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脊柱 > 脊柱共分为

脊柱共分为

发布时间:2020-11-11 07:08:07

1、脊柱分为七小节每节的作用是什么

人的脊椎骨位于背部正中,由24个椎骨、一个骶骨和一个尾骨借软骨、韧带和关节连结而成。其中计有颈椎7个、胸椎12个、腰椎5个、骶骨1个(由5个骶椎融合而成)、尾骨1个(由4个尾椎融合而成)。 意见建议:脊柱构成人体的中轴,其上端承托颅;其胸段、腰段和骶尾段分别构成胸腔、腹腔和盆腔的骨性壁的一部分;脊柱的椎管容纳脊髓。故脊柱具有支持保护胸、腹、盆内脏器,保护脊髓,以及进行多种运动的功能。

2、脊椎动物可分为五大类,每一类的主要特征?

脊椎动物分为六类,各类的主要特征如下:

1、圆口类:这类动物没有上下颌,又叫无颌类。身体分头、躯干、尾等3部分。头、躯干圆形,尾部侧扁。它的神经系统、骨骼、循环系统、消化系统都较原始,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差,有一些种类靠寄生在鱼类体内生活。

2、鱼类:适于在水中游泳,整个身体呈纺锤形而稍扁。在三个体轴中,头尾轴最长,背腹轴次之,左右轴最短,使整个身体呈流线型或稍侧扁。

3、两栖动物:具五趾型的变温四足动物,皮肤裸露,分泌腺众多,混合型血液循环。其个体发育周期有一个变态过程,即以鳃呼吸生活于水中的幼体,在短期内完成变态,成为以肺呼吸能营陆地生活的成体。

4、爬行动物:爬行纲生物的头骨全部骨化 ,外有膜成骨掩覆,以一个枕髁与脊柱相关联,颈部明显,第一、二枚颈椎特化为寰椎与枢椎,头部能灵活转动,胸椎连有胸肋,与胸骨围成胸廓以保护内脏腰椎与两枚以上的荐椎相关联,外接后肢 。

5、鸟类:体均被羽,恒温,卵生,胚胎外有羊膜。前肢成翼,有时退化。多营飞翔生活。心脏是2心房2心室。仅保留右体动脉弓,左体动脉弓退化。骨多空隙,内充气体。

6、哺乳动物:多数哺乳动物是全身被毛、运动快速、恒温胎生、体内有膈的脊椎动物,是脊椎动物中躯体结构、功能行为最为复杂的最高级动物类群,因能通过乳腺分泌乳汁来给幼体哺乳而得名。

(2)脊柱共分为扩展资料

脊椎动物亚门的动物的脊椎都包在肌肉里面,是脊索动物门中最大和最先进的亚门。这个亚门的成员拥有的肌肉大多数是一对一对的肌肉。神经系统有一部分在脊梁骨中间。脊椎动物亚门动物的骨骼是体内骨,有软骨也有硬骨。

在动物成长时,这个骨架支持体型。因此脊椎动物可以比无脊动物长得大,而且平均体量也比较大。大多数的脊柱动物的骨架包括头骨,脊梁骨和两对躯肢。有些特化程度较深的脊椎动物没有两对手脚,如鲸和蛇,在演化之后已经不再需要了。

3、根据动物的图片回答有关问题:(1)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将这13种动物分为两组:脊椎动物和______.(2)

(1)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
(2)脊椎动物由低等到高等主要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无脊椎动物由低等到高等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等.
(3)12代表腔肠动物,其最主要的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4)2节肢动物和9环节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都有体节构成.
(5)爬行动物的生殖发育脱离了水的限制,从爬行类动物开始能完全适应陆地生活.
(6)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蛛形纲、多足纲、甲壳纲,2蜜蜂属于节肢动物门中的昆虫纲纲,10蜘蛛属于节肢动物门中的蛛形纲.
(7)动物的运动方式有多种,如蠕动(蚯蚓)、爬行(壁虎)、飞行(蜜蜂)、跳跃(青蛙)等
(8)哺乳动物的运动都是骨的位置发生了改变,运动的动力来自骨骼肌的牵拉.如人体的屈肘是由肱二头肌的收缩牵拉,前臂骨绕肘关节活动引起的.而鸟类的翅主要由胸肌的牵拉扇动空气产生向上的升力和前进的动力.
故答案为:
(1)无脊椎动物
(2)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3)腔肠;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4)体节     
(5)爬行      
(6)昆虫;蛛形
(7)蠕动、爬行、飞行、跳跃等
(8)骨;骨骼肌;肱二头肌;前臂骨;肘关节;胸

4、人体一共有多少脊椎骨

人体一共有33块脊椎骨。

椎骨(vertebrae)又称脊柱骨(backbone),有33块,根据它们在人体的位置可分为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5块骶椎和4块尾椎。在成年人5块骶椎愈合成一块骶骨,4块尾椎愈合成一块尾骨。

根据所在部位不同,椎骨又分颈椎骨,特点是椎体小,椎孔为三角形,棘突短,横突中央有孔等:胸椎骨,较颈椎大,较腰椎小,其特点是椎体象心形,两侧有关节面接肋骨头,椎孔较小,棘突长而多斜下,横突斜向后外侧等。

(4)脊柱共分为扩展资料

脊椎骨分型

腰椎骨较大,特点是椎体两侧无关节面,横突向外侧,没有横突孔及关节面等;骶骨是由五节骶椎骨合成,特点是底向上前与未节腰椎合成骶骨岬,分前、后及外侧面。五块骶椎的分界线为横嵴,嵴的两端叫骶前孔,后面正中线有纵嵴,是骶棘脊突联合而成。

嵴外侧有孔叫骶后孔,第五骶椎向尾侧伸出两突起叫骶骨角,接尾骨之尾骨角;尾骨是由四至五节尾椎联合成的,其特点是没有椎弓、棘突和椎孔,尾骨角接骶骨。

5、人体脊柱根据24个独立椎骨的不同部位,分为多少个颈椎?

24个独立椎骨按不同的部位分为颈部的颈椎7块、胸部的胸椎12个、腰部的腰椎5个。

6、动物分类 动物共分为哪几类呀? 比如说,按照有无脊椎,可以分为有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动物的分类是一门科学,称为生物分类学.脊柱的有无是一种分类依据.也可以按生活环境分为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按与人类的关系分为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或宠物等等

7、脊椎动物可分为五大类,每一类的主要特征?

脊椎动物共分为五大类,依进化等级由低到高,分别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这五大类脊椎动物都有一个共同特征,身体背部都有一根由许多椎骨组成的脊柱,称为脊椎。与无脊椎动物相比,一般个体较大。
一、鱼类:生活在水中,身体一般呈流线型,卵生(部分种类卵胎生);体表覆盖有鳞片(或无鳞),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分为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两大类。为变温动物。
二、两栖类:身体表面裸露,无鳞片覆盖;卵生;卵在水中孵化,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尾或尾鳍游泳;变态发育(无尾目)或无变态发育(有尾目);成年后鳃退化消失(部分种类保留鳃),无尾目尾消失,长出四肢;可在陆地生活,用肺呼吸。但因肺部发育不完全,还需要通过皮肤进行辅助呼吸。为变温动物。
三、爬行类:身体表面覆盖角质鳞片或甲,卵生或卵胎生;爬行类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卵在陆地孵化,幼体直接用肺呼吸空气。部分种类(蛇类)四肢退化,用腹部爬行。为变温动物。
四、鸟类: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覆盖羽毛,卵生;前肢进化为翼,胸肌发达,骨骼薄而中空,可在空中用拍打双翼的方式飞行(个别种类失去飞行能力)。为恒温动物。
五、哺乳类:是脊椎动物中进化等级最高的一类。均为四肢,全身被毛,胎生(个别种类卵生),胚胎在母体子宫中发育(个别种类无子宫),幼体出生后依靠母体哺乳生长发育。为恒温动物。

8、人体的脊椎一共有几节

人类脊柱有33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尾骨共9块)借韧带、关节及椎间盘连接而成。

脊柱上端承托颅骨,下联髋骨,中附肋骨,并作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后壁。脊柱具有支持躯干、保护内脏、保护脊髓和进行运动的功能。脊柱内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条纵行的脊管,内有脊髓(注:脊柱不等于脊椎或脊椎骨,脊柱是由多块脊椎组成的)。

脊柱除支持和保护功能外,有灵活的运动功能。虽然在相邻两椎骨间运动范围很小,但多数椎骨间的运动累计在一起,就可进行较大幅度的运动,其运动方式包括屈伸、侧屈、旋转和环转等项。

脊柱各段的运动度不同,这与椎间盘的厚度、椎间关节的方向等制约因素有关。骶部完全不动,胸部运动很少,颈部和腰部则比较灵活。

人在立正姿势时,通过身体所引的垂直重力线经过颈椎体的后方,在第7颈椎和第1胸椎处通过椎体,经胸椎之前下降,再于胸腰结合部越过椎体,经腰椎后方并穿过第4腰椎至骶骨岬再经骶骨前方、骶髂关节而传至下肢。脊柱的弯曲,特别是颈曲与腰曲,随重力的变化而改变其曲度。

(8)脊柱共分为扩展资料

出生时的椎骨在椎体和两侧椎弓各有一个骨化中心。生后一年,胸、腰椎两侧椎弓完全融合。颈椎第2年初融合。骶骨较晚,约在7~10岁融合,且常融合不良,形成脊柱裂。椎弓与椎体的融合,在颈椎为3岁,胸椎为4~5岁,腰椎6岁,骶椎7岁或更晚。次发骨化中心在青春期才出现。

脊柱的分节和包绕神经管,是一个复杂的演化发育过程,在发育过程中脊椎的发育缺陷可形成半椎、楔椎、蝶椎、融合椎、移行椎,是常见的脊椎畸形之一,更常见的发育障碍是两侧椎弓对合障碍形成的脊柱裂。

较轻的脊柱裂多为腰骶椎骨的后弓没有合并,但脊神经正常,表面皮肤正常或仅有小凹,或有色素沉着及毛发,因临床无症状,常在X线片中发现,称隐性脊柱裂;重者可同时有脊神经、脊膜或脊髓的膨出,产生相应的脊神经功能障碍。

在胚胎1~3个月时,脊髓和脊柱的长度一致,在以后的发育过程中,脊柱的生长迅速超过了脊髓,致脊髓末端在椎管内上升。在出生时其末端位于腰3(第3腰椎,下同)水平,至成人末端在腰1下缘,腰2以下的脊膜称为终丝,仍连于尾骨水平。

随着这种生长不相称的结果,腰骶脊神经就从脊髓的发出处,斜行到相应的脊柱节段出椎间孔处,脊髓以下的神经呈马尾状,称为马尾神经。腰椎穿刺,碘水造影,均在此水平以下进行,以免刺伤脊髓。

9、人体脊柱标识L、C、T、S分别代表什么?

C代表颈椎,T代表胸椎,L代表腰椎,S代表骶椎。

人类脊柱由33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尾骨共9块)借韧带、关节及椎间盘连接而成。脊柱上端承托颅骨,下联髋骨,中附肋骨,并作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后壁。脊柱具有支持躯干、保护内脏、保护脊髓和进行运动的功能。脊柱内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条纵行的脊管,内有脊髓(注:脊柱不等于脊椎或脊椎骨,脊柱是由N块脊椎组成的)

(9)脊柱共分为扩展资料

结构

脊柱由26块脊椎骨合成,即24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尾骨1块,由于骶骨系由5块,尾骨由4块组成,正常脊柱也可以由33块组成。(如图:脊柱侧面||脊柱后面)

这样众多的脊椎骨,由于周围有坚强的韧带 相连系,能维持相当稳定,又因彼此之间有椎骨间关节相连,具有相当程度的活动,每个椎骨的活动范围虽然很少,但如全部一起活动,范围就增加很多。

脊柱的前面由椎体堆积而成,其前与胸腹内脏邻近,非但保护脏器本身,同时尚保护至脏器的神经、血管,其间仅隔有一层较薄的疏松组织。椎体破坏时,在颈部,脓液可聚集于咽后,或沿颈部下降至锁骨下窝,亦可沿臂丛至腋窝;在胸部可沿肋间神经至胸壁,亦可波及纵隔;在腰部可沿腰大肌筋膜下降,形成腰大肌脓肿,可流注至腹股沟下方,亦可绕过股骨小转子至臀部。

脊柱的后面由各椎骨的椎弓、椎板、横突及棘突组成。彼此借韧带互相联系,其浅面仅覆盖肌肉,比较接近体表,易于扪触。脊柱后部的病变易穿破皮肤。

在脊柱前后两面之间为椎管,内藏脊髓,其周围骨性结构如椎体、椎弓、椎板,因骨折或其他病变而侵入椎管时,即可引起脊髓压迫症,甚至仅小量出血及肉芽组织即可引起截瘫。

10、如图是人们常见的几种动物,请分析回答:(1)若根据体内有没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将图中的动物分成两组,

(0)若根据体内有没有脊椎骨构成上脊柱将图中上动物分成两组,图中②鲫鱼、③青蛙、④鸟、⑤家兔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而图中上①蝗虫和⑥蜜蜂体内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①蝗虫、②鲫鱼、③青蛙、④鸟和⑥蜜蜂都是卵生,⑤家兔是胎生.
(2)生物上呼吸方式是与生活环境和自身上结构特点相适应上.不同上生物,生活上环境不同,呼吸方式也不同.②鲫鱼属于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③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④鸟类上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当吸气时,气体一部分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一部分进入气囊,在气囊内储存.当呼气时,气囊内上气体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所以,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经过肺,两次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这样大大提高了气体交换上效率,适于鸟类上飞行;
(r)①蝗虫、鸟类和蜜蜂上翅都具有大、轻、薄上特点,有利于通过扇动空气产生飞行上动力.
故答案为:(0)②④⑤;①②④⑥;
(2)鳃;皮肤;气囊;
(r)大、薄、轻.

与脊柱共分为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