胸椎后突为度。一般10cm高即可,枕头尽量放在颈中段,枕部尽量少枕枕头。每天还应利用自身重力于晨起、睡前早晚各取一次俯卧位,时间 10-20分钟,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呼吸,急性发作期患者大多需要卧床休息,对此尤其需要注意;看书,读报、写字时,视线应与书报保持平行高度,避免颈椎过久后仰或前倾。以上患者不论作何选择,都不可长时间地采用同一种体位和姿势,应适当变换体位,并与散步、身体活动交替进行,以维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防止因不良的姿势和体位加速加重畸形的形成。而脊柱生理曲度已经消失或已有强直者,除注意上述种种外,还可于平卧位时背部垫置一枕,以防或延缓脊柱后凸畸形的形成。

·关键提示

姿势治疗是康复治疗中很重要的环节,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无论是站坐均应尽量保持脊柱的伸直位并保证脊柱正常生理弧度的存在。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腰背活动受限、腰部僵硬多是可逆的,此期正确姿势和体位的维持十分关键,它对于防止和延缓畸形常常有着药物、理疗等无法替代的作用,患者对此应予以重视。同时,该疾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性,且发病年龄较轻,发病隐匿,因而,养成良好的姿势习惯,尽早实施体疗,对这类人群而言,较一般人群意义更大。现在的正确姿势可以避免将来的驼背和畸形,让患者每时每刻记住、做到。

2 胸廓运动和深呼吸运动为防止”渖闲械酱镄夭渴购粑受限,胸廓运动及深呼吸运动以最大限度扩张胸廓十分必要。二者往往同时进行。

方法:
1站立位,挺胸收腹、经鼻腔深吸气,两臂同时外展与肩平行,后经口腔缓慢呼气,同时两臂缓慢放下于体侧,还原。视情况重复数遍。

2 面对墙角站立,收腹挺胸,头尽量后仰,两臂伸直双手平肩支撑在两面墙上,作1分钟深呼吸;而后双手于两面墙上往上作做爬墙动作。重复做 5 次。其他专项呼吸体操、上肢伸展运动、广播体操之扩胸运动等也具有相同作用。该项运动不受时间、地点、体位限制,随时随地均可进行,但至少每天应早、中、晚各 1 次,若能持之以恒,对该病大有益处。要求:练习时,深呼吸运动最好将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结合交替进行。腹式呼吸是膈肌引起的以腹壁运动为主的呼吸运动,作深呼吸时,腹壁交替隆起、深陷,膈肌升降幅度加大,有利于改善心肺功能、促进胃肠蠕动;胸式呼吸是肋间肌引起的以胸廓运动为主的呼吸运动,深呼吸时,胸廓交替扩张、回缩,可有效预防和改善肋椎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以上若能很好结合,便是一套理想的呼吸体操,它对该疾病预防和治疗往往会产生出人意料的的效果。

3脊柱灵活性及髋关节活动度练习

主要为颈、胸、腰 3 个部位的前后、伸仰,左右侧弯及大于45度的旋转,以及髋关节的屈曲、内收和外展等练习。

方法:
1取站立位或坐位,双手叉腰或双臂侧平举,头颈向左侧旋转,两眼向左平视,上身带动髋部尽量缓慢向右侧转体,还原。再反方向练习。左右两侧交替进行。左右两侧各完成一次为一组,每次完成 5组。

2 取站立位,两脚开立同肩宽,或取坐位挺胸,头颈按3个活动轴、6个方向进行活动练习,即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每一动作做5次。主动运动要求达到最大活动范围。

3积极弯腰、伸腰、侧弯。如站立时,直腿弯腰手触地;直腿坐位时,两手向脚趾方向伸展;仰卧位时,两臂或主动上举过头,或被动向后上方牵伸,或自床的两边自然下垂(也可两手各持一哑铃);俯卧位时,两臂自然放置于体侧,将头、胸、四肢同时上抬离开床面,仅腹部着床,保持 5-10分钟,还原;跪趴在床上,低头弓背成弓状,然后放松蹋腰抬臀头后仰,反复交替进行;站立或坐位时,两手叉腰,左右交替做腰背侧弯运;双手叉腰,腰背部靠墙站立,屈膝、屈髋缓慢下蹲,后缓慢站立,重复进行。

要求:以上练习, 2次/ D,顺序自行安排,每一动作每次至少做5遍,总的练习时间30-60分钟,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增强脊柱及髋关节活动度训练 

飞燕点水式训练:

俯卧位,两臂自然放于体侧,头胸及四肢同时上抬,离开床面,只让腹部着床,呈“飞燕点水式”,保持5~10s 回复原位,休息5~10s再行上述动作。

四点式 

仰卧双下肢呈屈曲状置于床上,然后用双手撑起,挺胸,头部抬离床面,人体呈弓状。应每日坚持锻炼,开始时不宜次数过多,以后逐渐增加, 持续5~10s回复原位,休息5~10s再行上述动作。每天不少于3次,每次做30~50下。

运动壮腰法 

端坐床沿,或盘腿或垂腿于地,将双手搓热,紧按腰眼,反复摩揉3min。改用 立正姿势,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弯腰下俯,让两手指尖或掌心尽量着地,一起一俯,连做21次。保持立正姿势,双手叉腰,扭动臀部,缓缓旋转腰部,先按顺时针方向做21次,再按逆时针方向做21次。此法有温肾强腰的作用,可以松解腰部肌肉,帮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腰部僵硬。

双手高举抓单杠悬吊,用自身重量进行牵引,也可以行引体向上。提高全身协调性,锻炼四肢。

水中运动

开展水中医疗体操,充分利用水的浮力放松肌肉关节,减少了对受累关节的刺激,特别是随着躯体在水中的上下沉浮,水对身体产生的冲击还起到了被动按摩的作用,其疗效颇受人们关注。患者可在水中完成各种体疗动作,如扩胸运动、深呼吸运动、脊柱的灵活性运动、髋关节屈曲、外展、内收运动等,患者在水中运动约15分钟左右腰背部僵硬疼痛便可缓解,痛苦少,疗效好。游泳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最佳、最全面的运动,该疾病早期尤其适合于游泳,有条件者游泳1 次 /D 可使脊柱、四肢及心肺功能得到全机而均衡的锻炼。

其他康复运动项目如肩背部肌肉的伸展练习、肢体运动、攀登运动、肋木体操等都是理想的体疗方法,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如技能、专项、身体条件等自行选择。广播操、太极拳、医疗保健体操、散步、慢跑等是较为及的全身有氧运动,对于改善情绪、增时健康、提高机体免疫力均有积极的疗效,于疾病的不同时期和阶段均可进行。一些耐力性运动项目如登山、游泳、长距离慢跑等有助于提高心肺机能,增强肌力,适合于年轻、体力好的早期患者。上述各项运动实施时需注意运动控制,做到因人而易、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注意事项

1 疾病早期应以预防性体疗为主,强调主动运动和自身重力矫正,应避免被动强制性的力量,注意全身锻炼和局部活动的相结合;

2 要坚持循序渐进的锻炼原则,运动强度不可过大,关节活动应在其允许范围内进行,防止过度疲劳,预防意外发生;

3 急性期患者大多须卧床休息,体疗因此可在床上进行,但内容及方法必须征得医生的同意;

4 由于该疾病的病程缠绵,康复往往是一个温长的过程,因而,患者院外长期坚持自我康复锻炼十分关键;

强直性脊柱炎不同时期康复治疗方法的选择

早期康复治疗早期为强直性脊柱炎的初始阶段,有腰背部和骶髂部疼痛,腰骶关节粘着感和晨僵,骶髂关节X线片正常或仅有轻度炎症改变。此时病人以疼痛为主,脊柱活动多无困难。康复治疗的目的主要是保持脊柱等近中轴各大关节的正常活动。除姿势治疗外,可用体育运动疗法各种温热疗法、水疗、泥疗等来缓解疼痛,消除炎症反应,每日治疗一两次。

中期康复治疗中期时炎症已从骶髂关节扩展到脊柱胸段、腰段,可波及髋、膝、肩等大关节。关节疼痛,脊柱活动受限,但尚未完全强直,治疗仍可获得脊柱一定的柔软性。此期康复治疗除继续应用消除炎症、缓解疼痛的方法外,体育

运动疗法和姿势治疗应加紧进行,同时配合牵引与被动运动,2次/d。必要时加用矫形器以防止驼背发生。

晚期康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晚期,脊柱出现纤维性、骨性强直。此时疼痛多已减轻,缓解疼痛的各种方法已不重要,对未完全强直而又驼背的患者仍有希望通过手法治疗、姿势治疗、牵引、被动运动和矫形器矫正改善症状,不应放弃。康复治疗的重点应放在让病人将来能自己照顾自己,以增进病人适应工作、生活、社会的能力。

后期的康复治疗后期患者出现脊柱强直或髋关节、肩关节、甚至膝部的强直,需进行驼背畸形矫正手术,髋、膝等关节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与脊柱的运动康复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