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是各类脊椎动物心脏示意图,从四个示意图看,脊椎动物进化顺序是()A.A→B→C→DB.B→A→D→C
C鱼类的心脏是一心房一心室,A两栖的心脏类是两心房一心室,B爬行类的心脏是两心房一心室,心室内有不完全的膈膜,D是两心房两心室,鸟类和哺乳类的心脏都是两心房两心室.
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
则图中动物的进化应该是C→A→B→D.
故选:C
2、尾骨在哪个位置图片
尾骨在脊柱骨的最下端,肛门的后上方
尾骨(拉丁文:)是三角形,由后面的3至5块尾椎接合而成。在上面与骶骨形成关节。它是脊柱中最未发达的部份,代表尾巴的退化器官。
3、尾椎骨在什么位置,最好有图片
尾椎骨位于骶骨下方,即脊椎最尾端的部位,脊椎骨的最后一块,沿着脊柱一直摸下去,最后一块就是 人的尾巴退化在外部没有,但是遗留尾骨,尾骨数目不等,尾椎通常由三至四块小骨头连接而成,与骶骨构成骶、尾关节,尾骨间亦有尾间关节
4、如图是某种脊椎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可在该种雌性动物体内出现的细胞有_____
(1)由以上分析可知,可在该种雌性动物体内出现的细胞有ABDEF.
(2)C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初级精母细胞.
(3)F细胞处于分裂间期,对应于甲图中的0~1或5~6段;分裂间期,细胞中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4)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应的基因用B、b表示),一对正常的夫妇(XBX_×XBY)生下一个染色体组合为XbXbY的色盲孩子,则妻子的基因型为XBXb,由此可知,该色盲孩子是由含XbXb的卵细胞和含Y的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因此其形成原因是母方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所致,即图中B所表示的过程中出现异常造成的,该细胞位于图甲中的11~12段.
(5)已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其产生的一个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有基因A和基因b的染色体移向同一极,含有基因a和基因B的染色体移向另一极,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
(1)ABDEF
(2)初级精母细胞
(3)0~1或5~6 DNA复制 蛋白质合成
(4)B 11~12
(5)如图
5、如图是脊椎动物进化过程示意图,看图回答:(1)图中1是______类动物,3是______类动物(2)图中动物共同
(1)根据生物进化树可知:1属于哺乳动物,2为两栖动物,3为爬行动物.
(2)图中的动物类群都是脊椎动物,共同特点是背部都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3)1属于哺乳动物是有爬行动物进化来的;1,2,3亲缘关系由图示所知最近的是1和3.
(4)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进化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始祖鸟化石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始祖鸟化石说明了古代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来的.
故答案为:(1)哺乳动物;爬行动物;
(2)脊柱;
(3)爬行动物;1和3;
(4)化石.
6、人体脊椎骨骼高清图
人体脊椎骨骼高清图:
人类的脊柱由23-24块脊椎骨和中间起缓冲作用的椎间盘组成;这个结构通过韧带和小的脊柱关节固定;具有支持躯干、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脊柱人为划分为7颈椎、12胸椎、5腰椎、骶骨和尾骨。人类的5块骶骨和4块尾骨相互融合,它们被称之为“假脊椎”。有尾巴的脊椎动物有数目不等的尾骨。
成人的脊柱在矢状面成双s形弯曲,脊柱侧面观,有颈、胸、腰、骶4个生理性弯曲。它为直立行走的人类提供了强大支持,而且具有弹性。颈部和腰部向前突出的脊柱弯曲被称之为脊柱前凸,相对的胸部和尾部向后突出则被称之为脊柱后凸。
(6)脊柱的示意图扩展资料:
人体骨骼作用
1、支持作用:人体不同的骨骼通过关节、肌肉、韧带等组织连成一个整体,对身体起支撑作用。假如人类没有骨骼,那只能是瘫在地上的一堆软组织,不可能站立,更不能能行走。
2、保护作用:人类的骨骼如同一个框架,保护着人体重要的脏器,使其尽可能地避免外力的“干扰”和损伤。例如颅骨保护着大脑组织,脊柱和肋骨保护着心脏、肺,骨盆骨骼保护着膀胱、子宫等。没有骨骼的保护,外来的冲击、打击很容易使内脏器官受损伤。
3、运动功能:骨骼与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协同,共同完成人的运动功能。骨骼提供运动必须的支撑,肌肉、肌腱提供运动的动力,韧带的作用是保持骨骼的稳定性,使运动得以连续的进行下去。所以,我们说骨骼是运动的基础。
4、代谢功能:骨骼与人体的代谢关系十分密切。骨骼中含有大量的钙、磷及其他有机物和无机物,是体内无机盐代谢的参与者和调节者。
7、腰间盘在哪个位置图片
腰间盘(腰椎间盘)指的是两个腰椎之间的盘状物,位置是在两个腰椎之间,主要起到支持重量,缓冲压力的作用。腰椎是脊柱在腰部的那一段,正常成人有5个腰椎,即L1、L2、L3、L4、L5。
腰椎间盘位于两个腰椎体之间,第一腰椎与第二腰之间的椎间盘称为腰1、2椎间盘,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之间的称腰2、3椎间盘,以此类推,一般腰椎间盘突出好发于腰3、4与腰4、5椎间盘。
但腰痛并不一定都是腰椎间盘突出造成的,如运动过度后的腰肌劳损、肾虚等也可引起腰痛。
(7)脊柱的示意图扩展资料:
腰间盘分为中央部的髓核,富于弹性的胶状物质;周围部的纤维环。常见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预防工作应从学校、家庭、工作和职业前训练开始,使每一个工作人员了解正常的脊柱生理,正确的劳动姿势,注意劳动保护。
腰间盘分为中央部的髓核,富于弹性的胶状物质;周围部的纤维环,由多层纤维软骨环按同心圆排列.颈腰部纤维环前厚后薄,髓核易向后外侧脱出,突入椎管或椎间孔,压迫脊髓或脊神经——椎间盘突出症。
锻炼方法
1、腹肌锻炼。
也就是仰卧起坐。每次做十个,每天三次。(可根据患者的体质来定,不可逞强)。
2、交叉扭腰。
两脚分开与肩宽,脚尖向内两臂伸直,一手在体侧,一手举过头顶。如果右手在上,先向左侧后方摆。左侧相反。于此同时腰部也随之扭动,左右各100次。
3、抱膝触胸。
处于仰卧位,双膝屈曲,手抱住膝部,使尽量靠近胸部,然后放下,一上一下为一个动作,可持续30个。
4、腰背肌锻炼。
处于平卧,双膝弯曲放在床上,然后用力将臀部抬起,离开床面10厘米。这时您会感觉到腰背部在用力,坚持5秒钟,反复10下。
8、腰椎结构图片 4—5在人体什么部位
两侧髂嵴连线的位置,大概就是及腰带的位置,腰椎间盘突出的好发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