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问瑜伽有什么动作可以改善脊椎偏移?
你好··瑜伽很多动作都能改善脊柱侧偏··但不是偶尔练习个一两次就有效果的··所以·建议你直接找个瑜伽馆或者zd健身中心【瑜伽课}练习一整子··等你了解的大概的练习内方式和体式·你可以平时在家经常练练···关键的关键还是坚持···几乎大多数的成年人脊柱都是有点侧偏的·我的很多学生都有这个情况··所以别担心···另外你可以平时多练习下“风吹树式”容在网上找下·就有图片和介绍···希望你持之以恒·
2、脊椎不正,怎么在瑜伽练习中纠正?
我是健身教练,矫正轻度脊柱侧凸的锻炼方法
造成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主要原因是:因重力不均,影响脊柱两侧肌肉的发展不平衡而形成脊柱侧弯(也称脊柱侧凸)畸形。自我矫正的训练方法是:
一、俯卧向前伸单臂。在垫子上俯卧挺身,使脊柱侧弯的另一例手全力前伸,同侧手后伸,同时做抬头挺胸动作。例如胸椎骨有凸者,可做向前伸左臂的动作,俯卧腿和臂同时上举,俯卧在垫子上,用脊柱侧弯的另一侧手和同侧脚,同时做挺身和上举的动作。重复20~30次,共练习4组。
二、体转动作。两脚开立,扭转躯干,做向胸椎曲凸的同方向的体转运动。完成一次体转后,两臂轻置体侧,再重复上述动作(不要做另一方向的体转动作),在动作过程中强调双腿伸直,不要移动双脚,以免减低练习效果。重复20~30次,共练习4组。
三、单臂外振动作。身体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弯侧臂伸直空手用力向体外侧振举到极限,用力放下到体前内侧极限,做30~50次。接着手持重物(2.5~5公斤)重复练15~20次,共做4组。
四、持棒向侧上方摆动伸展。俯卧在垫子上,两手宽于肩距,持棍棒或绳子或毛巾,抬起胸部挺腹,弯曲胸椎曲凸面的另一侧手臂,伸直同侧面的手臂用力向侧凸面使劲做摆振式体侧动作,并同时使上体和两臂尽力向上抬起。如持绳子和毛巾,务必绷紧,不让其放松下沉。重复20~30次,共练习4组。
五,肋木是垂移握把。面对助木,直臂攀握悬垂身体,然后徐徐向左或向右摆动腰腿,同时顺势移动攀握肋木的双手。重复练习,不计次数。
六、手扶肋木体侧屈。身体正侧面对肋木下站立,用胸椎侧凸面方向的手扶持肋木下档。另一侧的手攀握在头顶上的肋木侧,然后向反肋木方面不断作体侧屈运动,必须抬头、挺胸,收腹,上体不能前倾。重复用30~50次,共练习4组。
七、悬垂体侧摆。正面双手握单杠或肋木。两腿并拢,向左右侧摆,以使“S”形的脊柱逐渐伸直。重复30~50次,共练习4组。
八、单杠单臂悬垂运动。凹侧臂手握单杠悬垂20~30秒钟,跳下休息1分钟,重复练习6~8次。
九、单臂拉引橡皮筋。身体直立,两脚与肩同宽,手握橡皮筋一端(另一端挂在固定物上),凹侧臂侧平举,用力向身体另一侧拉引,重复30~50次,共练习4组。
十、单臂上举哑铃运动。身体直立,两只脚与肩同宽,凹侧手持哑铃(10~15公斤),向上举起时伸直臂,放下时屈肘,哑铃位于肩侧停止为1次,自然呼吸,重复10~15次,共练习4组。
〔说明〕采用上述矫正训练方法,在于重点加强脊柱较弱一侧的肌肉力量,逐渐把侧凸的脊柱拉直。同时,还要注意经常保持较好的动作姿势,从而达到矫正侧弯的目的。
祝你健身愉快,如有健身疑问可以追问找本教练解答
3、通过瑜伽,该怎么锻炼脊柱呢?
我们常说:人的衰老从长第一根皱纹开始;然而,真正的衰老则是从你的脊柱灵活性变差开始的!你是不是已经开始经常性的落枕,或者是早上醒来以后,身体蜷缩,僵硬,感觉极不舒服,医学上把这些现象叫做脊柱退化。
瑜伽可以练出健康的脊柱,不但要有力量而且还柔软。一起来练练脊柱吧~~
1.舞王式
经常练习舞王式可减少腿部多余赘肉,增强平衡,舒展胸腔,保持优雅体态
A. 以瑜伽山式站立,身体重心放在两脚上。缓和呼吸。
B. 慢慢抬起右脚离地,将身体重心放在左脚上,双手抓住右脚转动手肘向上。绷脚背。
C. 把胸腔往前推出去,手臂慢慢伸直更多。
D. 把腿上提更多,腿伸直更多,坚持30秒,反侧重复。
2.骑马侧伸展式
A. 山式站立开始,俯身,四肢支撑身体,跪在垫子上,两个膝盖打开,与髋部同宽,做好准备姿势。
B. 右脚向前迈出一大步,放于我们双手之间的垫子上,右腿膝盖位于你的胸前,髋部的左侧向前并向下方推送,缓缓用力拉伸你的髋关节。
C. 手指尖触地,胸骨上提,头顶向上顶送,帮助后背延伸,左腿贴在垫子上,保持放松。
D. 抬起左手,向上后方伸展,头部顺势向后方伸展,
E. 保持30秒深呼吸,然后换一条腿,继续做这个体式。
3.战士一式
练习战士一式可以缓解肩颈和背部的疼痛和僵硬,加强脚踝和膝盖的力量,同时减少臀部脂肪。
A. 山式站姿开始,深吸气,双脚跳开与肩同宽,脚外侧与垫面平行,脚尖指向正前方;
B. 双手侧平举,转右脚90度,左脚向右转动60度-70度,右脚脚跟与左脚在一条直线上;
C. 骨盆中正,尾骨下沉,胸腔打开,向右转动双肩、躯干和骨盆,保持身体直立。
D. 呼气,蹬后方腿,屈前腿膝盖,膝盖与脚尖同向,小腿与地面垂直,大腿与地面平行;
E. 吸气,转回前方,练习左侧,然后回到山式。
4、瑜伽能调整脊椎侧弯吗
瑜伽能为脊柱侧弯做些什么呢?
通过瑜伽,可以更详细地了解我们的身体。练习可以帮助纠正脊柱侧弯的瑜伽体式时,可以放松收缩的肌肉,加强较弱的肌肉。同样,瑜伽的关键在于为被我们理解和接受,不能指望瑜伽神奇地完全矫正脊椎,但可以帮助我们善待身体,促进身体健康和平衡。
有助于调整脊柱侧弯的瑜伽练习
每个身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脊柱侧弯也是如此。处理脊柱侧弯有一些的通用原则,大家可以作为参考,但如果想了解针对自己脊柱侧弯的体式,建议找专业教师或瑜伽治疗师进行私教练习。
原则一:延长脊椎的体式
任何体式,专注于脊椎的延长。下面的体式可以放松背部肌肉,创造脊椎的空间。猫牛式将伸展和支撑脊椎肌肉,打开椎骨之间的空间。婴儿式放松整个背部,手臂推动拱背弯腰,创造脊柱更多的空间。
原则二:不对称体式
脊柱侧弯会让身体两侧不平衡,所以练习不对称体式是有益的。这样就能更好地远离我们不对称的身体。但是两边的练习同样重要,以便加强平衡。比如瑜伽三角式可以将空间和长度带入脊柱,特别对于凹面、空心的一面。但不是把下面的手放在胫骨或地板上,可以用椅子,要专注于胸部的延展,将下面的手放在胫骨上,上面的手指向天花板,专注于肩膀的打开并扭转上半身。
原则三:扭转
有人说扭转不利于脊柱侧弯,但扭转可以很好地释放脊椎的能量。可以坐在椅子上做背面扭转。保持双脚并拢,用椅子后背支撑,让扭转做的更深入。
脊柱侧弯是一个很好的老师,慢慢的学习,认识你的身体,让身体引导你,和瑜伽一样,不是为了练习而练习,而是在自己身体里找到平衡与和谐。特别是如果有脊柱侧弯问题,告诉你的老师,在课堂上遵循自己的节奏来就可以了。
5、什么是脊柱瑜伽
脊柱瑜伽是瑜伽体式之一 ,练习者在前屈向下时可以更好的放松增延脊柱,因此而得名。这个体式可以伸展脊柱,锻炼和加强脊柱神经。
第一步:山式站姿,直立,两腿伸直,手臂放于身体两侧。
第二步:吸气,两臂向上伸展高过头顶,掌心向前。
第三步:呼气,身体向前弯曲,手指或手掌放在脚的两侧。
第四步:吸气,头尽量抬高,充分伸展脊柱。双膝伸直,自然呼吸。
(5)脊柱调节瑜伽扩展资料:
整个过程中,两腿尽量伸直,但也不要勉强用力,接近最理想的状态就好,伸展脊柱的同时,呼吸顺畅,切不可憋气。
增延脊柱式瑜伽有助于缓解抑郁、焦虑、沮丧和激动情绪,使人头脑清醒,呼吸顺畅,从而消除疲劳。伸展脊柱,使脊柱神经得到补养和加强。减少女性月经期下腹与骨盆部位的疼痛。增强血液循环,健脑,养颜。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增延脊柱式
6、脊柱保养瑜伽有哪些动作
?
7、练习瑜伽能够让脊椎健康吗?具体怎么练呢?
个人觉得练习适合的瑜伽运动可以快速的矫正脊椎,例如:骆驼式、猫伸展式、反手婴孩式等。这些姿势都可以一定量的快速矫正变形的脊椎骨,当然,这些样式也是需要坚持的练习才能会有成效。所以练习瑜伽可以让脊椎更健康,但是也并不是什么样的姿势都可以,也需要看看瑜伽的姿势及能否坚持得下去来决定的。
一、骆驼式。
骆驼式需要跪坐,小腿平放在地上,脚板需要朝天。大腿及躯干要成一直线。吸气时,双手放在盆骨上方。呼气时,慢慢向后弯腰,先把右手放在右脚跟上,手指向后,再把左手依照同一种方法放在左脚跟上。吸气的同时要挺起我们的胸部。放松我们的头部,保持瑜伽呼吸三到五秒。最后,放松身体,做婴孩式就可以了。
二、猫伸展式。
猫伸展式需要小腿与大腿成90度跪下后,上身前弓与地面平行,双手垂直够在地面上,后一只手抬起伸直,与肩同高。吸气时,尽量向上抬头,挺直脊椎。尽量完全扩张腹部,大限度地往肺里吸入足量的空气,屏住呼吸6秒钟即可。呼气时,低头(不要太低),向上弓起身体,伸展脊椎,保持6秒钟就可以了。
以上两种姿势都是可以矫正脊椎骨的,如果有时间可以尝试一下。当然,瑜伽运动虽然相对来说效果挺好的。但是我们要适量运动即可,不能太过于拼了,免得得不偿失,回头没有矫正反而多了一下伤痛就不划算了。
8、瑜伽有哪些动作治脊椎
脊柱瑜伽动作
莲花座坐在垫子上,双手抱头手肘与肩在同一平面上,双手两个小臂在同一直线上,抬头挺胸,感受胸部和肩颈部位的拉伸。
放下双手放松地放在膝盖上,用左手扶住头部往左边侧过去,保持呼吸,感受脖子的拉伸力。头部慢慢回正放松,然后换另外一边。
双手在脑后环抱,腰背挺直,目光注视着前方。
双手慢慢地伸直,手腕交叉握拳,眼睛注视这前方。保持自然呼吸,感受肩颈部位的拉伸。动作保持15~20个呼吸。然后双手分开,慢慢地放下来。
松开莲花座,双腿弯曲膝盖坐在垫子上,双手自然放松在体旁两侧,把左脚从右腿下面穿过,弯曲贴在左腿的大腿外侧根部,右脚踩在左脚大腿的根部外侧,双手按住双脚脚掌,臀部向前悬空,弯腰低头,保持自然呼吸。
松开双腿变成双脚脚心相对的姿势,双手指尖相对放在两脚膝盖上。
双手体前交握,弯身低头放松身体。