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脊柱 > 脊柱节

脊柱节

发布时间:2020-11-13 06:19:43

1、人体一共有多少脊椎骨?

人体一共有33块脊椎骨。

椎骨(vertebrae)又称脊柱骨(backbone),有33块,根据它们在人体的位置可分为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5块骶椎和4块尾椎。在成年人5块骶椎愈合成一块骶骨,4块尾椎愈合成一块尾骨。

(1)脊柱节扩展资料:

典型的椎骨主要包括四部分:

(1)椎体,短圆柱形,上下两面涩,接椎间纤绵软骨,体的中份稍细,是支持体重的主要部分。

(2)椎弓,与椎体连接的部分叫椎弓根,有神经横过形成上下切迹,两椎骨上下切迹对在一起即成椎间孔。椎弓背侧称椎板。椎弓与椎板相合成的孔称椎孔,所有椎孔连成椎管,内容脊髓。具有保护脊髓的作用。

(3)棘突和横突,椎弓向后下方突出一个棘突。从椎弓根与椎板连接处向两侧伸出两个横突,用以附着肌肉。

(4)关节突,起于椎弓的上方和下方,邻近的上下二关节突相接成关节,构成一条纵贯身体的脊柱。其决定运动的方向。

2、脊柱间歇性疼痛怎么回事?

长时间坐着,过于劳累。
要经常活动,尽量避免长时间使用电脑。
我以前脊柱颈椎疼的特别厉害,我休息了大概一个月,
玩电脑的时间大大减少,已经不疼了。

3、第四、五个脊柱节疼是怎么回事啊?

首先先是建议你到医院拍个片子,看看纤维环有没有发生变化。你是不是长期一个姿势呢?长时间负重也会出现这样的请况。祝你早日康复!

4、脊柱‘竹节样’变是什么

脊柱之所以会出现‘竹节样’变,是由于疾病进展到晚期,联接椎体间的韧带发生钙化,就像两块砖从侧面用水泥固定起来一样。脊柱竹节样变是强直性脊柱炎的特征性表现之一,其发生率随骶髂关节炎的加重而增加,也就是说,病情愈重,其发生的几率愈高。

5、人体的脊椎一共有几节

人类脊柱有33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尾骨共9块)借韧带、关节及椎间盘连接而成。

脊柱上端承托颅骨,下联髋骨,中附肋骨,并作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后壁。脊柱具有支持躯干、保护内脏、保护脊髓和进行运动的功能。脊柱内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条纵行的脊管,内有脊髓(注:脊柱不等于脊椎或脊椎骨,脊柱是由多块脊椎组成的)。

脊柱除支持和保护功能外,有灵活的运动功能。虽然在相邻两椎骨间运动范围很小,但多数椎骨间的运动累计在一起,就可进行较大幅度的运动,其运动方式包括屈伸、侧屈、旋转和环转等项。

脊柱各段的运动度不同,这与椎间盘的厚度、椎间关节的方向等制约因素有关。骶部完全不动,胸部运动很少,颈部和腰部则比较灵活。

人在立正姿势时,通过身体所引的垂直重力线经过颈椎体的后方,在第7颈椎和第1胸椎处通过椎体,经胸椎之前下降,再于胸腰结合部越过椎体,经腰椎后方并穿过第4腰椎至骶骨岬再经骶骨前方、骶髂关节而传至下肢。脊柱的弯曲,特别是颈曲与腰曲,随重力的变化而改变其曲度。

(5)脊柱节扩展资料

出生时的椎骨在椎体和两侧椎弓各有一个骨化中心。生后一年,胸、腰椎两侧椎弓完全融合。颈椎第2年初融合。骶骨较晚,约在7~10岁融合,且常融合不良,形成脊柱裂。椎弓与椎体的融合,在颈椎为3岁,胸椎为4~5岁,腰椎6岁,骶椎7岁或更晚。次发骨化中心在青春期才出现。

脊柱的分节和包绕神经管,是一个复杂的演化发育过程,在发育过程中脊椎的发育缺陷可形成半椎、楔椎、蝶椎、融合椎、移行椎,是常见的脊椎畸形之一,更常见的发育障碍是两侧椎弓对合障碍形成的脊柱裂。

较轻的脊柱裂多为腰骶椎骨的后弓没有合并,但脊神经正常,表面皮肤正常或仅有小凹,或有色素沉着及毛发,因临床无症状,常在X线片中发现,称隐性脊柱裂;重者可同时有脊神经、脊膜或脊髓的膨出,产生相应的脊神经功能障碍。

在胚胎1~3个月时,脊髓和脊柱的长度一致,在以后的发育过程中,脊柱的生长迅速超过了脊髓,致脊髓末端在椎管内上升。在出生时其末端位于腰3(第3腰椎,下同)水平,至成人末端在腰1下缘,腰2以下的脊膜称为终丝,仍连于尾骨水平。

随着这种生长不相称的结果,腰骶脊神经就从脊髓的发出处,斜行到相应的脊柱节段出椎间孔处,脊髓以下的神经呈马尾状,称为马尾神经。腰椎穿刺,碘水造影,均在此水平以下进行,以免刺伤脊髓。

6、t9椎体在身体哪一个部位

T9椎体:胸骨体与剑突交接处水平。

由于脊柱各节段棘突的倾斜度不同,所以棘突与横突的关系不尽相同,一般有以下规律,可供临床在数摸确定脊柱节段时参考。

C1~7:相邻棘突之间与下位颈椎的横突在同一水平线上。棘突与关节突的下缘在同一水平线上。

T1:棘突与横突相齐平。T4:T4的棘突与T5的横突相平。T8:T8的棘突与T9~10、横突之间相平。

(6)脊柱节扩展资料

椎体分为异凹型椎体,双凹型锥体,前凹型椎体,后凹型椎体和平凹型椎体等。

双凹型椎体:椎体的两端凹入,是脊椎动物中最原始的椎体,见于鱼类、有尾类、无足类、部分无尾类以及喙头蜥目。

前凹型椎体:椎体前凹后凸,见于多数无尾类、翼龙、真鳄类和蜥蜴。

后凹型椎体:椎体前凸后凹,见于部分无尾、一些恐龙的颈椎和蜥脚类恐龙的荐前椎中。异凹型椎体:颈椎椎骨之间的关节面呈马鞍形,椎间关节活动性极大,为鸟类所特有,又称马鞍型椎体。

双平型椎体:椎体关节宽而平,接触面宽大,椎体间有软骨的椎间盘相隔,见于哺乳动物。

7、简述脊柱环节节段的力学特性

获得颈部脊柱节段和腰部脊柱节段的生物力学参数,为力学环境中人体脊柱安全性评价及防护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对6例人体颈部脊柱节段和4例腰部脊柱节段进行压缩力学实验,获得整体节段的压力和变形关系曲线,通过分析得出整体节段的屈服压力、屈服变形和刚度等生物力学参数。结果颈椎节段的平均屈服压力为2267N,平均屈服变形为12.6mm,平均刚度系数为303.07N/mm;腰椎节段的平均屈服压力为5276N,平均屈服变形为13.25mm,平均刚度系数为633.52N/mm。结论腰部脊柱节段发生屈服破坏时的平均压力达到颈部脊柱节段的2倍以上,而平均屈服变形相当。

与脊柱节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